“咳咳,老闆,這筆筒的價格多少還是得根據年代來定的。”
王維眉頭微皺,又左右看了看筆筒:“怎麼說呢,咋咱打開門做生意也是有一說一的。”
“這筆筒整體看上去包漿還算不錯,在筆筒瓷壁上用小篆寫有:‘己巳桂月制,偶寫於一丹閣。’”
“再從這筆筒的款式以及色調來看,應該是清青花的款式。”王維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翻過看了看底款。
筆筒底部有一紅方印記:‘一丹閣印’。
“一丹閣……這印記我倒沒聽過啊。”王維嘀咕一聲,轉頭對何林問道:“何哥,我掌眼就差不多這樣了,要讓我估價我還真估不出來。”
“呵呵,馬馬虎虎,書本知識還是很紮實的。”
何林笑了笑,接過筆筒又打量一番說道:“老闆,你這一筆筒確實是清青花的,看着風格和款式也就大概雍正年間的物件兒。”
“雖說這保存程度和花色都算的上是中上品,但你也看見了,它落款是‘一丹閣’。”
“這‘一丹閣’並不是官窯,應該只是當時的一個民窯。”
“綜上幾點,這個筆筒我收的話,價格最多隻能給你開個6萬。”
“6萬?!”
那漢子眉頭微微一皺,遲疑片刻開口說道:“小掌櫃,你要不再多給一點,7萬怎麼樣,我媽手裡的東西應該都不是便宜貨,至少你給個7萬嘛,我也好去還了賭債。”
“大哥,咱這裡是古玩店,可不是善堂啊。”王維癟了癟嘴,說道 :“這價格也不是咱想提就提的啊,要是給你提了,那到頭來還不是咱自個兒虧嘛。”
誰知那漢子並沒有理會王維,反倒是盯着何林:“小掌櫃,怎麼樣,再稍微提一點吧?”
這筆筒他其實之前拿去幾家小店鋪出價都只在5萬左右,何林出價6萬已經高出了不少。
但他瞧着何林年輕,所以纔想試探試探能不能再提一點兒價,畢竟這錢誰會嫌多呢?
誰道何林也只是微微搖了搖頭,苦笑不語。
一看何林這態度那麼堅決,那漢子只得作罷,一咬牙接着說道:“行吧,行吧,6萬就6萬!”
“小掌櫃,那你再給我看看這兩樣玩意兒,要是價錢合適,我就一併出了!”
說着,他就將身前的那一支類似毛刷之物還有就是一個古舊的易拉罐型的存錢罐全部從麻布裡面取了出來放到了桌上。
“咦——?!”
何林拿起那支毛刷一看,一股冰涼的感覺瞬間襲上他的大腦,又是一段信息出現在腦海之中:“金揸王永清揚州杭集湖筆,清乾隆時期製造。”
“果然是官宦之後啊,家裡這些全都是清代老東西!”何林心中不由得暗驚。
但他面上卻是淡淡一笑,偏頭望向王維,玩味道:“老王,你再把這玩意兒掌掌眼,看能認出是什麼?”
王維白了何林一眼,嘀咕道:“何哥,你這完全就是藉機考察我的業務能力掌握得怎麼樣啊!”
何林嘴角含笑,卻不言語。
王維接過湖筆看了看,他發現湖筆竹管上有刻字:“金揸揚州杭集。”
然後又左右上下細看一番,皆無其他印記。
王維撓了撓頭,對着何林說道:“何哥,這應該是一隻湖筆吧?”
“嗯哼。”何林微微點頭。
王維緊接着嘿嘿一笑,說道:“這湖筆方面我倒是還沒記多少知識,只知道這湖筆一流派是有元代浙江湖州著名制筆師傅馮應科首創。他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黃鼠狼尾毛,經過浸、撥、並、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故稱作“湖筆”。”
““湖筆”特點就是筆鋒堅韌,渾圓飽滿,修削整齊,具有“尖、齊、圓、健”的筆之“四德”。”
“但是……,這一支湖筆不管從保存完整度還是制筆風格來看都不像是元代的東西啊。”王維撓撓腦袋,笑道:“何哥,要不你給我講解講解?”
‘“老王,你這知識只知其大概,不知細節可不行啊!”
何林苦笑着搖搖腦袋,說笑道:“自己記得下去好好補一補這方面知識才行!”
“哎,瞭解!”
王維應了一聲,將湖筆遞還給了何林。
何林拿過湖筆,對着那漢子說道:“老闆,剛纔我這夥計說得不錯,這一支筆學名叫湖筆。”
“噢噢,湖筆……”
那漢子所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小時我常看我媽拿着它在宣紙上刷,我還以爲這是刷子來着。”
何林搖頭笑了笑,說道:“這湖筆也算是華夏毛筆中的一種,可以用於書法以及繪畫,起源於元代馮應科。”
“小掌櫃的,你意思我這支湖筆是元代玩意兒?!”那漢子激動問道。
“哎,先生,這一支湖筆在筆管刻字上已經寫得很明白了啊。”
何林搖搖頭,笑着說道:“金揸揚州杭集。”
“什麼意思?”那漢子眉頭一皺:“元代揚州的筆?”
何林苦笑,看樣子這大兄弟是一點都不瞭解古玩知識啊,還真是完完全全只求財!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還真是個老實人!
“先生,這支筆可不是元代的玩意兒。”
何林淡淡說道:“揸揚州杭集,是清代制筆師傅王永清的特有標記。”
“這一支湖筆也是真是出自王永清之手,王永清很會制筆,他制的湖筆做工精細,當時很受文人墨客喜愛。”
“但是他制筆從不收徒弟,只在自己家裡製作,做好的筆也不設門市出賣。所以製作出來的筆數量也不多,只是送給親朋好友。”
“哎,何哥!”
就在這個時候,王維開口道:“你說這王永清制筆全靠自己手工,也沒個徒弟,也沒攤位,這些可都算是野史方面的知識了,我不知道也正常啊。”
何林苦笑搖頭,繼續說道 :“這支筆採用竹製筆管,筆頂、筆鬥爲木製,筆毫爲羊毫,從各個細節都能看出王永清制筆的精湛技術。”
“對了,何哥。”
這個時候,王維又突然說道:“那個我想插一句嘴。”
“你插。”
“這個羊毫和狼毫區別在哪兒來着,古人題字我記得普遍是用的狼毫來着。”王維說道。
“這個問題還得要根據時間線來說。”何林白了王維一眼,說道:“老王,你好歹也是歷史學畢業的呢,畢業了知識都換回去了?”
王維嘿嘿一笑,打趣道:“何哥,你就給我再講解講解嘛。”
何林白了王維一眼,解釋道:“羊毫,是以青羊或黃羊的須部或尾部的毛毫製成。”
“在南北朝之前,文人墨客書法最重筆力,狼毫硬而有力所以在清朝以前基本書法均用狼毫,羊毫柔而無鋒,書亦“柔弱無骨”,歷代書法家都很少使用。”
“羊毫造筆,大約是南宋以後才慢慢開始盛行。”
“至於羊毫被普遍採用,那就已經是清初之後的事了。”
“因爲清代書法講究圓潤含蓄,不可露才揚己,只有柔腴的羊毫能達到當時的要求才被普遍使用。”
“而且羊毫筆柔軟,吸墨量也大,適於寫表現圓渾厚實的點畫,比起狼毫筆更加經久耐用。”
何林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羊毫的柔軟程度也差別,要是和紙墨配合得當,就能表現出不同豐腴柔媚風格,再加上當時羊毫筆廉價易找,所以你細品……”
說完,何林便朝着王維使了一個眼神。
王維恍然大悟,嘴巴呈‘O’字型:“噢!怪不得清朝羊毫盛行,原來還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