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

(兄弟們!感謝。距月票榜首就差一線之遙,繼續衝!)

淮源雖然還未設縣,但街市繁華不下尋常縣城。

與那些下三爛娼門不同,悅紅樓雖然也做皮肉生意,但從直臨主街的門戶跨步走進去,院子裡卻是曲徑通幽,一間間種植翠竹疏梅的雅緻院子環環相扣,頗有名城大邑的格調。

衣錦着粉的女孩子們,除了都精挑細選,還有少少是花了力氣培養,都略知詩書琴畫,甚有情趣,卻非那些進屋就巴不得出貨的低劣娼家能及。

街市裡雖然有多家客棧,渡河軍寨裡還有驛館可以借宿,但對那些夜擲千金都不皺一下眉頭的豪客商旅,自然是要在這有鶯燕相伴的深宅之中,最能慰孤旅枯寂。

悅紅樓最裡側的那一進院子,是頭牌紅倌人柳瓊兒姑娘宴客之地,午後有一個姓鄭的外地豪客帶着好幾個隨扈住進來,見面就扔了一錠金子過來。

鄭姓豪客長得白淨清雅,像是個讀書人,姐兒們看了心裡都會喜歡。

身邊那幾個隨扈相貌看着普通,眼睛裡不意間透漏的犀利神色,卻像是會吃人似的叫人心悸。

只是這個鄭姓豪客,在柳瓊兒姑娘眼裡有些怪。

雖說她這幾年都賣藝不賣身,但她心裡清楚,這不過是悅紅樓立牌子、吸引多金豪客光顧的法子。

真要有人進了悅紅樓,見着她卻沒有餓虎似一般想吃下她的眼神,她都要擔憂二十二歲的自己,是不是已經失去立牌子的價值了。

今日這個鄭姓恩客住進來,就沒有怎麼正眼瞧她,午後都跟隨扈躲房裡說話。

“現在差不多能肯定徐武富與徐武江確是面和心不和,問題就出在徐武江兩年前續娶的這個叫蘇荻的女子身上;鄭先生您過來之前,我們也還去泌陽找由頭跟徐武富接觸了一下,可以判斷徐武富渾然不知淮源鎮正在發生着什麼……”

黃昏時,柳瓊兒親手沏了一壺香茗,帶着一些好奇跟不甘,習慣性的躡手躡腳走進院子,剛到廊前便聽到這個鄭姓恩客,正跟手下人商議事情,還提及當地的豪族徐氏。

她心裡奇怪,這些人想要幹什麼,莫非這個看似文質彬彬的鄭先生,其實是踩盤子的馬賊?

“你們小心行事是對的——現在即使能斷定徐武富並沒有牽涉進來,但僅僅是那些靖勝軍的舊人跟盧雄勾結到一起,就絕不容小窺。說到底,我們還是不清楚官家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說他性子軟弱吧,卻也不是事事從善如流,都能聽從樞相、王相他們的。王稟被貶唐州,不代表他就不會東山再起啊。”

官家?是指當今皇帝?

柳瓊兒姑娘杏眸瞪得溜圓,一時猜不透這些人在商議什麼事情,都有些被嚇住了。

“陳實已經正式命令鄧珪保護王稟,他們要是一直龜縮在軍寨裡不出來,這事動靜小了怎麼解決?照我說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多召些人手過來,趁其不備,直接殺入軍寨,我就不信百餘土兵真能有多強的實力……”

“動靜大了是能解決問題,但王稟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你們以爲現在朝中就沒有人盯着相爺了?你們打算要糊多少屎在屁股上,讓相爺幫你們來擦?”

“那這事要怎麼處置?”

“以往,王稟或許不是多麼重要,三五人能解決最好,不能解決也不會立成大患,但盧雄既然都大肆糾集靖勝軍餘孽了,這事就絕對不簡單——這也是相爺爲何讓我過來的原因。我們要先剪其羽翼;也許這次是剷除靖勝軍餘孽的一次良機!”

“動靜小了不能解決問題,動靜卻又不能大,我們要怎麼辦纔好?”

“這便是我要來的緣故,還能事事都指望你們?董其鋒,我聽你說過跟桐柏山虎頭寨的二當家是舊識,他有沒有可能引薦我們加入虎頭寨!”

“他引薦我們加入虎頭寨又能幹什麼?這些山寨頭領一個個可精着呢,不會聽從我們驅使!”

“你說那麼多廢話做甚,怎麼做,我自有定計,你只管說行不行。”

王稟被貶唐州,這幾天淮源鎮已人人皆知,柳瓊兒姑娘雖說也覺得這些話不要聽進耳朵裡爲好,卻是控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在廊下偷聽了好久才悄然退下去。

…………

…………

從桐柏山南嶺主脈深處,距離淮源鎮約四十里,有一道山嶺峙立在一條名爲跑虎溪的溪河東岸。

這道山嶺瀕臨溪河的高崖尤爲高峻,形如惡虎撲出,遂名虎頭嶺。

虎頭嶺夾於桐柏山的羣嶺之間,道路險阻,唯有一條土路從跑虎溪的西岸蜿蜒而來,但到對岸的野渡口則止。

但凡有人想進虎頭嶺,到野渡口乘船渡過流急水深的跑虎溪,從東岸莽林間找到一條小徑,便可盤旋登山。

虎頭嶺的半山腰早年就有一座村寨,十數戶山民獵戶聚族而居,十數年前才被一夥大頭目叫破風刀唐魁的匪首聚衆霸佔。

之後,除了犯奸作科的兇徒、走投無路的破產鄉民趕來投奔外,破風刀唐魁還擄掠、強迫附近的強健山民獵戶入夥,此時已聚攏了小兩百青壯盜匪日夜操練,此時在淮源山裡算得上一支頗爲強橫的山寨勢力。

賊兵勢衆,據寨又險,州縣及淮源巡檢司都無力進剿。

這日,十騎快馬沿着跑虎溪西岸的土路逶迤而來,在渡口前勒馬停住。

一個身穿土布長衫、商人打扮的漢子跳下馬來,走到渡口前,朝對岸繫於柳林下的渡船喊道:“鄔老七,你這鳥人是否睡過去了?!”

“二當家這麼早就回寨子啦,這次怎麼不留在淮源鎮,找個娘們多弄幾天再回來,是心裡想着前些天擄來那個小娘子了?我說二當家啊,那個小娘子都叫你弄那麼多回了,摸到淮源鎮還不想換個新鮮的?”

一個精瘦的漢子聽着聲音,從渡舟烏篷下鑽出來,看到二當家陳子簫已經站在對岸的野渡上,嘴裡招呼着,手裡去解纜繩的動作也是麻利。

他將竹篙子撐到河牀上,渡舟便似離弦箭一般,往西岸這邊靠過來。

除了二當家陳子簫,以及一同潛入淮源鎮打聽消息的兩名跟班外,其他八人都是生面孔,艄夫打量了他們兩眼。

其中有七人皆是筋強骨壯的健漢,所牽的馬背上都綁有刀弓。

這些人雖說都是粗布短衫的隨從打扮,卻頗有顧盼自雄的氣度,顯然個個都是刀弓嫺熟的好手。

爲首的那人三十歲出頭,一襲青黑色長袍,長相儒雅,卻像是個讀書的士人——鄔七能一人守在這渡口,眼睛當然是夠毒的。

艄夫鄔七看這些人不凡,忍不住好奇的問二當家陳子簫,

“這幾位爺就是二當家您這次親自趕去淮源見的客人,怎麼都帶到寨子裡來了?”

“你多嘴亂問什麼?不該你知道的事,撐你的船便是。”陳子簫低聲訓罵道。

渡過跑虎溪,衆人牽馬鑽入茂密的莽林,爬山道而上。

片晌之後,衆人停在半山腰的一座天然石臺上歇腳,卻發現已經距離溪面已經有二十多丈高。

跑虎溪對岸的野渡就像無人荒灘,渡船藏在柳樹林下,看不到蹤影。

陳子簫遣親信柳石泉先趕去寨子報信,讓大當家唐魁知道他直接帶人回來了。

青年文士在一株山槐下站定,盯住進山後便蹙着眉頭少言寡語的虎頭寨二當家陳子簫,沉吟說道:

“陳頭領你心裡也很清楚,以你這一身好武藝,留在這窮山惡水的寨子裡,永遠都不會有什麼出頭之日,但你只要替我們做成此事,相公那邊一紙招安狀,不要說淮源軍寨巡檢使了,像縣兵馬都監、軍州都巡檢使這樣的高官厚爵,也都是手到擒來的事!而你當年在濟州所犯的事,也根本就不叫事。”

“鄭先生,我這邊你放心,但大當家以往吃過朝廷的虧,疑心很重,我擔心說服他會有難度。”

“只要陳頭領你打定主意,便什麼都好辦!”文士說道,“進寨子後,你便說我們在汴京犯了事,走投無路只能跑到桐柏山裡來投靠你,也不要急於說服破風刀配合我們行事。我相信等大當家跟我們相處熟了,在識得我們的誠信之後,事情絕對沒有陳頭領你擔憂的這麼難辦。”

…………

…………

破風刀唐魁好酒,虎頭寨但凡有新兄弟入夥,都會大擺酒席。

鄭恢、董其鋒等人在汴京犯事,千里迢迢趕來投靠,唐魁也沒有多想,照例擺起酒席,將山寨裡大小頭目十數人都召集起來,陪同投靠過來的鄭恢等人,一席酒從黃昏喝到子時,才頭重腳輕各自散去。

陳子簫原本擔心唐魁會對鄭恢等人有戒心,也怕鄭恢等人心高氣傲,嫌棄山寨裡的頭目粗鄙,大家相處不到一起來。

卻不想鄭恢、董其鋒半點都不拿捏姿態,酒席間將唐魁及其他頭目都哄得開心;不僅今夜這一席酒喝得暢快,大家還約好明天各敘長幼、結拜異姓兄弟。

陳子簫暈乎乎的回到房裡,便想着過幾天鄭恢與大家相處熟了,再找大當家唐魁說招安之事應該不會再那麼牴觸了吧?

婦人膽怯的端過洗腳水,不小心手抖了一下,潑了一些泥地上,驚恐的看過來,擔心陳子簫會抽一巴掌過來。

“無礙的,你莫要這麼怕我,”陳子簫伸手摸住年輕婦人入手滑膩的臉蛋,除了驚恐欲躲的眼神叫人不喜外,卻很有幾分姿色,安慰她說道,“你安心留在寨子裡伺候我,你便是這虎頭寨的二當家夫人,穿金戴銀,平日裡還有丫鬟伺候,還要怕什麼?你也不要去想以前的事,不要逼我跑到信陽縣,將你的家人殺個乾淨。”

“嗶嗶嗶!”有人在外面輕叩院門。

“誰?”陳子簫剛有點情趣,不耐煩有人這時候來打擾他。

“是我,董其鋒,大當家剛派人來喚鄭先生,又讓我過來喚陳兄過去走一趟。”董其鋒在院門外喊道。

陳子簫心裡疑惑,酒席剛散,大當家唐魁喝得醉醺醺的,走路都不穩,能有什麼事急着喚他跟鄭恢過來?

再說了,唐魁也喚他過去,爲何讓今天剛入夥的董其鋒跑這一趟,就不怕董其鋒還不識得寨子裡的路。

當然,陳子簫也沒有岔想到其他地方,伸手在婦人鼓脹豐挺的懷裡摸了一把,說道:“洗乾淨等我回來,我以後不會虧待你的。”

陳子簫披上衣衫,就徑直與董其鋒往大當家唐魁那邊的院子走去,但推門走進院子,酒意便驚醒過來。

院子裡沒有山寨兄弟,都是鄭恢帶過來的幾人守在院子裡,身負長弓,長刀都握手中,他走進來,這幾人眼晴裡都帶有些許戲謔神色的看過來。

“鄭先生跟大當家應該都在屋裡,陳兄裡面請。”董其鋒伸手請陳子簫繼續往裡走。

陳子簫趕過來除一把刀都沒有帶,現在除了往裡走,還能怎麼辦?

陳子簫推門走進堂屋,燈燭高燒,卻見大當家唐魁與貼身兩名手下橫屍倒在冰冷的泥地上,唐魁新捋來的婦人縮在角落,襠下溼了一片,而鄭恢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上朝他看過來:

“陳兄,你現在是虎頭寨的大當家了,恭喜你啊!”

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十三章 奪寨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五十六章 廟堂遠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章 大捷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六章 殿議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