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

三名刺客沒有得手,當然不會輕易離去。

倉猝間他們不清楚鷹子嘴後是否有埋伏,不敢去追殺王稟,當下將長弓橫在身前,驅馬徐徐往崖前逼近過來。

不管他們剛纔有沒看清自己的臉,徐懷這時還是撕下一片布衫矇住臉面,但就在他手伸到頭後繫住布衫之際,一支利箭“嗖”的一聲就朝他的面門射來。

徐懷下意識間頸脖側移出數寸,只覺一道勁風擦臉而過,隨後聽到“喥”的一聲羽箭射中身後的松樹,箭桿還“嗡嗡”振顫作響。

“好快的箭!”

徐懷嚇了一身冷汗。

他自幼習武,但神智恢復之前,他做什麼事都有點笨手笨腳,除了氣力過人外,總掌握不了複雜的拳勢刀術,騎射功夫也很是一般。

即便他在神智恢復過來之後,那些深藏的陌生記憶,並不能叫他的身手立即得到脫胎換骨般的提升,但他除了思維更敏銳通透外,他的眼力也非同以往。

他剛纔快速撕下一片布衫蒙臉,眼睛還是盯着這幾名刺客,即便有所分神,時間也是極短,爲首的那名刺客卻抓住機會射出一箭。

如此驚人的速射跟精準度,怕是十七叔他都是不如啊。

徐懷不敢再有懈怠,握住腰後的柴刀。

他也沒有立即將身後柴刀抽出,這會讓他在這夥刺客面前過早露怯。

徐懷接着又擡腳踢下一塊臉盆大小的山石,“嘩啦啦”作響,貼着崖壁便滾落下去。

鷹子嘴除了當中丈餘寬的豁口外,南面山嵴陡峭,徒步都很難翻越過去,更不要說騎馬了;而北面不遠就是近三十丈深的峽谷,淮水從中而過。

徐懷踢下這塊山石,是警告刺客不要試圖強闖豁口。

不管這些刺客身手多強橫,但只要被他拿臉盆大小的山石從高處砸中,任誰都不好受。

三名刺客停在崖前六七十步外,爲首者盯住崖頭,陰沉着臉問道:

“你家大哥是誰,既然料到我們會在這裡對王稟下手,不會不知道我們是何人所遣吧?”

“你們殺人禍心已被識破,還有心思問東問西,還真是膽大包天啊,你們真不怕軍寨武卒得信趕來捉拿你們?”徐懷粗着嗓門叫道。

“光天化日之下,我們做了什麼爲非作歹的事情,巡檢軍寨的官差要過來捉拿我們?就憑王稟他一面之辭嗎?”爲首者肆無忌憚的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王稟獲罪被貶,不要說他現在還好端端的,就算他真在這桐柏山裡身首異處,哪個州縣衙門敢深究這案子?”

見刺客竟如此肆無忌憚,徐懷暗暗心驚。

數日前腦海裡閃現的那一小段文字,是說王稟在桐柏山鷹子嘴道遇匪而死,但此時想來,這一切或許並非是刺客掩飾得好,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幕後之人勢力太強橫,令州縣衙門不敢深究,最終才以遇匪結案了事?

說實話,徐懷並不知道王稟是怎麼一個人,但他知道王稟被貶前擔任的御史中丞這個官職不可小窺,是朝中唯數不多可以尊稱爲“相公”的高級官員,普通官員僅有資格被稱爲“郎君”。

“相級”人物被貶,哪怕再無職銜,也絕對不能視之爲平民,他橫死桐柏山間,州縣衙門卻不敢深究死因,幕後之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徐懷突然覺得搞清楚幕後黑手是誰,對他實在沒有什麼好處,只望眼前這事能趕緊糊弄過去。徐懷不說話,一腳踩在山石上,右手則緊握腰側的刀柄,一副還不屑急於將佩刀拔出的樣子,其實也給刺客很強烈的壓迫感。

三名刺客,滿臉絡腮鬍子,都是胡亂粘上去的,爲首者左臉頰卻有一道刀疤頗爲明顯,相距頗遠,那人眯起三角眼,像鷹隼一般盯住崖頭,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我從後面摸上去?”右側瘦臉刺客說道。

“你們看他屈身握刀的身姿,是不是有些熟悉?”疤臉刺客臉色陰沉下來,問另外二人。

“是啊,有幾分像靖勝軍所傳的持刀勢,而他剛纔都分神了,卻還能在恍然間避開晉爺這一箭,身手卻也不弱,還如此高壯……”瘦臉刺客有些打退堂鼓的琢磨道。

“二十多年前王孝成知唐州,曾大力清剿桐柏山裡的賊匪,後來調爲靖勝軍帥臣,將不少賊匪收編到靖勝軍;王孝成死後,靖勝軍有一部分老卒解散歸鄉,這桐柏山裡有靖勝軍餘孽,實不叫人意外。不過,同是靖勝軍餘孽的盧雄,千里選這一條道護送王稟去泌陽,事情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疤臉刺客皺起眉頭,沉吟道。

“難不成盧雄聯合靖勝軍餘孽保護王稟,意圖爲當年的舊事翻案?”另一人知曉當年的舊情,吸了一口涼氣問道。

“不管是或不是,這事都非同小可,必須立即有人回汴京告之相爺……”疤臉刺客說道。

這時候,西面有急如驟雨的馬蹄聲,朝這邊疾馳過來,這三名刺客臉色更是大變,猶豫片晌,終究是掉轉馬頭往東面馳走……

…………

…………

徐懷不知道靖勝軍的舊事,看到盧雄很快與數騎武卒馳至鷹子嘴前,還以爲刺客是被他們嚇走。

趕過來的兵卒中,爲首之人三十歲左右,穿着褐色皮甲,身形健碩,濃眉豹眼,相貌粗獷,手裡拿着挎刀,提拉僵繩停馬於崖下,擡頭見徐懷好端端站在崖頭,問道:

“徐懷,你這小子沒被那些馬賊傷着?”

“沒有——他們往東面跑了!”徐懷這時候真正鬆了一口氣,跟十七叔徐武江招呼了一聲,仔細找落腳地,往崖下溜來。

“這些狗賊,膽敢跑到淮源來撒野,我們捉住他們剝皮!”一名上嘴脣才長絨須的少年兵卒,年紀也就比徐懷大一兩歲,他這時還能看見那些“馬賊”的身影,急吼吼的叫罵着,就想拿刀拍馬追趕過去。

徐武江卻伸手攔住那衝動的少年兵卒,說道:

“窮寇莫追,再說這天都快黑了,今日算這些馬賊命好,不跟他們計較。”

雖然天有些陰,但才過午時,說天快黑,那真是瞎眼都不敢說的瞎話啊。

不過,在徐武江看來,只要徐懷他人沒事就行。

他們在軍寨一個月纔拿多少餉銀,犯得着去找這些整日在刀口舔血的馬賊拼命?

盧雄沒有作聲,他半生歷經滄桑,知道時下州兵鄉勇都是什麼樣子。

他們逃出鷹子嘴不久,就遇到這隊武卒,倉促間說途中遇到馬匪,請他們過來解救被困鷹子嘴崖上的鄉民,現在這隊武卒趕過來將刺客驚走就謝天謝地,他還能指望更多?

他沒有想到的是,這隊軍寨武卒的頭目,竟然跟崖頭少年是相識的。

等徐懷小心翼翼的從鷹子嘴爬下來,他看到這少年僅有十五六歲的樣子,盧雄心裡更是驚訝。

而除了身量相當健碩,比大多數正常身高的兵卒都要高出半頭外,完全就是一個鄉野少年,甚至從山崖爬下來的動作,還略有些僵滯,不夠靈活。

一襲破舊短衫,襟袖間被樹枝山岩劃破幾處;腰間繫了一根草繩,竟然是一把柴刀插在腰後,還有着斑斑鏽跡!

他與王稟相公,今天竟然是這麼一個少年所救?

盧雄看這武卒頭目並不知道他們的身份,那這少年剛纔所說的“大哥”是誰,怎麼會知道他們將從鷹子嘴通過,安排這少年在此等候?

當然,刺客之事捅開去,除了會刺激蔡鋌此賊倍加兇殘的派人迫害外,並無別的好處。

盧雄一肚子疑惑不解,這時候也只是閉嘴不多問什麼,但他看少年的眼神裡,還是滿含感激。

他身手是強,但王稟祖孫及乳孃手無寸鐵。

他知道在這沒有迴旋空間的山道間,沒有這少年拖住刺客,他即便有捨身求義之志,也不可能保護王稟祖孫周全。

…………

…………

聽徐武江、徐心庵趕過來將那些人當成“馬賊”,徐懷就知道王稟他們遇到徐武江、徐心庵他們時沒有說實情。

他現在思維通透,不難理解王稟他們爲何如此。

當然,他也不想再牽涉到這些沾惹不起的是非中去,看了王稟身邊的“車伕”兩眼,沒有湊過去寒暄,與徐心庵共乘一匹馬,跟在徐武江等人之後往淮源鎮方向而去。

距離淮源鎮還有四五里路時,徐懷看到王稟所乘的那輛破舊馬車停在路旁。

身着青衫的王稟與淮源巡檢使鄧珪在一隊軍卒的簇擁下,站在馬車旁說話。

淮源鎮隸屬泌陽縣,卻距離泌陽縣城有一百三四十里山路。

代表官府常駐淮源鎮的巡檢使鄧珪,纔是桐柏山裡最大的官老爺,徐懷自然也認得這個身形矮壯、滿臉橫肉的傢伙。

而過鷹子嘴時揭開車窗簾子、一瞥之間予徐懷以驚鴻之感的女孩,此時坐在車首,正關切的看過來。

似受這一幕刺激,徐懷此時腦海裡閃現過十數張美豔的臉蛋,應是後世記憶深刻的一些女子,卻無一人能及眼前女孩這般清麗明豔。

好奇怪,怎麼會無緣無故冒出這些圖畫記憶來?

當然,徐懷還沒有搞清楚自身的狀況,也不知道閃現這些畫面是不是就沒有警示意義。

再說了,在鷹子嘴崖上,當時距離那麼遠,刺客看清他臉的可能性實在不大,他應該直接從後崖逃走纔對,現在細想下來,還是那股莫名的強烈情緒,最終促使他決定先助王稟他們逃走。

那些絕大多數已遺忘的記憶、偶爾閃現的零星片段,以及突如其來的莫名情緒,到底算什麼?

自己實際上是一縷來自後世的孤魂,在幼小時就佔據這具軀殼,然後渾渾噩噩的生長了十六年?

徐懷坐在馬背上心裡翻騰不休,都忘着下馬,女孩卻以爲他盯着自己傻看,不好意思的別過臉去。

“你個憨貨,卻是知道盯着女孩子看!”徐武江覺得有些丟臉,拿馬鞭的柄,戳了徐懷一下,下馬後將繮繩扔他手裡,“替我牽住馬。”

“啊!”徐懷回過神來,看徐武江與“車伕”往巡檢使鄧珪、王稟那邊走去……

(又添兩盟主,感謝書友57、好人……新書前五位盟主都是在縱橫正式活動前產生的,沒能參加縱橫的新書抽獎活動,稍後我來補上神秘禮品……)

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三十章 探路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三十六章 潛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十五章 登城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價而沽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二十一章 刀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三十章 接戰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