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

遠看着山地還遠,但穿過樹林,劉衍才發現他們距離晉公山南麓崎嶇的山地就只有五六裡距離。

想想也對,恢河兩岸的平川地,開闊處也就四五十里縱深,還有種種坡崗溪溝縱橫其間,距離晉公山怎麼可能會太遠?

只是他們廝殺一夜,西逃又倉皇如狗,腦筋實在有些暈頭轉向了,視野裡又到處都是疏林、雪地、敵騎,就有一種山嶽遙遠的錯覺。

劉衍抓了一把雪,嚼咽入喉,讓冰冷刺激得自己更清醒些,但心裡卻越發苦澀。

凌晨時突圍主力與赤扈人撞到一起,當時的赤扈人可沒有半點遊鬥糾纏的意思,大股騎兵分作數隊,一波接一波,一波比一波兇猛的鑿穿進來,不一會兒就將軍心動盪的突圍主力切割得支離破碎。

凌晨時星月照耀雪地,也只能模糊看清遠處的景物,兵馬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劉衍身邊也只有數百精騎追隨他廝殺。

混亂中也不知道射出多少支箭,也不知道砍壞多少把刀,早就筋骨力乏痠軟。

又在廝殺中不幸座騎前蹄踩到冰窟窿裡,他猝不及防從馬背上狠狠的摔下來,整個人着地就摔昏了過去,醒來時才知道忠心耿耿的親兵差不多都拼光了,就剩十數人趁亂將他救出重圍。

恢河南岸赤扈騎兵太多,他們被迫退回到北岸,從混亂戰場的隙縫間往西逃走;他們天亮時與被打散後只能撤回北岸尋找逃脫出路的陳淵遇到,兩人收攏一些逃跑途中還能堅持攜帶完整兵甲的兵將,但這時候赤扈人已經完全控制住恢河南岸的戰場,開始往西翼分出兵馬追亡逐敗。

他們一路殺退三支小股敵騎,但最終被兩支百人騎盯上,一直糾纏到這時都無法擺脫。

廝殺、逃亡七八個時辰,劉衍、陳淵與諸多殘兵早已精疲力竭,與敵騎糾纏,往西突圍的速度又太慢,而這時候敵人這時候又確認他與陳淵的身份,正召集更多的騎兵過來參與圍堵,令性情剛強的劉衍也禁不住一陣絕望。

他與陳淵之前不是沒有想過避入北面的晉公山,但他們心裡很清楚,赤扈人已然對大越宣戰,後續只會集結更爲龐大的兵馬南下。

他們逃入冰天雪地又荒無人煙的晉公山,赤扈人不需要進山追剿,只需要從外圍封鎖通道,他們這麼多人在晉公山裡沒有一口乾糧,能支撐多久?

甚至還不如趁此時有些氣力能夠壓榨,一鼓作氣往百餘里外的朔州城突圍,生機更大一些;沿途也能與其他往西逃亡的殘兵相互援應,或許能有一些人逃脫昇天。

直到北面那支殘兵頂着敵騎箭矢,跟他們會合後,說那七名騎士乃是朔州軍將,說北面晉公山裡還有朔州人馬接應,他們當然改變主意,決定先往這邊突圍過來。

然而穿過樹林,除了另

一支百餘人左右的殘兵外,不知朔州人馬的蹤跡,劉衍心裡一片冰冷,懷疑剛纔冒着敵騎箭雨,損失七名手下,跟他們會合的宣武軍都將趙千杯是不是聽岔了。

“日孃的,老子莫非聽岔了?”趙千杯也有些發懵,抽了自己一巴掌,啐罵道,“朔州那幾個狗東西騙我們?我就知道朔州那些狗東西不可信,老子剛纔怎麼就犯渾信了?”

“那幾個人也在那裡!”有人眼尖,認出徐懷他們來,即便臉面刻意抹黑抹花,但他們的身形神態以及身上所穿的鐵甲,非尋常潰兵能及,定睛去看,還是能認得出來的。

“那可能是聽岔了!”劉衍說道。

這個節骨眼上,沒有誰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哪怕徐懷在朔州已然投敵,也沒有必要派人設計坑他們這邊甕中之鱉。

他們都淒涼成這樣子,已經深陷重圍之中,還有什麼好值得設計的?

劉衍對朔州再有成見,也不覺得之前出現的七名朔州軍將懷有什麼惡意,更大可能是趙千懷聽岔了,而此時另一支近三百騎規模的赤扈騎兵正往這邊趕來,他們也沒有回頭路可選,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走。

兩百多赤扈騎兵,這時候重新聚集兩支百人騎隊,從左右兩翼追出樹林。

斥候也已經傳報這邊有百餘大越殘兵結陣,欲接應劉衍、陳淵殘部,他們看到這邊集結的大越殘兵,兵甲還算齊整,陣型嚴密,也不敢輕舉妄動,找了一處高地,觀望左右的形勢。

他們確認沒有別的異常,猜測剛纔有一支小隊騎兵在這裡遭遇伏兵,死了近二十人,便是這支殘兵所爲。

赤扈人是作戰經驗豐富,但越是如此,他們心裡更清楚,輕騎兵直接衝擊盾矛交結、內有弓弩壓陣的密集步甲陣型,特別是對方還有極強的作戰意志,傷亡是很難想象的,甚至阻止劉衍、陳淵率殘部與這支殘兵會合,都會付出不少代價。

赤扈騎兵決定不去阻止劉衍、陳淵率殘部與新出現的這支殘兵會合,而是分出一部分人馬,直接繞到北側下馬,據一處高地以刀盾列陣,攔截這些殘兵逃入晉公山裡,等着後續更多兵馬,圍殲這支已有三百餘人規模的殘兵。

雖然帥帳明確下令追亡逐敗,儘可能將潰卒驅趕到北面的晉公山就可以了,要儘可能硬啃那些抵抗意志還較爲堅決的殘兵,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但劉衍作爲劉世中之將、驍勝軍第三將,與驍勝軍第十將陳淵顯然是兩條在必要值得付出一定傷亡也要捉下或擊斃的大魚,怎麼能輕易讓他們逃入晉公山,有朝一日成爲赤扈鐵騎南下的礙障?

…………

…………

“劉軍侯、陳軍侯,沒想到會在此時此情相見吧?”

兩支殘兵會攏到一起,徐懷叫劉衍、陳淵所率的殘

部撤到陣內來休整,抓緊時間吃些乾糧補充體力,他與王舉朝站在陣前眺望敵騎的劉衍、陳淵二人走去,淡然問道。

“……”認出徐懷來,劉衍、陳淵愣怔了半晌都沒有言語,待要說話時,卻發現也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應州軍議時,徐懷就斷言赤扈人必懷殺心,借兵攻城純屬於引狼入室、自尋死路,甚至不惜在公議時觸惱他父親及蔡元攸訓斥田志臻。

然而他們雖然恥於借兵這事,但對赤扈人卻無戒心,甚至打心底認爲徐懷、朱芝等人作爲王稟的走狗,骨子裡是怯弱無能的。

他們甚至在軍議時還恥笑徐懷、朱芝。

他這時候能說什麼?

當然,徐懷此時也不可能圖心裡爽利,去奚落劉衍、陳淵?

真要是單純想奚落西軍諸將,他大可以坐守朔州,哪裡需要冒這麼大的風險,最後只爲了圖嘴快卻叫劉衍、陳淵心裡不爽,而不念他們的好?

“現在形勢很危急,赤扈人兵馬太強,後續必然還會有更多的赤扈騎兵集結過來,我沒有辦法將朔州僅有的三四千人馬都拉出來接援諸位,還請劉軍侯、陳軍侯見諒,”

徐懷不需要跟劉衍、陳淵打什麼啞謎,開門見山的說出他下一步的計劃,說道,

“除了這支殘兵外,朔州僅有三百人馬埋伏山谷、溪溝及樹林後,目前追過來的這部分虜兵還沒有覺察。我們接下來要先將在這裡下馬列陣的百餘虜兵都吃掉,然而退到溪溝後面的山地進行更長時間的休整。不過,後續進入雲朔的赤扈兵馬會越來越多,曹師雄也隨時有可能投敵,我們要是想已經逃入懷仁、金城一帶的數千潰兵能更多的經朔州逃入西山,我們就不能沒有作爲……”

大越立朝以文御武,軍中諸多高級將領都極缺乏戰略思維,但劉衍、陳淵少年時就從軍隨父親征戰,近年來又各自統領一部兵馬,戰術素養還是足夠的。

赤扈人南下戰略會是怎樣的選擇,他們一時間還揣摩不透,但此時集結的赤扈騎兵已經將伐燕軍主力擊潰,他們要是還考慮不到曹師雄的投敵可能,就只能說愚蠢了。

曹師雄投敵,代州、忻州乃至太原都沒有多少能戰兵馬守禦,整個河東都將危在旦夕。

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聚攏更多的潰兵,先撤往朔州觀望形勢。

劉衍、陳淵都不是畏死之人。

單純是圖自己活命,他們逃入山中,哪怕再曲折,殺馬充飢,一路跋山涉水,逃回涇原的機會也絕對不小,但是驍勝軍、宣武軍六萬健銳喪命於雲朔,他們自己逃回去,有什麼臉面見涇原父老,見兩軍將卒的父母家小?

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多救一些人出去,能叫心裡少些愧疚。

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十五章 大營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九章 馳援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六章 獻策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十八章 奪城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三章 貴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章 避禍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八十章 議和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十章 收編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十六章 交接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三十章 探路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