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攻城

赤扈圍攻鄭州,在城外結成三座大營,分別位於鄭州與中牟之間的馬陵崗、鄭州城西北的羊塘坳,以及鄭州城西南的樊溝嶺。

樊溝嶺、馬陵崗兩座大營,主要駐紮赤扈東路軍六萬騎兵;而羊塘坳大營駐紮的,除了於大同投降赤扈的契丹殘軍蕭幹所部兩萬兵馬外,還有嶽海樓、曹師利兩人各自統率的八千降附兵馬。

蕭幹、嶽海樓、曹師利三部人馬都配備充足的馬匹,但也是足足用了一個月,才穿插到鄭州境內。

河東境內管涔山、呂梁山、太行山、王屋山交錯縱橫,從太原南下,除開澤、潞等州大城難以克陷外,還有大大小小的關塞城寨卡在各個隘口峽谷之中。

蕭幹、嶽海樓、曹師利他們也是沿路攻克十數座大小城寨,才最終打通南下鄭州的通道。

雖說絕大多數的城寨,抵抗力都非常薄弱,其中還有不少是望風而降,但三部兵馬一路馬不停蹄南下,抵達鄭州城下也是累得人仰馬翻。

不過,東路軍都元帥、鎮東宗王旭魯翰卻無半點體恤之念,不僅令降附軍即刻投入緊急攻城戰事之中,馬不停蹄不得一刻休息,還限定他們十天之內攻陷鄭州城。

倘若提前陷城,每提前一日,便許將卒進入鄭州後大掠一日。

倘若過了十日之限未能陷城,則每日都挑選攻城最爲不利的一千人馬,從主將到兵卒悉數斬於城下,一個不留。

當然,並不是說十天期限之內,對那些攻城不利的人馬,就不處罰的。

這已是正式進攻鄭州的第四日,嶽海樓坐在馬鞍之上,眯眼看着他所部負責進攻的北城牆,守軍抵抗意志,要比他想象中略強一些。

過去三天雙方在北城上下激烈戰鬥,攻城傷亡要更慘重一些,但鄭州的北城守軍也就四千餘衆,累積有六七百人死傷,已經可以說得上相當慘重了。

不過,北城守軍還沒有崩潰的跡象,北城還是被守軍握在掌控之下。

新的一天,攻勢即便展開,三支千人分別左右中三部,在北城牆前鋪陣開來。

還有百餘昨日被認定爲攻城不利的將卒,這時候被五花大綁捆於陣前,就見勒馬停於陣前的監軍、百戶闊剔勒面貌粗獷,年紀不大,臉頰卻長滿濃須的絡腮鬍子,卻見他舉起馬鞭,然後奮力的揮下,一起低沉的號角聲中,行刑的劊子手們舉起鋒利的大刀紛紛砍下,百餘顆人頭很快就滾落一地,血液在冰地上肆意流淌。

嶽海樓任是自詡心硬的梟雄人物,看到這一幕也禁不住心裡微微一悸。

好在過去三天他主要驅使強攻鄭州北城的,還是從應州、朔州、大同等地收降的伐燕軍潰卒,他意圖倚爲腹心的應州漢軍沒有急於出動,這部分人馬在抵達鄭州後,三天時間裡還是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整。

不過,嶽海樓也不希望拖延下去,今天最終將應州漢軍派了出來。

倘若叫曹師利、蕭幹其部率先攻入鄭州城,奪城首功落入別人囊中是其次,最關鍵的還是怕被旭魯翰認爲他們攻城拖延、不肯出力,最終即便不受罰,卻只能乖乖的站在城外看着別人進城燒殺擄掠,他也沒有辦法對下面的將卒交待。

嶽海樓心裡清楚,如此苛刻的壓榨將卒,除了將帥心志足夠堅定、統御力足夠強之外,也需要在戰後放縱將卒劫掠作爲彌補,纔有可能消彌心中滋生的怨恨,下一次才能不計傷亡的再次投入惡戰之中。

“今日能否攻入城中?”

摩黎忽在十數扈隨的簇擁下,馳馬進入嶽海樓軍中,看着城下簇擁着數十架雲梯正作最後準備的兵卒,看向嶽海樓問道。

西路軍還在二皇子鎮南宗王兀魯烈及副都元帥木赤等人的統領下,將太原城團團圍困住,摩黎忽乃是西路軍南下兵馬的總監軍。

不過,在抵達鄭州後,他們都要接受東路軍都元帥、三皇子鎮東王旭魯翰的統轄。

西路軍主力這次留在北面,沒有南下,雖說二皇子鎮南宗王兀魯烈心裡完全不以爲意,認爲伐越之戰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南下後看到河東、河北以及越京附近的城池,就算沒有都望風而降,真正有抵抗力的就沒有幾座,摩黎忽心裡還是有些擔憂。

摩黎忽心裡不是擔憂別的,而是擔憂南朝兵馬太弱、太不經打。

倘若南朝被鎮東宗王府轄下的東路軍直接打滅了國,鎮南宗王府一系豈非被鎮王宗王府一系襯托得黯然無光?

因此,摩黎忽也只能期待嶽海樓、曹師雄、蕭乾等部能有好的表現。

“勉力爲之!”嶽海樓心裡也急,但在摩黎忽面前,卻表現得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淡然說道。

“若有需要,可使闊剔勒率部上城,”論心計老辣,摩黎忽當然不是嶽海樓的對手,心直口快的說道,“他雖然監軍,卻非可以躲在後面不出戰的,嶽千戶也莫要慣壞了他,叫他手裡的刀刃生鏽!”

蕭幹、曹師利、嶽海樓三部兵馬,蕭幹所部人馬最衆,曹師利所部人馬戰鬥力最強,但嶽海樓對南朝諸事都非常熟稔。摩黎忽他的監軍帳,要跟着作爲主力的蕭幹所部共進退,但他本人更希望跟在嶽海樓身邊,從而瞭解到有關南朝更多令他感興趣的細枝末節。

擔憂嶽海樓還是有所顧忌,摩黎忽揮手示意闊惕勒馳馬過來,親自吩咐他道:“今日你親自率部上城,嶽千戶所部南下接連惡戰,傷亡不輕,我們赤扈男兒不能坐享其成!”

“是。”闊惕勒應道。

“今天北城這邊你安排誰作先登將?”摩黎忽又問道。

嶽海樓示意遠處的仲長卿馳馬過來。

“哦,仲長卿,我記得你,河東那麼多的降將降史,嶽千戶單將你與高祥忠二人討要過去,”摩黎忽說道,“你今日可有把握攻進城裡去?”

“長卿今日登上城牆,除非身死,否則絕不會從城牆退下。”仲長卿冷然說道。

“好!”摩黎忽讚道,跟闊惕勒說道,“你今日便與仲百戶一起登城!”

嶽海樓才被赤扈授予行軍千戶之職,仲長卿以及嶽海樓麾下的幾名嫡系都統領千人規模的人馬,卻還只是百戶將。

摩黎忽對嶽海樓麾下的將領不甚熟悉,僅僅知道仲長卿當年也是桐柏山賊酋,但到底有什麼本事以及嶽海樓爲何看重他與高祥忠等人,他卻不知道。

不過,仲長卿能在他前面如此表態,摩黎忽還是很高興,也知道嶽海樓所部南下能連克數寨,仲長卿表現十分勇猛。

現在他們憑藉簡陋的雲梯、鉤繩,雖然附城強攻的難度及傷亡都很大,但攻上城牆還是容易的。

關鍵還是要在城牆上站住腳,將攻勢往城裡延伸,最好能控制住一座城門,將城門打開,城外的兵馬就能更大規模、更順暢往城裡進攻,從而將守軍的意志徹底打垮掉。

…………

…………

這番攻城,一直持續到暮色四起。

仲長卿手持鐵戟站在城樓之上,衣甲染滿鮮血,他卻冰冷無情的看着成百上千的兵卒在暮色下,從城門往城中攻去——

守軍意志在黃昏時徹底崩潰,南城、西城、東城很快都相繼陷落,蕭幹、曹師利所部人馬這時候也正打開城門,放城外的兵馬殺入城中。

動作快的人馬,直接從高聳的城牆縋繩下去,舉起斑斑點點的火把,將城裡的建築點燃,進一步瓦解城中守軍據街巷抵抗的意志。

嶽海樓也策馬來到城下,準備隨同所部兵馬一同進城。

就這時,數騎從西南方向馳來,爲首騎士背後插着一杆東路軍帥帳特有的土黃色傳令旗,沿途的斥候探馬紛紛給傳令騎兵讓道。

嶽海樓在城樓下勒住馬,等傳令騎兵趕來。

“鎮東宗王、大赤扈徵南東路軍都元帥諭令,忻州行軍千戶嶽海樓聽令,”傳令騎兵馳到城樓下勒馬停住,振聲傳令,“着你部即刻集結,連夜往虎牢關開拔,不得延誤。士卒使賞金銀抵奪城首功;百戶軍將以上,待戰後另賞上等姿色女子一名……”

仲長卿站在城樓上,將傳令騎兵所說的漢話聽得一清二楚,卻是疑惑的朝嶽海樓看過去:

攻下鄭州,接下來是要去奪嵩山北麓的虎牢關、鞏縣以及嵩山西北麓的偃師、孟津等城,徹底堵住西軍東進之路,以便東路軍主力在冰雪融化之後,還能繼續在河淮之間肆虐馳聘。

問題是,他們在鄭州附近還很多兵馬並沒有直接參與攻城,都可以直接調動,爲何要如此迫切調動他們西進?

這時候摩黎忽也在十數騎簇擁下,往這邊馳來。

嶽海樓問道:“宗王爲何調我們去打虎牢關?”

“不僅你部,曹師利所部也在調動之列,”摩黎忽說道,“是我跟三皇子請求,調你們兩部西進虎牢關的。”

“……”嶽海樓更是困惑不解。

摩黎忽也沒有賣關子,說道:“鞏縣守軍有些異常,我起初沒有多想什麼,但今日有斥候刺探到有一部南朝兵馬,約千餘人左右,從許州西南直接進入嵩山之中,嶽千戶,你想到什麼?”

“桐柏山卒!”嶽海樓頓時想到徐懷。

蔡州兵馬要去洛陽,可以從嵩山南麓的汝州樑縣境內走峽道西行,要來鄭州參戰,可以從許州往長葛一線活動,都不需要進入嵩山之中……

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歲旦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二十章 問策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