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

楊景臣站在南大營的寨牆之上,這一刻如同回到數年前身置汴梁皇城朱雀城樓之上眺望藏津橋戰場的噩夢之中——

清晨接到靖勝軍從龍舒河沿岸開拔北上的信報,楊景臣與怯不黑就斷定京襄部署於霍山北部山麓之中的選鋒軍必然已經趁夜沿淠水北上突襲而來。

他們之前雖然沒有接到霍山方向的信報,但相信實是京襄選鋒軍推進速度太快,又不乏剽掠如風的精銳悍騎,令他們分散於淠水上游的探馬、斥候,根本就來不及趕回來傳信,或被清除、圍殺,或被切斷道路。

他們預計京襄靖勝軍主力最快也要拖到今日黃昏時才能趕到淠水河口;而左右驍勝軍即便與京襄沆瀣一氣,但距離更遠,最快更是會拖到三天之後才能趕到淠水河口,便決意先解決京襄充當前鋒突襲的選鋒軍精銳。

他們不單僅派出八千步卒在浮渡正面結陣迎敵,他們還授意在陣前督戰的都虞候、指揮使們,能抵擋則抵擋,不能抵擋則可以往大營附近、投石弩車等戰械以及弓弩能遮蔽、掩護的區域撤退,甚至不拘他們提前爲撤退做好準備。

說白了,第一時間在浮渡正面結陣攔截的兵馬,只是他們爲誘敵深入、以便合圍的誘餌。

普通兵卒當然都被矇在鼓裡,但是陣前督戰的都虞侯、指揮使們,都心知肚明,也早早看好撤退的路線,還將精銳人馬都收攏在自己的身邊。

那些雜兵死就死了,隨隨便便都能補滿,但就怕精銳部屬損失太慘重,他們會失去在軍中立足的根基。

這樣的排兵佈陣,督戰將領又是這樣的心態,僅僅憑藉陣前入秋後僅剩淺水的窄壕以及零散的拒馬,如何抵擋住京襄最爲精銳的披甲重騎、重甲步卒往前推進的步伐?

不要說披甲重騎、重甲步卒了,在他們派出的襲擾騎兵被壓制、驅逐出戰場,不得不往營區深處暫避鋒芒之後,京襄軍上千弓騎兵分作十數隊,越過溝坎進逼過來,戰騎馳騁不停,軟弓張開不斷快射,就叫他們陣腳禁不住鬆動起來。

京襄軍的這些弓騎兵,上半身所着簡易板甲類似兩當鎧,主要遮覆胸背,卻是通體鍛打而成。

這種簡易板甲,叫弓騎兵雖然不像披甲重騎那般防護全面,但在陣前對射時,卻能有效保護要害;倘若腿臂等非要害處中了箭創,及時後撤,不至於傷及性命。

而這些進逼到陣前的弓騎兵,坐騎還披覆一層類似鎖子甲的網甲。

戰馬的承受力要比人更爲強悍,用輕便網甲大面積遮擋胸腹等處,騎射嫺熟的弓騎兵進逼到陣前,且馳且射,極大降低戰馬爲流矢所傷的可能。

在戰場上,前列兵卒以大盾、長刀、長矛爲主,弓箭手位於陣中拋射箭矢——鎧甲防護齊全的將卒或者戰馬,在這樣的戰場上,生存概率要高得多;特別是於缺口正面列陣的雄州漢軍,鬥志不堅,無意從整飭的陣列中反撲上來,基本上是被動承受上

千弓騎兵輪番襲擾。

如此一來,選鋒軍重甲步騎極其順利的越過幾道簡陋的障礙物,殺至雄州漢軍陣前,如湯潑雪一般,將強悍無比的鑿穿戰力肆意發揮出來,幾乎眨眼間的功夫,就被撕開數處缺口。

雄州漢軍陣前督戰的都虞候、指揮使們,無心組織精銳兵馬去堵缺口,楊景臣站在寨牆的箭樓之上,看着浮渡正面的防禦陣線,可以說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崩解開來。

這時候他才完全確認北岸傳信推測京襄已經得到大股契丹騎兵的增援是真。

無論是輕騎弓兵,還是突陣衝殺的披甲重騎,絕不像京襄拿普通的馬步兵充數來嚇唬他,可以確認京襄此時鑿實在淮西戰場有一萬五六千精銳騎兵可以調用。

問題是多出來的這七八千契丹騎兵,是怎麼瞞住他們的眼線,進入淮西戰場的?

不是說契丹殘部一直都停留在吐蕃高地的深處嗎?

不是說契丹殘部都沒有往大理國方向進一步轉移的跡象嗎?

浮渡正面的防線被撕開,不計其數的兵卒往兩翼營區逃來。

雄州漢軍的兵卒此時的傷亡不會有多慘重。

畢竟浮渡前的兩大營區,都是主營環繞數座小營的佈局,與浮渡正面的缺口,有多條道路相通,營壘裡除了一隊隊弓弩手站在寨牆之上嚴陣以待外,還部署大量的戰械,京襄軍還不敢肆無忌憚的輕易逼近追殺潰兵。

不過,看着京襄軍分出一部精銳,通過缺口往浮渡柵營殺去,楊景臣他敢下令營中待命的精銳兵馬殺出,去截斷其退路嗎?

楊景臣眺望怯不黑坐鎮的東大營,許久也未見東大營升起“出兵斷後”的狼煙信號。

京襄軍的重甲步騎在撕開浮渡正面的防線之後,並沒有直接往浮渡方向殺去,而是往兩翼營區轉進,在他們東、南營區的正面重新收攏起堅密的陣型;京襄軍之前遊弋於兩翼的弓騎兵,這時候分出上千人馬徑直往浮渡外側的柵營殺去。

楊景臣看京襄軍的部署,也知道京襄軍有防備這邊出動精銳斷其退路,此時他心裡也很清楚,他們即便調兵出營壘,更大可能會在營區前陷入膠着作戰,斷其退路則不要妄想了。

一方面是京襄選鋒軍進逼太近,他們沒有辦法將優勢兵力展開,而出營壘的兵馬側翼安全也得不到保證,極可能會迎來對方騎兵兇猛的撲咬。

另一方面,也是更令楊景臣擔憂的,由於外側戰場爲京襄騎兵完全控制,這意味着靖勝軍主力可以拋開任何防禦性的陣列全速前進,也就意味着京襄靖勝軍主力將比他們所預測的,更早抵達淠水河口。

他們現在要做的,已經不是出兵斷其退路,而是要考慮在浮橋以及浮橋附近的碼頭被摧毀之後,他們這些殿後兵馬該如何才能順利撤出南岸。

…………

……………

以仲長卿的想法,他希望平燕王

屠哥能當機立斷,調派水軍運送增援兵馬前往南岸。

因爲受淠水河口積沙成陸的地形限制,整個河口營區的擺渡碼頭實際也主要集中在浮橋南頭附近,依託石崖填土圍堤修建了多條棧道延伸到淮河之中,可同時供多艘戰船停靠上去。

而東、南主營所靠近的河灘地乃是大片沼澤,都只勉強填出一條土道延伸到水邊,還在汛季裡因爲河水漫漲被沖毀了。

考慮到京襄靖勝軍主力今日入夜之前就將抵達淠水河口,到時候南岸僅憑藉殿後的雄州漢軍及怯不黑所部騎兵,將很難奪回浮渡區域的控制權,就需要花費時間在東、南大營近河區域緊急修建新的棧道碼頭。

那樣的話,就極可能會產生新的不可預料的變數。

然而等到日上三竿,看到浮橋南端的柵營被京襄軍突破,柵營之中僅有的千餘守軍被殺得丟盔棄甲,無數兵卒被迫跳水逃生,看到浮橋南端已經被縱火,仲長卿都沒有看到北岸這邊有集結水軍戰船,增派援兵渡河過去的跡象,便與摩黎忽趕往平燕王屠哥的牙帳。

這時仲長卿才得知淮東水營已經於清晨時分殺入洪澤浦中。

“什麼,淮東水營編有兩艘船型比普通樓船不小的鐵甲戰船?”

仲長卿聽到這一消息,愣怔了半天才回過神來,在平燕王屠哥面前,也禁不住震驚的拍案叫道,

“定是鄧珪早就暗通京襄。桐柏山匪亂期間,鄧珪就與楚山衆人通力合作,我們怎麼就想當然以爲他真爲權勢投靠南朝潛邸系啊?定是鄧珪說服或要挾顧藩與京襄合作!”

由於淮東水營已經編有兩艘超大型鐵甲戰船,在出動時機又跟京襄靖勝軍、選鋒軍幾乎一致,這直接坐實顧藩、鄧珪所主導的淮東軍已經選擇與京襄共進退,絕非他們之前所認定的,淮東軍還是潛邸系的中堅力量之一。

這個錯誤的判斷,影響太大了,大到令仲長卿良久過後,都覺腦子裡嗡嗡作響。

淮東軍的轉向,並同時調派水營殺入洪澤浦,直接意味着他們留在南岸的殿後兵馬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目前接到的消息是淮東水營攜兩艘超級鐵甲戰船殺入洪澤浦,但與他們留在洪澤浦西口的水軍還沒有接戰。

他們暫時很難評估這兩艘超級鐵甲戰船會有多大的威力,但平燕王此時已不敢再派遣援兵前往南岸了,生怕淮東水營徑直溯流殺過來,他們又無以抵擋,那就意味着他們連新增援過去的兵馬都將折在南岸。

當然,這還只是最直接的後果。

更令仲長卿心悸的是,鄧珪、顧藩都已經選擇同京襄站到一起,這實際意味着南朝實際已經徹底落入京襄的掌控之中了——潛邸系就算成功救下韓時良、葛鈺所部兵馬,也已經不可能與京襄系抗衡了。

而且鄧珪、顧藩都跟京襄站到一起,南朝紹隆帝及潛邸系,還敢相信其先主舊臣一系的任何一個人嗎?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一章 京師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八章 議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五十章 貴子第八十七章 誘導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十一章 節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八章 大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章 接戰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