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

周洲見船隻損壞如此之多,當下向管理戰船的官吏問責。這名官吏也是叫屈,言道:“以往這些水軍都是歸屬朝廷供應,眼下轉到郡內,郡裡面人飯都吃不飽,更別說拿錢養水軍。”

周洲言道:“既然海水腐蝕如此言重,爲何不駛入內河之中。”

官吏言道:“能停到萊水的都停了,不少都擱淺在上面,原本朝廷是有打算,將這水軍遷至江都的,但後來江都兵變,來郡守就亡在江都,此事也就作罷了。”

“那爲何不走黃河呢?”

官吏失笑言道:“你有所不知,往年黃河下游一貫水淺,最多之能浮兩三百石的小船,再大了就開不過去了。只有今年稍好一些,不過也擔心擱淺在河岸,必須有縴夫拉舟方可。”

周洲聽了終於明白對方苦衷,眼見這當年費傾國之力打造出的出征高句麗的大艦,就如此損壞在港中,他不免心疼。

周洲當下在船塢之中清點完畢,縱然有兩百多艘的舊船都已是不堪使用,但是仍有百艘稍稍修葺一番可用,如此也讓周洲稍稍寬心一些。

除了有大船之外,留在東萊郡還有不少船匠。

東萊郡的萊字源自於古代的萊夷,萊夷建立萊國,當時萊夷與南方的越人,皆是中國最擅於航海的民族。在當時萊夷,就已經橫渡渤海海峽,與遼東九夷之一的隅夷進行航貿互易。

到了春秋時萊國與齊交戰,齊吞併了萊國,並以萊夷的技術發展海軍。之後吳王夫差伐齊,遣大夫徐承率東吳水師主力,從長江口出海,由海路繞過山東半島,與齊國水軍交戰。此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場大規模海戰,最後齊國獲勝,大破東吳海軍。

之後漢武帝。命樓船將軍楊僕率將水軍五萬,也是從萊州渡過渤海滅衛滿朝鮮。設立了漢四郡。

東萊郡不僅僅是水軍出海,討伐遼東朝鮮的重要港口,而且還是修葺舟船的重要船塢所在,在這裡周洲還意外發現了不少齊地的船匠,甚至還有少數來自吳越之地的船匠。

這時候船匠一貫地位低下,周洲見到東萊郡周邊居住的上千船匠匠戶,生活處境皆是慘不忍睹。

這時時代還沒有幹船塢。所以建造海船都是浮海建船。在史書上說,楊廣徵討高句麗時,令東萊郡郡守來護兒,監督民役於海上造船。結果因爲工期嚴苛,導致造船百姓不能上岸,身上腰以下都泡爛生蛆,死者十之三四。

周洲見到不少老船匠皆是身上留下殘疾,居住在海邊低矮的破房之中。生活難以餬口。不少船匠甚至賣兒賣女才爲生,簡直比郡裡普通百姓,還有悽慘幾分。

周洲立即給李重九寫奏摺,直稟東萊郡之事,希望能補助這些船匠之事。如在幽京士農工商四民雖仍有高低之別,但今年隨着林當鋒,周博,周作匠等人不斷被提拔,身居官吏之位,四民地位懸殊亦是拉近不少。

周洲雖沒有將匠人與士子並駕齊驅的覺悟,但也是希望能讓東萊郡匠人,百姓生活能夠更好一些。

除此之外周洲在信中還提,除了在遼東都裡鎮,文登縣設立水軍軍營外,在烏湖島,長戍島也可設置軍鎮。如此四點環繞,可保萬無一失。

周洲的奏摺立即加急送入了臨朔宮內,李重九看了趙欣,周洲二人再東萊郡的辦事後,還是十分滿意的。

趙欣擅用權術,控制了東萊郡郡兵,並打壓了居心叵測的原先守將,實是大功一件。而周洲做事也算勤勉,特別是設立四處水軍大營的想法,卻是不錯。

都裡鎮就是旅順,烏湖島,長戍島就是今日的廟島羣島,文登縣就是今日威海,從都裡鎮至文登海路一天即可抵達,這四處連接起來,就將渤海灣的出口皆是封堵住了,等於將整個渤海都置於趙軍水師的攬括之下。

如此無論是遼東半島上的高句麗,渤海郡,北海郡都處於趙國水軍的攻擊範圍之內。更可以杜絕,高句麗水軍從繞過都裡鎮,增援遼東的風險,與新羅的海上航路也是更有了保障。

李重九細細思考後,當下就下詔,晉升趙欣爲東萊郡郡守,周洲爲提拔爲從八品的水師參軍,優先負責文登,都裡鎮,東萊三地的水軍大營打造。

對於周洲所提及的船匠之事,李重九更是重視,船匠就是這個時代的工程師啊,他們打造出的海船關乎着李重九遠洋貿易之事。故而李重九在詔書中要戶部撥錢安置百姓,同時免除了東萊郡一年的田賦,以及三年的丁賦。

中書省的溫彥博等人聽李重九如此安排,皆無意見。溫彥博更是言道:“王上此舉能活一郡百姓,實乃是大恩啊,東萊郡百姓必會感激的。”

李重九點點頭,對於他而言,東萊郡之事,終於可以告一段落。

這時高勝稟告言道:“王上,虞世南在外求見。”

李重九聞言笑了笑,言道:“必是有眉目,有請虞世南入內。”

虞世南舉步入殿,向李重九施禮後,大聲言道:“啓稟趙王,吾主已是答允趙王,將黎陽倉中軍糧撥二十萬石,給趙軍南下大軍之用。並允諾讓吾主親弟親至幽州,以爲信義之擔保。”

連親弟弟,現任許國左僕射的宇文智及,都肯送入幽州作人質,看來宇文化及現在的處境,真是無可奈何了。

李重九聽此,不由笑着言道:“貴主終於答允了,孤還以爲此事還需一番爭執呢?”

虞世南言道:“眼下許國存亡危在旦夕,若是國破了,黎陽倉中再多軍糧又有何用,只是不知趙王要如何取糧呢?陸路上根本走不通,若從水路上走永濟渠,也爲劉黑闥所截斷。”

李重九言道:“此事孤自有定計,只要我軍要糧時,你們宇文家能供糧就是,若都無異議,就回復貴主,就言我趙軍最遲八月二十出兵。”

虞世南聞言喜道:“如此就太好了。在此替吾主謝過趙王襄助之情,此情必銘記在心。”

待虞世南退下之後,李重九看了一眼略有所思的張玄素。

張玄素笑着言道:“宇文化及肯將黎陽倉借給我們使用,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此我們早一步進兵,並且如果能從黎陽倉獲得更多的糧草,那麼我們圍攻洺州,就更有把握了。”

一旁姬川言道:“或許張侍郎失算了,以劉黑闥眼下的兵力,很可能不會坐守城池,而是主動出擊迎戰我軍?”

張玄素笑了笑言道:“某絕不會讓劉黑闥有這個機會的。”

“那我拭目以待好了。”姬川冷笑兩聲,顯然是十分不相信。

聊城城外。

宇文智及向宇文化及再三叩首後,流涕言道:“大兄,此去幽京生死不知,弟在此向兄告別了。”

宇文化及依是垂淚言道:“三郎,只恨你大兄沒有用,打不過李淵這老匹夫,弄得連國都魏縣都丟了,眼下只有依託趙國的力量,替我抵這一劫,你放心,此去趙國必會無事,你我兄弟來日還要把酒共飲。”

宇文智及垂淚言道:“我知道了,大兄告辭。”

宇文化及目送宇文智及遠走,並一旁的大臣裴矩的手中接過巾帕拭淚。

裴矩言道:“陛下還請寬心,保重龍體纔是。”

宇文化及言道:“我知道,李重九此人生性謹慎,若非我弟親往幽京,不足以取信於其。讓趙國發兵來援。”

裴矩言道:“只是我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李重九眼下之勢,就算鯨吞整個河北也不足爲奇。他若敗了劉黑闥,恐怕下一步就是取聊城了。”

宇文化及冷笑言道:“裴卿放心我如何會失此計較,李重九勞師遠征,糧草不足,豈能持久。我暫從黎陽倉撥一點糧草給他,先給他點甜頭,待李唐,劉黑闥退兵之後,我再斷了他的糧草。”

裴矩恍然,伸出大拇指言道:“此乃是上屋抽梯之計,陛下高明。到時李重九就不得不從前線退兵,而劉黑闥與李重九拼個兩敗俱傷後,陛下再揮大軍西進,一舉收得河北。”

宇文化及搖了搖頭言道:“有什麼高明的,只是此計謀一出,恐怕三郎在幽京也就活不成了,是我害了他。”

裴矩感嘆言道:“陛下實乃仁慈之主。”

宇文化及黯然言道:“朕也是逼不得已,眼下許國到了這般田地,就如同一個破屋子,四面都在漏雨,若不出奇招,如何挽回大局,你也知道朕弒了楊廣,眼下成爲衆矢之的,千夫所指,一旦事敗,則爲千萬人挫骨揚灰。”

“朕死不足惜,只是怕辜負了先父的心血,以及宇文閥的威名。裴愛卿乃是先父至交,眼下只有你能幫朕了。”

裴矩當下老淚縱橫參下言道:“陛下放心,老臣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辜負當年尚書的交代。”

宇文化及將裴矩攙扶而起,但見宇文智及的車駕已是漸漸遠去,沒入黃塵之中。

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