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

段達聽李重九這麼說,頓時面上青了紅了一陣,他也知道自己確實不中用,年紀又老邁,李重九不將他如長孫安世那般流放,已是容情了。

段達顫顫巍巍地跪下叩拜道:“多謝陛下。”

當段達步履蹣跚的走出大殿時,在場衆臣不由露出一絲不忍之意。有賞有罰,讓衆臣見識到自己處事的手段,也是李重九的目的。人就是這般,若是一味封賞,那麼賞賜的人,也不會覺得高興了。

見了段達,長孫安世的下場,杜淹,薛德音方纔還沒什麼,此刻都在心底暗暗慶幸。

到了這裡,李重九看向虞世南和歐陽詢二人,二人見李重九目光掃來,都是下意識低下頭。他們都是宇文化及降臣,雖然說當初李重九曾許諾過他們,但帝王功臣之間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的。

二人雖是知道自己剛剛立下大功,但都說帝王之心難測,誰知道李重九心底這時如何想的。虞世南,歐陽詢將頭垂下,將自己作得更謙卑一些。

李重九笑了笑道:“虞愛卿,說服王薄來降,爲朕不戰而得齊郡之地,立有大功,你從前任黃門侍郎,朕現在將你平調至中書省,任中書侍郎。”

“陛下。”虞世南又驚又喜。黃門侍郎是供職於門下省的,衆所周知,李重九爲了攬權,而如同楊廣一般將門下省廢置。比如方纔封給薛德音的官職給事中,也屬於門下省。給事中理論上有審議封駁詔敕奏章的大權,但現在門下省沒有侍中。給事中要封駁奏章,又有誰來給他們撐腰。

所以同樣身爲正五品官吏。門下省的給事中是遠遠不如,中書省的中書舍人了。要知道趙國中書省升遷最是容易。遷入中書省,先爲中書舍人,中書舍人若是進一步,多是外放到地方爲郡守。

在大趙這已是有兩名郡守,擔任過中書舍人一職了,趙欣就是其中一人,這個職務雖說是官職不高,但最容易在皇帝面前露臉。

不過又有人想到,中書侍郎乃是中書省副官。現在大趙已是有了三名中書侍郎,這不是要添第四個嗎?

虞世南垂淚不能已抑,歐陽詢在一旁低聲道:“虞兄還不跪下謝恩?”

虞世南腿一彎,跪伏下來,但這時殿內已是有人竊竊私語道:“這虞世南不過是佞臣,風骨甚差,前朝時獻媚於武皇帝不說,又屈顏侍於宇文化及,這樣的小人怎麼能居中書侍郎?”

“徐兄。別不服氣啊,如果你也能爲陛下空口說下兩郡來,陛下也會給你中書侍郎的。”

“這你開什麼玩笑。”

虞世南聽得背後之人竊竊私語心下有愧,當下言道:“陛下。微臣不敢當此。”

李重九道:“朕說愛卿當得就當得。”

說着李重九將虞世南扶起。

“歐陽愛卿。”

“微臣在。”歐陽詢連忙低下頭來。

李重九道:“這一次你出仕樑國有功,而且上一次引柳調,何稠投向我軍也是有功。朕有功當賞,你就爲禮部侍郎。”

“還有柳調柳愛卿。朕封你爲御史中丞,正四品下。”

歐陽詢。柳調二人一併拜下稱謝。

衆人這才明白,李重九這一次晉升官位,是補償上一次在登基大典時未能封爵之人。畢竟如王薄,孟海公,楊暕,竇建德等人,雖是封了郡王,但卻沒有授予實職。沒有實權在手,這一輩子也就算到頭。

雖說郡王更進一步乃是親王,還有上升空間,但誰都知道親王除了李重九之子外,是不會封給外人的。王薄,孟海公還好一點,至少有兵權在手,但楊暕,竇建德說白了,就是下輩子和子孫都吃穿不愁,朝廷養你一輩子,但是要沾權,就別想了。

而這一次李重九加封官制,給這些臣子,彌補了他們不能得爵位的遺憾,何況在他們眼底,這都是真正的實權,只要將來幹得好了,還不怕陛下不給你封爵的。衆人想到這裡都心底大定。

果真這加封官職僅僅是開始,接下來因勸降了孟海公有功,薛萬述被李重九晉爲洛陽府牧守,從正三品中書侍郎至從二品的洛陽府長官。薛萬述晉至洛陽府牧守後,中書侍郎仍是保留三人。

而單雄信被封爲候衛將軍,從三品武職,僅次於徐世績等人的正三品大將軍,而候衛乃是十六衛府兵中名稱,李重九顯然有意提拔單雄信爲第五支府兵的大將。單雄信乃李重九故交,這一次奪取洛陽又立大功,其在李密,王世充麾下效力時又戰功赫赫,故而將單雄信封爲候衛將軍,衆將都沒有什麼異議。

此外王軍將領如拓拔野,郭善才,郭士衡,王德仁也是一併任爲校尉。

侯衛軍以單雄信直屬五百騎兵爲主,再整編王世充江淮兵舊部兩千餘人,李重九擔心候衛軍戰力不足,又從徐世績的屯衛軍,王馬漢的翊衛軍中各調一千人馬,還有乞阿術的三千奚族騎兵也是盡數編入充實其軍。

乞阿術順理成章侯衛軍虎賁郎將,成爲自靺鞨大將烏古乃後,趙軍第二位出自番人的虎賁郎將。

這樣侯衛軍就有了八千人馬,都是久經戰陣之兵,李重九還同意單雄信在一兩年內再募七千人馬,湊齊一萬五千之數,達到與其他四大府軍一般的編額。

現在趙國五大府軍,單雄信的侯衛軍鎮守洛陽,尉遲恭的驍衛軍鎮守太原,徐世績屯衛軍鎮守武陽郡,薛萬徹的武衛軍,王馬漢的天子親軍翊衛軍,則駐紮幽京,趙軍府兵達近八萬之衆。

此外還有十萬左右駐紮地方的郡兵,鄉兵,孟海公,王薄還有三萬多人馬,萬餘趙軍水師,李重九兵力超過二十萬。

大趙的京都畢竟在幽京,洛陽不是久留之第,李重九這一次委任薛萬述和單雄信,就是讓二人來鎮守洛陽。此外李重九還令羅士信率軍鎮守虎牢,曇宗鎮守軒轅關,蘇定方鎮守河陽,鎖住幾個洛陽周圍幾個大的通道。

在洛陽東面的濟陰郡,齊郡還有王薄,孟海公,李重九還令徐世績的屯衛軍南下,三路大軍會合向身在兗州的徐圓朗施加壓力。

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