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

唐之後,開科舉之道,讓讀書人專事科舉,以至文武殊途。到了宋,明兩朝,有感於唐朝末年,軍閥割據,所以朝廷上下講究以文御武。讓讀書人專門去讀書,不要學習武事,而專門讀書好了,打戰的事專門由武將擔當。

習文不習武的讀書人,就容易喪失漢隋以來一直傳承的尚武精神。

尚武並非是去讓人去和別人持強鬥狠,而是通過競爭,來培養男人心底的血性。而一個讀書人失去血性,只有兩種樣子,一種是懦弱不敢當事,大事臨頭做縮頭烏龜,沒有擔當,還有一種就是在現實中通過牢騷,抨擊各種不公,以這種挑戰權威的方式,來假裝自己很有血性。”小說“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一直被後世視爲先進的科舉選拔之制,但最終反而成了毒瘤。科舉制事實上還不如漢唐時,以察舉制,徵辟制選拔方式,雖然士族門閥壟斷了人才資源。但至少貴族世家中男子,培養方式下一代的方式不會偏科。

當然李重九反對科舉制,而並不是要廢除科舉制,眼下士族力量空前強大,不用科舉制的方式,無法將選材大權把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從國家利益上來考量。

只是他將科舉制取材方式改一改,改變隋唐明清單單以文取士的陋習,同時給讀書人第二個出路,就是入講武堂學習,有了這條出路,讀書人就不會只在讀書科舉之路,也可以文武兼修。李重九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讀書人的尚武精神。

自漢唐以後,中國真正用讀書人來當兵。袁世凱算是第一人。當時中國經歷甲午之痛後,袁世凱小站練兵。全面模仿德**制,吸納有文化的讀書人。有志青年當兵,成就了中國近代陸軍的雛形。

就在幽京這風雪連天時,關中灞水河畔的長安城也是落下一場大雪。

大雪覆蓋了宮殿上的琉璃瓦,在廣袤的屋舍中,入夜的鐘聲,悠然迴盪。

李淵所在無極宮中,一片燈火通明。

大唐之主李淵,此刻正看着左右近侍在他面前緩緩展開的地圖,目光森然。

一旁內史令蕭瑀向李淵道:“眼下徵樑之戰已是大獲全勝。我軍攻勢凌厲,已是攻下江陵,蕭銑不戰而逃,率萬餘士卒和家眷,乘舟逃亡。李靖率戰艦追擊數百里,後得知楚帝林士弘陳兵下游,故而暫時退兵。眼下荊州,交州諸州各郡都已是獻表投降,蕭銑只剩下豫章等數郡苟延殘喘。”

李淵笑了兩聲道:“李孝恭。李靖二人破蕭銑如摧枯拉朽,二人着實令朕欣慰啊。”

劉弘基道:“陛下你看,破了蕭銑新收之地,加上不久前又破了王世充。兩者之地並在一起,昔日大隋的江山,我大唐已是打了一半有餘。”

蕭瑀言道:“是啊。陛下,現在剩下半壁江山。趙國又居其半,而剩下就是已降伏陛下的杜伏威。還有楚帝林士弘,漢陽太守馮盎三家,其餘盡數爲大唐所有。”

聞此李淵頗有感慨的撫須言道:“昔日隋失其鹿,天下羣雄並起,你爭我奪,形勢比漢末更亂十分。朕當初從晉陽起兵時,立下大志要掃清寰宇,掃平天下羣雄,而今終於得其半壁江山。屈指算來,朕只用了還不到五年。”

李淵滿臉得志之情,他不知在另一個時空中,他也是用了五年,還平定了竇建德,王世充,蕭銑,林士弘,馮盎。

李淵創造了一個歷史,他是繼秦始皇后,用時最短一統天下的帝王,這個記錄不僅空前而且絕後,到了今天也沒有人打破。而這個時空,李淵卻遇上了李重九,但即便如此不出五年,攻下了半壁江山,已是足以令人自豪了。

聽了李淵這麼說,劉弘基,蕭瑀二人一併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劉弘基道:“設使天下沒有陛下,當世之間不知幾人稱孤幾人道寡,此都是陛下之功。”

李淵聽了微微一笑道:“劉愛卿,你也不必用曹操的話來誇朕。朕雖今日之霸業,不遜色於曹孟德,但卻不敢與他相提並論,此人胸襟氣度實勝過朕啊。”

李淵說得是心底話,他起勢如此之速,對外依靠是對突厥卑躬屈膝,不惜以金錢子女賄賂,甚至割地討好,對內則是大力依靠關隴門閥和舊朝官吏兩大體系,幾乎算是大隋體系上重新長出的新芽。

而曹操不同,對外滅烏桓,徵鮮卑,破突厥戰無不勝,而對內挾天子以令羣臣,任何敢反對他的大臣,如伏皇后一族,荀彧,孔融說殺就殺,強橫無比。所以李淵在這點上有自知之明,他自承不如曹操。

蕭瑀這時候對李淵道:“陛下,江淮軍舒國公輔公佑派心腹送密信至長安,言吳王杜伏威自破李子通後,心懷異志,有不臣之心,並且與趙國互通款曲,暗中往來。另外洪州總管張善安秘奏,言杜伏威破李子通後,在丹陽厲兵秣馬,有攻打洪州之意。”

大殿中頓時安靜下來,李淵雙目一眯踱步在大殿上,他陡然龍袍一甩,回首對蕭瑀道:“輔公佑,張善安二人同時寫信於朕,說杜伏威有詐,此間未免太巧合了。”

劉弘基道:“陛下,杜伏威自封吳王后,雖加封輔公佑爲僕射,但實際上卻是明升暗降,將他架空,奪去兵權。這輔公佑故而懷恨在心,設計要害杜伏威也說不定,但就算沒有輔公佑,張善安二人秘奏,但杜伏威真是否那麼清白,忠心於我大唐,我看倒是不見得。”

李淵聽了哈哈一笑,用手指了指劉弘基道:“弘基之言,向來深合吾意。”

蕭瑀道:“陛下,輔公佑若要在江淮軍中挑起內鬥,我們本可置之不理,但若是輔公佑沒有得到我們迴應,轉而向趙國求助,以李重九之性格,勢必插手江淮之事。”

劉弘基點點頭道:“蕭內史說的bucuo,李重九新得山東,下一步就是江淮了,得隴望蜀這很合理。何況李重九此人本就是永不知滿足的人。”

“那你們說朕要幫輔公佑一把嗎?”李淵反問道。(未完待續……)

(.)RU

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