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混亂

山柱率領的北呂宋第一師團時一支純粹高嶽戰士組成步兵師團,其戰鬥力勿庸置疑;而龍自行率領的西北軍團第五師團則是無鋒當家軍團西北軍團的一個主力師團,其老兵底子都是曾經與歸德亂匪長期作戰鍛煉出來的歸德義軍,經過多年戰場磨礪,已經成爲了西北陸軍當之無愧的精銳部隊,兩人爲了迎接這場痛擊卡曼人的守城戰,甚至提前幾天就讓平陸府城內的老弱婦孺遷離,並臨時徵集了兩個聯隊的預備役士兵與一個聯隊的警備部隊組成預備隊,這樣平陸府城內的守軍就達到了五萬五千人。

平陸府城的防禦設施也得到了空前加固,幾乎一切可以用得上的防禦武器都被擡上了城頭,爲了防止卡曼人的火攻,兩人又將緊鄰城牆百米之內的木質建築全部拆除,防止因爲火災引發混亂,城牆上的木質碉樓也同樣拆毀。

一堆堆石彈和滾木堆砌成小山,一罐罐一桶桶密封桐油用防火膠布遮掩得嚴嚴實實,一車車石灰瓶、石灰包、石灰罐排列整齊,一箱箱弩箭和普通箭矢更是沿着城牆擺放得密密麻麻,用於滅火的沙土也每隔幾十米就堆放幾十袋。投石器和弩車早已擦拭得透亮,爲了強化應急能力,龍自行和山柱還在卡曼人到來之前連續進行了兩次卡曼人突破城防上牆後的應急實戰演練,以求得實戰效果。爲這一仗,兩人也是下定決心要好生與號稱無敵鐵軍的卡曼人搏上一搏,讓鮮血來捍衛西北軍的榮譽與尊嚴。

同樣知道這場戰鬥殘酷性的卡曼人一樣不敢輕視,西北軍的戰力在唐河帝國中已經遠遠超出了其他藩鎮的軍隊,甚至超越了除第一第二軍團的其他任何一支軍隊,雖然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但對方據堅城而守,準備充足,而且還有兩支衝出樊籠遊蕩在自己背後的騎兵部隊,尤其是那三萬遊騎兵,來去如風,機動能力遠遠超出己方輕騎兵,稍不留意就會釀成大禍,也是半點輕忽不得。一方面要全力攻城,一方面還得防備着來自後方的偷襲,這一場仗委實艱險。

但是卡曼人充分的準備還是讓卡曼人笑到了最後。從兵力組成和佈署上到各類包括巨型投石車、翻天橋、磷火弩、油囊火彈、攻城塔等花樣繁多的攻城器械的準備,從戰前動員到激勵機制,從佈陣排兵的分配到後勤物資的準備,從情報支持到敵後的叛亂策劃,無一不是經過精心籌劃和準備。這是一場被卡曼統帥尼克稱之爲驚天之戰的人命絞殺,在他後來自傳中他稱這七日是“一種痛苦的地獄煎熬史”,在戰爭結束一個月,他仍然經常認爲自己還在指揮作戰,沉浸在那種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面臨危機的場景中,緊張的戰鬥過程使得身經百戰的他也爲之失眠了一個月之久。

平陸攻防戰自7月31日正式拉開帷幕,爲期整整七天,到8月6日正式結束,又稱“七日之戰”,雙方投入兵力二十五萬人,直到這一戰役結束,雙方陣亡人數竟然達到十二萬人。其中攻城一方的卡曼人付出了七萬多人的代價,而守城的兩個西北軍師團外加三個聯隊的預備隊在突圍出城時只剩下不足一萬一千人。

整個平陸城牆幾乎被連續不斷的投石車攻擊打得支離破碎,雖然有城內居民的幫助,但卡曼人巨型投石車的強大威力造成的損壞不是單憑人力可以彌補,最後兩天中,四面破損的城牆已經無法承擔起防禦的職責,西北軍幾乎是用人力強行堵住蜂擁衝城的卡曼士兵,僅僅最後兩天給西北軍造成的傷亡就就高達二萬八千人。

在這其間,遊蕩於卡曼大軍身後的幾萬西北騎兵也連續對卡曼大軍實施突擊和偷襲,但卡曼人良好的軍事素養讓西北軍的偷襲沒能起到太大效果,他們就地防禦,並適時組織反擊,所以偷襲對圍城攻擊的卡曼主力沒有起到實質性影響。

當山柱和龍自行已經抱定捨身成仁的心思時,從印德安返回的十萬騎兵終於在關鍵時刻趕到,並立即投入了戰鬥,在突破了外圍防守線後一舉撕開了卡曼人在西方陣營的包圍圈。經歷了七天苦戰的卡曼人明顯也有些疲憊,士氣也不如剛剛投入戰鬥時那般旺盛,而十萬生力軍的投入使得卡曼人一時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西面包圍圈立即被撕開,三個萬人隊被十萬遊騎兵衝散,而得到消息的城內西北軍也趁勢突圍而出,與遊牧騎兵匯合後,在遊騎兵的掩護下最終得以退入安原。

8月6日,卡曼大軍終於在暮色中在濃厚的血腥氣息和腐屍臭味中跨進了已經瀕臨倒塌的平陸東門,迎接他們是死一般的沉寂和蕭索。

從表面上看來平陸的取得使得卡曼人在北原的勢力進一步增大,但由於沒有取得原來預料中的平遙糧倉,而平陸城內的糧食所剩無幾,而在卡曼人對平陸合圍之前,大批的老弱婦孺和士紳商賈早已將城內的貴重財產以及所有生產生活物資向南面的花水峪和東面安原轉移,卡曼人實質上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付出了七萬多精銳士兵,只得到了一座空空如也破敗不堪的城市,這是卡曼人難以接受的,但西北軍從中大陸調回的十萬遊牧騎兵已經趕回,而根據情報,盧龍警備師團也已經進駐安原,和一直駐紮在安源城內的南捷洛克第二師團共同防禦安原城,加上十多萬騎兵,卡曼人已經失去了在向西挺進的時機和勇氣。

當卡曼人在與平陸西北軍進行殊死搏鬥之時,大陸公曆698年8月2日,第五軍團兩個師團和一個南部軍區一個獨立師團突然從黃岡府溯水西上,8月4日,三個師團大軍抵達錦城府腳下,經過一番協商,三個師團以幫助錦城抵禦可能來自北面天水太平軍威脅的名義和平進入錦城。

第五軍團進入錦城後,錦城城郊的兩處關西郡直屬糧倉立即被宣佈臨時接管,儲存在糧倉內的二十萬擔糧食立即源源不斷被運往錦城錦江碼頭,從錦城通往黃岡的大批運輸船連夜搶運,這種近乎於搶掠的行爲引起了錦城府內外官員和士紳民衆的強烈憤慨,幾千民衆自發聚集起來,抗議晉王司徒峻搶掠本屬於關西民衆的救災儲備糧,局勢一度失控,引發大規模騷亂,後在第五軍團強力彈壓下才算控制住局勢,但二十萬擔糧食仍然幾乎一粒未剩的被全部運往黃岡。

當得到這個消息時,無鋒已經在趕往天水的路上。

《李林密約》的簽訂宣佈了三江共管局面的形成,馬其汗人控制了東部的華陽和玉山兩府,並扼住了中部要害地――婁山關,林家仍然佔據着中心的江川和秦都兩府,而安順雖然在名義上依然屬於林家管轄,但沒有李無鋒的首肯,只怕林家連安順府的一兵一卒也無法調動。兩萬柏因蠻族士兵也推進到了天南和三江交界地區作爲預備隊,防止三江戰事有大的變化,無鋒和樑崇信、木力格以及溫拿一致認爲,只要穩定了南線戰局,北線戰事相比戰略縱深要大得多,即便是丟失一兩地也無關大局。

鑑於北面局勢的不斷惡化,無鋒決心留下樑崇信三人負責南線戰事,自己親自趕赴漢中和隴東天水一線視察。司徒峻在黃岡的軍事調動並沒有瞞過情報部門的耳目,但無鋒此時已經沒有更多的機動兵力來應對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司徒峻不要太過貪婪。關西地區兵力空虛,除開漢中留守的一個北呂宋第二師團和瀘江的一個西北軍團第二師團外,竟然再無一兵一卒正規軍,司徒峻如果真要突然胃口大開,向漢中推進,還真會給自己造成很大麻煩。

而北原戰事已趨激烈,估計在平陸將會有一場惡戰,而天水的太平軍雖然暫時被遏制住了攻勢,但如果他們繼續保持現有的攻勢,只怕一個西北軍團第一師團縱然再強悍,也難以抵擋數倍於自己的敵人,用習慣眼光來看,遊騎兵只能起到騷擾阻襲作用,能不能起到決定戰局作用,無鋒心中也沒有多大底,這要看那支太平軍的戰力究竟有多強來決定。

天氣一場炎熱,北方戰事的不順讓無鋒心中更是有些煩躁,放在馬車裡涼桶中的冰鎮西瓜並沒給無鋒帶來多少好心情,隨風浮動的窗紗不時飄起,可以看見窗外綠油油的一片,這是天南的三季稻已經種下,只等收穫了。

身旁麗人似乎也察覺出了無鋒心情的不佳,有意要調節一下氣氛,一邊輕搖團扇,一邊從用溼巾在車中水桶中浸了一浸後替無鋒擦拭一下板結的臉頰。

第37節 明志(3)第89節 後宮第113節 陪閱第11節 憂國第63節 待價而沽第72節 臨江小酌第54節 內幕第71節 大會戰(2)第47節 得逞第35節 定論?第99節 分化第85節 兩線(4)第73節 大會戰(4)第19節 和鳴第64節 堅城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85節 相思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節 慶典第20節 籠絡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62節 風情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38節 鬱悶第81節 龍種秘法(2)第23節 屈從第98節 遊擊(1)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07節 飼虎第8節 會獵(2)第17節 發展道路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8節 好價錢第10節 鋪開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98節 疑陣第43節 夜不能寐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85節 動員第105節 包餃子(3)第13節 百足之蟲第2節 關西總督第6節 分配第68節 入主第35節 金融(1)第7節 插刀第31節 全面爆發(4)第30節 渾水第63節 遇襲(2)第9節 交友第57節 離前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10節 納賢第34節 絕望的孤獨者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61節 政治(2)第23節 備徵第3節 起步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47節 胸懷第60節 暗影第89節 危境第55節 易位第60節 江南好第13節 得助第120節 盤算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53節 挽弓第7節 重聚第50節 邂逅第16節 定板第100節 戰猶酣(4)第9節 解決(1)第77節 小動作第33節 立儲第30節 決裂第24節 解圍第58節 拉閘第4節 根源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10節 待發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26節 陰雲第50節 忤逆第31節 孤注第16節 亮劍(2)第36節 佔領第15節 秘間第35節 李代桃僵(2)第8節 惡戰第31節 晉中事變第64節 高瞻遠矚(3)第91節 危言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51節 暗影第11節 奇正(1)第54節 驚變(3)第44節 一線希望第29節 北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