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葉宇心中兩詩人

“王爺……”

“罷了,或許是本王要求甚高,打仗難免會有死傷,這一點本王能夠體諒,但這種傷亡以後不要再發生,你應該明白本王的意思!”

“末將明白!”

這支重金打造的騎兵本來就不多,若是這樣消耗下去,顧及用不了多久就打光了!

葉宇冷漠的看了辛棄疾一眼,隨後冷哼道:“人,會死;但魔鬼,卻得以永生,本王要的是魔鬼~!”

“呃……”

“好了,既然數據已經統計出來,本王此前的承諾就決不食言,這是三十萬兩面值的會鈔,你前去中華錢莊兌換賞銀吧!”

“王爺,這是不是……”

“這個帳本王不會算錯,十六萬兩是本王兌現的獎賞,剩下的十四萬兩銀子,四萬賞於那四千負傷將士,十萬兩留作那陣亡三千將士的撫卹,善後安撫之事,就有勞你親自辦理了!”

聽着葉宇如此優待麾下將士,辛棄疾是肅然起敬,隨即拱手行禮鄭重道:“多謝王爺恩德!”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腳下的累累白骨縱然不可避免,但本王如今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你速速傳令下去,將這近十六萬顆頭顱堆放於成都城外的兩側!”

“這……”

辛棄疾猶豫了一下,隨後道:“成都乃是西路門戶重要商業繁榮之城,若是將這些党項人的首級放於城外,恐怕會引起城中出行百姓的恐慌……”

“本王要得就是這個結果,川蜀之地民風剽悍,自古以來都是閒適爲田間農夫,戰時卻可以全城皆兵,本王就是要用這党項人的頭顱,喚醒我漢家兒郎塵封已久的嗜血!”

“再者,就在這兩日,遼國大軍就會向成都而來,無論是開戰還是和談,本王都要給多年好友一個見面禮纔是~!”

“王爺志慮高遠,稼軒望塵莫及!”

葉宇一擡頭見辛棄疾說完話之後,沒有打算告退的意思,於是凝聲問道:“還有何事?”

“末將……”

辛棄疾欲言又止的樣子,葉宇見狀回思一想,便已經猜到了八九分,於是試探性的問道:“是不是想問,本王爲什麼在此次戰爭中,會重用你一個默默無聞的的文人?”

楸“王爺睿智,稼軒正有此疑惑……”

“因爲你是辛棄疾,僅此而已!”

“呃……”

葉宇的這句話,讓辛棄疾很是不解,直到離開了書房,他仍舊在腦海中思量這個問題。

其實辛棄疾不知道的是,葉宇之所以重用他這個不是嫡系的外人,其實是葉宇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當下的辛棄疾剛過而立之年,還沒有寫出‘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破聯營……’的磅礴詩詞,可以說在當下的時代裡,辛棄疾是一個容易被遺忘的角色。

就連在川蜀擔任參議的陸游,也比辛棄疾風光許多。否則也不會在南宋四大詩人中,陸游能夠位列其中,而才氣幹雲的辛棄疾卻被排斥在外了。

而對於陸游與辛棄疾這兩個文壇詩詞大家,葉宇早在當年就已經開始留意。

能夠讓葉宇想起陸游,是因爲楊萬里與范成大二人的原因,因爲他們在後世並列南宋四大詩人,所以因爲與這二人熟識,便聯想到了陸游。

而能夠留意辛棄疾,其實是源自於當年在京城輔助他修書的陳亮。

如今已經因爲葉宇,而位居中書舍人的陳亮,在歷史上與辛棄疾是至交好友,那一首千古名句,就是出自《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陳同甫,便是陳亮!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當年辛、陳在‘鵝湖之會’議論抗金大事,一時傳爲詞壇佳話,而這首詞就是寫於鵝湖之會分手之後。

相對這陸游、辛棄疾二人,葉宇更欣賞地是辛棄疾,而並非才華橫溢的陸游陸放翁。

燕趙之地多俠士,自古以來便是有此美譽,辛棄疾就是一位文人中的俠士。

生於被金人佔領的北地,一直沒有放棄抵抗,二十一歲便能聚集數千人組織大規模的起義。

шωш¤ тTk án¤ ¢〇

爾後在叛徒出賣失敗後,又能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這等氣魄已經讓很認軍中宿將爲之汗顏!

但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是圖有一身報復卻難以施展。葉宇當年曾有意對其委以重任,可是自己的幾起幾落自身難以保全,所以此事也就暫且擱置了。

直到三國連兵犯境,他葉宇才重掌官員調度之權,葉宇自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辛棄疾。

之所以選中辛棄疾,除了那種俠義之氣很對葉宇的脾氣之外,還有就是辛棄疾本身軍旅起家,深諳軍事部署以及調兵遣將。

這一點是黎大隱、郭嘯天等人所不具備的軍事能力!

當一個山賊土匪,黎大隱是當仁不讓遊刃有餘。訓練一支軍隊,黎大隱也是能夠堪當大任,從當年玉屏山的一衆土匪,就能看出黎大隱在訓練屬下是很有些能耐的。

但也僅此而已,教官始終只是教官,只能傳授殺敵的刀法絕技,卻不能真的俯覽全軍掌控全局。

而黎大隱不懼生死以及好色本性,在此前的戰爭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也正充分證實了葉宇的抉擇是對的。

所以在黎大隱心性不經雕琢之前,這統領大軍的權利,他不能讓黎大隱去揮霍!

同時葉宇選中了辛棄疾,還更深層次的一點原因。

辛棄疾出生於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也就是現今的金國腹地。

等將來在北伐大業中,有了辛棄疾這個曾在金國腹地起義的人做參謀,自然會事半功倍很多!

而對於陸游此人,葉宇雖然知其人在先,卻沒有打算予以重用的打算,有的時候不是當權者不憐惜詩人這等人才,而是因爲這樣的人才有時候品性不好!

唐朝李白一生多處求官入仕,熱忱追逐名利乃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對才華橫溢之人?更是應該得到認可。

但是李白的詩詞之中卻是極爲灑脫與飄逸,以一種聖人君子般的高度視功名利祿爲糞土。

這種言行不一之人,縱使被世人所追崇,但葉宇卻是心生鄙夷,因爲他欣賞真君子的同時,更欣賞真小人。

而陸游與當年地李白相差無幾,一生多次投門拜帖以求重用,卻也是處處碰壁難能如願。

不知兵事卻爲北伐諸多獻策,這對於後世評價他陸游增加的籌碼,卻不知所獻之策是否可行,又是否是老生常談!

陸游留下了諸多敘述戰爭的詩詞,但是卻不如辛棄疾一兩篇闕詞名揚天下。

歸其根本就是不知兵事之人,只憑着文人睹物思情的感懷,寫下的詩篇難以描繪出戰爭中的大氣磅礴。

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262章 佘侗誠的好消息第61章 浴火重生第81章 貌合神離第95章 學無止境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54章 原來是你第7章 一起白頭第127章 左右爲難第250章 一着爭來千秋業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15章 擲筆斷絃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52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248章 雲山霧水第62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543章 福州二請葉承天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83章 聯姻個屁第90章 美人沐浴第331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35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598章 一條黑水阻行軍第19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21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184章 小河岸邊表白聲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49章 七月十三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103章 強勢男人我喜歡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52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283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85章 劫掠有道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10章 變幻局勢一觸發第266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89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67章 樸實無華第30章 斷筋碎骨第82章 忍耐片刻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47章 誰是孫子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第28章 世事難料一念間第270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81章 城西面館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86章 趙悌之死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41章 駕馭心術第96章 客似雲來第99章 櫻花精美易相思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36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249章 福州科場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93章 風雨欲來第140章 曠世一戰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41章 何謂對錯第118章 葉宇伸腿可真長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52章 算無遺策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78章 瘋癲和尚第91章 華林一遊第115章 純善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