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一線希望

唐軍的攻城和隋軍的守城就像演習一樣,彼此早已配合得熟練無比,唐軍即將攻上城時,射箭便停止了,這時,躲在城垛背後的隋軍出現了,他們開始強烈反擊,滾木礌石如冰雹一般砸下,唐軍士兵抵擋不住,紛紛慘叫着跌下城去。

隋軍的自身武器是戰槊,但由於戰槊長度不夠,士兵們都換了唐軍的長矛,左右刺捅,將一個個即將殺上城頭的士兵挑下城去。

城下的屍體已經填滿了壕溝,極爲血腥猙獰,但在殘酷的戰爭中這已經是家常便飯,沒有人會放在心上,而且很多唐軍士兵摔在屍體上反而能保住性命,經歷二十幾場惡戰後,雙方都漸漸摸透對方的套路,傷亡均大幅度減小,唐軍每次攻城的傷亡由最初的數百人減少到了一百餘人,而隋軍的傷亡也由二三十人減少到十人以下,

唐軍士兵的攻城梯不多,只有十架,但每架攻城梯都十分沉重,難以破壞,二十幾名隋軍士兵用長叉頂住了一架梯子,這時隋軍特別打製的大鐵叉,長達兩丈五尺,重四百五十餘斤,需要十幾名士兵才能使用,它是攻城梯剋星,屢試不爽。

二十幾名隋軍大聲喊叫,抱起鋼叉一起向外用力,攻城梯漸漸離開了城牆,在一片慘叫聲中,攻城梯向外翻去,上面的數十名唐軍士兵紛紛墜地,或者被沉重的梯子砸壓在下面,死傷慘重。

緊接着第二架攻城梯、第三架攻城梯短短半個時辰,便有六部攻城梯被推翻,而且攻城梯製作粗陋,經不住摔打,在重重摔砸下幾乎全部斷裂。

李孝恭勃然大怒,喝令道:“再上十架攻城梯!”

“啓稟殿下,攻城梯已經沒有了。”

李孝恭愣了一下,他長長嘆息一聲,頹然令道:“退兵吧!”

‘當!當!當!’

退兵的鐘聲敲響,唐軍士兵又如潮水般撤下,這一戰經歷了一個半時辰,他們傷亡了一百八十餘人,而隋軍士兵只傷亡了十一人,都是在激烈的搏鬥中被刺死刺傷,沒有一人被箭矢所傷。

唐軍士兵退下,城頭上的隋軍士兵甚至來不及歡呼,便立刻倒下休息睡覺,十三天的高強度攻城使士兵們疲憊不堪,抓緊一切時間吃飯睡覺。

劉蘭成則在記錄捲上又寫上一筆,‘第十三天下午,擊退唐軍士兵第二十四次進攻’。

他放下筆低低嘆息一聲,他希望自己能堅持到第二十天,那樣他們就能給主力隋軍創造更多的機會了。

城下,李孝恭也終於等到了信使,信使是從南浦縣趕來,那裡有一座信哨,他們接到了襄陽發來的急信,信使將信呈給了李孝恭,李孝恭打開信看了一遍,信是屈突通寫來,但信中卻是轉述秦王的原話,問他們爲什麼還不出夷陵道,以至於嚴重貽誤戰機。

李世民的語氣中有一種明顯的責備,讓李孝恭又恨又惱,難道他願意被困在巫山道嗎?糧食都快斷絕了,襄陽軍隊既然覺得不對勁,爲什麼不派軍隊來接應他們?

“有襄陽的信鷹嗎?”

“有!卑職帶來了。”

有信鷹就好,李孝恭當即寫了一封短信,簡要說了情況,又請求襄陽唐軍從東面攻打秭歸城來支援自己,從東面攻打秭歸,相對要容易得多。

信鷹盤旋飛起,向東北方向飛去,李孝恭心中稍稍一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但至少他們已經看到希望了。

這時,李孝恭回頭問道:“我們糧食還能支持幾天?”

“啓稟殿下,還能支持六天左右。”

李孝恭點點頭,他們是輕裝前進,每人只帶了六天的乾糧,若不是巴東縣和巫山縣還有一點存糧,他早就不得不撤軍回巴郡了,但願襄陽的援軍能在六天內趕到

鄱陽縣已是一片風聲鶴唳,隋軍主力從南面殺到鄱陽郡的消息傳遍了縣城的每一個角落,民衆開始恐慌起來,到處看見拿着大包小包的民衆向城外撤離。

民衆之所以恐慌,倒並不是隋軍軍紀被妖魔化,而鄱陽縣至少有一半的民衆都是林士弘軍隊的家屬,他們唯恐隋軍對他們實施報復而大量撤離縣城,或者躲去鄉下,或者躲去他縣,一時間,縣城大門口擠滿了出城的人羣。

這時,百餘名騎兵護衛着十幾輛馬車疾速奔來,爲首武士大喊道:“讓一讓,楚王殿下出城!”

守城士兵連忙攔住民衆,讓開了一條車道,騎兵護衛着馬車如一陣旋風般駛出了縣城。

不多時,馬車隊抵達了碼頭,這裡是鄱陽河碼頭,河流直通鄱陽湖中心,林士弘在鄱陽湖內修建了大大小小數十個藏匿之處,分佈在湖中各個島上,一般而言,林士弘只是去哪裡休憩遊玩,避難則是第一回。

這一次隋軍來得太迅猛,林士弘不敢走陸路,他習慣地想從水路撤離,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妻妾和兒女也跟他一起撤離。

碼頭上,他的兩個兒子林正雄、林正彪以及女婿趙方已等候多時,碼頭上只是幾艘大船,無法容納三萬大軍撤離,所以三萬軍將走陸路撤退到九江郡。

林正彪心中暗暗歡喜,這兩天他一直在考慮怎麼讓父親暫時離開軍隊,沒想到機會這麼快就來了。

十幾輛馬車疾奔而來,在碼頭前停下,三人連忙上前見禮,林士弘走下馬車對三人道:“你們可速去湓城縣大營,我安頓了家人也會去那裡與你們匯合,記住了,要暫避隋軍鋒芒,不可發生戰爭,明白了嗎?”

“我們明白了!”三人一起躬身行禮。

林士弘點點頭,“去吧!迅速率軍撤離。”

三人行一禮,便翻身上馬去了,林士弘隨即帶着家人上了大船,三艘大船拉起船帆,緩緩向西駛去

弋水東岸,浩浩蕩蕩的隋軍正沿着官道向北行軍,距離官道百步外便是寬達二十餘丈的弋水,一支由百餘艘平底拖船組成的船隊正和隋軍同步而行,船隻是順水航行,不需要拉縴,滿載着兩萬石糧食,可供五萬大軍食用一個月。

張鉉位於隊伍的前面,由於房玄齡身體感恙,便留在弋陽縣養病,沒有隨大軍北上,這時,天空飄起濛濛細雨,此時正是仲春時節,桃李芳菲,綠水如玉帶,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就彷彿是一幅極美的水墨畫,連行軍的士兵也感到心曠神怡,南方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秀美。

這時,幾名斥候騎兵疾速奔來,在張鉉面前抱拳行禮道:“啓稟大帥,鄱陽城已撤走了絕大部分居民,林士弘和軍隊都已北撤。”

這在張鉉的意料之中,畢竟鄱陽郡是林士弘的老巢,自己大軍身處鄱陽郡中,林士弘怎可能不知?

“這裡距離鄱陽縣還有多遠?”

“大約五十里!”

張鉉看了看天色,中午剛過,應該天黑前能趕到鄱陽縣,他隨即問道:“蘇將軍何在?”

有親衛飛奔而去,片刻,蘇定方匆匆趕來,抱拳施禮道:“請大帥吩咐!”

“你可率三千騎兵爲前鋒,先去鄱陽縣,當心敵軍埋伏。”

“遵令!”

蘇定方領令而去,不多時,他率領三千騎兵疾奔而去。

黃昏時分,隋軍主力和船隊同時抵達了鄱陽縣,這時,蘇定方的軍隊已經控制了全城,隋軍隨即入住了林士弘軍隊的軍營,士兵們檢查水井,埋鍋做飯,大營內十分忙碌。

這時,一名掌櫃模樣的男子被帶到張鉉大帳,此人姓楊,是隋軍安插在鄱陽縣的斥候探子。

他被領進大帳,上前單膝跪下稟報:“卑職楊續,參見大帥!”

“請起!”

張鉉請他起身,笑問道:“你在縣城做什麼爲掩護?”

“卑職在縣城買下一家客棧,這樣和來來往往的人打交道也不會被人懷疑。”

客棧和酒肆都是不錯的掩護手段,張鉉笑着點點頭問道:“呂將軍那邊有消息嗎?”

楊掌櫃取出厚厚一封信呈給張鉉,這是呂平將軍留給大帥的信,請大帥過目,親兵將信轉給張鉉,張鉉簡單看了看,便放下信又問道:“爲什麼全城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回稟大帥,鄱陽縣一半的人口都是軍隊家屬,軍隊撤退了,家眷自然也不會留在城內。”

“那還有一半呢?他們爲什麼也要逃走。”

“卑職問了周圍幾戶鄰居,他們也不是軍屬,我問他們爲什麼要走,他們說人心惶惶,大家都在走,所以還是走了心裡安全一點。”

原來是望風而逃,張鉉不禁啞然而笑,他對林士弘的情報大部分都瞭解,找這個楊掌櫃來只是想問呂氏兄弟的消息,別的倒不需要知道什麼了,他便鼓勵了楊掌櫃幾句,讓親兵領他出去。

大帳內只剩下張鉉一人,他打開了呂平的信再細看了一遍,不由拍案叫絕,這對呂氏兄弟堪稱大才,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倒也埋沒了他們,尤其呂平謀略狠辣,就算一般的謀士也未必比得上他,此人如果能忠心自己,絕對是一顆很有用的棋子。

張鉉沉思片刻,便寫了一封信,讓幾名斥候想辦法混入呂平所在的軍隊中去。

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402章 勢利之變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11章 楊氏武館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37章 須陀送禮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章 莫非天意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1173章 天下大戰(三十一)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10章 少年皇族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真假之辨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529章 兵臨遼東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83章 勇救佳人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79章 冶鐵名匠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