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

荒原之上,紫紅色“羅”字大纛旗高高飄展,三萬兵馬整齊有素地行軍而來。

麥鐵杖帶着俾將以上將領,前往迎接,順帶親自彙報戰況。

羅昭雲由十八名新燕雲騎保護,前方、兩側和後方都是一萬精銳騎兵陣,猶如銅牆鐵壁一般,可應對任何突發事態。

“報——麥將軍率部將,前來恭迎大帥,稟告軍情。”

“傳令,緩行兩裡,原地歇息整頓!”

“得令。”傳令官揹着令旗,掉頭前去傳達軍令。

這是行軍時候值得注意的細節,如果立即停住,傳令不及時,很容易有的地方停住,有的地方停不住,信息不能完全同步,會發生擁擠、踩踏、撞擊事件,而且陣型會崩亂,一旦有敵兵來襲,會瞬間銳氣磨消,軍心渙散。

隊伍緩行,然後有意識地止步,陣型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嚴格的軍紀和隨時整齊的陣型,有利於提高三軍將士的自律,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壓制懶惰情緒。

須臾,麥鐵杖帶着十幾名俾將,身穿鐵甲,進入中軍,向主帥彙報先鋒戰績。

羅昭雲聽完之後,攤開地圖道:“目前北齊軍主要兵力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北平郡,一部分進入了燕郡,前者有五萬軍力,後者三萬多人馬,這一次先鋒軍大捷,擊垮三萬主力,餘者不過數千人逃回灤縣,據探子回報,這座城的守兵原本只有三千,正是一舉攻克的好時機,麥將軍聽令。”

“末將在!”

“本帥命你,帶來先鋒軍,立即圍困此城,不要急着強攻,以圍城打援爲主,吸走盧龍城外的一萬兵力,本帥火速前往榆林關堵截,讓北平郡的敵兵,無法去燕郡匯合,也把遼西、遼東的北齊軍、契丹人堵在關外。”

麥鐵杖一聽,就知道羅帥又下一步好棋,讓北齊軍疲於奔命,還斷其後路,影響軍心,自然無法鏖戰下去。

唯一的去路,北齊殘軍職能向北,通過北平郡與契丹接壤地帶,借契丹底盤,退回遼西區,道路曲長。

“末將保證完成任務。”

“哈哈,信得過你,麥將軍,都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你就是很好例子,雖然接近花甲,但老當益壯,勇武精神一點沒有漸衰,這次勞煩麥將軍多帶一帶新人將領,給他們一些錘鍊機會,爲我北邊戍軍,培養更多的帶兵人才。”

麥鐵杖被當衆誇讚,委以重任,紅光滿面,覺得很有顏面,他身後的一些俾將,聞言後也都有些暗自激動,如果給他們機會,多嘗試帶兵錘鍊,在北方諸郡,很快就會憑藉戰功,得到提拔了。

“羅帥放心,兒郎們的幹勁很足,這次部將們都很勇敢,假以時日,不少人都會成氣候,堪當大任了。”

麥鐵杖也忍不住讚了幾句,給自己的部將們賣一個面子,讓他們心生感激,也好爲後面的合作打下好基礎。

羅昭雲露出欣慰之色,點頭道“那好,在我羅成治軍轄下,不依靠庇廕升官,全憑戰功和謀略,真才實學,只要你們誰的才能出衆,具有實戰性,必會得到升遷,不必擔憂,放心去作戰吧,你們的家眷和親人,有總督府撥款提待遇,戰死者,追封烈士,家裡免賦稅,有撫卹金,所以,爾等無須有後顧之憂!”

諸將聽完,鼻子略微發酸,爲自己能夠在這樣有人情味的軍隊中任職,感到自豪和榮幸。

他們七尺男兒,從軍入伍,並不畏死,卻擔心自己死後,家窮四壁,上有老母,下有孩兒,缺少勞力,無法度日,有總督府這樣直接提升對將士們家屬的照顧,的確可以減弱他們的顧慮。

麥鐵杖帶部將離開,回到先鋒隊伍中,立即啓程,開赴數十里外的灤城。

這是一座小城郭,方圓不過數裡,住戶只有三萬人口,多是老弱病殘,壯丁早就去參軍了,在羅家軍的隊伍中。

所以,城內百姓關門不出,更不會幫助這些北齊人守城。

雖然在數十年前,這裡的百姓曾經屬於北齊人,但大隋建立後,人口遷徙,文化推廣,他們對壽命短暫的北齊,並沒有太多歸屬感。

北齊之前是東魏,從北魏分離出來,北魏又是胡漢雜糅,漢統文化少,因此百姓對於效忠於誰,什麼國家的人,並沒有那麼強烈意識。

對他們而言,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誰給的好處實惠多,就擁護誰。

目前羅藝父子治理北方四郡,推行許多新政策,減租減息,罷免徭役,發放救濟糧,打工有錢賺,物資也充足,海鹽也精細了,生活質量得到提升,所以,他們更願意接受羅成的管轄。

民心所向,在於你真正爲他們着想,滿足了勞苦大衆的切身利益。

麥鐵杖率領兩萬兵馬圍灤城,派騎兵四處遊動,一旦發現從盧龍過來援軍,立即以騎兵阻截、襲擊,圍城打援,以逸待勞,並不真正費力去攻城,那樣傷亡太大,會幾倍於守軍。

羅昭雲調整路線,大軍繞過灤縣,直接去往東北角的榆林關,那裡有一萬敵軍駐紮,對於他而言,並不難奪下。

調換作戰的順序,把北齊軍的思維慣勢打破了,他們還以爲隋軍會先來救盧龍,或是一點點推進,逐一進攻城池,做好堅守準備,卻不料灤城被困,並不進攻,反而是沒有定所的盧龍城外的北齊軍,感到沒有安全感。

大將高勇虎派出一名副手,帶一部分兵力,去往灤城解圍,要跟城內的大軍裡應外合,但幾千人尚未接近灤城,就被鐵騎攔截,切斷成了幾塊,潰不成軍。

盧龍城內的賀蘭宜趁機帶着六千府兵出擊,跟城外高勇虎麾下的五千兵馬大戰,互有傷亡,但是麥鐵杖派來了一千騎兵過來遊蕩,領剩下了兩三千人馬,無心戀戰,直接向榆林關的方位潰散逃亡了。

當接近榆林關時候,發現羅成親自坐鎮,正在指揮大軍攻打雄關,高勇虎頓時蔫了,帶兵北竄,打算借道逃出北平郡,這裡真沒膽子待下去了。

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師凱旋第七十六章 逛東坊市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九百九十七章 愜意時光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欽差大臣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一百五十八章 陣前搦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八百七十三章 殺身成仁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八百八十七章 年關新氣象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來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醫隊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才女往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七十章 宴上比鬥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聖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鋒開始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八百四十二章 仗劍去復仇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