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

首戰告捷,一日兩戰,使得突厥軍馬損耗了四萬多,快接近南下總兵力的一半了,這等戰績,使得雙方將士都感到驚愕。

突厥人膽戰心驚,對那種震天雷無解,充滿彷徨和恐懼。

而大華將士,則是興高采烈,對朝廷層出不窮的武器感到好奇和興奮。

羅昭雲下令撤軍,回到大營歇息,整頓軍馬,留下一部分人整理戰場,把沒有受傷的戰馬跟拉回軍營。

一些受傷哀嚎的突厥士卒,則直接射殺,免得他們痛苦,也不會花費精力去救治他們。

唐軍和樑軍從後面觀望,看到突厥鐵騎再次敗北,都感到茫然和不解,堂堂突厥鐵騎,這般雄壯威武,爲何兩次受挫於大華。

原本他們還覺得,三方聯軍之後,兵強馬壯,肯定能給大華帶來壓倒性的優勢,擊垮大華軍隊,結果事與願違,第一天的交鋒,就以慘敗收場。

“這是怎麼回事,大華擁有什麼武器,可以如驚天之雷,炸得突厥騎兵血肉模糊,不戰自潰。”

“震耳欲聾,彷彿雷霆陣陣,降落九天!”

一些唐軍、樑軍的將領,陷入狐疑,內心感到壓力和恐懼。

他們根本不知道大華擁有什麼樣的武器,可以有如此殺傷力,到時候樑軍交鋒,這等震天雷一般的武器降落下來,他們的軍隊將會潰不成軍。

一時間,樑軍、唐軍的軍營內,都有了一層陰霾。連突厥的人,也開始不自信起來。

其實,大華軍隊神機營儲存的黑火藥並不多,在這個年代,要成批量產,很難實現,各方面補給不夠,硝、碳、硫石的尋找和開採等,都有一定的困難。

羅昭雲回到營內,召集文臣武將於一堂,看着不少人滿臉疑問卻又不敢詢問的神態,不禁感到好笑,如今這已經不是秘密,所以,他開始爲衆人簡單介紹一番。

“今日破突厥之利器,名爲黑火藥,是我數年前偶然間發明粗製的火藥雛形,然後着急火石工匠在一起研製,終於在去年才研製成功黑火藥,他具有爆破的威力,能炸開城門和堅厚之物,也能對敵軍進行轟炸。”羅昭雲解釋道。

“黑火藥!”褚遂良、于志寧、杜如晦、陳祾、屈突通等人全都驚詫,咀嚼這個名字,感到驚奇不已。

“有此利器,難怪陛下胸有成竹了。”不少人恍然大悟。

羅昭雲繼續解釋道:“這是我大華的秘密武器,至少數年內,被人無法仿造,除非得到現貨,找人研究配比,或是從我神機營打探,否則,普天之下,諸侯爭霸中,唯有我大華軍士,纔有此大殺器。但以如今技術,無法大規模量產,所以,最後要橫掃天下,光靠淫工巧技是不夠的,還需要萬千將士廝殺才是關鍵。安撫一個地區,更是武力難以征服的,而是靠仁政和民心。”

“陛下說的極是,征戰天下靠武力,安撫地方靠仁政。大華既有黑火藥這等殺器,又有陛下這等仁厚之君,相信日後天下一統,必由我大華來完成。”杜如晦趁機誇讚一番。

“陛下聖明!”其它文臣武將,全都識趣,跟着朝賀一番。

羅昭雲微微點頭,說道:“接下來,就是如何抗住三軍聯合進攻,然後集中兵力,消滅一個,其它兩個,必然會退軍。”

郭孝恪道:“陛下,我等由此殺器,何懼三方聯軍進犯?突厥損失了四萬多鐵騎,只剩下一大半,估計已經驚惶。而樑國兵力雖多,卻無精銳,戰鬥力也弱。唐軍由殷開山帶了三萬多人,主力在郿城一帶,由張鎮周統領,正與來護兒、侯君集兩位將軍抗衡。”

羅昭雲道:“不得大意,我們的黑火藥有限,不能無限使用,只能用於關鍵的時候。暫時與敵軍對峙交鋒,然後找機會,夜襲樑軍大營,把樑軍的糧倉炸掉,這樣打擊樑軍士氣,三軍之中,以樑師都的兵馬,戰鬥力最差嗎,素質最低,但目前人數卻有最多,是一塊待切割的肥肉。”

薛萬仞請纓道:“臣願意帶兵夜襲樑軍大營。”

“不急,過些日子,看情況再定!”羅昭雲沒有立即准許,要觀察一下敵軍的動向。

..........

突厥大營。

叱吉在自己的大帳內,滿臉鐵青,今日大敗,不但感到恥辱,更感到一陣後怕。

他一向是欺軟怕硬的性格,統帥十萬雄兵的時候,覺得自己可以踏破中原,橫掃大華,信心滿滿,但是今日兩戰過後,死傷四萬騎兵,那些草原健兒,就這樣慘死了,讓他感到憤怒又無奈。

特別是大華的雷暴武器,讓他恐懼,當時如果他不是有些謹慎,沒有直接跟着第一波將士衝過去,下場很可能和左將哈必魯一樣,死在亂軍爆炸中,粉身碎骨了。

“只有不足六萬將士了,他們也都出現厭戰情緒,對大華這種武器很是抗拒,不願意跟大華打下去。”右將軍拓跋牯這樣沉嘆道

叱吉心有不甘道:“怎麼回事,難道大華就不可戰勝嗎?”

拓跋牯分析道:“關於大華的皇帝羅成,傳說太多,這十年來,可以說中原名聲最爲響亮。鎮亂王,平吐谷渾,打遼東,解雁門之圍,通河西走廊,退吐蕃等等,這是戰出來的名氣,那片我們不服氣,但是這些戰功,無法抹殺,我們這位對手太強了,如今自己爲君王,又研造出這種神秘殺器,有雷霆之威,無法敵對。”

一位突厥謀士哲瑪幹葉說道:“我不相信,他們這種東西會不計其數,能夠一直使用,我們可以仗着騎兵優勢,分散衝擊,此外,可以讓樑國的軍隊,以及唐軍在前面探路,我們在後面衝鋒。這樣,我軍傷亡就會減少,還能給大華一次猛襲。”

左賢王叱吉聽後,點了點頭,覺得謀士所說很有道理,拍案道:“說得好,我們不必衝鋒在前,可以讓樑國軍,唐國軍衝鋒,等到大華軍隊的武器耗光,或是難以爲繼,我軍從後面殺出,就可以大破華軍方陣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七百章 立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對王牌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談婚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八百四十七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開恩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開恩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八百七十一章 暗夜襲營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襲山陽倉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勾勒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八百七十三章 殺身成仁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鋒開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火攻之計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