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師

拜 師

三年牛馬不如的長工生活,讓張支雲這個小失去爹孃的苦孩子歷盡了人間的艱辛。逃兵途中,在茅臺遇到了好心的肖青海,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肖師傅的關照下進了酒坊做工,有了一口飯吃。由於兩位酒師的看好,剛一進廠,便有幸開始了正式學藝的學徒生涯。後來又認了鄭大師傅這樣一個寶爺,總算是在他黑暗人生中看到了一片亮光。這些天,他的心裡真說不出有多麼高興,幹活更有勁了,更勤快了。閒暇之時,他經常幫助寶爺做一些雜事,上班的時候總是渾身有勁地忘我幹活,活脫脫換了一個人。

轉眼端午節快到了,肖青海把張支雲叫到跟前,一臉不悅地說道:“你這孩子,怎麼就這麼沒有心眼!眼看着你寶爺一天天年齡大了,你就不想把他的真傳抓緊學到手?”

“想啊!”張支雲趕緊回答道。

“既然想,爲什麼不拜師?你以爲寶爺就是師傅?”

“我不懂得。該怎麼弄呀?我真的不知道。還望肖師傅給以指點。”

“支雲,寶爺和師父不是一回事。認寶爺是親緣,學藝卻是要拜師的!拜師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是有規矩、有儀式的。”

“肖師傅,你說怎麼弄我就怎麼弄。支雲不懂得,還得靠您多指點。”張支雲說道。

“每年的釀酒,都是從端午節開始的。端午節前必須舉行拜師儀式。拜師以後,師父就會從頭教你,你就能系統地掌握釀酒技術。這樣吧,你到街上找一個有文化的人,求他幫你寫個拜師的文書契約,我來給你操辦拜師議程。”肖青海指點道。

按照肖師傅的指點,張支雲到茅臺鎮上去找文人幫他寫拜師文約。

寫文約是要花錢的。張支雲沒有錢,就拿了一瓶酒(當時的學徒不發給工錢,每月的工錢就是給你一瓶酒),找到了鎮上有名的文人朱先生,討回了一張拜師文約。

釀造馨香的美酒,靠的是酒師過硬的技術。一道一道複雜的工藝技術,是酒師們智慧的結晶。所有的釀酒工藝技術全憑釀酒師用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品以及手腳的感覺來把握。那些古老而科學的工藝精髓從來沒有文字記載,書本上根本是找不到的。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雖然沒有寫在書本上,卻全都是刻在了釀酒大師的腦海裡面,由酒師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在解放前,燒房和酒師之間純粹是一種僱傭關係,燒房老闆付工資,酒師釀酒。釀酒質量是顧客價值、企業價值、股東價值、管理者價值、員工價值的共同訴求點。這些因素決定了任何酒坊都離不開技藝精湛的酒師,酒師的水平不行,酒坊的生存就困難。因此,酒師在酒坊裡很有權威,除了購銷不管,其餘全部都管,權力是很大的,就連掌櫃的也要讓他三分。

技術要素的資本化,使酒師的報酬很好,他的薪水在酒坊是最高的。1940年代末,總酒師的月薪是7-8塊銀元,是其他工人的7倍。

依附於酒師的技術傳承及保密制度,形成了嫡系傳承的古老規矩。釀酒技術的傳承,唯一的途徑就是師父帶徒弟、口口相授,一代一代往下傳。

酒師帶徒弟,一般都是家族嫡傳,並且傳男不傳女,傳婿不傳媳。鄭應纔沒有兒子,雖說教過幾個徒弟,但一直沒有嫡傳弟子。後來撫養了一個養子,老人就將希望寄託在養子鄭永福身上,將他的一生所學傾心傳授。鄭永福勤學、能吃苦,就是學的慢一點,老人心裡一直不滿意。因爲一直沒有一個嫡傳弟子,一直到了臨近耄耋之年,技術傳承仍是鄭應才的一塊心結。

自從肖青海撮合成他和張支雲的父子關係之後,算是了卻了老人的一個最大心願。因此,由肖青海主持拜師儀式是天經地義的。

一九四二年農曆五月初四這一天,是張支雲人生歷程的一個轉折點。在肖青海的主持下,鄭應才和張支雲在成義燒房舉行了一個隆重的拜師儀式。

因爲是大師傅收徒弟,酒坊掌櫃薛相臣當然也參加了拜師儀式。

中午時分,拜師儀式正式開始。工人們在燒房門前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臨時的拜師臺,臺上擺着一張桌子,桌子上擺着香案,鄭應才危襟正坐在一把傳統古樸的座椅上,張支雲規規矩矩地站在香案的前面。薛相臣坐在主賓的位置上,酒坊的全部員工列隊站立在香案前的院子裡。

肖青海站在拜師臺右側下首,拉長了調子唱起了拜師議程:

“張支雲拜師儀式現在開始!”

“第一項,鳴炮!”

事先安排好的酒坊工人開始點鞭放炮。

“第二項。由薛掌櫃宣讀拜師文約!”

薛向臣拿起文約,站起來**地宣讀道:

“立拜師文約人張支雲,經肖青海引薦,介紹給師傅鄭應才名下爲徒,習學釀酒手藝。從拜師之日起,徒弟要尊師好學,聽從師教,嚴守師規。習藝之餘,要侍奉師父衣食起居,克盡孝道,以報師父教誨之恩。若違悖管教,任憑師父處置。師父要待徒如子,嚴管細教,傳承茅酒之精髓。空口無憑,特立拜師文約爲據。

師父:鄭應才

拜師學藝人 :張支雲

引薦人 :肖青海

壬午年端午”

薛向臣宣讀拜師文約之後,將文約遞給了主持人。肖青海轉身**地將文約遞給了鄭應才。鄭應纔在拜帖上籤了自己的名字,繼而,徒弟張支雲、舉薦師肖青海、見證人薛向臣都在拜帖上了簽字。

簽字完畢後,主持人便大聲宣佈第三項議程:

“下面由張支雲行拜師大禮。”

張支雲誠惶誠恐地跪在了師父面前,按照主持人的吆喝,向師父三叩首跪拜大禮,然後起身站在了師父面前。

主持人緊接着宣佈了第四項議程:

“下面由見證人薛向臣掌櫃宣讀《師訓》,舉行“戒尺加身”儀式!”

薛向臣高聲宣讀道:

“醬香茅酒 源遠流長

火盡薪傳 重任肩扛

入我門者 禮儀四方

入室升堂 尊師敬長

聞雞起舞 勤學苦練

不遺餘力 傳承醬香

弘我茅酒 源遠流長

藝高一籌 不事張狂

做人做事 慎獨坦蕩

以誠爲本 守信爲上

以和爲道 寬宏大量

待人和寬 處事善祥

繼承衣鉢 德藝成雙

師訓宣讀完後,緊接着舉行“戒尺加身”儀式。

鄭應才手持戒尺、張支雲單腿跪地,介紹人肖青海宣讀受戒內容,師徒跟着節奏照辦:“一戒尺敲頭,師父要求徒弟頭腦清醒,心態端正、理想宏偉,敬業樂羣;二戒尺敲肩,師父要求徒弟刻苦勤學,精益求精,弘揚茅酒文化;三戒尺敲身,師父要求徒弟做事要有尺有度、踏踏實實、循規蹈矩、楷模典範。”

戒尺加身儀式結束,張支雲再行磕頭跪拜禮。

拜師大禮圓滿大成,全場響起了熱烈的祝賀掌聲。

從此,張支雲便成了成義燒房的大酒師鄭應才的唯一的一個關門弟子。

師徒關係確立之後,鄭應纔對張支雲的要求更爲嚴厲,學徒三年,張支雲不知捱了多少磕拽和棍打屁股,可算是吃盡了苦頭。由於大酒師的盡心教導,聰明伶俐的張支雲勤奮好學,張支雲很快就掌握了從制曲、制酒、貯存到勾兌的全部釀酒工藝,成爲華氏酒坊的二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