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內外

趙石回到府中,隨即來到書房,南十八幾個人都在這裡等着,除了陳常壽熬夜不得,已經自去歇下,其他幾個人都還是精神抖擻,一邊喝着茶,一邊說着話。

等到趙石回來,將李府中的談話挑些重要的出來,與他們一起參詳。

文人到底不一樣,南十八隻稍一沉吟,便將論及之事分爲了外事和內事兩個方面,並直言,外事之上,相國大人談及的並不多,而且多爲試探,可以說,這已經表明,朝堂之上能夠與大將軍談及吐蕃,西夏,或者是草原部族等話題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

他毫不諱言的道,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這是在藏拙,也只是說明,朝堂上對於這幾年的變化,準備不足,應接不暇之餘,政見很難統一起來,更可能的是,中書也沒有一定之規。

在如何對待這些依附而來的各族上面,無法形成定見,理藩院建起來的時日已然頗長,但工夫還是流於表面,根本無法應對當前之局。

在這個上面,大將軍的話語權會顯得分外重要。

在這個上面,李圃無疑是謹慎的,在自己沒有考慮周詳之前,並不想受到大將軍趙石的影響,這是身爲同門下平章事的氣度,也是尊嚴所在。

在他那個位置上,與旁人意見相左,甚至是與聖意不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那樣的話,作爲大秦相輔,也就真的顏面掃地了。

聽上去有些一意孤行的味道,實際上。這是以趙石,和李圃的身份地位爲前提的,身爲同門下平章事,可以聽從許多人的意見,但像趙石。像汪道存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和旁人完全不同。

文武輔臣意見相合,聽上去很是不錯,但以誰爲主,以誰爲輔?又是誰低頭相就,就是個問題了。在這個上面,完全沒有善納人言這一說,一個納字,就已經將樞密使,或是大將軍之類的存在排除在外了。

所以,在皇帝陛下面前。文武輔臣,多數都是各抒己見,除了本就想法一同之外,要達成一致,其中的較量和爭鬥之繁複,常人根本想象不到。

最終,南十八總結了一句。將來,在外事之上,軍中將領的意思將漸漸成爲主導,朝臣們再是掙扎,也只能眼瞅着將軍們功勳越來越是耀眼,話語權越來越大,這是大勢,沒誰能夠阻擋的了。

所以,在入宮面聖之時,不妨強硬一些。李圃在這些事上,明顯已經有了退讓的意思,這是非常明智的一個選擇,但南十八還是酸溜溜的道了一句,如今的相國大人。。。。。比起揚相當年來。無論心胸氣度,可是要差的遠了。

實際上,無論是他,還是趙石,甚或是旁邊的孫文通,李博文,都明白,李圃之長在於治政。

這些年,大秦國勢能如此蒸蒸日上,可不全都是前方將士們的功勞,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同樣功不可沒。

尤其是景興鼎革,若無李圃一力主持,怎麼可能一直延續至今?

論起其他什麼也就罷了,但論起魄力和功績來,楊感卻已無法跟李圃相比了。

說起心胸二字,連做過楊感幕僚的南十八其實都不得不承認,李圃之心胸,可不是那麼不堪。

趙石和李圃兩人在李府中談及的內事,無論遷陵還是立儲,甚或是兵部侍郎的人選上,都是趙石能說得上話的事情。

也就是說,李相大人並非誠心想壓趙石一頭,若是那樣的話,只要隨便拿些涉及朝政的話題出來,又怎麼能是領兵在外的大將軍能夠應付得了的?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不願大將軍干涉朝廷政務,但若是換了旁人,怎麼可能放過那樣的機會?

李圃在中書向來有着老實人之稱,這說的有影射其人懼內的意思在,卻也正說明其爲人處世,多會予人留下三分餘地罷了。

李圃其人行事,實際上並無多少可供旁人指摘之處,可不像趙石,功勞雖大,名聲卻一直褒貶不一。

在談及的內事上,趙石應對還算得體,並無多少可供議論之處,遷陵之事不去說他,在立儲上,其實成武皇帝登基之初,就應該立下儲君,以安朝中人心。

但大秦就是這般,每次皇位之爭,都是紛爭不休,這一次鬧的更大,儲位之事才拖延至今,到得現在,也應該是恭請皇帝陛下立儲之時了,並沒有太多奇怪之處。

而幾位皇子都還年幼,遠談不上什麼儲位之爭,且皇后娘娘膝下有兩個兒子,選一個出來,誰都不會有什麼話說,連皇帝陛下,可能都不會有太多的言語,順勢將儲位定下也就是了。

按照南十八的猜測,李圃並非只是想定下儲位那般簡單,而是想要定下立嫡立長之規,,若是那樣的話,一定也會得到很多朝臣的支持。

每一次皇位之爭,都讓人心驚膽戰,不如定下規矩,讓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紛爭消弭於無形,也徹底絕了外間像趙石這樣手握兵權的將軍們投機取巧,以求富貴的心思。

這在南十八看來自然是一件好事,對於任何臣下來說,皇位之爭都有着無與倫比的誘惑力和兇險,即便是大將軍趙石也不例外。

但趙石看法卻是不同,少了這一個環節,看上去皆大歡喜,但養在深宮中的皇子們,卻失去了爭權奪利的動力,只以出身和出生早晚來論及尊卑,早晚都成了窩囊坯子。。。。。。

當然,他也明白,這還涉及到景興鼎革的一個重要的爭論話題,連皇家都是立賢不立長,那麼大秦繼承法度之中的立嫡長之說,也就形同虛設,很多高門大戶中的紛爭也由此而來,這是一個天下典範的話題,延伸開去,甚至可以影響到爵位之類的繼承,這也正是景興鼎革被卡住的一個方面。

雖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這個話題趙石並不感興趣,南十八那裡說上兩句,給他提個醒也就罷了。

臨到了來,孫文通卻是幽幽來了一句,“大帥還是小心關注一下戶部那邊爲好。”

蜀人出身的他,對於朝堂上的那些爭鬥多存負面看法,這個並不奇怪,蜀國之亡,說是亡於大秦之手,實際上,卻是亡於內鬥,大臣們一旦政見不合,便結黨相爭,絲毫也不顧及其他。

即便大軍臨於城下,卻還想着怎麼趁機將政敵除去,如此,焉能不亡?

若說金國將來必亡於貪腐,那麼蜀國就是亡於黨爭,一南一北,很好的詮釋了王朝興替的兩個痼疾。

孫文通之後,李博文很好的抓住了說話的機會,立即便來了一句,“那位戶部尚書大人啊,坊間多傳,論其人之才,實在於鑽營,若非處於長安李氏,當爲御前倖臣無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確實需多防範一些纔好。”

趙石和其他幾個人聽了都是一笑,並不以爲意,這位從來沒有什麼大志向,讀書人出身,卻只願混跡於坊間,與那些落魄文人飲酒暢談,最終已經淪爲定軍侯府大管家,卻還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曾與好友言曰:“如今世道,存身多有不易,如今我等能飲酒作歌,逍遙度日,還要抱怨什麼呢,當有食便飽,有衣便暖,有錢便使。。。。。。。”

這樣放浪形骸之言論,除了傳爲笑談之外,在各府幕僚之間,卻很是有些支持者,不多時,很多人便知曉,定軍侯府中有一位灑脫存世的李先生。

實際上,在趙石看來,這位就是個飽食終日,不求上進的吃貨,如今議事之時,連話都插不上幾句,但卻還自得其樂,那朝中大臣來玩笑,真真是讓人無語以對。

不過對於李吉此人,趙石已經大致有了些印象,有着野心,但性子偏軟,才幹什麼的還不太清楚,但能坐到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就算有着出身李氏的緣故,想來也不會如李博文說的那麼不堪,還是有些本事的。

朝中這樣的人很多,有野心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觀其人言談舉止,實不用太過關注,上面有李圃壓着,鬧不起多大的風浪來。

若是敢拿軍前重事來做耗,那才真叫活膩了。。。。。。。。

所以,之後的行止,趙石已經有了打算,還要跟兵部尚書李承乾這位老對手見上一見,那位到是越來越沉得住氣,這幾日也沒個動靜。

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像李承乾,汪道存,位置身份所限,卻無法像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這般,光明正大的邀約宴飲,在身份而論,他們都差着一些,卻也斷然放不下架子來拜會,所以只能擎等着在朝堂或御前相見了。

不過趙石這裡沒那麼多的顧忌。。。。。。。。

思索了一下,隨即擺了擺手,笑道:“戶部可不是咱們的地盤,戶部尚書位高權重,更非我能左右,說這些也是無用,好了,夜已深了,跟那位大人相見,可不輕鬆,我這裡可是弄了個身心俱疲,要不。。。。。李先生日後代我應酬一番,讓我也能清閒上些時候?”

衆人都是一笑,知道這是送客的意思了,隨即紛紛起身,李博文厚着臉皮還在說着,“大帥能者多勞,博文身單體薄,可擔不起那樣的擔子。”

第1307章 鬧劇第1190章 廷議(二)第1209章 胖子第906章 王子第1368章 趙氏第1062章 天下第27章 完勝第627章 衆謀第80章 收徒第125章 打鬥第8章 煩惱第1345章 肺腑第1286章 考量第696章 苦口第344章 突圍(三)第368章 餘生第1381章 進軍第420章 明尊第352章 祝壽(二)第578章 激戰(二)第1391章 洛陽第94章 應答(二)第1150章 國策(完)第1241章 西涼(五)第1456章 風陵第28章 等?退?第642章 逝去第1020章 安達第916章 請降第145章 出行(四)第327章 鏖戰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1013章 女眷第608章 夜談(三)第168章 揚威(二)第165章 心思第1418章 碰撞第899章 圍城第13章 遭遇第177章 壽筵(四)第315章 香侯第1435章 驟聞第1538章 交易第805章 種氏第1362章 開監第407章 親族(二)第112章 夜宴(三)第425章 軍務第1250章 陸相第255章 變起(一)第27章 完勝第998章 號角第964章 降順第1383章 衝鋒第1431章 整編第1557章 序曲第1422章 黃四第232章 黃雀第1567章 風雪第582章 戰後(三)第330章 鏖戰(四)第864章 吉兆第206章 嚴苛(八)第380章 豪傑(四)第315章 香侯第835章 京軍第153章 相抗第1186章 種家第375章 遇匪(一)第33章 驚議第1484章 輕鬆第1436章 音妙第251章 爲謀第1429章 提議第105章 故人第610章 出城(一)第552章 接戰第309章 兩帥第1158章 拜會(八)第448章 武學(一)第1480章 討饒第297章 先鋒第785章 議和(七)第118章 試探第657章 講學第534章 插曲第728章 變故第1233章 山匪第1484章 輕鬆第1395章 讚語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24章 定計第1270章 元康第1344章 紛擾第1040章 猶豫第15章 血戰(二)第1377章 談戰第579章 激戰(三)第140章 來訪(三)第381章 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