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皇帝

“擺駕慈安宮……”

“起駕……”

太監尖細的嗓音在宮宇之間迴盪,帶出皇家的威嚴和雍容。

大秦成武皇帝陛下裹着披風坐在龍輦之上,有些疲憊的半眯着眼睛,年輕的君主,經過了宮廷間的勾心鬥角的磨練,也經過了狂風暴雨的洗禮,更經過了統攝四方,出口成憲的風光……

此時,他的身上環繞了光芒,凝固了氣度,已經隱約能瞅見自古以來,那些強勢君王的影子。”“

而過了這個年,大秦成武皇帝陛下也纔剛到而立之年,進入了一個男人最成熟,也最具精力的黃金年月,和如今的大秦一般,正走在通往輝煌的道路之上。

不過此時的大秦成武皇帝陛下,腦海中想着的,既非什麼江山社稷,也非什麼朝野大事,讓他有些煩心的卻是正經的皇帝家事。

簡單的說吧,他和皇后娘娘鬧彆扭了。

兩人少年夫妻,大婚之前,連面都沒見過一次,談不上什麼男歡女愛,不過是相處的久了,情分也就有了,這在皇家子弟中間,也算是難得。

讓成武皇帝李全壽尤其感激的是,在他最悲傷最難熬的那一段日子中,這個女人都陪在他身邊,沒有半點的埋怨。

成武皇帝陛下乃情重之人,這個毋庸置疑。

所以,登基之後。立即確立後位,統攝後宮,直到前年,才冊封出了兩個妃子,也都是當年東宮舊人。

而且,等景興皇帝大喪過後,本應選秀入宮,充實宮掖,也被他以戰事正急爲由,拖了下來。

而現在宮內。可以說。皇后娘娘專寵後宮,無人能及,這都是皇帝陛下的一番心意,朝臣們也喜聞樂見。帝后和諧。可不是朝廷之福嘛。

不過這一次。皇帝陛下的小辮子被皇后娘娘捉住了。

皇帝陛下將先帝的沈美人給藏了起來,很可能就藏在興國公府中……

要不怎麼說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富有天下的皇帝陛下想要掩蓋一些事情,卻也要留下很多痕跡,不知怎麼就傳到了皇后娘娘的耳中。

這可不是小事,先帝駕崩,那是皇位之爭的結果,天下人再計較,也不能宣之於口,只要當今陛下英明神武,爲大秦創下基業,天下人也只會交口稱讚,果然是一位雄主。

但如果當今陛下沾染了先帝的寵愛的女人,又傳了出去,便是皇家的污點,名聲會很不好聽,只有最無恥的那些人,纔會將這個美化一番,弄的美輪美奐。

於是,皇后娘娘便趁着西北捷報到來,皇帝陛下興致極高的時候,隱晦的勸了幾句。

皇帝陛下正在興頭上,一盆涼水澆下來,不但涉及自己,還涉及到立下大功的大秦上將,所以一聽就有點惱了,要是真有這麼一回事,也就罷了,問題是,他沒做過。

而且,當初行險而勝,每每想起,也是一身冷汗,最不願聽到的話題,恐怕當年的長安之亂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夜,雖然盡舒胸臆,那一夜,也同樣讓他登上了皇位,但那一夜,以及之前,他自覺失去的更多。

回想起來,他寧願沒有發生那麼多事情,他寧願沒登上這該死的皇帝寶座。

爲了那一夜,他獻上了本應該是自己女人的女人,爲了那一夜,他逼着朝廷上將謀反,那一夜,他弒父殺弟,那一夜,整個長安血流成河,那一夜,他是如此的癲狂,甚至有毀滅整個長安的衝動。

皇后娘娘觸動的也正是他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經,而且,選的時機並不好,他心情確實不錯,但這樣一個時候,竟然有人想要揭開當年舊事,已經身爲帝王的他,立馬便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帝王尊嚴所在,皇帝陛下沒跟皇后解釋什麼,只是隨後立即命內衙徹查此事,於是,皇后娘娘宮中的兩個宮女,幾個太監,便從此消失了。

但令皇帝陛下失望的是,內衙經過連番清洗,行事不但莽撞,而且還什麼都沒查出來,在查找線索,審問囚徒上還不如那些刑部的捕快。

這個時候,也讓皇帝陛下有了罷內衙而行正道的心思。

不過,經這麼一折騰,皇后娘娘也傷了心,這些時日都在“病”着,皇帝陛下有心安慰,但朝中大事都在等着,一直耽擱至今。

如今西北諸事大體已定,科場案餘波未平,但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而且,在皇帝陛下看來,朝臣的憂慮有着道理,但卻有些過頭了,皇帝陛下野心勃勃,早有鼎革科舉之心。

他曾爲太子,在六部輪轉,在他看來,以他儲位之尊,在處置朝廷諸事上,還要戰戰兢兢,學上好多年,才勉強維持住太子的位子。

那些讀書人有什麼,憑着一篇一篇的文章,就能晉身爲官,他們能懂什麼政務,就算是前些時日,在大殿上見過的那個狀元郎,當他問起大秦律法的時候,也支支吾吾,說不出什麼道理來。

當了官的這些讀書人,一切都要從頭學起,這讓皇帝陛下對科舉之制,感到了失望。

天下英才,入我甕中,這天下英才,就是這麼一些讀書習字寫文章,其他一切盡皆不理的人嗎?

當然,自小便入皇家宗學,又有那許多名師教導的皇帝陛下很明白,讀書人習的是儒家聖人之道,而聖人所言,忠君愛民者也……

用這些讀書人的好處顯而易見,用的其實便是他們的忠心,這對於皇家來說,是好的,而讀書人的操守和德行,也能讓人放心。

但志在天下的大秦成武皇帝陛下並不滿意,有些人讀書再多,也是廢物,就像那個周清,號稱大儒,還差點做自己的老師,卻是引出了科舉案,足見其愚蠢。

不過,話說回來了,即便成武皇帝陛下有這個心思,也覺得無從下手,更不敢輕易下手……

要知道,自漢時儒術獨尊,再到隋唐開科取士,唐末戰亂,儒家略有消退,但漢人學儒,已經深入人心,一直到現在,更是大行各國,連金人和党項人,都要在儒學上下功夫,好保證自己的統治。

可以說,一千多年來,儒學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想要動其根基,非常的困難,一旦動了,會激起漫天風波,很可能要受滅頂之災,連皇帝也不能免。

但皇帝陛下想的很長遠,如今還只是蜀人,將來大秦囊括四海,那個時候,儒學更加興盛的中原士子,以及南人士子加入進來,還要發生多少次科舉案纔會停歇?

南人所學精微,非是北人可比,是不是那個時候,大秦的朝堂之上,都成了南人的天下?

南人向來柔弱,佔了朝堂要害,大秦又會是怎麼一個光景?

這些心事,皇帝陛下不會給什麼人去說,但念頭一起,便有些壓不住,總會在這個上面轉上一轉。

科舉案在皇帝陛下看來,更像是一個機會,藉此可以做些事情,但該怎麼做,卻又拿不準,皇帝陛下的苦惱在於,朝堂上可以商量的人,多數都是聖人門生,跟他們商議這個,結果不問可知。

而其他的一些人,都是些將領,根本問不出什麼主意來。

即便是大將軍趙石,皇帝陛下也沒抱什麼希望,因爲大將軍趙石,也在讀書習字,看樣子也是想搏個文武全才的名聲,當然,現在看來並不算成功。

每一想到這個,皇帝陛下便有些想笑,就趙柱國那個身板,一看就是個武夫,還讀什麼書,習什麼字啊,老老實實當你的大將軍多好,附庸風雅的,沒的讓那些讀書人笑話。

當然,這只是皇帝陛下偶爾自娛自樂而已,更有着些幸災樂禍的情緒在裡面……

皇帝陛下着眼全局,想的很深很遠,想到深處,連自己都有些迷茫了……實際上,他所面臨的問題,每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曾經想到過,他們的做法不一而足,卻都最終做出了自認爲最有利的決定。

就像前秦始皇帝統一了度量衡,使書同文行同軌,就像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像隋唐開科取士,就像後來的八股文章,錦衣衛等等等等。

其實所有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鞏固政權,開一代之局面。

而這種種手段,針對的其實都是一個羣體,那就是讀書人。

顯然,大秦成武皇帝陛下有着同樣的困擾,也有着同樣的野心,至於有沒有同樣的魄力,又會做出什麼,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而今晚,成武皇帝陛下不再想那些令人心情沉重的朝廷政事,他只想爲自己能在後宮待的舒服些努努力。

畢竟年根到了,大將軍獻捷,據說帶回了許多西夏宮廷的女人,是不是要補入皇宮,還要跟皇后商量一下……

(今年過年有些晚,所以讓皇帝陛下先過個好年。)(未完待續……)

第203章 嚴苛(五)第836章 竹林第530章 宣旨(二)第569章 陌生第765章 入甕(三)第1340章 入府第1472章 名醫第233章 血夜(一)第1560章 狹路第119章 驚訝第904章 雁門第806章 書房第245章 國議(二)第835章 京軍第1097章 商人(三)第165章 心思第115章 遷陵第646章 冬日第1204章 李氏第380章 豪傑(四)第1181章 相悖第93章 應答(一)第1130章 喜事(二)第930章 忠誠第398章 獎懲(三)第368章 餘生第1565章 相議(二)第1313章 君臣(五)第521章 戰報(一)第1235章 破關第895章 路途第180章 壽筵(七)第1167章 言儲(一)第115章 遷陵第1417章 商議(二)第646章 冬日第1044章 北遷第1399章 烽煙第1027章 豐厚第159章 變生第1529章 相議第1424章 問話第1424章 問話第722章 相邀第794章 抽絲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1309章 君臣第68章 縣城第761章 驚濤第1353章 失誤第1313章 君臣(五)第611章 勸說第1440章 贈譜第216章 年關(九)第572章 進退第1560章 狹路第566章 謀算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戰第865章 歸去第288章 戰略(一)第379章 豪傑(三)第224章 馬匪第614章 靈光第384章 兇險(一)第1376章 行軍第27章 完勝第1164章 惱火第902章 勇烈第14章 血戰(一)第236章 血夜(四)第1032章 交戰(五)第733章 決斷(四)第52章 春光第462章 喧囂第614章 靈光第312章 異數第1546章 挑撥第1408章 商人第1566章 不安第1378章 埋伏第814章 內衙第704章 亂子(四)第583章 末路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1417章 漢陰第148章 計議第1419章 書信第1258章 韋州(四)第674章 喋血第940章 收穫第451章 因由第130章 先生(一)第988章 軍議第861章 回府第1138章 入城第893章 閉門第561章 人情第1351章 周枋(四)第589章 大將第1187章 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