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洛陽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將血》更多支持!

洛陽,中原大地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與古都長安相比,也是飽經戰火離亂,卻同樣有着深厚的歷史沉澱,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散發着滄桑古老的味道,文明在這裡綻放毀滅,循環不休,從未斷絕。

不過現在,洛陽在大秦治下,還只能算是一個軍事重鎮,承擔不起其他的作用。

這裡大軍環繞,軍營密佈,讓這座古城顯得莊重而又肅殺。

大秦成武七年四月,晉國公,冠軍大將軍,樞密副使,河洛巡訪使趙石一行,終於到達洛陽。

以大將軍張培賢,河洛布政使韓聰爲首的河洛文武,迎於十裡之外。

兩位大將軍相見,按照朝廷禮儀,做足了樣子,兩位大將軍在衆人簇擁之下,這纔回轉洛陽。

河洛布政使韓聰,出身資歷官職都是不凡,但與這兩位大秦上將相比,卻要差上不止一層了。

而河洛作爲征伐後周的起點,與河東,河中,西北等邊地一樣,武臣爲主,文臣爲輔,在這裡,大將軍張培賢的一句話,要比布政使衙門的文書還要好使的多。

一行人聲勢不小,但層次分明,沒有半點混亂。

軍兵護衛於外,核心處便是兩位大將軍的儀仗,河洛文武隨行於後,河洛布政使韓聰雖與兩位大將軍同行。卻落後一些。看上去更像陪客。

實際上。河洛布政使韓聰已經卸任,只等過上幾日,彭爲年到了河洛,兩人交接之後,韓聰就可以啓程回京述職了。

對於兩位兩個大將軍要說什麼,要做什麼,有着怎樣的心思,韓聰都不會太過關心。他人雖然還在河洛,但他的注意力,卻已經去到了長安戶部任上。

不說韓聰如何,只說趙石,張培賢兩人。

兩個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同爲大秦上將,恩怨也很難說的清楚。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景興年間魏王李玄道率軍東出,那會兒趙石是鷹揚將軍,張培賢官職已貴爲潼關指揮副使,兩人在軍中無論威望還是官職兵權。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

到秦軍第二次東征,兩人都有了變化。趙石因滅蜀之功,已然順利的邁過了大將軍的那道門檻,張培賢呢,也更進了一步,穩穩壓在趙石頭上,掌握了數十萬大軍的兵權。

那會兒兩人也都算得上是春風得意,因新老之間隱隱的排斥作祟,趙石差不多算是被逼着去了河中,張培賢則率軍征戰河洛。

之後趙石一發不可收拾,率部橫掃河中,無人敢試其鋒芒,最終,更是不顧朝廷之意,與金人戰於太原,終是受了挫折。

張培賢這邊兒也不好過,和後周名將孟珙糾纏,鎩羽而歸,用江善之計,退後了潼關,第二年,後周臨陣換將,一杯毒酒毒死了孟珙,張培賢率軍大進,這才破了洛陽。

說起來,那會兒兩人算是較着勁兒呢,兩人攻伐不利,也有不能同心協力的緣由在裡面,很多人都能看的出來,只是朝野內外,誰都不敢明說罷了。

在這個時候,兩人的差距就顯出來了,趙石根基不穩,行事也偏於急躁了些,雖一直帶着一頂皇帝近臣的帽子,但遠不如張培賢得景興皇帝信重。

所以,兩個大將軍回京,雖都有戰功在身,待遇卻完全不同。

趙石遭景帝疑忌,張培賢卻被倚爲柱石。

之後形勢急轉直下,最終釀成了長安之變,張培賢名聲好,威望高不假,但卻沒趙石果決,論起心狠手辣來和膽子來,也差的更遠。

長安之變,張大將軍差點成了趙大將軍的階下囚,景帝駕崩,新皇登基。

大將軍王佩掉了腦袋,身死族滅,顯赫百餘年的長安王氏轟然倒地,長安在刀槍之下,瑟瑟發抖。

一場妥協下來,張大將軍劫後餘生,快馬加鞭跑回了河洛,趙大將軍一躍而起,成了大秦軍權最盛的一位。

這會兒,張大將軍也算是頹勢難挽,只能乖乖呆在河洛,老老實實經營自家的地盤了。。。。。。。。

而到了現在,他更是比不了了,太原,大同,草原諸部,西夏,吐蕃,女真人,契丹人,乃蠻人,韃靼人,蒙古人,党項羌人,吐蕃人,在趙大將軍兵鋒之下,盡皆俯首。

此等功業之下,霍驃騎又算得了什麼呢?

其實不用看其他,只看這些年大將軍趙石南征北戰,卻能同時牢牢按死了河洛兵馬在這裡,一點不得動彈就知道,張大將軍啊,還是不用較勁兒了吧。。。。。。。。。

而張大將軍也早沒了跟這個年輕人較勁的心思,但要說人倒黴了,喝口涼水都塞牙,總算有了施展拳腳的機會,但一場戰事下來,整個河南,盡都成了戰場。

河洛兵馬未遭什麼重創,但卻鬧的河南烽火遍地,戰事停歇之後,秦軍上下,卻是焦頭爛額,與戰敗無異。

這個笑話鬧的有些大了,張大將軍一聲征戰無數,從沒有像這一刻般懊喪。

張大將軍頭一次算是真正低頭,修書去了長安,請趙石轉圜。

而他確實也欠了趙石一個人情,朝堂上的消息也瞞不住他,因河南戰事一事,着實起了不少紛爭。

最後,確實是趙石力保之下,河南上下才算沒有受到朝廷重處,不然的話,他張培賢不定就要戴罪回京,哪裡還能如現在般,依舊主持河洛軍務?

不過人情是人情,就像算起來,河洛上下,都要感晉國公力保之情,卻不會真的拜倒在晉國公門下一樣,身爲手握河洛大軍兵權的大將軍,張培賢卻不能因爲人情,而至河洛上下利益於不顧。

這中間的分寸,張大將軍拎的非常清楚。

趙石來河洛的目的,有許多猜測,張培賢這裡其實也不知道,趙柱國此來河洛,會施展出怎樣的手段,不過他卻知道一點,只要能安然渡過這一劫,將趙柱國送出河洛地面,那麼河南戰事的餘波也就平了。

朝廷上下,變動極大,禁軍整編也就在眼前,之後誰還顧得上追究河南戰事成敗呢?

而他最希望的,則是趙柱國來河洛,是替朝廷安撫人心的,既然是安撫,就不會做太出格的事情,甚至會有所嘉獎。

不過,他的希望正在落空,趙石帶着河洛巡訪使之職來到河洛,並沒有頒下聖旨,身份與欽差無異,卻沒有帶來任何恩賞,顯然,就算是安撫人心,朝廷的態度也顯得分外的強硬。。。。。。

張培賢思緒連篇,但臉上卻不露分毫,笑容就一直沒斷過。

先敘了別後之情,再當面謝了趙石於朝堂上爲其說話之恩,然後,嗯,就沒有然後了,然後都是閒話,又有布政使韓聰在旁邊不時插上一句兩句,趙石也不時笑着點頭,氣氛到是顯得分外的融洽熱絡。

讓洛陽文武瞧了,齊齊在心裡鬆了一口氣。

也不怪他們緊張,大將軍趙石是什麼人,這裡恐怕沒幾個不知道,在北邊的名聲,幾可止小兒夜啼,別的不提,之前在皇長子府中,直斥戶部尚書李吉之過,之後。。。。。。。李吉立馬貶斥去了西北邊荒之地,皇長子也丟了太子之位。

不過這位大將軍名聲以及行事如何,只說這權勢,除了皇帝陛下,整個大秦已沒人能比得了了。

所以,能這麼輕言細語的說話,還沒擺什麼架子,可不是讓人鬆了一口氣嘛,在文臣心裡,這是好兆頭,希望那位新來的頂頭上司,也能如此纔好。

而擱在將領們心裡,輕鬆之餘,也都暗道,還得是大帥,換了旁人,怕是都要矮了一頭,哪能如大帥般,如此輕鬆寫意跟趙魔王言笑無忌,又能平等論交?

其實,由此也能看的出來,大將軍張培賢深得上下之心了。

不多時,洛陽城高大的身軀,便已越來越真切的展現在趙石視線之內,高大的城樓,厚實的城牆,大秦的旗幟在城頭烈烈飛揚,一眼望去,幾乎和長安沒什麼區別。

“好一座雄城。”趙石讚了一句,這確實是他第一次見到古洛陽的雄姿,沒有第一次見到長安城那麼心情激越,卻也有幾分感慨,這就是洛陽,盛產帝王。。。。。。以牡丹而聞名天下的洛陽。

這個時候,他便感覺出來了,洛陽和長安確實不同,提起長安來,一定會想到大唐盛世,想到璀璨如星的文人墨客以及那些流傳千古的故事和詩篇。

但一提到洛陽,首先想到的便是牡丹花節,這就是區別,非要說一點什麼的話,就是這裡少了幾分帝王之氣。。。。。。。

張培賢聞言,哈哈大笑,揚鞭指着洛陽城,“確實雄壯。。。。。。但在咱們面前,先想到的是,肯定是怎麼把它打下來,老夫可是聽聞,當年國公入長安時,在景王府一番高論,震驚四座,老夫應該沒記錯吧?”

趙石不由失笑,那會兒的一些胡言亂語,沒想到還有人記得,“這麼說來,應該是英雄所見略同了?”(未完待續。。)

第77章 重陽第89章 較技第1473章 大案第1188章 氣惱第731章 決斷(二)第708章 戰略(一)第475章 大戰(一)第484章 舌劍第1393章 質詢第573章 窮途第953章 狎妓第547章 夫妻第271章 開拔(一)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271章 元康(二)第1296章 交易第197章 孤僻第1373章 局面第1352章 官員第289章 戰略(二)第1101章 中心第347章 許諾(二)第1355章 踏青第1399章 烽煙第245章 國議(二)第1030章 交戰(三)第742章 勤政第634章 人來(七)第1149章 國策(五)第345章 入山第220章 校場第350章 山寨第68章 縣城第261章 府中(一)第1110章 盟約(五)第390章 爲官第738章 行路第859章 餘波第379章 豪傑(三)第856章 中書(四)第985章 開始第1302章 沈鶴(二)第373章 氈帳第729章 決斷(一)第566章 謀算第1380章 價碼第1528章 大勢第353章 祝壽(三)第379章 風雪(二)第1107章 盟約(二)第1228章 不合第1320章 言政第96章 計劃第1487章 商量第146章 出行(五)第1099章 驚懼第232章 黃雀第1366章 聚飲(一)第449章 笑語第1062章 天下第1097章 商人(三)第1526章 遷陵第1081章 平胡第1490章 行路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818章 南宮第1568章 逃亡第373章 氈帳第1191章 廷議(三)第619章 陛見第765章 入甕(三)第606章 夜談(一)第1365章 滑頭第1088章 終結(一)第987章 退卻第567章 混亂第1506章 滅遼第1031章 交戰(四)第978章 使者第284章 罕王第732章 決斷(三)第42章 謀算第891章 冷淡第267章 猛將第508章 雲涌(八)第31章 內亂第159章 變生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1006章 忠誠第316章 來意第1300章 拖延第934章 論賞第700章 亂子(一)第38章 解圍第900章 請戰第113章 夜宴(四)第343章 突圍(二)第1204章 李氏第23章 衝動第1297章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