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 贈譜

琵琶聲起。○

琵琶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應是出於胡地,後爲漢人引入,歷經革新,成了現在模樣。

但不管怎麼說,琵琶好奏雄健之音,已是時人之共識。

琵琶之音一起,嶽東雷精神不由一振。

心有所感中,手不自覺的向腰間抹去,不過手卻按了個空,纔想起今日出行,不曾帶劍,不由唯有遺憾。

和平日所聞不同,琵琶之音一起,便趨激烈。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不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兩個少女相和,一彈一唱,也算似模似樣。

但兩個少女年紀未足,彈唱這樣的邊塞曲,雖配合諳熟,又有琵琶爲器,卻還是失於委婉悠揚,難得邊塞曲之真諦。

嶽東雷不由有些疑惑,難道他嶽東雷如此不堪入眼,竟爲其這般搪塞?

一曲既罷,琵琶聲卻未斷絕,另外一女立即接上,兩女轉換,無有一點縫隙。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這一次更過分,只是取了關山月的前兩句。

不過,就算兩女功力不足,但氣勢磅礴的詞句傳入耳朵,還是讓嶽東雷稍有悸動。

就在此時。

錚錚錚,一直未動的陸歸琴雙手急舞,金戈之音,瞬間大作。

鐵騎奔流,金戈乍起。

嶽東雷身子一顫。恍惚了一下。身子一下便已繃緊。彷彿一下便來到了金戈鐵馬的兩軍陣前。

琴音連綿不絕,似緩實急,如金鼓陣陣,催促着大軍排兵佈陣。

旌旗蔽日,刀槍並舉。

琴音在此時終於緩和了下來,但每一個音符,都好像透着千鈞之力,激盪人心。從高昂到低落,似有還無,飄渺於耳間,卻透着異常的張力,讓人喘不過氣來。

此時,嶽東雷兩頰已帶了些潮紅,雙拳緊握,正如兩軍對圓,遙遙相望,軍將翹首而盼。殺氣積蓄,只待殺敵。

琴音在低若不聞時。終於猛然清晰了起來,幾乎一下便來到激烈處。

這是真正的殺伐之音。

琴聲大作,殺氣嚴霜,讓這空山寂靜,林木幽幽的夏日武侯舊居所在,彷如一下冰冷了起來。

琴音越來越急,越來越促,沒有高峰和低估,如狂風,似暴雨,不斷敲打着人的心絃。

嶽東雷卻彷彿聽到了戰馬嘶鳴,聽到了弓弦乍響,箭矢臨空,麾下將士,不必矢石,冒死而進,戰馬悲鳴,慘呼四起,鮮血橫流。

琴音中流淌着魔力,將人帶向最慘烈的戰場,殺戮之氣縈胸沸腹之時,卻有高昂激烈之意如中流砥柱,不曾讓人徹底淪於殺戮,喪了心智。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不顧勳。。。。。。。”

嶽東雷緊緊抿着嘴脣,眼中青山碧水,甚或是那操琴的身影,都已消失,他眼中浮現的,是麾下勇猛精強,猶自死戰的大軍將士,是浴血滿身,不顧榮辱的兩淮壯士,他彷彿一下就來到人生中最濃烈的時刻。

千軍萬馬,與敵戰於疆場,死生不顧。。。。。。。

終於。。。。。。。。琴聲漸緩,好像要崩斷般的心絃在這一刻,也終於隨着琴音鬆弛了下來。

琴音中透着些許疲憊,些許喜悅,些許悲傷,些許。。。。。。。。

如此的清晰,如此的令人滿足,正如沙場戰罷,勝利在握,殘敵一掃而空之時的心境。

嶽東雷好像能清楚的讀懂這裡面每一個細微的意思,嘴角慢慢翹起,帶出了幾分笑意,還有幾分桀驁,還有那麼幾分沉甸甸的悲傷。

隨着時間推移,琴音漸轉哀婉,最終彷如哭泣,聞之斷腸。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這一刻,嶽東雷就是陸歸琴的知音,一個個音符流淌,他都能清晰的把握操琴之人所要表達的心意,彷如一人。

這是最深沉的共鳴,精神境界上的水乳交融。

琴音漸止,留下滿地哀傷,彷如憑弔,彷如痛訴,隨着最後一個音符,終於刻入人的心間。。。。。。。。。。

嶽東雷還在回味,此曲,未有大漢手持長戈伴舞,未有金鼓相隨,不然的話,定是可讓帝王驚起振作,可讓儒士拔劍而起,可讓市井屠狗之輩敢死效命的驚天動地的倫倫大音。。。。。。。。。。

而此時,操琴之女子已經緩緩起身,臉色蒼白,汗流如注,低語幾句,轉身行去,沒走幾步,便踉蹌了一下,被身邊弟子扶住,那幾個扈從也趕了過來,一起簇擁着她,消失在嶽東雷的視線之內。

嶽東雷終於驚醒過來,一把扶住窗櫺,嘴巴張了張,身子動了動,最終,化爲一聲嘆息,轉身回到坐席之時,他身後窗櫺已是粉碎。

老者臉色有些蒼白,身軀搖搖欲墜,不過,精神卻是亢奮難言。

龐瀾額角見汗,臉色也好不到哪裡去,死死握着手中酒盞,眼內竟然帶了幾許血絲。

嶽東雷瞅了瞅他們兩個,心中不由傲然一笑,這是金戈鐵馬的武人之音,文人聽了,怕就是這副模樣了。

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覺得頗不痛快,一把拎過旁邊酒罈,抱在懷中,大口飲之,絲毫不管胸前淋漓,之前溫文之儀態,早被他扔到了腦後。

酒如烈火,順喉而下,快美難言之處,旁邊兩人又如何曉得?

片刻之後,腳步聲響,人影一晃而入。

嶽東雷餘光一掃,已經看清,來人正是伴在陸歸琴左右的兩個少女中的一個。

少女腳步虛浮,臉上也帶着些異常的蒼白,但看上去還是嬌顏如花,瞅着嶽東雷的模樣,不由一愣,接着紅脣一抿,卻趕忙用小手捂住,少女嬌憨之態畢露。

但嶽東雷此時心中哪裡還有旁的什麼,順手放下酒罈,眸中光芒閃動,急問道:“陸姑娘可是有話相傳?”

少女福身一禮,從袖口抽出一卷竹簡,雙手奉上道:“爲謝嶽公高義,師父將此樂譜,贈於嶽公。。。。。。。。。”

沒等嶽東雷說話,那邊老者已是一下站起身來,深施一禮外,疾步向前,一手接過竹簡,急急之態,幾如搶奪。

嘴上話說的更是利落,“陸姑娘何須如此,舉手微勞罷了,竟送如此珍物於人,不敢當啊不敢當。”

嶽東雷哭笑不得,少女也小吃了一驚,接着便捂嘴一笑,不過,少女顯然也經過陣仗,並不慌亂,“師父沒說別的,不過作爲弟子,小女子還要代爲解說一番,此譜起於師父當年居長安趙府時。。。。。。”

“始譜於師父遊延州邊塞,出潼關時有感,續譜之,後臨江遊赤壁,再續之,直至今日,遊隆中武侯故地,又續之。。。。。。。”

“師父說,此曲當有三闋,共十七小節,第一節,從軍行,第二節,乘風,第三節,辭帝闕,第四節,關山飛渡,第五節,邊城嘯月,第六節,營中金鼓,第七節,靖胡塵,第八節,望鄉,第九節,閨怨,第十節,凌煙臺,第十一節,黃金縷,第十二節,天下平,第十三節,繁花盛,第十四節,白髮生,第十五節,英雄血,第十六節,青史名,第十七節。。。。。。。輓曲。”

“之前師父所奏,乃靖胡塵與閨怨雜之。。。。。。此也爲殘譜,卻爲師父半生心血所聚,望嶽公。。。。。。珍之重之。。。。。”

少女已離去多時,屋內卻寂靜無聲。

辭帝闕,關山飛渡,邊城嘯月,營中金鼓,靖胡塵,望鄉。。。。。。。。青史名,一連串的名字,幾乎道盡豪傑一生,不由讓人神思恍惚。

老者在迫不及待的查看曲譜,嘖嘖連聲。

已經大略回覆了平靜的龐瀾,目光閃爍,此時輕聲道:“真真奇女子也,此曲若成,當不讓古人專美於前。。。。。。。。不過。。。。。。此曲應爲那位趙柱國所做無疑,曲目也正與其人所經契合,而今以殘譜遺我淮右,怕是。。。。。。雲臺英雄了得,可與趙柱國爭鋒,而不讓其人,才讓此女動了贈譜之心。”

嶽東雷沉默無言,他做夢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會在年近五旬之時,於此時此地,遇到如此一位女子。

既有秦川女子之剛烈,又有江南女子之溫婉,相聚短短半日,便已讓他再難忘懷。

其實,臨別贈譜之意,他根本不願細究。

因爲他本來就明白,贈譜於他,怕是那女子根本不願欠他人情,隱有決絕之意,不涉其他,這正是此女性情中最爲他所欣賞的地方,驕傲而剛烈。

明白了這一點,追究其他,就沒什麼意義了,他留不住那女子,也不願強留,知音難覓,不管那女子做何想法,他都覺得,他能明白那女子的每一個心意,那麼,他便是那女子的知音,如此而已。

龐瀾所言,讓他心中多有不喜,此情此景,還要聽那勾心鬥角之言,龐某人那張臉,在他眼中,不由變得分外可憎了起來。未完待續。。

第181章 決死第1491章 路遇第730章 大防第25章 黑夜第235章 血夜(三)第739章 嘮叨第1080章 速度第1195章 年關第370章 部落第60章 山賊第1403章 女人第381章 求生第900章 請戰第1516章 篇 章第254章 夫婦第1355章 偶遇第476章 大戰(二)第1章 少年第1235章 破關第450章 操琴第7章 徵兵第1411章 遷徙第1257章 韋州(三)第1482章 人事第340章 遇敵(五)第589章 大將第1263章 韋州(九)第1049章 私話第405章 論人第130章 先生(一)第1204章 李氏第709章 君臣第632章 人來(五)第812章 公主第347章 許諾(二)第14章 血戰(一)第700章 亂子(一)第1540章 驚喜第1401章 商隊(二)第280章 歸來第294章 精兵第1559章 包圍第637章 國武(一)第838章 秘聞第812章 公主第864章 吉兆第817章 天香第1164章 惱火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218章 偶遇第937章 兄弟第337章 遇敵(二)第765章 入甕(三)第1377章 談戰第1232章 匪類第714章 無題第349章 韃靼第408章 親族(三)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260章 佈置第696章 苦口第120章 世傑第721章 開端(十)第1432章 興革第1109章 盟約(四)第1570章 尾聲(一)第372章 歸來第404章 獎懲(九)第1282章 天狼(三)第299章 夜戰(二)第479章 圍城(二)第800章 頒賞第1357章 察覺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1218章 無力第1385章 糊弄第1219章 攻守第269章 思慮第1060章 殺人第772章 鏖兵(五)第715章 開端(四)第1476章 入宮第1490章 行路第1231章 鎮軍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163章 慶功(一)第39章 慶陽第576章 破營第254章 夫婦第15章 血戰(二)第1138章 入城第1526章 遷陵第1151章 拜會(一)第706章 亂子(五)第927章 部衆(三)第905章 獻計第279章 血流第289章 戰略(二)第964章 降順第1479章 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