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 文樓(三)

杜青沒敢上樓,只派了個機靈的小夥計,站到了二層樓梯口處,更是千叮嚀萬囑咐,聽到什麼,過會誰問都不說,就算是他這個主人家,也不會打問。

在他眼中,樓上已成凶地,他們杜家別再遭了池魚之殃……

接着又提醒其他人驚醒些,他這才墊着腳尖,來到後面。

“爹,人都來了。”

杜家老爺子年老體衰,一直呆在後面等消息,人有點乏,但精神還不錯,“知道了,唉……咱們小門小戶的,別管那麼多了,你可得掌住了主意,過後誰來問起,知道該怎麼說吧?”

杜青連連點頭,老父的話,他真是聽進去了,他自己也是這麼琢磨的。

欽差大人連臉兒都沒露,來的只是位秦軍都尉,而且還很年輕,應該是那位身邊的人。

這麼一來,之前洛陽傳聞就顯得極爲可笑了。

共商國事?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可憐許多人還不自知,不知過後有多少人又要倒黴呢。

這種事兒,杜家怎麼攙和的起?

不過麻煩之處還在後面,杜家畢竟是洛陽人家,本鄉本土,親戚友好也多,過後上門之人必定不會少了,怎麼跟人說話,就得考量清楚了。

在這樣一個時節,可要掂量着禍從口出……

最終,還是杜老爺子長嘆了一聲,“這河洛的天啊。要變了,再要耍弄聰明,怕是要禍及妻兒……對了,聽說北邊兒安寧了許多,不如今年你就張羅一下,等明年開春,到北邊走走?”

杜青愕然的看了老父一眼,行商和座商完全不同。

杜家是洛陽本地商戶。是正經的座商,產業中最主要的,就是兩座茶園和兩個紙坊,織品,酒肆等也有涉足,但卻絕對不是主業。

不大不小,在洛陽商戶中。勉強能夠數得上。但要說有多出挑,也是扯淡。

杜青想了想,不由道:“行商於路途,這事……沒幹過啊……”

老爺子眼睛瞪了瞪,不過臨到說話,就沒了什麼火氣。

“沒幹過就去學,總困在這裡,沒準什麼時候。就得碰上什麼禍事,你瞧着吧,樓上這次一旦出了大事,秦人不會找咱們麻煩,但那些人家,不敢去尋秦人的晦氣,不定恨死了咱們杜家。”

“過後,先把文樓脫手,就算沒人接。這樓子寧肯荒着,也不能再用了……”

“現在這個時節。離着太平盛世還遠着呢,爲子孫計。你這心裡也得存點事兒了,狡兔三窟,先讓人到北邊太原打個前站,你這裡蒐羅騾馬,貨物,明年就到大同邊市走一趟,去漲漲見識。”

“孫輩裡挑挑,有願意闖蕩的,讓他們最好在大同站住腳,觀望一下聲色,若成,咱們杜家也就有了出路,若不成,咱們就往西走,讓家裡的年輕後輩到長安瞧瞧,天地這麼大,總有咱們安身之所。”

“所以啊,奉承好了樓上的那些軍爺,行商行商,沒有通關文牒,咱們出不了河洛,這事要是辦好了,至不濟,也能給咱們杜家留些根苗,咱們到了地下,也能對得起祖宗。”

老爺子說了這許多,精神萎靡了下來,沒再容杜青說什麼,擺了擺手,讓他到前面支應去了。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智慧,在這亂世浮沉當中,掙扎求存,卻別有一番精彩之處。

而在文樓之上的大人物們,也正在上演另外一番精彩戲碼。

文樓二層上很空曠,到了的人們列席於左右,空出主位,頗有古風。

胡烈上得樓來,樓上衆人已然紛紛起身相迎。

衆人雙手攏於袖中,長揖及地,更有人高聲道:“吾等恭迎國公大人。”

胡烈好笑的瞅了一圈,這架勢在秦地可不多見。

見到晉國公本人,膝蓋能不軟的,如今可沒幾個。

這裡的人們,行的都是士子禮,要真追究的話,在晉國公面前,都可以當場治他們失儀之罪。

心裡暗道了一聲,真是不知死活。

胡烈微微露出幾許冷笑,便大步向主位走去。

趙葵,吳綠蓑兩個緊隨於後,其餘護衛,不用吩咐,已經散開於廳堂之上,按着腰刀,貼壁而立。

來到主位,看着下面一圈白花花的腦袋,胡烈穩當的一坐下。

“不必多禮了,國公庶務纏身,沒工夫理會此等小事,便派了本都尉前來,見爾等一面……”

說到這裡,擺了擺手,“都坐下說話吧。”

聽了這話,滿堂寂靜,這二十餘人各個年歲都已不小,城府也不必提了,但還是錯愕非常,面面相覷間,都僵住了身子。

按照大家之前商量好的,這會兒應該是留給國公大人撫慰人心的一個機會,然後大家夥兒說上幾句,服個軟,然後再瞧國公大人的顏色,或可進言數語,或可慷慨陳詞,或者呢,直接表忠心就完了。

當然,有什麼樣的姿態,全要看看這位晉國公大人是不是真如傳聞那般硬朗而定。

他們都不傻,沒人想着在這個時節,跟大秦來的殺人魔王硬頂的打算,心懷故國,爲大周盡忠?還是算了吧,有那個風骨的人,早已經死光了,剩下的,不過是想着怎麼才能在秦人治下,活的好一些罷了。

可以說,他們唯一還沒有拋下的,就是讀書人的那點自傲和矜持。

沒錯,能進到這裡的人,都是河洛間的讀書人,出身大族不假,但他們最要緊的身份,還是士人。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曾爲官,不過到得現在,卻皆是一身儒服,自稱富家翁。

胡烈瞅了瞅,冷笑一聲道:“怎麼?還讓本都尉請爾等坐下不成?”

一些人開始臉上泛紅,一些人則滿臉激憤,這樣的羞辱,在後周定然是絕無僅有,一個小小的軍中都尉,別說是他們這些大族之首,便是有點身份的白身士子,也不會放在眼內。

就算你是襄城侯岳氏的家將親衛,但要失禮在先,照樣有讀書人敢動拳頭,打你個鼻青臉腫,罵你個狗血噴頭,還不用怕有什麼後患的。

但……這裡已是大秦治下,這個年輕的都尉又是那位晉國公派來的,這事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不過還是有一位老者開聲道:“這位大人,吾等受國公之邀,來此一會,難道……”

胡烈搖頭失笑道:“這位老人家可能是老耳昏花,聽錯了吧……國公令你等前來,是念在你等未有大惡彰顯的份兒上,如你等竟敢不至,以後也就不用說話了,而今天你們既然來了……”

胡烈嘿嘿一笑,“都說識時務者爲俊傑,來的看來就是俊傑之流了,當然有說話的機會,至於受國公之邀……”

胡烈哈哈大笑,“國公何等樣人,你等又爲誰何?大言不慚至此,老人家,你這歲數活到狗身上去了不成?”

指着和尚罵禿驢,這真是一點顏面也沒給。

說話的這位老者一口氣噎住,臉上顏色迅速轉向朱紫,身子開始搖搖欲墜,最終不知真假的一坐倒在座位上,而其他人聽了,也感同身受。

如果,這裡有年輕人,定然多數受不了如此屈辱,升起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念頭出來。

但這裡的人最小的怕也年近於五十了,老成持重自不待言,但要說還有多少熱血,那就是胡說了。

看着衆人神色,胡烈心中舒爽,臉上卻勃然作色,一拍桌案,呵斥道:“還不坐下,想讓本都尉跟你等仰着腦袋說話不成?”

事情剛開頭,就急轉直下到這個地步,讓這些河洛大族的首腦都有些措手不及。

說實話,他們這點矜持和驕傲還能留下來,除了儒家之學的教導得力之外,也因這些年被張大將軍優撫有加,慣出來的毛病。

一旦碰上這麼硬邦邦的釘子,多數人凜然生懼之間,已是失了方寸,眼睛不由自主的瞄向周遭的軍兵,膝蓋就有點發軟,陸續間,有人開始落座。

已然醞釀了好久的那點氣勢,頓時土崩瓦解,不復存焉。

“穎陽盧氏,汝州李王兩家可有人到?”

席間頓時站起三位,同時失禮,自報家門。

胡烈微微點頭,臉色變的比翻書還快,和聲道:“穎陽盧氏,去歲時約束鄉里,不時族人從匪,戰後又能賑濟饑民,收留孤寡婦孺,善行可嘉,忠義可褒,可擇族中英才,入長安敘待賞。”

“汝州李王兩族,助我大軍守城,族人多有死傷,此殊異,若有子弟欲從軍報國者,可進學於長安國武監,國公已傳書於布政使衙門,保舉李順年,爲汝州勸農使,王昌副之,望你兩族能感朝廷恩典,忠君報國,善撫鄉里。”

(月底到來,訂閱降的厲害,推薦也不見影了,阿草心酸啊,嗯,還有,阿草這幾章,本來還想寫幾個小人物兒,接着這些小人物,來推進故事進程,同時展現河洛這邊的局勢,但大家都說水,那就算了,還是緊着來吧。

第1079章 改變第890章 國武第1194章 公主(二)第724章 洛陽第413章 離京第424章 來客(二)第1264章 韋州(十)第345章 入山第305章 完顏第1498章 內外第1024章 揮兵第1348章 彩頭第53章 心思第369章 決定(三)第848章 巾幗第286章 探子第811章 駙馬第1466章 參劾第1446章 文樓(六)第1552章 戰爭第63章 殺戮第855章 中書(三)第49章 定軍(二)第1001章 血色第464章 炫耀第531章 商議第1562章 大軍第1173章 入宮第1438章 舊情第1210章 誘敵第939章 道士第906章 王子第544章 父子第374章 軍隊第1528章 大勢第1371章 醉酒第53章 心思第815章 內衙(二)第1025章 投誠第248章 立誓第1006章 忠誠第1385章 寺廟第188章 開始第488章 老道第534章 詭異第1382章 騎兵第1118章 盟約(十三)第1059章 生死第1335章 質問第108章 談論第10章 十八(二)第162章 動盪第458章 童生第118章 試探第375章 遇匪(一)第1280章 天狼第1173章 入宮第1414章 兄弟第82章 突破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646章 冬日第211章 年關(四)第1076章 分封(二)第1395章 虎牢第1399章 戰爭(三)第1384章 向西第1223章 降敵第1431章 冷漠第855章 中書(三)第563章 蠻兵第371章 不同第1229章 軟硬第139章 來訪(二)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1421章 建軍第201章 嚴苛(三)第1493章 過往(二)第1407章 爭權第1405章 發飆第506章 雲涌(六)第1092章 終結(五)第1424章 相交第598章 相聚第381章 求生第544章 父子第942章 刺殺(二)第1045章 大勢第1556章 拜會(六)第1024章 揮兵第267章 猛將第370章 遭遇第170章 狀元第127章 分說第169章 揚威(三)第1234章 山匪(二)第1367章 禁軍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299章 夜戰(二)第116章 對策第276章 爭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