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進攻

五月間,一個叫王罄的西蜀漢子,悄無聲息的進了長安國武監的大門。

說起來,他不是第一個入國武監進學的蜀人,相比其他生員,年紀雖然有些大,卻也不算多起眼。

沒有軍功在身,家世嘛,可以歸爲寒門一列,還不識幾個大字,入學時得的評價卻不錯,弓馬嫺熟,但在長安國武監這裡,也不算什麼。。。。。。。

這樣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順順當當的進了國武監,平常中也就透出幾分詭異來。

很快,就有人知曉,此人能入國武監進學,只因有人替其說了幾句話。。。。。。。

這樣的傢伙,幾乎天然便是生員們排斥的對象。

不過,王罄這人吧,愛說愛笑,好結交,喜熱鬧,很快身邊便圍攏一羣年輕人,一些不利的流言還沒等傳開去,便消泯了下來。

但在這個時候,誰也不知道,這個莽莽撞撞,一腳踏入國武監的西蜀漢子,自此開啓了他傳奇般的一生。

未來大秦第一位西域大都護,在二十五歲時,才名列大秦軍籍,和其他年輕人一起,滿懷期待,滿心興奮的成爲了長安國武監中的一員。

如此說來,大器晚成一說,到是可以拿來在他身上用一用了。

當然,這樣風雲際遇的故事,歷朝歷代,都有流傳,也算不得出奇,在這裡也不用多說。。。。。。

大秦成武八年,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年頭。

大秦軍政上的變革,後人們大多喜歡以大秦成武八年,國武監操典刊印爲標誌,來評說大秦成武興革的一系列舉措。

實際上,大秦從成武皇帝即位開始,軍政上的變革就再未止歇,而醞釀了七八年的時間,經過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後,終於在成武八年掀起了一個高潮。

國武監操典在此時成書。差不多可以說是一個偶然,但換個角度看的話,也可以說是必然的結果。

而在大秦成武八年五月間,軍事上的變革正在漸漸深入。禁軍士卒的裁汰,已經接近尾聲,大批的禁軍士卒解甲歸田。

給地方上製造了許多麻煩的同時,也補充了地方人口。

與此同時,因禁軍士卒安置之事。風波迭起之下,樞密院也開始正視軍卒歸鄉所衍生出來的衆多事故。

於是,也開始了軍中變革上的最爲重要的一步,對軍功,賞賜,撫卹,軍餉等一系列軍中重務的劃分進行梳理。

這無疑是完善軍事體系關鍵的一步。

對於軍人地位的提升,以及軍人以及其家眷生活保障等事上,都有着無法言喻的重要的作用。

隨着樞密院上書之事越來越多,不安的文臣們也開始本能的進行了阻撓。

但遭受了沉重打擊的文臣集團。在這個時候的抵抗只能說用軟弱來形容,軍人們佔據了明顯的優勢,並開始頻繁的觸及文臣們的底線。

軍功賞田,視武人職位以及所立軍功,徵收稅賦與文臣品級相類,傷殘者,與公侯同,見官不拜等等等等,如此種種,在之後幾年中。樞密院和中書都是糾纏不休。

而在成武八年五月,政事上的革新,其實還在醞釀之中,不論的皇帝陛下。還是中書重臣,好像都在等待一個契機。

對於成武皇帝來說,他憋着勁想要將景興鼎革拋在身後,將他那位無情無義的父皇乾乾淨淨的掃進故紙堆中。

而中書重臣們,在感受到武人們的咄咄逼人之下,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想要大展拳腳,在朝中爭奪更多的話語權。

君臣之心不同,但卻可以同策同力,所以,政事上的變革在此時看上去已是不可避免,之前種種,看上去不過是在爲此做着必要的準備罷了。

在這個時候,大秦擴張的腳步,雖然因內部的紛爭漸漸緩和了下來,但卻並未停止。

大秦成武八年五月末尾,回鶻汗國截殺了西遼國王按照慣例派往回鶻索要供奉的使節隊伍,隨後,在回鶻汗國之內,對契丹人進行了一場血腥的清洗。

與此同時,回鶻汗王召集回鶻各部,成軍十萬,在六月間向西遼發起了進攻。

契丹王曲出律聞訊大驚,而在這個時候,草原上也已風起雲涌。

拉烏爾汗木華黎在五月間已經開始徵兆草原諸部戰士,在六月間,各部騎兵已經陸續聚集到木華黎的戰旗之下。

六月末尾,草原上秋高馬肥之際,拉烏爾汗的大旄之下,以及聚集了六萬草原戰士。

此時,大將王覽也率領一萬精兵,北上與木華黎匯合。

七萬大軍,漫布於草原之上,旌旗招招,遮天蔽日。

一連串的壞消息,終於讓契丹人明白,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而西遼疆域遼闊,勢力遠達西域諸國,如今雖然正在低迷之時,卻也不可輕辱。

先是契丹王曲出律派西遼上將耶律乞仁,率兵兩萬南下,在六月中,于歸延山西麓,大破回鶻大軍。

是日,大將耶律乞仁陳兵于歸延山西麓高處,周圍漫無水源。

回鶻大軍上下皆笑契丹人不通軍事,自處死地,又知契丹人只有兩萬人馬,不願多傷士卒之下,打算困契丹大軍于歸延山麓。

當日,契丹人與回鶻大軍交戰數場,各有損傷,契丹人做急切狀,一直戰至黃昏,才收兵而回。

回鶻人傷亡不少,卻以爲得計,契丹人不過如此,圍上幾日,待契丹人缺水,便一鼓可破了。

但契丹人沒給他們這個機會。

當晚,契丹人以五千敢死之士發動了夜襲。

先以準備好的火油,焚燒回鶻人倉促立下的柵欄,順勢突入回鶻人大營。

回鶻人雖然有備,但與契丹人混戰一日,又存輕敵之心,加之軍紀鬆弛,互不統屬,當五千契丹騎兵衝入大營之時,回鶻人混戰半宿,終於陷入混亂之中。

黑暗之中,不辨敵我,回鶻人十萬大軍,在契丹人衝擊之下,亂作一團,自相殘殺而死者,不計其數。

待至天明,回鶻人驚魂稍定,開始阻殺進入大營的敵人。

而在此時,養精蓄銳一晚的契丹人主力,在主帥耶律乞仁率領之下,向回鶻大軍發起了致命的一擊。

回鶻人憑藉人數上的優勢,與契丹人混戰半日,終於崩潰開來。

是時,歸延山西麓,屍橫遍野。

契丹鐵騎,縱橫來去,回鶻人的鮮血,肆意流淌,將歸延山腳下的荒原染成一片血紅。

多年之後,商隊行經此處,還可見累累白骨,森森如獄。

是役,契丹人斬獲無算,回鶻汗國大軍,如蟻潰散,能夠逃回故土者,十中無一。

契丹人大勝。。。。。。。。

若非此時東邊戰火已起,情勢危急,契丹人完全可以率軍直入回鶻,再次上演當年西遼征服回鶻汗國故事。

但自他們的祖先耶律阿保機開始,蔓延數百年的輝煌,也就到此爲止了。

大秦成武八年六月,大將軍木華黎率草原各部聯軍近八萬人馬,發起了對西遼的進攻。。。。。。。。。

大軍漫山遍野,向西挺進。

這可以說是,大秦的一次西征,與蒙古人與西遼第一次接觸來比較,軍力更加強盛,準備更加充分,但對大秦而言,付出的卻輕微至極。

當然,與另一個時空當中,金國征伐西遼屢屢受挫不同。

這次征戰,既沒有西夏的牽制,也沒有太多的後勤上的負擔。

西遼,雖然疆域廣闊,但也已日薄西山,再無當初耶律大石爲國之時那般強盛。

治下官吏,貪婪腐朽之狀,一如老朽之金國,西夏,沒有太大的差別,這也是另一個時空中,蒙古人輕易覆滅西遼的重要原因。

蒙古人崛起的時機,真的是太好了一些,說是有如天眷也不爲過。

只是在這裡,代之而起的是大秦罷了。

大軍分兵兩路,王覽自請爲一路,率兵兩萬,與西克烈部王子圖撒和一道,沿阿爾泰山西南麓往西北進軍,兵鋒直指西遼東北大部,也是當年乃蠻人分裂出來的一支,年巴恩部。。。。。。。

木華黎則率大軍主力沿天山北麓西進。

繞過沙漠,在別失八里,終於與契丹人大軍相遇。

五萬西遼各部聯軍駐紮在別失八里,當與草原各部聯軍的先鋒相遇時,兩軍都沒有任何的猶豫,相互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一萬先鋒大軍,正是巴勒塞合部戰士組成,率領他們的,是巴勒塞合部首領巴勒塞合忽難把阿禿兒。

這無疑是巴勒塞合忽難的揚名之戰。

試探半日,在契丹聯軍耐心的等待草原聯軍主力到來,並不準備太過話費心思,吃掉這一萬很是油滑的大軍先鋒的時候。

經過一系列草原戰爭洗禮的忽難卻已經發現了西遼大軍致命的缺點。

這支西遼大軍建制非常混亂,只看旗幟的話,根本不知道,他們中間到底有多少人來自不同的部族。

甚至於,他們的人種也很難辨認清楚。

就算已部族林立著稱的草原部族聯軍,也無法跟西遼的大軍相比。。。。。。

契丹人混亂的建制,讓本來打算等待大軍主力的忽難,心癢難耐。。。。。。。。未完待續。

第1057章 激鬥第566章 謀算第1093章 終結(完)第558章 寨子(二)第1305章 論政(二)第1304章 論政第1438章 舊情第600章 來人第329章 鏖戰(三)第1131章 聖旨第193章 故人(三)第1373章 局面第1367章 聚飲(二)第266章 陣前第1569章 悚然第338章 遇敵(三)第1147章 國策(三)第1095章 商人(一)第1134章 晚間第1060章 殺人第1363章 進言第1396章 破敵第775章 鏖兵(八)第258章 潼關第83章 風雲(一)第1243章 西涼(七)第1410章 樞密第980章 稱臣第920章 死戰(三)第732章 決斷(三)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803章 漏風第617章 家族第3章 鹽監第1074章 王庭第95章 說破第174章 壽筵(一)第348章 大虎第11章 明晰第1309章 君臣第1章 聚會第1214章 財富第824章 天妖(完)第1390章 河洛第923章 安定第1042章 輪戰第309章 兩帥第1186章 種家第32章 紛亂第671章 伴駕第1336章 努力第465章 突然第1157章 拜會(七)第72章 提親第622章 紅鸞第1529章 相議第377章 豪傑(一)第377章 遇匪(三)第1169章 爭辯第1033章 相爭第944章 大笑第43章 書吏第226章 進京(一)第756章 施政第1510章 較量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1236章 右廂第547章 夫妻第611章 勸說第596章 其人第1550章 享受第856章 中書(四)第737章 退兵第620章 陛見(二)第1295章 求懇第1108章 盟約(三)第1126章 迎候第985章 開始第318章 靜夜第584章 諸事第1141章 家宴第1058章 翻臉第48章 定軍(一)第1355章 偶遇第326章 盜匪第289章 戰略(二)第167章 揚威(一)第1464章 難題第123章 頑劣(三)第81章 捉賊第839章 老頭第76章 波瀾第112章 遷陵第1103章 商人(六)第1390章 河洛第222章 來人第774章 鏖兵(七)第81章 捉賊第246章 故人第648章 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