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獎懲(九)

已經氣極的何大人一把扯住李全德的袖子,“走,咱們到尚書大人那裡去評理。

李全德如今看上去雖然還有些微胖,但這一年多來,不管是左衛練兵,還是東征之時來回奔波都沒落下他,身子骨已經被打磨的健壯非常,何奎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又怎麼能拉得動他?

拉扯之間,李全德用力的一甩手,何奎何大人一個踉蹌,手裡卻沒放鬆半點,撕拉一聲響,李全德半邊袖管已經被何奎撕了下來,好像慢鏡頭一般,何奎單手揮舞着李全德的袖管,一聲驚呼當中,仰面朝天狠狠摔在了地上,震起一股塵土,何奎頭頂上嶄新的官帽骨碌碌滾出老遠。

之前還是喧鬧如菜市場的京兆房門前,這時卻是鴉雀無聲,所有人看着灰頭土臉,掙扎欲起的何奎,心裡都只剩下了一個念頭,壞了,事情鬧大了。

李全德和費榷兩個人臉色也是一變,就算他們再是無賴,膽子再大,家世再好,也從沒想過在兵部這樣的朝廷重地動手動腳,那將是等同謀反的重罪,自己人頭落地都是輕的,這完全是個意外,但在這麼多眼睛面前,弄得一房主事來了個滾地葫蘆,這可如何收拾?

還是李全德機靈些,立即上去一把將何奎拽了起來,臉上的笑容也燦爛的好像見到了多年的好友,“何大人,我的何大人,您身子這麼虛,怎麼還跟我們這些武人拉拉扯扯的?你看,摔倒了吧?哎,我說兄弟,快給何大人看看。摔傷哪裡沒有?若是沒事,咱們再給何大人陪個理,就當這事兒沒有發生過怎麼樣?”

“你們……你們這兩個腌臢潑皮……混賴兒……”站起身的何奎官帽也沒了,頭髮也亂了,臉上還沾了些土,雖然身上摔的疼痛非常,但卻不及他心痛之萬一,晃眼間掃過圍觀人羣。卻覺各個眼神中都透着古怪和幸災樂禍的味道,今日這一摔,摔疼的不僅是他地身子骨兒,還摔掉了他的顏面,威風掃地不過如此。

想到這些,何奎已經是怒發如狂,眼睛都紅了,李全德的話更好像火上澆油。他站起來便一把抓住李全德的脖領子,嘴脣哆哆嗦嗦,“我……我……要參你們……參你們毆打上官……抄你們的家……不對,現在就跟我到……聖上面前評理……”

“呸,是你動手動腳在先。這麼多眼睛看着呢,我們兄弟可是規規矩矩的,容不得你往我們兄弟身上潑髒水,要打御前官司。好啊,爺爺們陪着你,抄家?還不定抄誰的家呢。”

聽何奎嘴裡不乾不淨,還擺出一副誓不罷休的架勢,李全德瞬間便將笑容收了起來,今日之事看來已難善了,若是一味示弱,不定這條瘋狗會怎麼攀咬呢。心念電轉之間,將心一橫,也一把抓住對方地衣領子吼道。

成欒來到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場景,亂紛紛的人羣當中,幾個老於世故的兵部官吏圍着中間三人不停勸阻,但中間兩個扭在一起的傢伙卻是互不相讓,臉紅脖子粗的扭在一起。

有些聰明也怕事的已經悄悄開始散去。一些膽子大地則還在駐足觀瞧。指指點點,任憑那位好像才被驚動的郎中大人怎麼呼喝。也不願就自離去,人聲鼎沸之間,簡直就是亂成了一團。

“左丞大人來了。”也不知是哪個眼尖的看見了成欒,遂大呼了一聲出來,接着人羣就好像炸了鍋,穿着各品官衣看熱鬧的兵部官吏哄的一聲立馬散去了一大半,剩下地除了不知所措的,還有就是幾個臉色煞白的護兵了。

場中鬧的不可開交地幾個人也安靜了下來。

成欒黑着一張臉,看了衣衫凌亂,猶自怒目相視的幾個人一眼,轉頭朝其他不相干人等厲聲道:“都給本官散了,這裡是兵部重地,既不是東市也不是西市,瞅瞅你們的樣子,哪裡還有半點朝廷命官的樣子……還不快滾……

還有你們幾個,去,守在外面,再有誰往這裡探頭探腦,直接拿下。”

剩餘的官吏除了京兆房的以外,都是紛紛散去,幾個護兵臉上也是一喜,知道這是左丞大人照看他們,不然若是追究下來,不管這幾位鬧事的老爺們是個什麼罪名,他們這些護兵一個玩忽職守的罪責終是逃不掉地,幾個人立即大聲應是,轉身就走,誰也沒那個心思再回頭看上一眼。

成欒則是臉沉如水,看向剩下衆人的目光就像是刀子般,讓人渾身都是涼颼颼的,“你們真是好的很呢,我在兵部十餘年,這等駭人聽聞的事情到是頭一次碰上,好,好……”

連說了幾個好字,徑自走上門前臺階,這才又轉頭看向如喪考妣的衆人,“都趕緊進來,還嫌不夠丟人現眼?”

此事到此也就沒人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不過是人都知道,此事不算完,往深了想想,何奎是尚書大人親自提拔上來的,而鬧事的左衛軍官卻是那位都指揮使,鷹揚將軍趙石地屬下,這兩個人可都是本朝新貴,天子寵臣,這時鬧起意氣來,也不定是誰吃虧呢,這熱鬧可是有地瞧了。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還不到下衙的時候,不僅整個兵部上下都知道了此事,便是其他各部地官吏也沒一個不知道的,無心的看熱鬧,有心的看門道,六部上下,多少人都在思索着其中的關節,私下議論的更是不計其數,最讓人覺着蹊蹺的就是鷹揚將軍趙石至今還未回京,他的下屬怎麼就如此大的膽子?

和兵部打官司地人也是屢見不鮮,不過直接找上門去。鬧個天翻地覆的卻是國朝以來一個都沒有的,就算這兩個羽林軍官都各有身份家世,衆人也是覺着這兩人不是瘋魔了,便是吃了雄心豹子膽,議論紛紛之際,真個是鬧了個滿城風雨。

這熱鬧事到了這裡還不算什麼,第二日早朝,突然出現在金殿之上的鷹揚將軍趙石讓許多人都吃了一驚。所有人心中都是恍然,原來這位已經悄悄回京,就說嘛,李全德和費榷兩個人就算再混賬,膽子再大,又怎麼會糊塗到這個地步?原來主事之人已經回來了。

能夠站在這金殿之上的文武大臣,都可以說是大秦重臣,不認識的佔了一多半。趙石頭一次參予早朝,金殿上也沒他的位置。

按說他羽林左衛都指揮使的職位是正經地三品武官,比這朝堂之上大多數武職官員品階都要高的,但歷來羽林衛指揮使的品階都帶着許多的水分,不過是爲示尊榮。又是御前親軍,所以品階纔要如此之高,在實權上則差的遠了,所以朝堂議事。若無皇帝召見,羽林衛指揮使一輩子也別想踏上這金殿半步的,最多是守在外面,和站殿將軍等同。

不過他又獲賜鷹揚將軍號,品階雖是未變,但卻實實在在有了站在這金殿之上的資格,若不是他領着羽林左衛都指揮使的職銜,出兵放馬。便可以坐鎮一方,獨當一面了,離建衙開府,其實也只一步之遙。

站殿將軍渾身披掛,盔甲亮地能照嚇人的眼睛,不過在趙石眼中,這一身打扮就像是一件精美的瓷器,估計也只能當擺設。和又臭又硬的石頭撞上一下。碎的絕不是石頭就是了。

這位連臉都遮在面甲下面地站殿將軍將他領進了金殿,並示意他站在武官前列末班。大殿之上的數十羣臣眼光都似有似無的飄了過來,目光中的含意各式各樣,有好奇地,有含着敵意的,也有幸災樂禍的,等等不一而足。

但讓那些有心之人喪氣的是,這位年輕的有些出奇的鷹揚將軍,只是掃了衆人一圈,便將眼神斂了起來,身子好像不安的動了幾下,便整個安靜了下來,絲毫沒有那些初上金殿面君的官員們地侷促和緊張。

他們卻不知,這個時候趙石心裡也是拎着的,這可以說是空曠的金鑾寶殿和前世在電視上看到的可大不一樣,一種由權力所產生的威嚴讓人不自覺的便感到有些窒息,羣臣一個個都是臉色肅穆,便是說話的聲音都小的不能再小,趙石甚至感覺身旁站着地這個傢伙連呼吸都是若有若無地,好像這大殿裡的空氣都有些尊貴不可一世地味道,這便是趙石第一次進入這金鑾寶殿的感覺了,回想起來,好像金殿之上金碧輝煌,而又古色古香的裝飾都沒怎記得清楚。

接下來,皇帝駕到,羣臣山呼萬歲,準時準點正式升殿議事,趙石瞅了瞅天色,外面還是黑濛濛的,這殿升的也太早了些,也虧那幾位白髮蒼蒼的老頭兒能起得來。

這一天的早朝也註定不會如往常般平靜,升殿之後,皇帝陛下第一個找的便是趙石,這到也不奇怪,看見趙石上殿,很多人便已經知道今日皇上第一個找的肯定是他了,不過讓羣臣驚愕的卻是,皇上不是要賞賜這位立下大功的心腹寵臣,而是要打這位鷹揚將軍的板子,也就是十廷杖。

看見趙石毫不猶豫的低頭認罪,之後被押出金殿,所有人都好像在看一齣戲一般,很多人心中腹誹,這也太……那個什麼了……

昨日兵部的事情這裡沒一個人不知道的,今日一上殿,看見趙石也來了,很多人以爲今日金殿之上必定有一場好戲呢,沒成想,這位鷹揚將軍連話都沒說,就敗下了陣來,不過,好像也不對,這罪名可是擅離職守,和昨天的事情可不搭界,有些心思活泛的,已經把目光瞅向了兵部尚書李承乾,看見對方嘴角抽動,臉黑的和他身後的那位何奎何大人有一比,衆人這才覺得摸到了關節所在,看上去挨板子吃虧的是那位少年新貴,其實落了臉面的卻是兵部,不然這板子也不會先打,之後罪名羅列在一起,一起罰了豈不是好?

如此可見陛下的心思了,這位少年新貴真不愧是當朝第一寵臣,如此大事,也只捱上十板子就過去了,陛下對他的寵幸可見一般了。

李承乾可是滿心的窩火兒,今日朝會,他可是準備了許多的說辭,還特意將何奎帶了上來,打算來個當庭對峙,再加上之前那個毛頭小子還有擅離職守的罪責未清,就算陛下回護於他,最終也要讓他吃下肆意妄爲的惡果的。

但沒想到方一升殿,根本沒容他開口,這事兒好像就已經出了他的掌握,偷偷瞄了高坐於上的景帝一眼,也不敢多看,立即便移開目光,心裡卻在想陛下是個什麼意思?難道這樣的大事便如此輕描淡寫的過去了?隨即便暗自咬了咬牙,這事兒怎能容那狂妄到了極點的毛頭小子如此輕鬆的過關?

但他卻不知,景帝李玄謹此時看似平靜,心裡卻也是惱怒異常,昨日之事當時便傳進了宮裡,當時他便將端在手裡的茶碗給摔了,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大秦數十年以來,最關鍵的一戰就在眼前,卻還有人在底下鬧騰,當真是該死。

但隨後便平靜了下來,這兩個人現下都是他極信重之人,大戰在即,處置是不可能了,現在朝局還不十分穩固,正是用人之際……。

本打算私下召見兩人,將庭辯省了,但當時楊感正在他的身邊,卻是說道:“此事既已鬧的滿朝皆知,如此處置恐怕不妥……”

這話說的雖然不甚明瞭,但李玄謹卻已明白其中關節,之前冒官一案處置的雷厲風行,如今這兩個人鬧了這麼一下,若是輕描淡寫的放過了,滿殿朝臣嘴裡便是不說,恐怕於他的皇帝威嚴也是有損,所以昨日晚間李承乾和趙石相繼請見都被擋了回去。

如此這般,今日早朝一上來,也沒容兩個人開口說話,便先打趙石的板子,這個意思已然十分明瞭,是想讓兩人自動請罪,他也好有話所的。

第284章 罕王第1047章 狂勝第762章 歸人第856章 中書(四)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163章 慶功(一)第855章 中書(三)第182章 爲官第390章 爲官第1195章 年關第537章 來臨第1054章 宴請(二)第781章 議和(三)第1018章 說服第583章 末路第453章 條陳(二)第1429章 提議第1355章 踏青第1439章 做歌第1213章 攻城第1448章 相遇第891章 冷淡第933章 問答第1305章 論政(二)第1019章 猶豫第981章 安達第218章 偶遇第1062章 天下第808章 打動第790章 歸途第63章 殺戮第827章 王氏第808章 打動第781章 議和(三)第1533章 登門第732章 決斷(三)第372章 襲戰(一)第1413章 明遠(二)第589章 大將第501章 雲涌(一)第613章 哭了第351章 祝壽(一)第73章 相談第1437章 殷切第959章 狂熱第1404章 請命第463章 洞房第841章 寧陰第1254章 突擊(二)第1267章 軍心第373章 北行第1268章 使者第1394章 兩喪第928章 大勢第232章 黃雀第700章 亂子(一)第204章 嚴苛(六)第1438章 舊情第649章 偶遇第382章 豪傑(六)第390章 爲官第562章 話題第1483章 勸諫第137章 密議(三)第534章 詭異第555章 漢中第611章 勸說第1010章 螟蛉第143章 出行(二)第557章 寨子第1174章 宮飲第1166章 人情第251章 爲謀第384章 兇險(一)第1066章 深意第1408章 商人第1427章 血色第122章 頑劣(二)第1565章 相議(二)第1473章 大案第1102章 商人(五)第941章 刺殺第680章 相遇(三)第248章 立誓第1203章 訓誡第656章 銀子第487章 帳內第1352章 官員第215章 年關(八)第774章 鏖兵(七)第966章 衝鋒第223章 成軍第1507章 展示第1208章 初戰第1457章 密談第685章 歸人第1010章 螟蛉第1497章 內訌第486章 發作第1237章 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