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鬼祟

李圃這人到底方正,轉臉便問了問兵部這裡對議和有何建言。

李承乾想了想,也不諱言,道:“能議則議,不能議則戰,方今天下,能與我大秦爭鋒者幾稀,前方將士求戰之心日甚一日,所謂軍心可用,此正爭雄天下之時,和議成了,只爲休養生息爾,不能有虧國體,不能將士戰心,和議不成,亦於我大秦無礙……”

“不過我以爲,金人狂妄自大,後周卻軟弱可欺,不若以兵勢先迫周人定下和議,金人那裡孤掌難鳴,只需靜觀其變就好。”

李圃頷首笑道:“李大人此言,正合我意,來日向陛下進言,當與大人同往。”

李承乾心中一喜,抱拳道:“多謝李相,朝堂有李相在,真乃社稷之福也。”

李圃擺手,稍稍謙遜,便又問道:“趙柱國回京也有幾日了,可去大人府上拜會過?”

李承乾笑了笑,緩緩搖頭。

李圃皺了皺眉頭,大將軍趙石回朝,雖無張大將軍風光,但朝廷論功行賞,一點也不下於張大將軍,封定陽侯,冠軍大將軍,雖無實職,但尊榮卻已遠超同儕。

難道還是生了怨尤之心,不然的話,拜會樞密使,兵部尚書等人,也是應有的禮數,想到這兒,心裡不免有些不快,更是暗道了一聲,驕狂……

瞅了一眼李承乾,有心想問問。趙石可有與其他人走動,但想到此人與趙柱國有隙,難保不會趁機說上些什麼於他聽,自己聽也不是,說也不是,還要問難,也就不問了。

不過現如今朝堂也是多事之秋,長安王氏那邊很不消停,漸有與二皇子連結成黨之勢,皇后新喪。太子又受了斥責,被禁於宮中,想想最近聽聞的定軍侯府中的事情……

此事不大可也不小,大將軍的妹妹被人休了,卻是成了許多人口中的笑柄,但這個笑話對於他來說,可一點也不好笑。

好端端的,那個叫什麼來着……好像是姓許,是失心瘋了還是怎的。就休了妻子,自己跑到河中上任去了?聽說還是以無後這等事爲由。這不是胡說嗎?正妻無後,可以娶妾,難道將正妻趕下堂去,就是好名聲了?

這裡面定是別有隱情了,想想趙柱國那時還沒回京,李圃心裡就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儲位之爭啊……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想到這裡,暗自告誡自己,李圃啊李圃。別看你現如今位極人臣,但若捲進此等事中,也隨時便有巢覆之憂,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切記,切記……

李承乾自然不知道李相大人心裡想的這麼多,但他卻沒有半點就此事開口的意思,他與趙石有隙之事朝野盡知。

此時開口。無論話好話壞,都不能取信於人,何苦來哉?在中書待的久了,比之以往。他可是要聰明的多了呢。

李圃想的多且深,不由有了些頭緒,緩緩道:“大將軍趙石有功於社稷,回京之後,履任何職,兵部應該有些章程了吧?”

李承乾愣了愣,難道這位與趙柱國有什麼干係不成?

不怪他這麼想,以他想來,趙大將軍的職位定然是要有的,但不急於一時,陛下那裡的意思好像也是要緩一緩。

這裡面不但是有忌憚的意思在裡面,而且前方將士求戰之心越來越盛,這是好事,但對於朝廷來說,卻也有些爲難。

朝廷看的是大局,軍中之人看到的是功勳,天然便是有着差別的。

朝廷想給這些驕兵悍將們套上籠頭再說,將兩位大將軍召回京師其實就有這麼個意思在裡面,張培賢任職樞密副使,趙柱國這邊,要小心一點,畢竟此人太年輕了,照陛下的意思,還是要壓一壓,所以不急。

趙柱國如果是聰明人的話,就老實的等着,如果要鬧出些事來,朝廷這裡正好也就有了藉口。

李承乾想的很清楚,也很明白,自覺揣摩上意上面,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但李圃問出這麼一句來,自然讓他有所懷疑,但他主意已定,不會因爲李圃一句話便更改什麼。

微微眯着眼睛,硬邦邦的便道:“朝廷大將調配之上,兵部怎敢擅專,這還要看樞密院的意思,不如李相問問汪大人去……”

這話裡就有說道了,李圃與樞密使汪道存是好友不假,但要說兩個人沒有一點間隙,是誰也不信的,這些年,李圃與汪道存兩人是走動越來越少,當然,這裡面也有王不見王的意思。

當年楊感爲相時,身兼兩職,壓的旁人都擡不起頭來。

但楊感去後,當今陛下趁機將同門下平章事與樞密使分了開來,所以朝中又是一番局面。

而李承乾卻是知道,當年汪道存想與李圃結成兒女親家,但卻爲李圃所拒,當時還是一樁笑談來着,說李圃懼內,所以親事才未成了,但試想一下,這麼兩家結親的大事,怎會因婦人之言而作罷?不過是想保住兩家顏面罷了。

一個婉拒了親事,一個落了面子,兩家看着還和氣,但自那以後,走動就越來越少了……

他將汪道存擡出來,就是要死死堵住李圃的嘴,話兒說的可不軟。

李圃微微一笑,心道,曉得你便會如此說,這麼一來,趙大將軍那邊卻好說話,讓他去尋你打擂臺便是,至於得罪些旁人,卻也無關緊要.

兩人又說了兩句,李承乾便起身告辭,李圃也不挽留,起身相送,自楊感去後,中書之於兵部,掌控漸弱。

不但如此,兵部尚書李承乾乃皇帝近臣,兵部一旦有事,便可直入陛下耳中,樞密院向來與兵部不睦,也就造成了中書有事,傳兵部,兵部一看不滿意,則便推諉到樞密院身上,實際上,樞密院又指使不動兵部,所以,兵部在李承乾任內,反正是有點獨立於中書,樞密院之外的意思了。

不過這也只是心照不宣的事兒,兵部如今雖權重一方,但錢糧緊緊握在中書手中,將士任免,大半兒職權歸於樞密,大軍調撥,兵部話語權要重些,但還是要與樞密院商議才成,這麼一來,其實兵部是兩頭兒受挾,加之兵部尚書李承乾常以景王府舊人自居,又好權柄,多爲朝堂重臣所不喜,所以說,兵部的日子並不算太好過。

與其說是成了獨立王國,實際上近乎於被孤立了出來,這等朝野政局,根子上,卻在當今陛下那裡,是好是壞,實在難以說的明白,帝王之術罷了。

李圃自然瞧的明白,所以對李承乾這位兵部尚書並不稍假辭色,三言兩語,便將李承乾打發走了。

但李承乾身在局中,反而有些糊塗,迴轉兵部的時候,在轎子中便有些惱火兒,覺着以往自己以入樞密院或中書任職爲榮,實在有些愚蠢,如今入了中書才曉得,什麼事都要商量,什麼事都要從長計議,什麼事都要從衆之議是多麼的難受。

受制於人就不說了,如今一入中書,他便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無論大事小情,他到是能說得上話,但真的是附和者稀,而中書中也顯不出他來。

中書有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坐鎮,幾位參知政事皆是大族出身,六部尚書,吏部爲首,戶部次之,兵部再次,但人家禮部尚書方謙也是陛下近臣,職權上也並不下於兵部,如今還是用兵天下的時節,若是等天下承平,禮部定然一躍居於兵部之上的。

工部每每都是哭爺爺告奶奶的角色,有了兵部在,也只不過多了個哭訴對象,人家一點也不在乎這個,刑部職權使然,疏離於其他諸部,朝堂之上雖然說話的分量輕些,但一到地方上,刑名之事卻是重中之重,一點也輕忽不得的。

瞧瞧,瞧瞧,兵部都快成他孃的後孃養的了,想到這裡,李承乾不由喘了幾口粗氣,轉念心想,是不是該和方謙方文謹多走動走動了呢?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談笑,聲音不高,但就在轎子左近,他自然聽的真真兒的。

“聽說趙大將軍昨日去了彩玉坊……”

“真的?胡說,你小子咱們又不是不知道,許見過趙大將軍?”

“就算沒見過,但咱表弟可是羽林軍校尉,見過大將軍不只一次,昨晚半夜,他飲酒歸家,親眼見大將軍從天香樓出來的……”

李承乾聽到這裡便是心中一驚,轉念便是一喜,皇后大喪雖已過了有半年多了,但這頭一年,別說嫖宿娼門了,連宴飲也是要禁的,當然,大秦律上本就禁止官員去青樓廝混,但這一條已經浮於表面,多數人是不會理會的。

國喪過去也有多半年了,連皇帝陛下年關時也是大宴羣臣,所以禁宴飲一說,也就是那麼一說罷了,不過位高權重的朝堂重臣卻不能視若無睹,一旦被人蔘上一本,一個德行有虧的罪名肯定逃不掉,別說去嫖宿了,他與趙石有隙,心裡立即便想,要不要參上趙柱國一本呢?

但……宦海沉浮這麼多年,李承乾的城府可不是鬧着玩的,當時便清醒了過來,掀開轎簾,盯着兩個方纔談笑的護軍,冷冷呵斥道:“這般輕浮,以後不用你們兩個隨本官出行了。”

不管兩個臉色煞白的護軍,李承乾眯了眯眼睛,心中冷笑,想借老夫的刀?行如此鬼祟之事,卻是將老夫當成什麼人了?

第201章 嚴苛(三)第1386章 蜀僧第780章 議和(二)第696章 苦口第738章 行路第1240章 西涼(四)第480章 蜀亡第959章 狂熱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1179章 人情第1067章 強弱第823章 天妖(五)第232章 黃雀第1506章 滅遼第3章 鹽監第1290章 教誨第1027章 豐厚第1459章 夠嗎第1558章 攻防第1410章 佈局(二)第961章 卡勒第84章 風雲(二)第894章 戰爭第1433章 謀算第367章 狂戰(三)第68章 縣城第207章 嚴苛(九)第1140章 府中第1038章 掌握第708章 戰略(一)第1559章 包圍第243章 崩殂第1190章 廷議(二)第232章 黃雀第1353章 失誤第1461章 怪事第1194章 公主(二)第1271章 元康(二)第398章 獎懲(三)第298章 夜襲(一)第1374章 推心第933章 問答第1451章 揪心第441章 遊園(四)第570章 重傷第120章 世傑第1202章 祭祖(三)第156章 比鬥(二)第472章 內衙第1545章 空文第211章 年關(四)第1478章 突兀第400章 獎懲(五)第452章 條陳(一)第229章 暗流第626章 任命第1376章 學說第569章 陌生第414章 山林第531章 商議第1397章 戰爭第500章 異心第342章 突圍(一)第1493章 過往(二)第39章 慶陽第417章 家事第448章 武學(一)第1392章 佛會第828章 小人第815章 內衙(二)第137章 密議(三)第477章 大戰(三)第1425章 問話(二)第1160章 主從第809章 桃林第1345章 暴怒第134章 先生(五)第197章 孤僻第1046章 來人第1355章 踏青第1011章 朝野第1556章 拜會(六)第1355章 偶遇第1432章 興革第1053章 宴請(一)第734章 臨汾第1147章 國策(三)第963章 突襲(二)第1561章 碰撞第896章 悄臨第638章 國武(二)第294章 精兵第1457章 密談第55章 奴才第23章 衝動第136章 密議(二)第572章 進退第78章 操練第1201章 祭祖(二)第376章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