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吉兆

六更到,還是月票,呵呵,看見又多了一位掌門,大家起立鼓掌,歡迎。

當夜,大將軍趙石親自上門拜訪大將軍張培賢,因在國喪期間,不便飲酒,再說兩人也沒那個交情,只是以清茶相待。

趙石開門見山,言道:“大將軍折匯,首鼠兩端,左右旁顧,不堪信重,今上欲以大將軍代之,大將軍意下如何?”

張培賢其實就等着這一天呢,這些時日,除了上衙之外,就沒出過門兒,什麼人來了都是閉門謝客,姿態已經做足,想到前敵領兵之心頗爲熱切。

但聽到趙石的話,還是皺緊了眉頭,沒露一點歡容出來,“折家乃國家之棟樑,折家子弟浴血沙場者,不知凡幾,所以還請大將軍手下留情。”

趙石冷冷一笑,道:“大將軍放心便是,如今朝野動盪,羣臣不安,若是軍中再生事端,將不堪設想,所以敦促折匯回京便是,折家不會大動,但敲山震虎,總要讓折家明白,有些事是不能做的。”

張培賢心中稍鬆,沉默片刻道:“柱國,你我雖未有深交,但你之領兵才幹,老夫常自嘆不如的,也深有佩服之心,然王氏已去,折家再動,恐非妥當,還請柱國三思而行,也勸勸陛下不要操之過急纔好。”

趙石頷首,道:“大將軍爲國之心,我自知之,朝野之事,轉瞬即平,大將軍無須擔憂,只折匯次子折思廉,辱我甚矣,不但勾結王佩之子王仲坤,將家妹休了回家,且還窺伺我之妻妾,之前竟向王虎那廝討要,如此喪心病狂。視我如無物,若此人還活在世上,怎能平我胸中怒氣?”

“折匯是大將軍,我就不是大將軍了?他謀我算我也就罷了,竟然行那鬼祟陰毒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雖不知是否折匯授意。但折思廉此人,定難逃性命,大將軍若認爲我錯了,我也無話可說。”

張培賢聽的目瞪口呆,倒吸了一口涼氣,半晌,卻也是怒容滿面,一拍桌子道:“果真如此?”

趙石直視他的眼睛,沉聲道:“若是編造。這等荒唐之事,可謂是自揭其醜,以趙石今時今日之地位,難道趙石不要臉面了不成?”

張培賢在地上轉了兩圈,怒氣稍減,卻是嘆息了一聲道:“若果真如此。老夫也沒臉攔你,折匯……唉,折家祖宗百年威名,一朝喪盡,真真是……折匯確實不堪大任,請大將軍回稟陛下,老夫願往敵前。換折匯回來。”

“大將軍深明大義,可惜這裡無酒,不然定要敬上大將軍一杯。”

張培賢終於笑了起來,搖頭道:“一杯怎麼夠。一罈還差不多。”

兩人相視而笑,其實有一句話兩人都沒說,那就是他兩人聯手,大秦便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他們面前負隅頑抗,折匯也不行。

因爲趙石在西軍中威望已經到了頂峰,而張培賢常年掌握東軍兵權,在東軍中的威望也不做第二人想,可以說,兩人聯手,能控制朝廷八成的軍隊,別說折家,便是折種兩家加起來,此時也不夠看的。

而且,這兩個人是大秦大將軍中軍功最重的兩位,其他幾位都比不了,折匯更是膛乎其後,折家自大將軍折木清去後,再非往日的折家了。

之後兩人又密談良久,趙石這才告辭出了定陽侯府。

這個時候,趙石可謂是一身輕鬆,再沒有什麼事情縈懷了,回府的一路上,琢磨着是不是該到長公主府邸看一看了。

不過大軍久駐城中,總歸是不成的,近日裡,已經鬧出了不少亂子,不能再這麼下去了,該除去的人已經除去的差不多,該殺的人也殺的差不多了,撤兵的日子就是眼前,封賞過後,就是撤兵之期,還是閒不下來啊,趙石心中微嘆。

大秦成武元年五月末,大將軍張培賢帶着聖旨以及隨行一衆人等,從長安起行,直奔河洛而去。

而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吐蕃低地,衆部族之首,吐蕃人稱之爲太陽之子的李匪,送上賀表,賀大秦成武皇帝登基之際,一併提及吐蕃低地部衆內附之事,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朝野上下,盡皆震驚莫名。

吐蕃,太過遙遠的記憶,這個屹立在漢人土地西邊的,經歷千年歲月,依舊不倒的大國,雖與大秦交界,但卻好像離的很遠很遠。

最近的記憶,好像就是唐末安史之亂時,曾出兵助大唐平亂過,但說實話,記憶並不算美好,據載,吐蕃鐵騎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無所不爲,殘暴之處,比之安史亂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隨後唐末亂世,吐蕃更是將西北大片領土劃作了自家地盤,這也正是吐蕃低地的來由,之後吐蕃國力漸弱,大秦崛起於西北,兩家互不相犯已經有些年頭兒了。

與吐蕃打的交道最多的其實還是西北鎮軍,常與吐蕃交易戰馬,鹽茶等物,算得上大秦戰馬一個重要的來源。

但對於吐蕃國內之事,大秦就並不算了解了,因爲吐蕃高地之上,不但部落林立,而且根本不適合漢人居住,在漢人眼中,乃是地地道道的蠻荒所在。

吐蕃王庭如何如何,只要沒有對大秦造成威脅,大秦也懶得去關注什麼,吐蕃比大秦大的多的多,消息根本傳不過來,大秦也無意去窺探什麼。

實際上,早在幾十年前,吐蕃低地就已經不在吐蕃王庭治下了,而吐蕃國內之混亂,也是大秦無法想象的,真實的情況是,吐蕃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名存實亡,陷於了分裂和戰亂之中,不然的話,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怎麼可能視中原漢人地界大亂於不顧,安靜了這許多年?

直到數年之前,李匪率一衆馬匪闖入吐蕃低地,率領吐蕃低地各部,擊敗吐蕃高地大軍,順勢衝向高地,差點殺到吐蕃王庭所在,在那個時候,吐蕃這個名詞其實已經真正成爲了歷史。

而今吐蕃低地還算平靜,而高地之上,部落之間征戰不休,奴隸起義如火如荼,吐蕃王庭更是被一把火兒燒了個乾淨,當然,這裡面傳教的佛陀們就不用說了,戰火中一半都是他們挑撥起來的。

這些事情,大秦君臣都不知道,在他們想象中,吐蕃還是盛唐時節那個使得公主遠嫁的強大吐蕃呢,而這種印象,也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所有人都震驚難言,所有人都在想,李匪是誰,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可是個漢人的名字,竟然成了吐蕃低地之王?竟然還要內附於大秦,吐蕃低地,那是多大一片疆土啊,低地之王,怕是和皇帝也差不多了,爲何要內附而來,會不會因此與吐蕃王庭交惡?

一瞬間,大秦好像便由皇位更迭,王氏門閥血流成河,牽連日衆的朝野動盪中走了出來,所有人的心思都被這件大事所牽動了,即便是盛唐時節,有部落內附也是不得了的大事,更是不得了的功勳,何況是現在的大秦?

一夜之間,朝野風向完全就變了模樣,從人心惶惶,膽戰心驚,到滿心震驚,卻又滿心狂喜,驕傲自豪,轉變之速,超出了所有人意料之外。

消息傳出之後,朝臣先是一片沉默,接着便沸騰了起來,各種奏疏接二連三的的飛向中書,來到成武皇帝的龍案之上。

說什麼的都有,有歌功頌德的,有滿懷憂慮的,有趁此建言的,有懷疑此事真假,請陛下細查三思的,等等等等,五花八門。

這才只是京師所在,相信不久等這個消息傳遍大秦,又是另一番景象,景帝駕崩,曲氏謀逆,王氏族誅等等大事,在這件事情面前,都顯得過於的渺小了。

之後,宮中有旨意遞到中書樞密院,其中就有細述李匪此人生平,衆臣傳閱,各個看的目眩神迷。

李匪,出身李家部將,辭官之後蟄伏於西北……之後種種,皆有修飾闡述不提。

看了這些,所有人心中只有兩個字,人傑。

這樣的傳奇經歷,甚至有過於大將軍趙石,不是人傑是什麼,再一想,此人竟然還曾在李敢當麾下效力過,也就是說,與大將軍趙石脫不開干係了。

許多人想到這個,心裡已是暗歎,老天爺,這還讓不讓人活了,趙石如今已是勢大如此,再加上吐蕃低地內附之功,還不反了天去?

不提衆人心中所想,此事對於大秦來說,實是千載難逢的好事,也是一件足堪誇耀的功績,而新帝登基,朝堂不穩的現在,更是一顆定心丸服了下去,初一登基,便已使吐蕃低地臣服,這真的是個好兆頭,還是了不得的吉兆,這可比那些經不起推敲的祥瑞強的多了……

月票,月票……

———————————————————————————————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戰第1020章 安達第191章 故人(一)第635章 定計第537章 來臨第1346章 聚會第590章 要命第1385章 寺廟第1356章 消息第796章 見駕(二)第1501章 護衛第778章 道途第163章 慶功(一)第649章 偶遇第381章 豪傑(五)第1426章 論妃第492章 風起(一)第178章 壽筵(五)第1063章 秋深第1367章 禁軍第1261章 韋州(七)第1501章 護衛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1360章 陰暗第1472章 名醫第384章 來客第678章 相遇(一)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253章 家宴第254章 夫婦第991章 小戰第1222章 殘暴第752章 大火第1164章 惱火第412章 李府第994章 戰前第970章 收穫第1478章 突兀第1277章 右路第788章 驚異第334章 山匪(四)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1258章 韋州(四)第211章 年關(四)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1173章 入宮第1433章 謀算第148章 計議第1456章 風陵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1429章 書信第1065章 戰歌第845章 牢獄第1164章 惱火第1393章 安撫第68章 縣城第403章 獎懲(八)第381章 豪傑(五)第534章 插曲第231章 父子第1243章 西涼(七)第938章 走馬第1374章 推心第482章 參議第610章 出城(一)第246章 故人第1517章 簡字第1372章 調侃第1216章 棄軍第379章 豪傑(三)第917章 序幕第151章 殺人第1067章 強弱第353章 祝壽(三)第759章 烽火第1248章 西涼(十三)第1475章 閨語第423章 來客(一)第742章 勤政第78章 操練第227章 進京(二)第724章 洛陽第337章 遇敵(二)第751章 崎路第1095章 商人(一)第1390章 等待第587章 廷議第1405章 發飆第1344章 大坑第1468章 戰議第1353章 捉拿第671章 伴駕第561章 人情第1407章 爭權第1310章 君臣(二)第1104章 商人(七)第588章 君言第936章 權勢第1470章 稱病第1109章 盟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