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過於求穩的李世民?
【西北:蕩平吐谷渾之戰】
“都準備好,務必一字不落的都給陛下記下來!!!”房玄齡興奮極了,指揮着手下文官務必要把視頻裡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
“神諭”竟然把消滅外敵過程描述的這麼詳細,這不就是在給他們“泄露天機”嘛!
這種“天機”要是錯過了,那豈不是要挨天打雷劈?
【貞觀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名將李靖攻討吐谷渾。】
“他孃的,怎麼又是老李?”程咬金不服氣的嚷嚷起來。
李靖斜了程咬金一眼,問道:“怎麼,你‘程三斧’不服氣?”
兩人都是多年的老友,彼此對對方都是知根知底,而且程咬金對李靖也是十分佩服和恭敬的。
程咬金正在耍人來瘋的時候被李靖瞪了一眼,頓時便老實了下來,嘟囔道:“說說而已嘛,兇什麼兇?”
“.”
【吐谷渾主要活躍於西北祁連山脈,以及黃河上游地區。
彼時,在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的授意下,吐谷渾軍隊屢次侵犯唐朝邊境,忍無可忍的唐太宗李世民當即下令,命李靖、李大亮、薛萬均等人出兵大舉討伐吐谷渾!】
【李靖接到命令後,率領大軍深入青海地區,擊敗了吐谷渾的部分軍隊,並斬殺了吐谷渾名王。
後來,李靖又引兵深入兩千多裡的無人區,與可汗慕容伏允大戰,生擒其名王樑屈蔥。
可汗慕容伏允一路逃到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但唐軍卻依然深入沙漠追擊,最後攆得慕容伏允只剩下幾百號人。
可汗慕容伏允後來自殺身亡,但也有被部下所殺這一說法。
慕容伏允死後,他的兒子慕容順便舉國投降了唐朝,唐太宗封慕容順爲可汗、西平郡王。
至此,吐谷渾便成了唐朝的屬國。】
“不愧是我大唐的軍神!”
“藥師,還是厲害的!”
“老李,牛逼啊!”
“我大唐將士,無敵!!”
“無敵!無敵!!”
【御駕東征:高句麗之戰】
看到高句麗,剛剛還歡欣鼓舞的衆人,頓時齊齊色變!
要知道,隋朝時候隋煬帝曾三次征討高麗,生生把自己的國家給徵沒了!
而李世民竟然也要攻打高句麗,這自然會讓人聯想起不好的過往。
【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出兵遼東,發動了進攻高句麗的戰爭。
高句麗地理位置比較特殊,位於大唐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多山多丘陵,易守難攻。】
【時年,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弒君攝政,立了一個傀儡國王。而這時候,百濟國又聯合高句麗攻打新羅,斷了新羅入唐的通路。
新羅王比較聰明,在被人聯手欺負的時候就趕緊跑到唐太宗面前去告狀,唐太宗李世民派出使者出使高句麗,試圖讓其停戰。
可高句麗沒有給“天可汗”的面子,直接拒絕了停戰。
於是,唐太宗一怒之下,決定發兵親征高句麗!】
“糊塗啊!”
“陛下,草率了啊!”
“這怕不是高句麗人的奸計?”
在衆人的猜測下,視頻畫面繼續播放着,
【唐太宗李世民命刑部尚書張亮爲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兵四萬從山東渡海直指平壤;命李績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領兵六萬多以及蘭、河兩州歸降的胡人,直指遼東。
唐軍水陸並進,雲集幽州,並詔新羅、百濟、契丹等小國一起分道攻擊高句麗。】
【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接連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並擊敗圍困高句麗大將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成功收降高延壽、高惠真以及四萬軍士。
此後,唐軍開始專心攻打安市城,但安市城牆高城厚,城內百姓也都全力支持守軍士兵,依靠天險、人和,唐軍一時無可奈何。】
【此時,有不少大臣認爲,高句麗大兵傾巢而出,平壤城內必然空虛,建議繞過安市城,直接奇兵取平壤。
但李績擔心越過安市會被高句麗軍截斷糧道;而長孫無忌認爲,皇帝御駕親征,求穩不求險,應該按順序先攻破安市城才安全。
於是,唐太宗李世民就下令繼續圍攻安市城,但又久攻不下,雙方形成對峙。
最終天氣日益寒冷,草枯水凍,糧草也即將耗盡,軍隊戰馬都沒辦法久留,無奈之下只好退兵回朝。
而唐太宗李世民,直到去世,都沒能滅了高句麗。】
“朕失敗了?”李世民有些不可置信的盯着光幕。
而衆人,也都沉默了下來。
同時,衆人心裡也泛起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爲何‘軍神’李靖沒有隨李世民出征高句麗?而是換成了李𪟝?”
不是說李𪟝比李靖差.雖然確實要差上那麼一點,但李𪟝依然是大唐最頂尖的統帥之一。
不過在衆人心目中,顯然李靖纔是那個最佳的人選。
“貞觀十八年,藥師好像已經七十多了吧”有人道出了衆人心裡最大的猜測。
七十多歲了,就算還活着,恐怕他的身體也無法支撐他遠征高句麗吧。
竟然終李世民一生都沒有拿下高句麗,難不成它真是中原王朝的剋星嗎?
“要是老李能多活二十歲,管它高句麗還是矮狗麗,統統都要被宰了扔去喂狗!!!”老程眼睛有些紅紅的,他故意用大嗓門來掩蓋心中的悲痛和不甘。
【沒能滅掉高句麗,最大的原因還是李世民年齡大了,指揮作戰已經沒了年輕時的決心和魄力,過於求穩而不能出奇制勝,貽誤了戰機,最終沒能成功滅掉高句麗。
此一戰過後,李世民雖然沒能滅了高句麗,但對方也損失慘重,大唐也收復了遼東大部分州縣。
所以,這一仗只能說沒有完成滅掉高句麗的戰略目標,而不能說是一場敗仗。】
那個一向以用兵大膽,靈活機動,奇兵百出而聞名的李世民,竟然也會有過於求穩以至於貽誤戰機的那一天?
要不是這是蘇遷爆出來的消息,恐怕壓根兒就不會有人相信。
“陛下,竟然也會有過於求穩的時候麼”
“不行了容俺先笑一會兒。”
“老程,咱們是陛下的臣子,不能取笑噗嗤!!”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