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

“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僧才。”姜諮指出道。

“例如五臺山的普渡大師,其寶相莊嚴,言辭有力,穿透力強,令人心生皈依之心。”姜諮感慨地道:“我都給他說到覺得我自己一身罪孽,若不及早改悔,只怕將來要下地獄了。”

“汶上大悲寺的大師行癡,通過與他的接觸,我有點覺得佛佗降世是怎麼樣個情形了。”崔千尋指出道。

“少林寺的天峰大師,除了佛法精湛之外,還精通拳腳,將來做個少林寺分院也不錯。”姜諮說道。

“普陀山的慧可大師,佛理明晰,道行深遠,也是個好人選。”崔千尋認可他道。

你一言我一句,一口氣推出了七八個人選。

選擇的標準要求德藝雙馨,德必須有道德,藝指佛法必須精通,否則派出到域外,說不了幾句佛經,還怎麼去勸胡人與外族乖乖地放下屠刀,洗白脖子任唐人宰割。

所接觸到的人選都樂意配合,積極往外傳法。

有國家之力幫助,以刀劍傳道,讓更多的人沐浴在佛光下,對外弘法是每一位佛子責無旁貸的義務。

三藏法師做得,我等豈能落後!

廟堂奏對上,韋待價在高宗皇帝和武后面前得意洋洋地道:“本次佑國祈福消災供齋普法大法會取得了圓滿成功……(以下總結三千字)”

他在這次大法會上充當了合格的偶像,每每出席法會,進行“領導講話”,大法會可繞不開他,畢竟天底下的僧侶事務都歸他管,法會成功,則領導有方。

肯定有一些不河蟹的聲音,例如不屈不撓的御史莊敬之上疏彈劾韋待價是泥塑大宗伯,到法會只是張嘴的功能:說話、吃齋。諸事不理,他評點齋飯的用心還勝過在法會說話。

真正起作用的是徵夷大將軍韋晞,韋大將軍一呼百應,就連和尚都那麼聽話,換作召喚其他人的話……嘖嘖嘖,這麼得民心,這不是他的原罪還是什麼?

韋晞上表自辯,直說那些大和尚怕不來時,給他找着藉口,派軍隊搬了寺院的銅佛像,所以不敢不來。

此話可不假哦,白馬寺主持釋法真說過的,不信去問他!

他的話引發朝堂上羣臣鬨堂大笑,興致勃勃地端着板凳、吃着西瓜看韋晞與莊敬之互掐,而高宗皇帝和武后沒空給他們分出個黑白,乾脆留中不發。

沒錯,是高宗皇帝,不知道是與韋晞的一番話讓他打開了心結,還是佑福大法會起了作用,他又奇蹟般地坐在了寶座上,履行他的皇帝職責。

還沒坐上三天,立即讓廷對上的大爭執吵得他頭昏眼花,衆臣大吵大鬧,高宗皇帝不得不重新臥牀,精神還行,但朝政上只能夠委於武后處理。

朝臣爭的豐州廢留之事。

黃河流經中國,呈“幾”字形,而豐州就位於“幾”字的左上角,右上角地域爲“單于都護府”與勝州,旁邊沒有什麼州縣,可想而知,豐州乃大唐前出北方胡域的最前線,雖有什麼安北都護府在更北,卻是虛的,大唐的實際管治到豐州爲止。

前不久,豐州都督崔智辯與突厥人大戰,打不過給被俘了,造成豐州軍民心膽欲裂,一日數警,狼煙長燃,白天都得關閉城門,十分恐慌。

而兵部更是不勝其煩,覺得補給困難,因爲路途遙遠,輸送到豐州馬匹、物資乃至於補充兵非常困難,十有八九給搶劫,送不到豐州不算,那些補充兵被俘了,淪爲奴隸,生不如死,家人到京城告狀,路途到處聲張,聚人圍觀,兵部相當被動。

連帶着戶部也在肉痛,它得不斷出錢給物資,豐州之事,用戶部的話來說就象一個不斷流血的傷口,怎麼也止不住。

兵部沒有尚書,以待朗武承嗣管部,此人乃武后侄子(這也是韋晞沒叫他叔入兵部的原因之一,除了避開朝廷忌憚,還有不想與武承嗣爭論和不接他的鍋),雖說也很努力地表現,無奈才疏學淺,做事力不從心。

兵部管兵政,除了京城十六衛(皇帝直管),天下的兵將都歸他管,看起來風光,承受的壓力卻是極大!

雖說武后秉政,但皇帝還在!

那時期的武家親戚,絕對沒有皇帝不在時的風光,武承嗣挨御史劈頭劈腦地噴了滿面,氣憤之餘,乾脆上了個摺子,請求廢除豐州,將豐州百姓遷移到靈、夏二州(豐州之下,舊長城邊),收縮戰線,減輕後勤壓力。

武承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不說永遠廢除和丟棄土地,他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只說暫時廢置,待到時機成熟時再行收復。

至於什麼時候是時機成熟,那他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關他什麼事。

他的摺子得到了戶部的大力支持,戶部上呈表格,列明爲豐州花費了多少錢糧物資和人力、畜力,損失之大,足夠打一場不小的戰爭了。

爲一州之地而損失這麼大,不值得!

或有人發表不同意見,但武承嗣反咬他們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有種你們帶兵去試試看!

武承嗣有後臺,大臣們揣摩着他的摺子是不是天后的授意,不宜與他硬頂。

戶部的態度很關鍵,若無戶部支持,兵部只單孤影,會給羣臣彈劾武承嗣無能,(有錢糧給他)連仗都組織不起來打!

以同中書門下三品職銜管部的郭待舉素來是個強硬派,張羅錢糧支持軍隊打仗不遺餘力,無奈他得平衡國家的財政預算,又因爲他的盟友韋晞不作聲,那沒必要出頭。

韋晞低調,很少張揚,他若是作聲,則有把握,不作聲必有原因,郭待舉是知道他的,因此韋晞不表態時,郭就支持武承嗣,對戶部有個交代。

兵部怕麻煩、戶部怕吃虧,這兩個該管的部都這麼個態度,其他人還能怎麼說!

大臣們一個個沉默,本來大夥兒還看着韋晞,只待他一反對,立即會有人助拳,須知大唐的大臣論打仗經常比武將還要囂張!甚至郭待舉也會即時反水,徹底推翻武承嗣的提議。

可韋晞不動聲色,一聲不吭,那麼廢除豐州幾成定局。

武后也不能逆這麼多人的意思,順應兩部的上奏,準備廢除豐州,例牌的得通知豐州的官吏民衆。

消息傳到豐州,豐州社會各階層立即軍隊炸了營,民意如沸!

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六九九節 周軍策略第三六一節 瞬間翻盤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九七十節 破阿瓦爾人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九一九節 封無可封第二九二節 吐蕃人來襲(一)第五九一節 再度出擊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五五六節 山陵使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八九九節 完你的心願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九八五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一千六節 火槍兵袁風(二)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七六八節 武懿宗想虎口撥牙!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五七一節 突厥人跑路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二四四節 陣戰(二)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三八五節 議娶公主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一四十節 火鍋第四百二節 落子佈局(一)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四十八節 不是我殺的第二十六節 家父信息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一六四節 輜重兵訓練第七零三節 急襲伊斯法罕(二)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七二二節 乖乖女變了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千三一節 (一)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