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

程知遠豎起一根手指:“還附送一城,這座城池,不,關,就在楚都附近。”

此話出,又是一陣譁然,無數人大怒,此時有司敗(刑法官),大閽(太監首領),司徒,玉尹,工尹等齊齊出面,同聲怒諫道:“此言大謬,荒唐至極!”

玉尹昭雋哭泣道:“此子胡來,豈有此理!那淮西十五城,皆是十年前老氏族出力死拼奪回之地,秦國有此十五城,其中正有平靖關!此關失,秦國南下武勝關,直破楚地,便再無阻滯啊!”

程知遠道:“不錯,送出去多的一座城,就是平靖關!”

“我殺了你!”

玉尹昭雋拔劍出來便撲向程知遠!

然而那劍沒有落到程知遠身上,後者已經擡手,把那劍直接捏住!

程知遠反手一推,劍刃倒轉,直接刺穿了玉尹昭雋的左肩膀!

他一下子跌坐在地,放聲慘叫,又哭又狂,直是嚎叫道:“便是死了,豈可把祖宗的土地拱手送人啊!”

“冥厄三關去其二,楚國危矣亡國之禍,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程知遠大喝一聲!

“割地求和,楚國不是沒做過,以前不是也做過麼,怎麼沒看到你那時候要死要活的?”

程知遠冷冷說了一句:“楚怕秦,不就是因爲上一次大戰元氣未復嗎,結果呢?最後還是割地了。”

“而且此次會面,王上是在武勝關前,說到底,還是秦王吃暗虧,兩個結局,他若不率大軍前來,那必然就是不來。”

楚王點點頭沒有說話,他當太子時也曾兩度爲質,但這一次,他覺得還可以繼續聽下去。

程知遠道:“謝王上寬恕在喝罵朝堂之罪,而納之,取之,是納人口而取王權。”

“割出去的淮西十六城,都是神道上次大戰中收復的城池,地上神國已經初具規模,此時割讓,諸神必然震怒,決不允許十六城交給秦國,而秦國需要這十六城作爲南方跳板,一個不得寵愛的王孫換取圖霸中原的十六城池,秦國自然極其滿意!他們以此道伐中原,如此,神道與秦,勢不兩立。”

“王上割城,東皇不讓,那麼王孫何在?”

“秦軍入十六城,必伐山破廟,打擊東皇信仰,楚衆神豈能讓步?”

“割出去的都是地上神國,而收回來的都是人道疆土,王上實力不降反增,東皇實力不增反降,這....誰高興,誰苦惱?”

“總而言之,所謂上策,便是借秦之力反逼神道!不是擄了秦王孫嗎?那就借力打力,賣秦國面子,許以重利,倒逼神道退讓,東皇爲了不失信仰,必然交出秦王孫。”

“天下沒有固定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划算的買賣誰不願做?”

“秦國聽聞楚國神道拒絕,反覆,必然大怒來攻,且時間,必然提前。”

“爲何提前?因爲如果慢了,這正大光明入楚的機會,可就飛了啊。”

程知遠雙手束在身前:“昔年張儀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欺騙楚懷王,懷王中計,先行斷列國之交,結果呢?拼死拼活,換來六裡地,懷王怒,擊秦,被修養許久,體力充沛的秦軍反擊,從而大敗,至此,割地賠錢,又失去合縱之位,虧輸巨大。”

“秦,可不會在自己的樣板計策上出問題,他肯定是先拿地,再收人。”

“所以,秦王孫估計剛到王上手中,還沒捂熱乎,秦國就生怕王孫送回,沒有藉口,恐怕會提前來伐,王上可以提前派人去遷移十六城人口,國人盡走,不損分毫,於是十六城中,還剩下的不過是神道與秦軍罷了。”

“龍虎相爭,必有一傷。”

楚王聽到這裡,眼睛已經越來越亮,同時心中久違的升起一股強烈意願!

在這次外交事件上,他竟然真的見到了天旦的曙光!

程知遠最後加了一把火,道:

“而此時,便是最後一步,王上需要把秦王孫的天子使者身份,公之於衆。”

楚王急不可耐,速問道:“爲何要公之於衆,這不是依舊大大得罪了東皇麼,於事無補,而且恐生變故啊!”

程知遠則道:“神道也有神道的糾葛,秦王孫乃稷下學子,又爲天子使者,東皇太一雖強,但同時開罪天齊淵與昊天帝,想來也不會過於好受吧,我聽聞,對於吳越大地,天齊淵可是垂涎三尺呢。”

“天齊淵引東方神脈來伐,東皇必然回救,昊天帝傳旨意,只需要一個旨意,趙國必然響應,因爲上一次,楚國大司命去收了趙國英魂,帶回神國培養,趙國已然怒不可遏,只是缺少證據,如今昊天帝下令,趙國拿住中央天帝的諭令,便有了動手機會,必然來伐,此時秦趙齊三國齊動,豈不是地裂天崩之勢?”

楚王眼神閃爍:“然而,這丟失的都是楚國疆土,被伐的,出力的,也都是楚國子民啊。”

程知遠道:“錯!此戰,乃正人道,伐神道之正義之戰,非伐楚也!”

“楚國會滅嗎?當然不會,三國皆是爲伐神而來,佔據楚土不過是隨手拿去,損失的是神道,而不是楚國,而神道爲了不丟失信仰,必然拼力而戰,畢竟那些失去的城池,都是地上神國的苗牀啊.....”

“秦會滅神的道統,趙爲報仇而來,齊則是爲了搶奪信仰,三國都有東皇不得不抗擊的理由!”

“要讓秦國退兵,交城,要讓趙國退兵,交司命,要讓齊國退兵,交吳越。”

“就看東皇陛下,舍不捨得交出去了!退後也是賠,進攻也是賠,但進攻,賠的反而少一些!”

“王上若是不信,我且當即便可書信一封,送去齊,趙二國,二王聽聞,必然應諾。”

“楚不失國人,失去的不過是山野之民,無足道哉!國人乃國之本,本不損,則事可成,神道統治之地雖廣闊無邊,然而卻處處漏風,禁不起折騰。”

“而神道一旦稍有怯懦,必然心氣已散,由此,王上可盡聚十六城國人,引其爲新兵,一鼓作氣,插手其中!屆時,是攻秦還是滅神,全都聽王上自己罷了!”

話語到此,楚王拍案而起,大震道:

“先生計較,真天人也!”

第七百五十三章 假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廬山幽火第六百一十八章 乘車負擔第一百七十八章 隻手遮天第五百九十二章 衝突之始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滅於歲月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第二十五章 獅子蓮華,白虎拔刀第五百一十一章 莊生是誰?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五百零二章 老朽步五丈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捲地百草折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時大祭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動,離其心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六百五十七章 鬼帝臨塵第三百八十三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七百二十一章 我即萬物,萬物亦無不是我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劍仙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七十九章 夢·紂王伐蘇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實驗田第七百五十五章 仙人“寓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興於師,修我戈矛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龍馬,蹄朝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萬法之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三百六十四章 劍道中的一和零第七百三十三章 天門大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口裝着江山的箱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生起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汾水決堤第六百六十六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下)第四十八章 七色鎏華,灰霞濺血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唐三藏過萬妖嶺第四十七章 乾了這碗瓊漿玉液!第四百九十六章 從天而誅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與程子(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棄天命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命在長生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先生危矣第一百零八章 相馬記(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姬發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二百八十九章 夢 · 稻花香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逃避不了的嬴異人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問之秘第二百七十章 數字的“陰陽變化”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劍風雨,倒卷人間第六百一十一章 萬民(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萬法之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一百九十四章 甘棠(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象天宮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五百零八章 爭權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後裔第六百零二章 儒家衆聖(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三十二章 予我烽火,還你人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騙術之高(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平素裡談笑風生第三百二十七章 雲誰之思第六百四十五章 一氣破天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四百九十二 血海劍國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三百九十五章 月退於蝕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三百六十九章 三寸劍光寒九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姬止接劍第六百章 飯和油(下)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