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涵趕到懸崖下面的時候,歐陽平等人已經爬到二十多米高的位置,一個戰士挪到一處洞口處,突然指着石壁喊道:“參謀長,這兒有記號!”
“什麼記號?”
“一個箭頭,一個入字,還有一個劉字。”
“報告位置!”
一個掛在巖壁上的戰士馬上舉起右手。
葉涵手腳並用爬上巖壁,很快就爬到戰士身邊,看到了箭頭和入字,還有那個潦草到了極點的劉字。
再往洞裡看,靠近洞口的地上堆着許多彈殼,稍遠些的地方還有一些零散的彈殼一直向洞中延伸。
葉涵邁步躥入洞中:“以我爲中心,全體集合!”
“參謀長,有線索了?”畢敏詫異地問。
“嗯,過來吧。”
戰士們很快就集中到葉涵身邊,葉涵抱緊步槍,第一個走向洞穴深處:“出發!”
畢敏緊走幾步湊到葉涵身邊,狐疑地問道:“參謀長,這不對呀!”
“哪兒不對?”
“我剛纔看了,有彈殼有彈痕,但是蟲子呢?蟲子哪兒去了?”
洞口處的戰鬥痕跡十分明顯,洞裡也留下了一路的彈殼,可戰鬥是兩方面的事,怎麼可能沒有蟲子的屍體?
葉涵葉涵頭也不回地說:“螞蟻有收屍的習慣。”
畢敏一驚:“狼蟲是螞蟻進化出來的?”這個猜測不是什麼秘密,只是一直沒找着證據。
“你不覺得狼蟲和螞蟻特別像嗎?成羣結隊,住地洞,給同伴收屍……一樣兩樣是巧合,這麼多加在一起還是巧合?”
畢敏猶豫了一下說道:“以前真沒發現狼蟲收屍。”
“那是狼蟲都讓咱們打死了……不對,螞蟻行動全靠氣味,戰場上全是硝煙味兒,你讓蟲子上哪兒收屍去……也有可能是蟲子都死光了,沒收屍的人手。”
畢敏默默地點頭,雖說仍然覺得葉涵的結論太主觀太武斷,但是仔細想想也不能說沒道理。
不過他很快就把這些念頭甩到腦後,當兵的不是科學家,只需要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用不着知道狼蟲的祖先到底是什麼東西。
然而走着走着,一個想法突然闖入畢敏的腦海——中華巨蟻、非洲巨蟻、南美巨蟻、北美白蟻,全球最嚴重的幾處蟲災都能跟螞蟻扯上關係。
幾年前的蟲災還是各種巨蟲層出不窮,不同種類齊頭並進的局面,如今那些單打獨鬥的巨蟲已經很少見了,唯有巨蟻大肆發展,三大蟲巢的主力都是蟻羣。
蟻族如今已是蟲災的絕對主力,已知的巨蟻品種裡只有北美白蟻命運多舛,在美軍的全力打壓之下滅絕,其他幾大巨蟻全都活得滋潤無比。
若是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將來是個什麼局面?巨蟻席捲全球?
不,不會,最起碼中華巨蟻失控的可能性極小,雖然發展的不錯,可要不是北都出於利益層面的考慮故意縱容,恐怕沒等美洲白蟻出現,中華巨蟻就成了第一種被人類滅絕的巨蟻。
換個角度想,國內的中華巨蟻種羣,相當於整個國家的生物護盾,一旦巨蟲全面爆發或者有別的什麼情況,北都就可以像對付蟲樹那樣大量培育中華巨蟻。
以科技武器對付蟲羣是標準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以中華巨蟻對抗蟲羣卻是以戰養戰……
畢敏的思緒徹底飛散開,想了一堆有用沒用,外加根本輪不到他操心的問題。
部隊仍在繼續前進,行至一處岔路時,兩個方向都發現了戰鬥遺留的彈殼,葉涵心中不妙的感覺越發清晰。
劉斌手裡只有那麼幾個人,不是情況危急絕對不可能分兵。
葉涵不願意把好不容易盼來的援軍一分爲二,可兩個岔路都聽不到槍聲,彈殼數量倒有稍有不同,可在必須分兵的情況下,彈殼多不代表人也多,更有可能是爲了引走狼蟲而提高射擊頻率。
分兵後果難料,若是集中兵力,放棄的不是一條岔路,而是岔路里的戰士。
葉涵猶豫再三,怎麼都覺得分兵沒有把握,最後咬了咬牙:“畢敏,我帶人走左邊,你帶兩個人守在這兒,等援軍來了走右邊!”
“是!”畢敏下意識地答應,聲音出口之後,才意識到葉涵說的是什麼,不禁臉色一變,“參謀長,人是不是少了點?要是蟲子來了,三個人也頂不住啊!”
葉涵氣不打一處來:“頂不住你不會跑?要不你帶人走,我留下!”
令行禁止是軍隊最大的特點,畢敏的話擱平時根本不算什麼,可眼下正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多耽誤一秒鐘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
葉涵心裡正急得火燒火燎,畢敏接到命令後不僅不執行,反而講起了條件,怎麼能不讓葉涵生氣?
說句到家的話,從地下湖到岔路口這一段基本沒岔道,碰上狼蟲的可能性不高。反之,失蹤的人員仍然與狼蟲糾纏的可能性極高,換句話說,找到失蹤人員就等於和狼蟲碰面,遭遇蟲羣的可能性幾乎就是百分之百。
畢敏猛地打了個機靈:“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帶人留下!”
這種說法是軍隊裡向下級表達不滿的常用方式之一,借畢敏個膽子也不敢答應。
葉涵沒工夫跟畢敏磨嘴皮子,帶着隊伍第一個衝進左邊的岔路。
畢敏帶着兩個戰士守住岔路口,視線一直跟在前進的大部隊身上,直到最後一個戰士的身影消失不見,才收回怨恨的目光。
一樣米養百樣人,葉涵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顆怨毒的種子已經在畢敏的心中生根發芽。
葉涵離開不到一分鐘,肖源帶領的援軍與安置信號中繼器的三人小組遭遇,知道一路上已經安置好中粥器之後,肖源立刻在無線電中喊道:“601,601,收到請回答!”
收到通訊的葉涵驚喜若狂:“我是601,請講!”
隊伍裡有兩個專門負責安置中繼器的戰士,每走一段距離,就要掏出個鈕釦大小的中繼器釘在牆上。
別看這東西小,信號強度卻不低,每一枚中繼器在溶洞裡的信號傳遞半徑都在百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