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天鉤號花了好幾天時間,才把所有集裝箱全部拖上太空,最後一個集裝箱吊越走之後,歐陽平長長地鬆了口氣:“總算完事了。”
“完事?”葉涵的聲音陡然拔高,“你想的倒是挺美。”
“啊?還有?”歐陽平驚呼。
“這才哪兒到哪兒,還早得很呢!”葉涵一副很惆悵的模樣。
歐陽平很泄氣,不甘心地問道:“還有多少?”
“我哪兒知道,什麼時候夠用了什麼時候算。”葉涵很不負責任地說。
葉涵果然沒說錯,第二天一早,一大羣外星人又牽着巨蟲趕到基地,每隻巨蟲背上都摞得老高。
所有人繼續接收,全部裝箱之後再通知天鉤號吊走。
就這樣,每過幾天就要重複一遍,葉涵都麻木了,根本記不清天鉤號到底拿走了多少碳纖維植物,反正外星人送來他就收,集裝箱不夠了就跟上頭要,說的好聽點是一天比一天充實,說得老實點就是天天累成死狗。
終於有一天,歐陽平忍不住問:“頭兒,還不夠麼?”
葉涵道:“兩萬四千多公里呢,你說夠麼?”
木衛零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八成,自轉速度又比地球快得多,因而木衛零的同步軌道比地球低得多,只有兩萬四千公里,是地球的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木衛零需要的纜索長度必須在兩萬四千公里以上!
噫?爲什麼不是兩萬四千公里?
因爲放在同步軌道上的是纜索加太空站的重心,太空站的位置必須比同步軌道再高出一點,只有這樣纔不會發生偏離。
歐陽平兩眼發直:“這得收到猴年馬月啊?”
葉涵無奈地嘆了口氣:“什麼時候夠用什麼時候算唄!”
葉涵這邊蛋疼無比,其他方面也不好過。
眼下的天河號的主要功能已經不是太空站,而是外星藤蔓的初級加工中心!
天鉤號把集裝箱送到天河號,天河號接收之後先把集裝箱暫時安置在空間站外,按順序取用集裝箱,取出裡面的藤蔓進行初步處理,去掉外皮、不必要的組織以及多餘的水分,只留下大把大把的碳納米纖維。
天河號上條件有限,只能處理到這一步,處理完之後還得重新裝箱運回北月洲,把整束的碳納米纖維打散,將納米級的碳納米管抽取出來,重新編織成合用的碳納米纖維纜索。
這個過程也沒想象中那麼容易,爲了分散纖維束,北都和華盛頓攜手合作,製造了一批專業設備,所有運回北月洲的碳纖維全部由自動化機械處理。
然而即使是人類最先進的設備,也只能手動分離碳納米管,工業化生產根本就沒那麼高的精度,頂天分解到幾十根碳納米管的程度。
不過這樣的水平也夠用了,幾十根糾纏在一起的碳納米管編織成索,再以適當的處理輔助,強度完全達到軌道電梯的需求。
纜索的編織也不是一帆風順,那可是兩萬四千多公里,放地球上能繞着赤道半圈還帶拐彎,而且爲了保證強度,中間還不能有接頭,哪是說織就能織出來的?
爲了這事兒北都和華盛頓都沒少操心,畢竟這是人類第一次造軌道電梯,恨不得把所有理論上的東西全都實驗一遍——抵抗組織要是知道人類拿他們當實驗品,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更麻煩的是編織的速度太慢,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只能編幾公里,按這樣的速度,沒個十幾二十年甭想完工。
北都和華盛頓搞了一次非常有效率的緊急磋商,磋商結束後馬上追加了幾十套處理設備,編織設備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進,經過一番努力,總算把日產量提高一大截,達到每天三十公里的水平。
可是每天三十公里,攢足兩萬四千多公里也需要八百多天,那可是整整兩年半,地球和抵抗組織願意等,但是木星那邊能安分那麼久嗎?
而且繼續追加設備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因爲每天三十公里就是極限,再多原料就跟不上了——爲了趕進度,連地球自產的碳纖維都搭進去了。
好在這東西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繩索,更不是從頭到尾一樣粗細,纜索每個位置的受力情況都不一樣,越接近同步軌道受力越強,所以剛織出來的纜索最寬最重,之後可以逐漸收攏變細。
爲了拿到準確數據,北都和華盛頓分別用超級計算機算了幾回,又把數據拿到一起對比,着實費了一番手腳,纔拿到了最精確的力學模型。
北月洲最開始編的那部分,是大氣層裡連接地面端的纜索,這部分不比太空站那段差到哪兒去,所以編織難度相對較高,等這一段織好之後,難度就會逐步下降,織造速度也會慢慢提升。
就這樣,來往於地球和木衛零之間的運輸船絡繹不絕,高密度的運輸一直持續到2029年六月初才緩了口氣。
北月洲的織造任務則一直持續到七月上旬,織造初期,完工的纜索一層層盤在北月洲地面上那個隕石坑裡,但是隨着工程的進行,堆積的纜索越來越多,一旦糾纏在一起根本解不開,到時候所有的工作就全白乾了。
後來北都乾脆用一艘飛船把纜索拉上太空,從月球上一直往外扯,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幾百公里,織一段扯一段,最後一直扯出兩萬多公里,拖在月球屁股後面像條冰白色的尾巴——經過嚴格的表面處理,纜索外層粘上了一層薄薄的蟲殼,所以看起來是淡淡的冰白色。
北都和基地集團還發表了一個聯合聲明,把纜索附近劃爲禁飛區,無論哪個國家的飛行器一律不許靠近,否則一準擊落沒商量,就算是北月洲艦隊和國際艦隊的戰艦,也必須得到聯合指揮部的允許才能靠近。
2029年7月11號,最後一段纜索完工,隨着聯合指揮部一聲令下,一直扯住纜索的飛船即刻飛往木衛零。
至此,歷時近十個月的軌道電梯計劃終於開花結果,即將結出第一顆果實。
再這麼半死不活的,真得準備新書了……唉,糾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