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倒計時開始

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十六。

北京城的風沙一般是在清明之後才能刮起來,今年好像來的早了,狂風席捲了沙子一直在肆虐,竟然沒有止歇的意思。

就在昨天,扼守居庸關的大將把雄關要塞獻給了李自成,此重要關口一失,北京城已經敞開在闖軍面前。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京師都炸了營。

從今天早上開始,李闖大軍的前鋒已經陸續出現在城外……

素來遲鈍的百姓似乎變的敏感了,直覺告訴他們大禍就要臨頭,每個人都煩躁不安的尋找避禍方法。

有錢人家挖開地窖,把金銀細軟和糧食米水埋藏起來,然後關門閉戶舉家不出;貧寒人家則不顧一切用最後的救命錢換取酒肉,大肆享受之後走上街頭,看看有沒有搶劫的機會。

居住在外城的人家甚至已經偷偷寫好了“大順之民”的布幌,隨時準備掛在家門口。

各種各樣的謠言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宮女和太監在半公開的藏匿財物,各宮裡的嬪妃都在哭哭啼啼,彷彿末日一般。

素來“果斷決絕”的崇禎皇帝盡起武庫中所有精良火器,交給襄城伯李國楨,讓這位李大人去掃蕩反叛。

“願卿滌盪闖逆,必鼎錄銘功。搬旋師奏凱歌之時,朕必親賞,於天下共享太平……”李自成都打到北京了,這個時候再說什麼太平不太平的,確實有些不倫不類。

現在還指望依武力壓服李自成,可能麼?李四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會發生什麼。

天還沒有大亮,宮門已開,這說明崇禎皇帝已經開始辦公。

無奈的承認這一點:無論崇禎有多少過失,絕對不是個貪圖享樂的昏君,這樣勤奮的皇帝在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並不多見。

但是……勤奮……現在說什麼也晚了。

足足領先了三百六十五年的思想反而讓李四心裡苦澀不堪:天還不亮就起來處理政事的皇帝在整個大明朝也不多見,可是無論西暖閣的崇禎如何勵精圖治,大明朝終究已經走到了她宿命的盡頭,滅亡已近在咫尺。

知道歷史的走勢之後,反而愈發痛苦:這是一個沉悶而又血腥的時代,是一個叫人絕望的時代,是一個把英雄變成奴才的時代……

“李校典?”同爲東宮師的侍講楊廷麟正急匆匆的小跑着。

似乎想不到在這個時候李四還能來,想要開口誇讚幾句又感覺不合時宜,索性開門見山:“李校典趕緊去太極殿稟告萬歲,李國楨率京營火器兵投敵了,要陛下早做決斷。”

原來如此。

崇禎皇帝勉勵的話音猶在耳邊迴響,拿着精銳火器擊賊的李國楨一出城立刻改旗易幟,投了大順軍。

投降的李國楨本想撈個首順的大功,不想李自成大罵這老小子“不念國恩”之後,親手抽了他幾鞭子,捆起來丟到了一邊,然後就忙着收編他的火器兵去了。

“我?我是太子校典,不大合適……”

“都什麼時候了,顧不得這麼許多,宮中內衛大多上了城牆。內衛指揮使連個影子也找不到,兵部大堂空空蕩蕩,你趕緊去吧,事急從權吶。”楊廷麟真是急了。

作爲東宮校典的李四不得不越權一次,把這個叫人絕望的消息告訴崇禎皇帝。

“李國楨降了闖賊?”崇禎皇帝嘴角微微一抽,儘管依舊保持肅穆莊嚴的模樣,聲調卻帶了明顯的哭腔。坐立不安的在暖閣裡來回走動,猛然拂袖把書案上的筆墨雜物掃落在地,繞着屋子來回奔走,不住尖着嗓子大叫:“內外諸臣誤朕如此,當斬!朕要殺了他們……”

“自朕登基以來勤勉政事,無不臨淵履薄戰戰兢兢,三更不眠五更不睡,你們說說我不算是惰政之君的吧?”

沒有人敢於說話。

已經有些癲狂的皇帝或許是喊的累了,皇帝竟然如孩子一般嗚嗚的低聲哭泣起來。

當值的太監互相對視幾眼,真真假假的也跟着哭泣。

改朝換代尋常事,江山易主不稀奇。

李自成的軍隊已經出現在北京城外,大明朝還有的救?

“李國楨也投了闖逆!枉不顧朕對他天高地厚,難道他就沒有半點盡忠報國之心?朕要誅他九族……李國楨誤我……”崇禎的語調逐漸低沉,到後來竟幾不可聞。忽然擡頭看着李四:“李國楨這樣的奸賊降了就降了吧,這消息應該是司務廳(屬兵部,俗稱司務司)送過來……”

都到什麼時候了,還計較這些事情,李四懷疑崇禎皇帝是不是精神有些錯亂了:“兵部已經……沒有幾個人了……”

“哦,那京衛指揮使司呢?也沒有人了?”

京衛指揮使司不是剛剛出城投降了嗎?難道崇禎真的瘋了?

“內衛司的指揮使呢?”

“陛下,內衛指揮使已找不見蹤跡。”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皇帝的侍衛隊長都跑的沒了影子。

“內臣誤我,外臣誤我!”崇禎大叫一聲,瘋狂的仰天大笑。

笑聲震動屋瓦,說不出的淒涼苦楚。

“你還沒有跑,好是很吶,朕即刻頒詔……也不必頒詔了,從現在起,你就是朕的內衛指揮使,負責內城防衛事宜……”

忽然之間官職就連升數級,李四半點也高興不起來。

昔日的內衛已經跑了一大半,就算是升任指揮使,手下也沒有幾個兵了。

暖閣中所有人都在或真或假的爲大明王朝抹淚,崇禎帝額頭青筋暴起,面色赤紅如火,神經質的尖着嗓子忽然大叫起來;“調集京中內臣家奴,朕要御駕親征,蕩平闖寇掃清宇內,朕要殺……”

“闖賊逆天而動,雖挾賊百萬逞一時豪強,我大明自有上天眷顧,萬歲也不必太過心焦。”說話的是崇禎近侍秉筆掌印太監曹化淳:“調平西伯吳三桂的詔令已發出十日,想來寧遠精銳健卒朝夕之間即刻進京勤王……”

寧遠軍乃百戰之師,這也是崇禎最後的救命稻草。無奈派出去和總兵吳三桂聯絡的偵騎皆杳無音信,誰也不知道吳三桂距離京城還有多遠。

大明官軍百戰百敗,唯有這支寧遠軍還算是精兵強將。不死心的崇禎皇帝把吳三桂當成了最後的一絲希望,尖着嗓子高叫:“全城死守,以待吳卿。”

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143章 以後不胡來第87章 小蘿莉的婚嫁事第158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164章 識字了吧第63章 桃源末日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8章 活財神第101章 你怎麼在這裡?第73章 從搶劫犯到綁匪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110章 拼圖完成第192章 無路可走第18章 利益和野心的結合第一張骨牌第170章 一擊致命第176章 偷看底牌第3章 發財之後和水火不容第86章 預備,放第3章 發財之後和水火不容第170章 一擊致命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第13章 木之本水之源第224章 小買賣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47章 其實激烈的戰鬥並不存在第224章 小買賣第18章 利益和野心的結合第95章 你心知來我肚明第57章 勝利大分配第224章 小買賣第83章 十分肥厚的誘餌第77章 真是久仰了第76章 不,沒有花瓶,絕對沒有第2章 發財纔是硬道理第177章 直抒胸意第43章 最後的君王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225章 並不美好第212章 代價第92章 把腦袋埋進沙子的肥豬第一步第92章 把腦袋埋進沙子的肥豬第113章 桃花笑江水流第119章 密雲將雨捲揚州第188章 其實早就註定了第125章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第157章 人有兩面各不相同第42章 倒計時開始第27章 相反的道路其實是殊途同歸第201章 滲透之前第199章 兇光畢露第82章 小號大號第一波第163章 恨滔天血滿地第1章 崇禎年間的菸民第26章第229章 大結局第108章 血腥的一天(2)第106章 有唱高調的就有下黑手的第36章 錢都去哪了?第47章 其實激烈的戰鬥並不存在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2章 發財纔是硬道理第197章 利益的選擇第111章 露出來了第29章 我想要你的權利第132章 六十四萬種風情第137章 最後的平靜第36章 錢都去哪了?第113章 桃花笑江水流第9章 小丫頭是瞎說的,真是瞎說的?第20章 戰場上的九連環第97章 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11章 情竇初開,絕對是情竇初開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226章 民風在變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頭第17章第210章 神仙保佑第189章 記的回來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128章 傾盡全力最後一擊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197章 利益的選擇第182章 搬家第189章 記的回來第73章 從搶劫犯到綁匪第178章 大帥的評語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第146章 水混纔好摸大魚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151章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18章 利益和野心的結合第152章 一縷發 三千血第149章 大問題其實好解決第176章 偷看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