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

“人才啊!”彭毅還是很夠意思的,本着送佛送到家的原則,他還在給徐傑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聶志遠整理的資料,而現在這些資料正擺在徐傑的桌面上,而當徐傑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後世中被稱爲冰雹的的122mm火箭炮的東西后,徐傑也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個面目全非的歷史。:

圖上畫的很簡單,一輛1.5噸的卡車,在車體上架設着4排6個的發‘射’管。發‘射’管的長度在2米左右。而旁邊標準的炮彈則是122mm長約0.8米左右的無尾翼火箭彈。在大概瀏覽了相關資料後,徐傑感覺這東西至少在遠離上要比歷史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要強上很多。更像是一款德國火箭炮和俄國火箭炮相結合的產物。吸取了各方的優勢。

說起前蘇聯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十分了解,齊‘射’時壯觀的長面和短時間內超大的投‘射’量,再加上簡單到極點的發‘射’裝置。這恐怕就是人們第一次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後的感覺吧。這款火箭炮幾乎秉承了蘇式武器的簡單實用以及投‘射’量強大優點,在2戰中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炮兵技術裝備。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款火箭彈並沒有實用尾部的彈翼,這讓徐傑感到有些奇怪。

其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彈彈翼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因爲蘇聯當時面對強大的壓力沒有足夠的產能和時間去搞某些過於複雜的裝備。所以bm13並沒有使用發‘射’筒,更別說在裡面刻上膛線了,而是直接用發‘射’導軌。這樣一來火箭彈的旋轉就完全靠火箭彈噴嘴自身了。轉速下來了。‘精’度自然會降低一些。而歷史上俄國人處於成本的考慮,他們認爲直接加裝彈翼來減少發‘射’器的複雜‘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導軌和彈翼而沒有選擇發‘射’筒和膛線。從成本上來說很不錯。

在2戰歷史歷史上真正選擇複雜的渦輪噴嘴(和飛機上的渦輪不是一個概念啊。)和發‘射’管以及內部膛線的國家是德國,和名聲大噪的bm13不同,德國2戰火箭炮給人的感覺是默默無聞,但是並不代表德國人就沒有好貨。歷史上德國人也有幾款不錯的火箭炮,從‘精’度上來講。採用了渦輪火箭彈和發‘射’管的德國火箭炮要比蘇聯的bm13要準一些,從‘射’程上來講也算可以。(備註:德國2戰火箭炮中也有使用導軌發‘射’的。)

比如說德國的15cm火箭炮(nbfw41、42型)可以把彈重34.15公斤的火箭彈打出6900米遠,而口徑達21cm的42型火箭炮則可以把的火箭彈打出7850米。從‘射’程上來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卻要超過後者。不過悲催的是這種武器在德國人手中最開始更多的是當成煙霧彈或者特種彈‘藥’發‘射’器而不是當成一種壓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後,德國依然沒有像蘇聯人那樣集中使用這種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國人認爲火箭炮的‘精’度過低。而且裝填緩慢。但是德國人依然有車載火箭炮。部分火箭炮還贏得了陸地斯圖卡的稱謂。但是不管如何,這種武器的數量以及發揮的作用都無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雖然在技術上和‘性’能上德國貨可能更好一些。

對於2戰火箭炮的作用,徐傑的定位就是一種廉價的可以再中等距離上撕碎對方防線或者攻擊的武器,在這個時代,‘射’程過遠的重型火箭炮幾乎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在這個沒有先進火控,更不要說制導炮彈的的時代。長身管火炮在遠距離的‘精’度都會比較低,這種‘精’度只有火炮四分之一的東東距離遠了可就真的什麼也打不到了!所以‘射’程在15km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喀秋莎有一種bm13dd的炮彈。可以打11km。)所以徐傑對這種火炮的要求就是12km以上就行。

同時考慮到裝填的難度,徐傑認爲單發炮彈的重量不要超過45kg爲宜,也就是說和一發155mm炮彈重量相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可以用人力狀態。你要是像德國人那樣搞出炮彈重達100+kg的8寸級別火箭炮,那麼光裝彈就很成問題。而裝彈緩慢的話自然會導致火箭炮的效率問題,畢竟火箭炮只是瞬時火力非常強大,但是要說到持續‘性’壓制的話,還是洗洗睡吧。這個位面可沒有先進的火箭炮自動裝填設備,大量的火炮炮彈幾乎都要手動狀態。

而這一方面聶志遠做的很不錯,他選擇的口徑和彈重正好和人力裝填的上限相‘吻’合。而且24根發‘射’管的重量也不算很重,一般的1.5噸卡車完全可以承擔。但是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炮彈的長度還不夠,而且雖然有膛線來彌補火箭炮‘精’度問題,但是去掉尾翼還是不妥的。而當年蘇聯在2戰結束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彈尾安裝4個弧形的彈翼,在發‘射’前僅僅的和炮彈貼合在一起,當發‘射’後,迅速打開提高穩定‘性’。同時把炮彈重心定的稍微靠前一些,以增加穩‘性’。從理論上說這樣做並不難,但是考慮到能否讓彈翼和炮彈以及發‘射’筒完美的貼合在一起是一項技術活,所以徐傑並不確定這項改動什麼時候能搞出來,而另外一項就是如何把火箭炮炮彈做的更長一些,而蘇聯人的做法就是類似卷制炮管一般卷出一個火箭炮炮彈殼,而不是切削出來的。(這一點是作者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上看到的,要是有問題的話不要找我啊--!)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這種火箭炮最終將變成一個縮水版的bm21冰雹型火箭炮,雖然因爲裝‘藥’和其它技術問題無法達到20km以上的‘射’程,但是在‘精’度和火力上絕對會甩開歷史上的德國貨和蘇聯貨兩條街。至於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也肯定比歷史上的火箭炮表現的更好,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以及比較先進的地盤足夠讓他們變現的更好。

“既然是歷史上bm21火箭炮的簡化版,那麼就叫風暴吧。”最終來了‘性’質的徐傑還專‘門’給這‘門’火箭炮起了一個名字,並且要求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火箭炮的研發工作,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拿出樣品。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今天又到週五了,最近一週訂閱持續低‘迷’--!作者決定今天下午再加更一章,希望各位書友能多多支持--!,

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32章 論勢(二)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212章 絞肉機第1156章 交鋒2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77章 分歧第1340章 出擊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25章 信任危機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389章 激戰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696章 碰撞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1章 論勢(一)第363章 肉搏戰!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551章 集團軍規劃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225章 神嘲諷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969章 撞上了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491章 折中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83章 戰後總結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379章 尾聲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501章 簽約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472章 追逐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904章 交換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642章 硬核桃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129章 跑路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410章 跑跑跑!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538章 攤牌2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909章 驚變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834章 舉世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