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快速機羣2

“可是,先不說bf110戰鬥機能否上艦,僅從油量上來看,bf110雖然有4個油箱,但是容量都不大,兩個油箱爲375升,另外兩個爲260升。@,加在一起也不過1300升左右。因爲這款飛機並沒有完成研製,所以對重載條件下的航程也只能估計而沒有實測數據。”施佩勒臉色一變說道。“至於說武器嗎?這款飛機的正常武裝並不強大,只有兩門20mm炮和4挺機槍。”

施佩勒說的沒錯。1300升的內油量對於一款雙發飛機來說確實不多,不要說歷史上的那些雙發飛機了,歷史上日本的97式魚雷機都有1000l的內油。而同時供給兩臺發動機的話。1300l真的不算多。更何況還有執行轟炸任務。

“好吧,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就不多說了,我就想問一句,這款飛機的最高速度和巡航速度能否達到和戰鬥機一起高速飛行的要求?”盧克納爾伯爵問道。

“這款飛機理論上最高速度爲550千米左右,而理論上最高巡航速度爲450到480之間,當然,這個條件必須在較高的高度和無外掛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如果裝上炸彈或者魚雷的話,巡航速度接近每小時400km是沒什麼問題的。起降性能按說也不會差太多,畢竟是兩臺發動機,作爲單發戰鬥機的bf109的空重都有2噸,功率和重量的比率也不是很低。當然這要看具體負載。”施佩勒說道。

施佩勒說的沒錯,從功重比的角度來看。bf110也就比同時期戰鬥機差一些,和歷史上的攻擊機比的話說不定還能勝出一籌。比如說美國的tbd。其空重達到了2540kg,但是發動機功率卻是連1000馬力都不到的r1830。而且這貨還是氣冷發動機。迎風面積肯定高於液冷發動機。而且tbd的載油量也不多,僅僅180加侖約合680升,不過是bf110的一半左右。實際最大速度不過每小時205英里,可謂是悲催到極點。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倒是可以考慮讓bf110戰鬥機上艦,從體積上看,這款飛機的長度和某些攻擊機一樣長,而翼展也大了不過2米左右,這點寬度增加對於翼展十多米的攻擊機來說並不算什麼。而且我們還可以在發動機位置弄一個折翼。最爲關鍵的是。他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戰術優勢,一架俯衝轟炸機最多攜帶一枚重磅炸彈,而bf110可以攜帶2發!攻擊力提高了將近一倍。當然,魚雷的話就只能掛一發,不過我想在機翼上掛載額外的火箭也是可行的。攻擊力的提升不會像轟炸機那麼明顯,但是至少不會吃虧。最重要的是bf110可以以每小時接近400km的巡航速度跟上戰鬥機,極大的減少了對方的準備時間。這種戰術上的優勢遠遠大於我們讓它上艦帶來的麻煩。”盧克納爾伯爵興奮的說道。

歷史上1戰中的盧克納爾伯爵曾經依靠一艘名爲海鷹號的機帆船偷偷的從大英帝國大艦隊的眼皮子底下溜了出來,隨後在大西洋上偷雞摸狗打家劫舍。結果從對手的圍堵中一次次逃脫。而這個位面上,盧克納爾伯爵雖然沒能重現1戰時的輝煌。但是天生富有創造力的他卻一手促成了雙發飛機上艦這件事情。從時間上來看,比華夏海軍都要早很多。讓作爲穿越者的徐傑感到慚愧不已。

當然,雖然bf110這類飛機有上艦的可能,但是實際上卻並不像說的那麼容易。如果只是偶然的在航母上起飛和降落的話,那麼卻是沒什麼難度,但是如果要成批次的在航母上運轉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這款飛機必須可以放進機庫,並且可以在機庫中完成整備。其次,升降機必須能夠提升這麼大的飛機,再次,這款飛機的起落架強度可以經受住在航母上的頻繁起降,以及機體結構可以適應惡劣的海上環境,潮溼而且有腐蝕性的空氣永遠是各種精密機械的大敵!各種悲催的原因加在一起極有可能導致這個看似美好的計劃最終夭折。

不過好在盧克納爾伯爵是現任德國海軍司令斯佩伯爵的學生兼得力干將。再加上他的想法確實很有誘惑力,雙發攻擊機的高速高攻擊力的特點讓德國海軍高層眼前一亮。即使和盧克納爾伯爵並不是很對付的雷德爾也表示了支持,所以整個德國海軍航空母艦編隊立即圍繞雙發飛機上艦問題展開研究和實驗。

整個工作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自然是由航空技術部門負責的飛機研製和改進工作,以便讓飛機儘可能的適應苛刻的海上條件,而另一部分則負責雙發飛機在戰艦上的整備和運轉工作。雖然飛機還沒研製出來,但是弄一個等比例模型在機庫中和甲板上推進退出,模擬整備還是可以的。結果讓人想不到的是,德國空軍碰上的第一個難題不是飛機做不出來,也不是飛機太重太大機庫放不下,而是整備問題!

雙發飛機看樣子很大,但是實際上如果可以折翼的話,那麼他們的寬度會比歷史上的日本海軍的零式戰鬥機更窄,舉個例子,英國人搞過一個艦載版的蚊式飛機,其翼展高達16.4米左右,但是摺疊之後寬度卻只有8.2米!縮短了整整一半,而零式飛機幾乎是沒法折翼的。其翼展達到了11米!日本人都可以讓零式在相對狹小的雙層機庫中運作,那麼德國人自然可以讓折翼後連9米都沒有的bf110在較爲寬大的單層大機庫中運作。

關鍵問題是,這東西的重量實在是太大了!2戰的飛機定位和補給可都是靠人力的,尤其是定位,每架飛機都是靠人推到指定位置的!一架bf110不裝彈藥和燃油自重就有5.2噸,這麼重的東西想要推到指定位置實在是有些費勁!尤其是當一艘航母上有一箇中隊的雙發飛機需要起飛的時候,帶給整備人員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什麼?你不信?好吧,咱們舉個形象點的例子,大家都推過車吧,一輛朗逸的空重不過1200+千克!而即使以輕著稱的零式52式戰鬥機的空重都有1800多千克,等於一輛半朗逸!而一架bf110等於4個半朗逸的空重!加上近1噸的內油和1.5噸左右的彈藥、副油箱、潤滑油什麼的。這個起飛重量直逼7噸多了!要是完全靠人力推動的話確實太費勁了!)

對於這個情況,德國人的解決辦法是打算把小型汽車弄到航母上,大衆甲殼蟲和桶車都是熱門候選車種,這兩種汽車本來就很小,馬力也夠用所以順理成章的成爲了第一代航母整備車輛。而隨着研究的深入,德國人發現雙發飛機的起飛滑跑距離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恐怖。如果以德國用商船改進的長達270米的大型航母爲例的話,從甲板後部釋放一箇中隊的雙發飛機並沒有什麼困難。

(這點並不奇怪,歷史上的海基版實驗蚊式飛機在搭載1發魚雷2個100加侖郵箱的情況下,總重量高達10.8噸。如此的重量在30節的甲板風情況下,滑跑距離也不過227米左右。當然,蚊式飛機的發動機功率比較大,最大出力高達1640馬力。從實際情況來看,海面上不可能沒風。而bf110雖然發動機功率有限,但是起飛重量卻很低。加上油料和1噸的炸彈也不過7噸出頭。)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以bf110雙發飛機爲基礎改進的艦載機在德國海軍的大力推動下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隨着一個個技術難關被攻破和一次次的陸上和艦上試飛實驗的進行。德國人在經過研究和總結後認爲以現有航母搭載一定量的雙發飛機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完全依靠雙發飛機提供戰鬥力卻是不可能的,因爲雙發飛機的起降距離畢竟比較大,一般攻擊機180米左右就可以重載起飛,而雙發飛機的重載起飛距離至少在210米以上!如果全部使用雙發飛機的話,那麼整個航母戰鬥羣起飛的攻擊機數量必然少的可憐!

“即使是3萬噸的大型航空母艦其甲板長度也不過在250米到270米之間。從210米開始佈置雙發飛機的話,那麼最多可以容納5到7排,而每排最多放置3架,那麼實際上可以起飛的飛機數量不過15到21架。加上前面約20多架的戰鬥機,實際起飛數量不過是35到41架。這對於一艘長達270米的大型航母來說數量是偏低了。更何況這一切都是理論數字,實際上可以動用的雙發飛機數量只會更低。所以,我們必須帶上單發攻擊機。當然,爲了保證單發飛機也可以伴隨機羣以較高的巡航速度前進,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降低載荷,提高速度,另外一種就是換裝發動機或者進一步優化機體設計。”在一次海軍例行會議上,一名負責技術的官員這樣說道。

這一刻,木桶原理又一次展現了它的強悍,德國人費勁力氣也不過是解決了部分攻擊機的巡航速度問題,而整個編隊的巡航速度依然不算高。除非德國人願意捨棄爲數衆多的單發攻擊機,否則的話,他們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王白石、小神、旭日中華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491章 折中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898章 出動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850章 兇手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138章 殺招第1464章 行動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359章 T字橫頭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505章 大棋局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299章 爆發第1456章 混亂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454章 交鋒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551章 集團軍規劃第1465章 碰上了!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178章 遭遇戰第336章 黎明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434章 交鋒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445章 變局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980章 大行動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98章 友好訪問??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