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

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

朱由校的話說完了,內容幾乎無可挑剔。

並且在其中,更重要的信息是,這無可挑剔的發響方式,居然是羣臣認爲不知兵的朱由檢獻上的。

十歲黃口小兒便對九邊之事如此瞭解,實屬不易。

這下子,許多對朱由檢抱有偏見的人,都對他改變了想法,只是朱由檢卻十分心虛。

剛纔朱由校的話中,大部分是他獻策的確實沒錯,但他的想法是有缺陷的,因爲沒有考慮到內承運庫能不能負擔這筆軍餉。

結果朱由校不僅將他的缺陷圓上了,還將整個事情的功勞都推到了他的頭上。

一時間、朱由檢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覺得,有人護着自己的感覺……還挺不錯。

“既然如此、那麼兵部和兵科,會將消息傳給各邊,相信有了萬歲的承諾,邊防將士在戰事上,必然不會辜負朝廷。”

楊漣也消氣了不少,語氣委婉了一些,這讓大家都以爲他不會再駁回朱由校的旨意了。

卻不想楊漣剛說完上一句話,下一句卻是:

“可即便如此、將守衛皇城的羽林三衛調給五殿下,還是有些不妥。”

“謝萬歲成全,臣必當好好監督五殿下!”

並且這個藩王還只有十歲,十歲藩王造反?千古可曾有過?

此刻、哪怕是朱由檢再怎麼被朱由校寵溺,卻也不得不硬着頭皮站出來道:

羣臣微微瞥了一眼楊漣,用着惋惜的眼神看着他,倒是楊漣聽到後一身正氣道:

曹化淳突然有些緊張,但一想到幫朱由檢辦事,居然可以拿到銀子,他又放鬆了下來。

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監視王承恩,再讓陸文昭監視自己,說不得陸文昭還有人被監視。

“不吉利的話就別說了,吾相信弟弟,弟弟儘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便是,至於楊給事中既然不放心,那麼就派楊給事中前往昌平監督皇五弟吧。”

倒是朱由檢,看着能管自己的人都走了,又慢悠悠的回到了殿門口,一口品茶,一口糕點,旁邊還有錦衣衛幫忙打着傘你,小太監扇着風,舒服至極。

朱由檢在心裡喜滋滋的笑着,甚至已經想到了把楊漣和東林黨綁上自己的賊船。

古今往來,還是第一次有人當着皇帝和藩王的面,罵藩王會帶兵造反的。

“你大爺!”朱由檢幾乎快罵出來了,羣臣的臉色更是憋成了豬肝色。

一句話、變相等於把楊漣發配到昌平修皇陵去了。

他就這樣渡過了漫長而又繁瑣無聊的一天,末了到黃昏時,他纔對曹化淳說道:

“你準備準備、等明天一早前往御馬監,和承恩一起幫我把御馬監所有貪污的太監都抓起來。”

哪怕是有些好脾氣的朱由校也不由臉黑了些,而魏進忠和王安更是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了楊漣。

旁邊的大臣看他像是看傻子,倒是朱由檢心裡喜滋滋的。

曹化淳嘆了一口氣,而朱由檢也對旁邊的錦衣衛開口道:

“另外你們也聽好了。”朱由檢對其他幾名錦衣衛大聲道:

“若是在查抄過程中看到了有人手腳不乾淨,可以在日後寫張條子,隱晦的給我。”

“將士前往修皇陵,是爲了體恤百姓,不用百姓發太多徭役。”

朱由校只能搖着頭嘆氣說道,而楊漣更是下跪感謝朱由校給他這個機會。

“訓練軍隊是應該的。”

“嗯……”朱由校看着朱由檢耍寶的樣子,難得笑了笑,隨後便帶着羣臣前往了外廷的文華殿。

“爲皇兄分擔,是臣弟的分內事。”

“好了、既然這樣,爾等便與吾一同前往文華殿吧,至於几筵殿就靠弟弟你了。”

“到時候你這個東林領袖在我手上,我倒是看看東林黨怎麼起來。”

難以想象、四十八歲的楊漣,居然在面對這種類似發配的結局下,坦然接受了朱由校的旨意,這裡連朱由校都沒有想到。

“這位真的只有十歲嗎……”

“既然如此,國喪之後你就收拾收拾,和皇五弟前往昌平修繕皇陵吧。”

“去了好啊,這次一去,我讓你幾年都回不來。”

“去告訴你們陸同知,明天一早帶着他那一百人去幫御馬監查貪污的太監。”

可下一句、朱由檢就解釋道:

“五殿下既然知兵,修皇陵又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萬一五殿下練兵,自昌平進攻京城,又當如何?!”

“臣弟以爲、若是楊給事中不放心,完全可以由兵科派出一名官員,對昌平的兵馬監管。”

“我會讓陸文昭跟你們一起去,所有太監抄家,一成分給底下太監和錦衣衛,兩成分給你們,剩下的七成都弄成賬本交給我。”

朱由校眼神略帶歉意的看着朱由檢,朱由檢則是連忙點頭:

“好了!”朱由檢話還沒有說完,朱由校就擡手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話。

此話說出,羣臣心中一悚,連朱由校也是微微皺眉。

“罷了、就當少撈點了。”

“奴婢領命。”曹化淳心裡一緊,他知道朱由檢口中讓陸文昭跟着自己去是個什麼意思。

“黨派小纔好控制,才更容易清廉,保下你這個小老頭,免得你在京城幹什麼傻事,被砍了還得我費心思讓東林黨不走歪路。”

“但如果只讓將士修皇陵,而荒廢了演武和武備,那麼這被稱爲選鋒的人馬,豈不是成爲了穿上甲冑的民夫?”

他本想撤回旨意,但卻見旁邊的朱由檢瘋狂點頭,眼神還不停示意,似乎這樣處理很不錯。

“只要臣弟有一絲不軌,那官員可斬……”

“手腳不乾淨的人,我會幫你們處理,而他的家產,則由檢舉的人和孤平分。”

“卑職領命!”聽到朱由檢的話,所有人先是一喜,接着一驚,紛紛不由看向了自己左右的人。

朱由檢見狀,笑了笑,沒說什麼,只是繼續吃着糕點,時不時喝一口茶。

他看着遠方弔喪離去的百官,嘴角帶着笑意,而同時、正在文華殿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看着安分的內閣,也嘴角微微勾勒的一抹笑容……

(本章完)

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90章 師徒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536章 和碩特歸順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90章 後記(十)紹慶新風第10章 局勢艱難第68章 海納百川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18章 國喪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150章 大小曹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353章 分憂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32章 百般無奈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350章 廟堂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