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

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

“嘭轟——”

九月初,當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發生碰撞,日本島根地區的深山中也傳來了一聲聲的轟鳴聲。

就近的島根縣內,一些來來往往的低矮日本百姓不爲所動,似乎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聲音。

在這種轟鳴聲下,島根縣天守則旁邊,一座新修建的明式四合院內,一份令人滿意的文冊也放到了盧劍星的面前。

與低矮的天守則和大部分日本建築不同,明式四合院高大雄壯,而坐在書房內的盧劍星對於日本人來說,更是巨人一般的存在。

“辛苦了……”

盧劍星對剛剛坐下的幾名錦衣衛開口,隨後便拿起了那文冊,慢慢翻閱了起來。

這一翻閱,他臉上的笑容便愈發洋溢。

【黃金七千二百三十二兩四錢,白銀二百七十七萬六千七百四十二兩三錢,銅七十二萬六千四百三十七斤六兩四分,鐵……】

小小的文冊上,記載的黃金、白銀、銅鐵開採量,讓盧劍星知道,齊王殿下看到這本文冊的時候,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按照殿下您的領旨,目前戚元輔總兵一共調往了二十拱衛營率先前往舊港,再前往小西洋監察使司。”

然而這點,朱由檢早就想好了,他要收集銅錢的方法,不是通過稅收,而是通過皇店……

陸文昭騎着馬跟在朱由檢身後,笑着附和。

眼下盧劍星說解決硝石問題,實際上也是幫顏思齊等人解決火藥問題。

想要擴大市場,還是一個可以承載大明工業化後,衆多商品的市場。

“大朝會之後,我會讓工部準備在大明各州府縣建造銀行,你告訴畢自嚴,朝廷的鑄幣場可以停下了。”

眼下第三版蒸汽機出現了,並且它的效率也能讓大明進行工業化。

“金銀銅鐵都按照我之前所說庫存。”朱由檢聽後微微頜首,提醒了一下王承恩。

“小小倭寇居然有這麼多金銀,就這筆金銀,就足夠殿下您發行上千萬錢幣了。”

“這價值三百多萬兩的金銀銅錠一旦送往天津港,殿下高興之下,估計那七萬六千兩銀子裡,咱們還能和拱衛營的兄弟分一杯羹。”

以這七十二萬斤銅來拿鑄幣,完全可以鑄造近一千三百萬枚的十文大平錢,或者一億三千萬枚的一文小平錢。

盧劍星也聽聞了小西洋監察使司在將硝石定性爲可銷售商品後,上百萬斤硝石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被歐洲商人搶購一空。

他這麼說着,而下面的錦衣衛也彙報道:

“同知,雖然這麼說,但我們的火藥也用了只剩十二萬斤了,恐怕需要皇店調撥一些硝石前來。”

大明的稅收,一年徵收白銀兩千多萬兩,五千萬石米麥。

其他商家可以不收,但是皇店一定會收。

供銷社是獨家專營,而皇店沒有這種優勢,它是需要和地方的其他店鋪競爭的。

與奏疏一同前往的,還有兩百餘艘大明貨船。

只是這兩個簡單的防僞手段,就能避免市面大部分假錢作坊製作。

因此還是回到了那句話中,真正可以帶頭消化天啓通寶的,實際上是軍隊、是官吏,是官營機構的幫工……

新錢的樣式實際上和以前的舊錢沒有太大區別,唯一的局面就是錢幣延邊多了六十道細齒,內裡多了印花。

如果不想大量城鎮百姓失業,那麼就必須擴大市場,不然蒸汽機只能用在蒸汽機車,蒸汽機船和軍工業上,對民間經濟,除了交通暢通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眼下有近五十萬礦工在各處礦山勞作,他們都是和德川幕府以及各地大名有關聯的人,或者是爲幕府軍隊運送物資的民夫。

“多謝同知!”七名錦衣衛聞言當即作揖感謝,而盧劍星則是道:

“不要感謝我,要感謝殿下。”

如果單純等着礦產開取來鑄造錢幣,那每年頂多鑄造八千萬枚銀幣小平錢,以及四億枚銅幣小平錢罷了。

“第三版的蒸汽機出來了!好像和那個王徵有關!”

不過朱由檢並不在意,一時的虧本,換來的是大明經濟的新一輪變革。

他將盒子打開,盒子之中則是放置着四枚錢幣。

因此總體來說,最後會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硝石的稀少,導致的便是火藥的嚴重不足。

如果按照大明眼下的礦採速度,按照之前制定的規則,大概十年時間就能積攢起三百多萬兩黃金,八千餘萬兩白銀,近三千萬斤銅和二十億斤鐵料。

不然到時候“北伐”,如果大軍要用當地的日本人作爲民夫,誰又知道這羣傢伙會不會臨陣叛變……

不過在朱由檢改制後,大明兩京和五軍都督府都各自有一個軍械分局,火藥分局。

“順帶告訴諸藩,他們的就藩銀,可以交第二筆了,明年所有兵馬集結小西洋監察使司後,立馬開始就藩地的收復。”

“不用管,沒了就從犯人之中再調取。”

大明對火藥上的財大氣粗,是所有國家都難以想象的。

日本作爲一個硫磺資源和林木資源較爲豐富的國家,用於黑火藥原料中的硫磺和木炭自然不必發愁,不過它卻是一個硝石貧乏的國家。

大明發行銅幣可以用它,徵收民間貨幣也可以用它,賺取貿易也能用它,可以說它是一個萬金油一樣的存在。

朱由檢合上了奏疏,隨後將奏疏交給陸文昭,又從陸文昭手中接過了一個拳頭大小的盒子。

哪怕每次收上來上億的假錢,損失也不過就是十幾萬兩銀子罷了。

“是!”陸文昭作揖應下,搞不懂爲什麼第三版蒸汽機可以讓自家殿下這麼高興。

銀幣大平錢透亮,小平錢渾濁,銅幣則是大小問題不一樣,實際上造型都銅色紫紅,真書直讀。

他這話說出,朱由檢點了點頭很滿意,並繼續道:

如果想要不淘汰他們,那麼就需要擴大市場。

外圍的驍騎衛見狀,接過軍報,策馬送到了朱由檢身旁。

“必須快一點解決銀行和地方錢莊的事情,然後開始鑄幣,等待發放新幣。”

朱由檢在馬背上開口詢問,而王承恩聞言則是不假思索道:“大約三百億文。”

日本一千五百餘萬人口,眼下掌握在大明手中的有七百萬左右。

這點數量對於大明流通的銀、銅幣市場來說,根本就微不足道。

換算之後,它們的價值也就是兩千六百萬兩白銀,以及價值一百萬兩銀子的銅錢,合計不過兩千七百萬銀子的價值。

軍隊七十七萬人,官吏有俸祿領取的人,眼下達到了九十七萬人,而官營的機構,便是以皇店、皇莊、官場、造船場,大明境內官營礦產的礦工等等近一百萬人。

這樣的特性,鑄造了皇店實際上是一個天然的貨幣蓄水池。

這並不是說大明的火藥產量只能達到這種程度,而是因爲沒有那麼大的需求。

“皇店眼下每年的銅錢流水是多少?”

盧劍星有些心癢癢,他倒不是貪錢,而是想弄些功績,讓齊王殿下眼皮底下一直有自己。

所有人勒馬停在這冬季乾枯的林中,過了片刻數名錦衣衛策馬而來,並且送上了一份軍報。

畢竟硝石是製作火藥的必要原料,作爲舶來品的硝石,無論是外交往來,還是軍事衝突,都是極其重要的資源。

шωш▲Tтkan▲co

如果不是明軍忙於吃下本州島南部和九州島、四國島的話,江戶城已然被攻破了。

以他們爲主,以歐洲和中亞爲輔,大明的商品一旦搶佔諸多市場,歐洲是否還會進行工業化,這倒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但朱由檢不會強制讓皇店使用新錢來找補給百姓,因爲這是在敗壞皇店的名聲。

等朱由檢拿到盧劍星的奏疏時,這些貴金屬剛好封庫,而朱由檢看着手中奏疏,臉上的笑容更是止不住。

說到這裡,王承恩又道:“軍備院已經將雷管研製出來了,威力增加之後,各類礦山的開採速度應該能提升不少。”

但凡更改爲糧食可以用銅錢收取,哪怕只開放五分之一的口子,那也能收上來三十多億枚銅錢。

朱由檢笑着,手裡緊緊的攥着手中的軍報,儘管他不知道這第三版的蒸汽機,與歷史上瓦特所發明的瓦特蒸汽機一不一樣。

“殿下?軍備院有什麼最新進展嗎?”陸文昭不解的詢問,而朱由檢都是抖動手中的軍報道:

戰爭的消耗,讓大明手中的這七百萬人口降低到了六百萬左右,而近六分之一的囚犯佔比,也讓地方統治有些困難。

第三款則是銅幣大平錢,九分銅,一分錫,重量一兩,面額十文,造價九文五釐。

如果非要對比,那每年的正旦節夜晚,大明百姓所花費的火藥,都足夠大明打上好幾次安南了。

“就是不知道能賺多少……”

不僅如此,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將由大明來帶領!

在他作揖之後,朱由檢才重新取出了弓箭,準備繼續狩獵山中野禽走獸。

四枚錢幣分爲兩大兩小,又分作大平錢和小平錢,大平錢的銀幣重一兩,約三十七克,使用九分白銀,一分銅鑄成。

五軍都督府的火藥產量是規定在三十萬斤到五十萬斤之間,而北京兩大火藥局則是產量固定在五百萬到一千萬斤之間,南京的火藥局則是限定在七百萬斤以內。

不過這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市場的問題……

蒸汽機雖然能提高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但也註定會淘汰一批人。

造型依舊是天圓地方,而正面爲天啓通寶四個字,背面則是標註一兩,一兩字體下還有印花,做工十分精美。

銀行……

五十萬斤硝石,最少可以製作出三百萬斤火藥。

他只需要宣佈今年對於田賦和商稅,統一使用銅錢來收取,那麼他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兩百多億枚銅錢。

這麼一來、可以杜絕吃大部分空餉的事情發生,而且日後都察院、錦衣衛、大理寺的追查中,也會更容易查一些金融案件。

一名錦衣衛剛想上報礦工死傷的事情,盧劍星卻不耐煩的擺手,示意他別說了。

他就好像超市一樣,顧客拿出一兩銀子買了二十文的油鹽,皇店就需要找補九百八十文銅錢。

“日後僅保留京城一處鑄幣場就足夠。”朱由檢說完,陸文昭也作揖表示知道了。

哪怕是兩京三大火藥局,之所以能有那麼大的火藥限量,也是因爲要負責供應皇店的鞭炮銷售。

但根據軍報之中所說,眼下這臺蒸汽機的力已經達到了九到十二的程度來說,這臺蒸汽機只要沒有太大問題,那大明的鐵路和蒸汽機車,蒸汽機船就可以走上正軌了。

必須要在不擾亂市場的前提下,完成貨幣革新,那麼投入的量就不能一下太多。

這些火藥,幾乎是萬曆時期,兵仗局三年的產出了。

朝廷—銀行—官吏軍隊民夫—皇店—朝廷……

在他身後,曹變蛟、曹鼎蛟,王承恩,李中梓等人跟隨,還有百餘名驍騎衛緊隨拱衛。

王承恩頓了頓,顯然還在找,而朱由檢也不急,則是等了王承恩一會兒才道:

“果然,還是苦一苦外夷要舒服……”

以上這些人加起來,數量達到了四百多萬人,而這四百多萬人的支出,折色爲銀子,每年支出接近五千萬兩。

想到這裡、朱由檢看向了陸文昭:“南軍都督府的軍隊,還有海軍都督府的軍隊都集結完畢了嗎?”

這種大錢,主要還是作用於貿易,鑄造的規模不會很大,朱由檢準備鑄造一千萬枚左右,造價在九百零一萬兩銀子,價值在一千萬兩。

“黃金盡數發往天津港,白銀髮二百七十萬兩,銅發七十二萬斤,鐵保留。”

他們之所以能開採出比幕府時期還高的礦產,火藥只是一方面,其次還是因爲規模。

“舊港的新礦加上小西洋監察使司,日本等地的新礦……”

織田信長之所以能大規模的使用火器,也是因爲他從堺港這種國際貿易港獲得了大量硝石的緣故。

朱由檢腦中思緒萬千,想好了一切後,他便開始對陸文昭說道:

“錢莊的事情,好好追查,明年的燕山學子畢業後,銀行的事情必須走上正軌。”

但別忘了,皇店的作用,就是用來貿易的。

當然、發新幣也會影響這羣人對朝廷的信任,因爲商家以不一定敢收新幣。

他自然不清楚,但朱由檢卻清楚得很。

在大明近在咫尺的地方中,只有莫臥兒和南亞地區的那上億人口。

由於硝石不足,因此日本纔沒有大規模的使用火炮,畢竟他們的硝石只能依賴於進口。

朱由檢轉頭對王承恩詢問,而王承恩聞言,下意識就從身上摸出了一本文冊。

這個閉環形成,那就不存在發新幣會影響朝廷信譽的事情了。

因此在日本,只要控制了堺港,在火器應用上就有着格外的優勢。

“是……”錦衣衛聞聲坐下,而盧劍星也不以爲意。

大明的以工代賑,眼下已經覆蓋了黃河兩岸和其餘地方上的二百多萬災民。

也正因此,北方的德川家光等人此刻只能防守,毫無反擊餘地。

這樣的規模,一旦用來釋放新幣,那新幣用不了幾年就會成爲市場上的大頭。

至於第二款的銀幣小平錢,則是使用九釐銀,九分一銅鑄成,重量爲一兩,面額爲一百文,造價爲九十九文。

不過他們剛剛行進了百來步,還沒有找到什麼值得狩獵的獵物時,身後的道路便傳來了馬蹄聲。

“這事情不難,我會上疏請殿下調撥三十萬斤硝石前來的。”盧劍星不以爲然的迴應。

至於進口的地方,便是隻有大明和暹羅這兩個地方。

朱由檢接過軍報,第一時間就打開了軍備院的軍報,而軍報被打開的瞬間,朱由檢也高興的大笑了起來:

“好!好!終於研製出來了!”

更何況,假錢之中也是有少量銅的,對於朝廷來說,這點虧本並不算什麼。

不僅如此,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龐大的羣體,那就是受災羣體。

朝廷和官營機構發工資條,俸祿和工資發到銀行,這四百多萬人則是用存摺來存取錢財。

保定縣西邊的太行山中,身着戎裝的朱由檢騎在馬背上,拿着奏疏不停作笑。

朱由檢最近都在忙着鑄錢的事情,王承恩也一直在身上帶着相關的文冊。

不過需要讓朱由檢在意的,是大旱下需要保證糧食的儲量,因此註定了大明朝在這十七年大旱中,不可能將糧食轉爲銅錢徵收。

皇店對於大明,就好像供銷社一樣的存在,但他卻沒有供銷社那麼強大。

不過,皇店販賣煙花鞭炮,每年也是能獲利幾十萬兩。

“眼下各縣監獄中,還關押着六十多萬叛賊,哪裡礦區的礦工不足就調取便是。”

大明民間的火藥需求一直不低,去歲更是售出了一千二百多萬斤。

對於大明這個保守市面流通金銀銅折色後,或許能有幾十億兩王朝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只是隨着“明日”開戰,大明在朱由檢的一紙令旨下,幾乎斷絕了所有對日海上硝石貿易。

“眼下朝廷的金銀銅產量幾何了?”

不過朱由檢何須管別人死活?

要搶佔南亞市場,還要讓當地市場建立之後,不會遭受任何威脅,那諸王就藩後所建立的藩國,便是一個最好的商品傾銷地。

由於使用鋼製模板液壓,因此每一枚錢幣的造型都大小相同。

不過朱由檢沒有必要等那麼久,尤其是貨幣改制這一點。

以眼下大明的金銀銅庫存,完全可以一次性製造兩千六百多萬枚銀幣大平錢,或者兩億六千多枚銀幣小平錢,以及八千萬枚銅幣大平錢和八億枚小平錢。

“回殿下……”陸文昭作揖行禮道:“部分已經踏上了前往舊港的路上,還有一部分尚且沒有集結完畢。”

“從西軍都督府暫調秦邦屏、秦拱明、秦翼明三人,指揮還在安南的二十拱衛營前往小西洋監察使司。”

之所以沒有人這麼幹,是因爲大明假錢橫行,收取銅錢必然是一筆虧本買賣。

金銀銅礦的徵收,只是朱由檢爲了保障自己貨幣推行計劃的起始點,真正的銀銅收取大頭,還是要靠稅收。

錢面文字“天啓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其文字筆畫清秀。製作上鑄工精湛,整齊劃一,錢文秀逸,是十分精美的貨幣。

不僅如此,這四百多萬人的規模,還會讓大明的一個新機構走上正軌。

那麼這種情況下,以大明的市場規模來說,蒸汽機對紡織業和其他行業的進入,代表的就是擠佔市場,擠走大量人工。

四枚錢幣的正面有“隸書”所寫的“天啓通寶”四個字,字體絕倫,鑄工精湛,整齊劃一,論精美程度要比市面流通的許多銅錢都更爲精緻。

眼下的他們只能依託本島中部,北部地區的土法來收集硝石,但即便如此,硝石的數量依舊稀少。

因此、他合上了文冊,隨後說道:

“今歲朝廷歲入黃金一萬九千餘斤,白銀四十七萬斤,銅二百六十一萬斤,鐵一萬萬九千餘萬斤,煤七十九萬萬斤……”

“對了同知,近來礦工的死傷有些大,我們是不是要……”

這四枚錢幣中,分爲銀幣兩枚,銅幣兩枚。

盧劍星還準備向朱由檢上疏,請求遷移個幾十萬災民前來日本呢。

三百億文的流水,註定了皇店將是一個天然的貨幣兌換機構,並且還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那種。

“殿下!軍備院有緊急軍報!”

不過他要是真的這麼做,必然會擾亂市場。

大明的市場,實際上已經飽和了,朱由檢的所有手段雖然爲朝廷創造了稅收,但除了海外疆域收復,礦產挖掘以外,其他大部分手段都是在搶佔擠壓國內的市場。

這羣人的數量是多少?

朱由檢只是簡單一算,便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麼想着,他也沒有興趣再聽其他的事情了,而是讓衆人離去,隨後自己寫了一份奏疏,連同移民實邊、硝石運送、金銀運送的事情一併發往了京城。

歷經一個月的長途跋涉,貨船最終抵達了天津港,而金銀銅礦也被天津港的大沽營接管,押往了御馬監的金銀銅庫。

“順帶告訴軍備院,準備好足夠的鑄幣機,要達到每日鑄幣一千萬枚的規模。”

說着、他靠在椅子上,換了一個較爲舒服的姿勢後繼續說道:

“那六千多斤銅,和其他收集上來的銅錢鑄成萬曆通寶,至於那七萬六千多兩銀子,取出零頭的七百多兩,給兄弟們一人發一兩,剩下的等待殿下安排。”

第四款就是銅幣小平錢了,九釐銅,一分錫,重量一錢,面額一文,造價九釐五。

要知道五軍都督府去年征戰安南,防禦邊疆的消耗,也就花了四百萬斤火藥。

領頭的錦衣衛百戶翻身下馬,小跑而來,手中舉着一份軍報。

想到這裡、朱由檢臉上露出沉重的表情,“悲慼”道:

“天竺百姓苦北虜久矣,如今我大明天兵將至,必將解放他們,讓他們接受王化,安居樂業,人人都有工作。”

“殿下仁愛……”陸文昭假裝沉重的作揖,而王承恩等人也紛紛效仿。

不過這效仿之餘,卻漸漸的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

下午六點更新第二章

(本章完)

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253章 復套終戰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64章 孜孜不倦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37章 浙兵戚金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466章 終末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52章 兄友弟恭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71章 遼鎮敗壞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112章 落幕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30章 兄弟和睦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352章 直諫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56章 盡是空餉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98章 黨爭再起第46章 佈局西南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571章 古井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