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

第五個上場的是川崎重工的川崎航空機工業株式會社,而代表公司進行方案演示的仍然是其總設計師,此人名叫東鄉平原,曾赴德國進行過兩年的航空技術交流,倒是有一些比較新的設計理念。

在德國的時候,東鄉平原得以接觸到德國的一些飛機設計方案,其中就有享克爾公司的前掠翼轟炸機方案。這次參加競標,想要勝出的話,沒有獨特的設計和性能優勢是不可能的,因此東鄉平原便想到了這種前掠翼方案,雖然德國是搞的是一架前掠翼轟炸機,但是東鄉平原認爲,前掠翼戰鬥機似乎更有前途。

東鄉平原快步走上講臺,迅速把設計圖掛好,然後站在講臺上開始大聲講了起來:“各位,今天我很榮幸代表咱們川崎航空機工業珠式會社向大家展示我們的新一代噴氣戰鬥機設計方案。我們和前面幾家公司的方案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突破性的設計方案,所以我們的方案大膽的採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優秀的前掠翼佈局,這還是德國人正在秘密研究的一種氣動佈局,它具有很多無可比擬的優勢,下面我就一一道來。”

東鄉平原站到掛圖旁邊,指着圖紙上一架翅膀向前掠的飛機道:“首先,前掠機翼的阻力非常小。從理論上分析,在相同機翼面積的情況下,前掠機翼的氣動阻力比平直機翼和後掠機翼要低很多,特別是在飛機高速飛行的情況下。機翼的阻力由最小阻力和升致阻力構成,而升致阻力又由升致型阻和誘導阻力構成,大家請看圖,在有升力和激波的情況下,翼型的尾流加厚並且分離點前移,引起型阻的增加,增大了型阻與最小型阻的差值即升致阻力。而誘導阻力是由機翼尾渦下洗引起的,前掠機翼的這兩種與升力有關的阻力比後掠翼和平直翼都低。”

“大家再看,前掠機翼的氣流分離是從翼根開始的,它保持了產生升力的主要部分在大迎角時的有效性,另外前掠機翼的失速特性非常好,我們估算這架前掠翼飛機的失速速度大約在130公里左右,遠遠低於相同規格的常規佈局飛機,同時它還具有良好的抗尾旋性能。從戰鬥機總體佈局上看,咱們的機翼翼根靠後,飛機主要受力結構後移,機身內可利用的容積得到了很大提高,這樣內部的佈置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爲今後的升級帶來了好處。”東鄉平原自信的講道。

“總之,前掠翼飛機的升力更大,載重量增加30%,因而可縮小飛機機翼,降低飛機的迎面阻力和飛機結構重量,減少飛機配平阻力,加大飛機的亞音速航程,改善飛機低速操縱性能,縮短起飛着陸滑跑距離,由於前三點式起落架當中的主起落架比較靠後,因此在降落時不容易擦尾,這對於航母艦載機來說更是最好的方案。我們的方案採用機頭進氣,發動機融入後機身,前三點式起落架,水泡式座艙,下單翼結構。”

“這裡是我們的方案詳細技術數據,咱們的陸軍型號機長12。5米,翼展9。5米,機高3。8米,機翼面積15。5平方米,採用25度前掠機翼,飛機空重32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6000公斤,機內載油量25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900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750公里每小時,失速速度130公里每小時,實用升限14000米,海平面爬升率80米每秒,內油最大航程2400公里,外掛2個300升副油箱後可達2800公里。”東鄉平原一邊說着一邊觀察着會場衆人上的反應。

會場上面幾乎炸開了鍋,所有的人都對這個更加奇特的方案評頭論足起來,就連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都忍不住跟旁邊的人討論着。東鄉平原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樣一來他們的方案纔有更大的機會。

東鄉平原咳嗽的兩聲,繼續大聲道:“我們的海軍艦載型方案,它的基本構型不變,但是機翼面積增加到22平方米,機長12。5米,翼展9。5米,機高3。8米,飛機空重33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5800公斤,機內載油量22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850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700公里每小時,失速速度130公里每小時,實用升限14000米,海平面爬升率80米每秒,內油最大航程2100公里,外掛2個300升副油箱後可達2500公里,海平面爬升率可達80米每秒,起飛滑跑距離最小100米。”東鄉平原信心十足地道:“這是我們設計小組經過精心計算出來的結果。謝謝大家。”

川崎公司的這個方案,海軍部和陸軍部大臣似乎都非常滿意,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前掠翼飛機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同樣有着難以克服的缺點,要想在這個年代就搞出一架實用的前掠翼飛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實際上,直到二十一世紀,都沒有一架真正的前掠翼飛機投入批量生產。它技術複雜,對與之配套的相關技術要求比較高,氣動部件強度要求大,而且翼尖振顫的問題到二十一世紀都無法徹底解決。

最著名的前掠翼飛機莫過於德國在二戰時研製的亨克爾公司的Ju-287轟炸機,它在5000米高度的最大速度達到864千米/小時,跟Me-262A-1a型不相上下,比P51-D高出了161千米/小時。美國人也在20世紀80年代搞出了帶鴨翼的前掠翼佈局驗證機X29A,X-29A機長16。44米,機高4。36米,翼展8。29米,採用全動式鴨翼、前掠機翼、後機身邊條佈局,機翼內半翼後掠,外半翼前掠,兩半翼交匯處的不利氣流由鴨翼產生的脫體渦捲走,使機翼有較好的升力特性。

另一架非常耀眼的前掠翼戰鬥機就是俄羅斯的蘇47金雕。它採用三翼面、雙垂尾、前後全動式操縱面的氣動佈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術,機體廣泛採用了複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和隱身能力。裝有兩臺AL-41F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加力推力175千牛,推重比約爲10。機長22。6米,機高6。4米,翼展16。7米,最大起飛重量34噸,最大速度2。1馬赫,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不過由於前掠翼這種設計隱身性能差,天生的缺陷,無法彌補,難以適應二十一世紀的作戰環境,再加上氣動發散問題未徹底解決,註定無法裝備。

後來在華夏的網絡上,甚至也流傳着威龍戰機的前掠翼艦載版,並且有軍事愛好者還製作出了CG效果圖,不說別的,光是其漂亮的外形就征服了許多軍迷,當然究竟是否存在這個項目誰也不知道。

第107章 雲端擊劍第60章 美女入懷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330章 大戰結果第396章 緬甸方面軍內鬥第321章 美日決戰(八)第308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八)第271章 轟動世界的救援行動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219章 節流特性試驗第218章 地面試車第34章 第一堂課(下)第56章 訓練霸王花(中)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9章 周至柔的震驚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72章 靶場測試(五)第97章 轟炸機預研計劃第66章 周璇的立體MV第223章 遠征緬甸第363章 波音飛行試驗場第56章 訓練霸王花(中)第41章 初教一首飛成功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137章 全殲日軍第217章 完美落幕第415章 特別的轟炸第317章 美日決戰(四)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436章 噴氣式戰鬥機的較量第372章 作戰計劃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7章 別院秘議第411章 飯田的春天第433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53章 龍之利爪第156章 航母大戰(中)第178章 無一漏網第174章 長沙之戰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11章 前往航空研究所第72章 靶場測試(五)第126章 輪式坦克殲擊車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452章 再戰珍珠港第183章 切斷空中補給線第323章 美日決戰(十)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321章 美日決戰(八)第121章 擴建機場第396章 緬甸方面軍內鬥第302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二)第35章 新的飛機研製計劃第62章 拍賣獻金(上)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73章 靶場測試(六)第39章 特種作戰訓練基地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314章 美日決戰(一)第317章 美日決戰(四)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183章 切斷空中補給線第70章 靶場測試(三)第156章 航母大戰(中)第157章 航母大戰(下)第307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七)第277章 長空龍嘯第252章 勝利大撤退(下)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380章 子母炸彈的威力第59章 孔三小姐生日宴會第226章 三國軍事會議第140章 轟炸機競標會第310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第421章 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第117章 聯合培訓第291章 零的突破第216章 領導致辭第134章 巷戰利器第184章 空中捕獵第266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下)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95章 擊落疾風第442章 大敗烈風第350章 拉攏雷霆第377章 大戰疾風第93章 殲甲戰鬥機設計方案論證會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81章 航空報國獎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238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中)第167章 坦克殲擊車爲何物第449章 燃燒的天空第6章 絕密武器第198章 捷報頻傳第393章 空中追窮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