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養蜂人採蜜的正外部性。一般來說,當某個體的行爲所帶來的社會總收益大於該個體的總收益時,我們認爲該個體的行爲具有正外部性。因此,從量上來衡量,此時的正外部效應=社會總收益(蜂蜜產值+由採蜜行爲導致的果園產量增加值)-養蜂人個人收益(蜂蜜產值)。2.造紙廠對養魚場的負外部性:位於河流上游的造紙廠排放的廢水污染了下游的養魚場,使養魚人遭受巨大的損失。但是,造紙廠卻不需要因此而承擔任何補償費用。這便是造紙廠排污的負外部性。當某個體的行爲所引起的社會總成本小於該個體的總成本時,我們認爲該個體的行爲具有負外部性。所以,從量上來衡量,此時的負外部效應=社會總成本(排污費用+由廢水污染導致漁場損失)-造紙廠個人成本(排污費用)。
老君度人依靠的是道術傳習,而道術傳習實際上是教育產業,而這一產業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教育產業的正外部性表現在多方面,比如受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也造成了社會總體素質的提高。就個體而言,教育的正外部性表現在受教育者自身的教育受益一般要遠遠高於自己支付的教育成本。在越高等的教育領域內,這種正外部性越明顯。我們就以瓦特蒸汽機發明的傳播爲例來說明教育產業的正外部性。當所有學習蒸汽機這一偉大發明的人都爲他們的學習行爲向瓦特支付學費(購買相關著作或者教育服務)的時候,這一偉大發明的傳播是個純粹的市場交易行爲,其間並無正外部性。但是,隨着傳播的深入,蒸汽機的發明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蒸汽機的這種巨大的社會效益正是瓦特這一偉大發明的正外部性的最好註腳。
很顯然,瓦特可能會因此而得到一筆社會獎金,但是這並不能完全使瓦特實現由蒸汽機的發明所帶來的全部社會利益的佔有。因爲這份獎金和巨大的社會效益相比,顯得太微不足道了。實際上,瓦特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向每一位蒸汽機發明的學習者收取學費,因爲很多學人並非直承瓦特。智力成果的傳播和物質產品的傳播有一個天大的差別,那就是智力成果在傳播過程中不會因爲傳播而滅失,而物質產品在傳遞過程中始終是以某一產品的滅失爲代價的。人們常說拿一個蘋果和一個梨交換,得到的只是一個梨,因爲這種得是以失爲代價的,而一種思想和另一種思想交流,得到的是兩種思想。誠哉斯言!此言既道出了智力成果和物質產品在傳播過程中的天淵之別,也道出了智力成果之所以會有外部性的根本性原因。進一步探究此天淵之別,我們就會發現之所以會有這種差別的存在乃是因爲智力成果有着類似於公共商品的屬性——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所謂非競爭性,是指該產品被提供出來以後,增加一個消費者不會減少任何一個人對該產品的消費數量和質量,其他人消費該產品的額外成本爲零,換句話說,增加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爲零。以國防爲例,儘管人口數量往往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況,但沒有任何人會因此而減少其所享受的國防安全保障。所謂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會存在公共產品,就不能排斥該社會任何人消費該種產品,從而任一消費者都可以免費消費公共產品。由於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使其不能像私人產品一樣生產和供給,一般只能無償提供。這就讓智力成果的供給和消費區別於一般的私人商品了。老君既是道術發明者,又是道術傳播者,在傳播自己偉大發明(道術)的過程中他的教育產業開始萎縮了。一方面,老君越來越不願意向衆仙提供這種得不償失的極其廉價的道術諮詢服務了;另一方面,基於“劣幣驅逐良幣”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後學之輩更傾向於向老君的徒子徒孫們求教,而不可能有機會直接去兜率天拜師,所以後來老君也沒有機會向諸仙傳授道術了。因此,時至今日,我們根本看不到老君門下有任何徒弟了。
正是由於智力成果的類公共商品性,傳統教育出現了一個不爲人注意的特點,那就是每一個受教育者自己同時也爲教育者。這也就是說,在道術傳習上,老君每教會一個神仙道術的同時還無償爲社會提供了一名道術教師。而且這種效應還可以爲老君的徒子徒孫們反覆複製。這也就是前文所講的道術作爲一種資源其稀缺性之所以會逐步喪失的根本原因。如此一來,老君的教育產業的正外部性又被超幾何級地放大了。老君搞這個教育產業的唯一受益就是由諸仙的追隨確立起來的自己的地位。隨着三界內道術教師的激增,名義上老君大名遠播,但實際上在這個道術傳習過程中老君被太多的同行“擠掉”了。老君離那些道家追隨者們越來越遠了。
慢慢地,道術傳習跟老君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一種純粹的名義上的聯繫了,不再具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在道術稀缺性日漸式微,老君地位日漸衰敗的情況下,經濟外部性的出現使得老君的教育產業的收益(權勢)更無保障。老君的教育產業發展到後來,就變成了完全的正外部性,自己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收益。就像現在,我們雖然學習“牛頓三大定律”,但是我們跟牛頓之間卻建立不起任何實質性的聯繫。衆所周知,市場力量是解決不了外部性問題的。所以,像教育這樣正外部性極強的產業若想長久維持下去就必須有非市場因素進行干預。比如,接受各類社會捐贈,爭取政府撥款等。但是,老君要的不是錢,他的威望和權勢是捐不出來的。所以,老君的衰敗是必然的。
與老君的教育產業相比,玉帝的農場業卻沒有任何外部性問題。玉帝每生產一個蟠桃,每交易一個蟠桃,成本和收益都是非常明確的:一個蟠桃換來的就是五百年的俯首稱臣。這是一種交易,而這種交易形式隨着時間的推移被慢慢地固定了下來,並最終由此確立了以玉帝爲領導和核心的天朝統治。而這種被固定下來的交易形式其實就是天朝政體“蟠桃大會”。蟠桃是生活必需品,數量極其有限,同時更是確保天朝穩定的無上法寶,因此蟠桃異常金貴。玉帝對如此金貴的蟠桃施行的是軍事化生產和配額制管理。其勢真如計劃經濟一般無二。蟠桃的生產工作由天庭第一夫人王母娘娘親自主抓,而蟠桃的等級配額制管理則是通過天朝定製“蟠桃大會”來實現的。玉帝憑藉着蟠桃就牢牢地抓住了諸仙的命運,穩固了自己的勢力。
不過面對這日漸衰敗的事實,太上老君不可能毫無作爲,自甘沉淪。雖然,從學理上講他不可能認識到這是由於教育外部性所導致的必然性的結果,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太上老君毫無反擊“外部性”的自發反應。這就好比階級鬥爭的學說,早在馬克思發現這一規律之前,階級鬥爭就已經存在幾千年了。現代西方經濟學總結了兩種解決外部性的方案:1.市場主體的反應;2.政府政策的干預。但是,因爲政府的政策干預是政府在認識到外部性危害的情況下的自覺行爲,比如“庇古稅”方案(政府可以通過徵稅或給予補貼來使外部性內在化,以矯正市場失靈的方案),而玉皇大帝對外部性理論並無認識,所以天朝政府並無自覺干預太上老君的教育產業以幫助解決其外部性問題的客觀可能性。同時,即便是玉帝認識到了老君產業的外部性問題,他也絕無可能出臺有助於解決老君教育產業外部性問題的政府幹預政策。因此,天朝的外部性問題只能通過市場主體的自發反應來化解。在自發解決自身教育產業外部性的問題上,太上老君不斷摸索,終於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正是由於這條道路的及時開闢,太上老君才最終確保了自己作爲道家始祖的權位。
不管是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政府幹預也好,市場反饋也罷,本質上外部性的解決途徑只有一條——外部效應內部化。那麼,拋開政府幹預不提,就市場反饋而言,如何才能實現外部效應內部化呢?
第一類方法:企業合併。
只要將受到外部性影響的企業和產生外部性的企業進行合併,那麼合併產生的新企業很自然地就能夠實現外部效應內部化了。以前文造紙廠對養魚場的負外部性問題爲例,如果造紙廠與處於下游的養魚場合並,那麼合併之後的新企業自然就承擔了原來造紙廠的外部性影響了。通過這樣的途徑,造紙廠的負外部性就內在化了。社會生產總成本中,原來由社會(主要是下游的養魚場)承擔的部分也將由新企業來承擔,這個時候社會生產總成本(排污費用+由廢水污染導致漁場損失)=新企業總成本(排污費用+由廢水污染導致漁場損失),外部性消失了。
不過,對於解決經濟負外部性問題而言,企業合併恐怕只具有理論意義罷了。因爲經濟負外部性問題的存在就決定了涉事企業本身在內在屬性上就是互相對立的,一方的存在和發展是必定以另一方的損失爲前提的,所以這兩個企業是絕難實現合併的。即使能夠勉強合併成功,也一定會導致某一方企業徹底退出市場。比如,造紙廠和下游的養魚場實現合併,那麼其結果要麼是養魚場關閉,要麼是造紙廠消失,絕難出現二者共生的情形。造紙廠在自己污染了的水域裡養魚,難道廠長的腦子有問題?所以,企業合併對於解決經濟的負外部性問題並無長久的現實意義。不過,從最近發生的一個案例來看,企業合併也有助於化解一定的社會矛盾。某污染企業的生產排污行爲導致了周邊居民的生存環境的極度惡化,這讓該企業與其周邊居民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矛盾。爲了有效解決這一矛盾,該企業拿出公司相應的股份送給周邊居民作爲賠償,因此受企業污染干擾的居民反而變成了企業股東。這其實就是外部效應內部化的一個典型做法。只不過,這種做法本身只是暫時解決了社會矛盾,污染問題本身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周邊居民無疑將會陸續離開這片土地,企業周邊最終將會變爲無人區。
即便如此,對於解決經濟外部性問題,企業合併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它有助於解決經濟的正外部性問題。以前文養蜂人對果園的正外部性問題爲例,如果果園和養蜂人合作經營,那麼就能順利實現養蜂人對果園的正外部性效應的內在化了:由蜜蜂採蜜而引起的果園增產的收益將由合併後的新企業來獲得。社會總收益(蜂蜜產值+由採蜜行爲導致的果園產量增加值)=新企業總收益(蜂蜜產值+由採蜜行爲導致的果園產量增加值),正外部性消失了。當然,這個例子不夠經典!因爲現實中我們根本看不到這種既種植果樹又養蜂採蜜的混業經營的企業實體。究其原因,乃是因爲果園裡果樹之花並不是優良的蜜源,現實中的養蜂人不會去果園採蜜,所以這個例子本身的現實性不強。只不過,這個例子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企業合併是對涉及正外部性問題的企業雙方都有利益的經濟行爲,所以這種合併本身並沒有系統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