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勤王詔

崇禎二年十一月初四,大明京師,崇禎皇帝在文華殿和內閣成員議京師之安危。殿內外都非常安靜,只有崇禎皇帝及各閣臣議事時發出的聲音。宦官宮女們都知道,非常之秋,犯的小錯能成大錯。

內閣首輔韓爌時年已有六十七歲,腰板還算硬朗,精神也挺矍鑠,但崇禎皇帝還是給他賜座,以示尊敬之意;此時他正侃侃而談:“陛下放心,建虜偏居苦寒遼東一角,物資極少,必不能起大軍繞道前來。遵化乃堅城,何況其爲巡撫衙門所在之地,兵多將廣,建虜要麼不去,要去必受阻於城下。”

崇禎皇帝還是有點擔心,按照鍾進衛的說法,這次建虜是主力盡出,侵襲京師而來的。如果是真的,該如何抵禦呢,勤王詔是發還是不發?可恨現在傳來的消息太少,根本就沒法確認到底是否如鍾進衛所說,又或是如首輔所說。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想着心事。

韓爌說完後見崇禎皇帝就只聽着,並沒有說話,回首看看同僚,也沒有贊同自己,只好轉回頭來看着崇禎皇帝,等他發表看法。同時心裡稍微梳理了下自己的話語,沒發現有什麼地方說不通的。

忽然感覺大殿很安靜,沒有人說話,崇禎皇帝才從沉思中醒過來,眉頭並沒有因爲韓爌的說法而解開:“首輔以爲遵化能守住?”

韓爌一愣,按照道理來說是應該守住的,可萬一守不住呢,還是保險點好:“陛下,遵化堅持數日絕沒問題,如若建虜攻打遵化,朝廷瞭解情況後可速調周圍軍隊前往解圍。”

“如果遵化堅持數日後沒在援軍到達之前守住,建虜破遵化而直搗京師,首輔可有良策?”

這真要到這個最壞的結果,單靠京營好像不靠譜。想了想,回崇禎皇帝道:“陛下,京師有三大營,共約八萬一千九百零,如若陛下覺得防禦力量還不足,可令京師諸臣率家人協同城守,如此,人數可足矣。”

崇禎皇帝的眉頭稍微舒緩了點,但心裡還是有點擔心:“諸臣家人戰力如何?”

“回陛下,據城池而守,只須膽大力壯,戰時招民壯憑城禦敵,乃戰時常態。”

“善,待京師戰事一起,可用此法。”崇禎皇帝覺得不錯,就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忽然,大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內侍閃身入內,躬身稟報:“陛下,兵部尚書王洽殿外急事求見!”

急事求見,難道又有什麼噩耗?崇禎皇帝現在一聽啥事都會往壞了想。趕緊喧王洽進殿。

殿中的人不再說話,都把頭轉向了殿門。

急促的腳步聲伴隨着喘氣由遠及近,就見兵部尚書王洽出現在殿口,緊趕幾步,跪在殿中:“陛下,現已查明建虜並蒙古諸部共十萬餘衆,一日之間攻陷了三屯營,遵化。由山海關趕去的援軍,平遼將軍,山海關總兵趙率教所率四千關寧鐵騎,全軍覆沒。”

崇禎皇帝“霍”的一下站了起來,什麼,建虜有十萬之衆?趙率教全軍覆沒?三屯營,遵化一日間失陷?

這些消息一個個,就像晴天霹靂,一個接着一個,打在崇禎皇帝的頭頂。

內閣首輔韓爌聽了王洽的話,再也坐不住了,自己剛寬慰完聖上,就收到這樣的消息,彷彿被人用力打了自己的老臉。

文華殿此時安靜異常,只有王洽的喘息聲如同打雷一般響。

儒家講究氣度從容,崩泰山而面色不改,可在這麼大的消息下,殿中的人都淡定不了了。

王洽知道自己身爲兵部尚書,發生如此重大之事,怕是難過這一關了,此時也無暇顧及自身了,向崇禎皇帝道:“陛下,如今,得下詔勤王了!”

崇禎皇帝的眩暈狀態被打斷,恢復了神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下詔天下勤王的。於是,他問剛站起來的韓爌:“首輔以爲呢?”

建虜達十萬之衆,靠目前京師力量怕是難以防禦,而且,京師之地,不容有失,爲確保萬一,只能下詔天下勤王了:“陛下,臣以爲然。”

崇禎皇帝看向文華殿中其他人,沒有人敢擔京師失陷的責任,紛紛附議。

崇禎朝第一道勤王詔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往全國各地。

內閣首輔韓爌回到自己府中,無心飯食,獨坐書房,任何人等,未經傳喚不得入內。

韓爌反思自己這些天的言行舉止,特別是今天,想着想着,不由得嘆了口氣,老了啊,不服不行了,如此之大的危機既然未能事先有所察覺,一門心思的想當然。現在只能靠自己的學生,薊遼督師袁崇煥了。如果能擊退建虜,則應能渡過此次危機,否則,最輕的就是引咎辭職了。

正在想着,門口響起敲門聲。韓爌心裡不由得有點惱怒,自己都吩咐了不要打擾自己,還有人不開眼,難道真是欺負自己老了不成!韓爌一股子的怒火上來,沉聲怒喝:“誰!”

“爺爺,是我。”一個童音響起。

韓爌一聽,氣一下就消失了,原來是自己的寶貝孫子。他今年已有六十七歲了,但膝下卻只有這麼一個孫子,寶貝的不得了。

走過去開了門,看白嫩可愛的孫子正站門口仰頭看着自己:“爺爺,孫兒肚子餓了,孫兒要吃飯!”

“好,好,爺爺跟你一起去吃飯。”滿臉慈祥,額頭的皺紋都舒展了開來,也不管自己已經老了,俯身吃力的抱起孫子,“走,吃飯去嘍!”一切心思,在親情面前,都藏了起來。

十一月份的夜空,很清澈,沒有一絲雲,滿天的繁星陪伴着一輪圓月,寒風時而吹來,讓站在殿外的內侍時不時的縮下身子。

殿中,周皇后正在勸着崇禎皇帝:“陛下,夜已深,該休息了。”

崇禎皇帝看看今年剛給自己生下第一個兒子的周皇后,嘆了口氣,用書籤夾在剛纔看的一頁,合上了書本。轉身對着身後的周皇后道:“朕受皇兄之託,登大寶,掌國事,甚爲惶恐。”

說到這裡,沉默了會,又道:“太祖曾說過,凡事,勤則成,怠則廢;思則通,昏則滯。故善持其志者不爲昏怠所乘,是以業日廣,德日進。朕以此爲座右銘,早起晚睡,處理國政,無時不抽空時習之,可爲什麼,朕不怕苦,不怕累,卻換來了本朝僅有幾次的天下勤王詔,朕就有一次呢?”

平時,崇禎皇帝是不會跟後宮說國事的,可今天的心情實在不好,鬱悶無法發泄,周皇后的一次勸慰,讓他把心中的苦水都倒了出來。

周皇后一直處於深宮之中,對於崇禎皇帝的不解,也無力解答。

幸好崇禎皇帝也沒要她回答,繼續說道:“朕還在信王之時,就聽聞袁崇煥擅遼事。對建虜多有勝績。朕一登大寶,剛處置了魏忠賢,就越級提拔其爲薊遼督師,兵部尚書。當時,回覆朕曰五年平遼,可如今,建虜打到朕的家門口來了。”

崇禎皇帝越說越氣憤,聲音不由得提高了不少。

周皇后擔心的望望殿外,心裡想到,明早要好好警告下門外的,小心亂嚼舌頭送了命。

崇禎皇帝說了之後,心裡好過了一點,想想,又不由得有點鬱悶:“可現在朕還不敢動他,建虜眨眼之間就可能攻來京師,朕現在還在指望其帶手下精銳之關寧鐵騎幫朕打退建虜。”

又嘆了口氣,看向殿中燒着油的燈焰,喃喃的道:“就沒有一個能真正幫到朕的人麼?!”

雖然聲音小,但周皇后還是聽到了,想起了什麼,細眉一揚,眼角露出一絲笑意,溫柔的對崇禎皇帝道:“陛下,前幾個月不是天降仙人救了陛下嘛!”

崇禎皇帝聽了,沒有絲毫的喜意,看着周皇后那張消瘦的臉,生個孩子就是走了一趟鬼門關,現在都還沒恢復回來,皇后也辛苦了。

心底緩緩的升起一股柔情,輕輕的對周皇后說道:“愛妻,鍾進衛是救了朕一命,可現在,朕收到的情況是還在昏迷。之前他有跟朕提過會出現今天這樣的情況,還告訴朕之後會出現的情況,朕一直猶豫着該不該信他的話,時而覺得該信,時而又覺得不大可能,內心一直期望着不要出現他說的情況,因爲那個情況太壞了。”崇禎皇帝說話的同時,在心裡給自己說:wang國之君啊!

忽然,他想起來,鍾進衛好像之前說過解決困境的方法,還說能根治大明病症。不行,朕得過去看看他,說不定就醒了呢!

“朕過去看看鐘進衛。”崇禎皇帝說完,站了起來。

“陛下,夜已深了。”

“無妨,去去就來,朕不親自過去看看,今晚睡不好。”

確實夜已深,崇禎皇帝也不想大張旗鼓的過去,只是在內侍的護衛下悄悄的前往鍾進衛所在的偏殿。

剛到偏殿門口,忽然就聽到偏殿裡面傳出來聲音:“公子,奴婢再給您講講奴婢小時候的事吧。”

“奴婢是北直通州人氏,家裡還有一個喜歡舞槍弄棒的哥哥,還有母親在堂,家裡的院子有一個鞦韆,公子,奴婢從小喜歡鞦韆...”

崇禎皇帝一愣,難道鍾進衛醒了?今天不是稟報過他還是昏迷的,難道是剛醒過來的?

心裡一喜,崇禎皇帝也不等內侍開門了,自己直接推門闖了進去。

第762章 兵變第854章 請罪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47章 鄭成功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47章 鄭成功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279章 殺奴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94章 一線生機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7章 漢奸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649章 跳雷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547章 有喜了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89章 危險臨近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504章 報紙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01章 獻寶第594章 陷阱第55章 白話第323章 死營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52章 救災第829章 嚴打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85章 密謀第38章 兩策之論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695章 心肝疼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78章 思念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07章 肉鬆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121章 徐光啓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00章 昌黎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