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

“陛下,不知您是否聽說了晉商票號攜款潛逃的事兒?”鍾進衛不確定崇禎皇帝知不知道,畢竟貴爲大明皇帝,平時要關心的事多了去了,這事能不能傳到他耳中,還真不好說。

沒想崇禎皇帝略微回憶了下,就點點頭道:“此事已聽東廠向朕稟告過,難道鍾師傅所說的動用民間資金是指抄沒票號來錢?”

崇禎皇帝說完,也爲自己這個荒謬想法而感到好笑。他最近幾次的大筆資金收入其實都是通過贖罪或抄沒罪人的家財所得,因此第一時間就往這方面想了。

鍾進衛一聽,也是笑了起來。過了一會才說道:“當然不是了,陛下,抄沒所得只是一杆子買賣,不可能天天有鉅富讓朝廷去抄家的。臣所提票號攜款私逃,是想說此事給了推廣紙鈔的一個突破口而已。”

崇禎皇帝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然後才問道:“鍾師傅,是什麼突破口?”

“陛下,您想現在發生了票號攜款私逃的事。那麼那些存票號、錢莊的人是不是會對票號、錢莊不信任了。但有的人又離不開票號、錢莊,比如那些做大買賣的人,不可能隨身攜帶大量的銀子出門做生意吧,不要說擔心錢財露白招來的不安全,光那銀子的重量就夠受的。”

鍾進衛先給崇禎皇帝分析了此事帶來的影響,因爲只有在這個基礎上纔好繼續往下說。

崇禎皇帝雖然沒有做過生意,也沒出過門,可鍾進衛說得淺顯,因此他也聽得明白:“鍾師傅言之有理,你的意思是由朝廷接受這個生意,並以紙鈔代替銀票來推廣麼?”

鍾進衛一聽,不由暗自佩服崇禎皇帝的思維還真敏捷,雖不中卻已不遠。

想到這裡,他笑着對崇禎皇帝道:“臣的建議與陛下相差不是很大。就是讓大明所有的票號、錢莊全部向大明皇家銀行繳納一定比例的銀兩作爲備用,一則可以解決這種攜款逃跑或其他原因導致存了銀錢在票號的百姓血本無歸,另外一個方面則可以聚集大量的銀兩到大明皇家銀行來。”

崇禎皇帝聽了先是一喜,又是一條來錢的路,而且還是大量的錢。

不過他再仔細考慮了下,帶着懷疑地表情問道:“如此他們就會交麼,這可是從未有過之事,怕會說朝廷明目張膽地欺壓百姓吧?”

鍾進衛點點頭,卻又解釋道:“陛下考慮得是,在以前的時候,或許萬難實行。但現在出了這晉商票號的事,就容易了。朝廷一定要抓住這點,宣傳擴大這種風險。而後由朝廷出面要求所有票號、錢莊必須交錢到大明皇家銀行,以便應付這種情況的發生,輿論上要強調這是朝廷爲百姓的資金安全考慮,絕無私心。”

如果按照鍾師傅說得做的話,或許是一個路子。這麼一來,朝廷就多了好多錢,特別是在江南,錢莊更多。按照鍾師傅所說的每個錢莊繳納一定比例的銀兩給大明皇家銀行設在應天府的分行,再以此爲基礎,大力推廣紙鈔,就大有作爲了。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面露笑容,看着鍾進衛誇獎道:“鍾師傅果然是奇才,能從此事中迅速得到解決紙鈔的方法。”

鍾進衛一聽,微微有點臉紅,不好意思地說道:“陛下過獎了,這些其實都是後世的人實踐出來的而已。”

他在解釋了一下之後,又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此事要實施,還得分拆大明皇家銀行才行,或者說有些事情就不能再由皇家銀行來做。”

“哦,這是何解?”崇禎皇帝聽了就覺得奇怪,大明皇家銀行不是好好的麼,怎麼又要分拆或者不能做了。

“陛下,是這樣的。大明皇家銀行目前主要做兌換銀兩的業務,另外計劃要做得放貸等業務和一般的票號、錢莊並無多大區別。真要說有區別的話,大明皇家銀行有朝廷的背景,信譽要比別人好。但就算如此,也有一些老資格的票號、錢莊也是有良好的口碑,要他們向大明皇家銀行繳納準備金,就會有藉口說大明皇家銀行要是出現倒閉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或者類似的理由來進行各種抵制不交準備金。”

鍾進衛說得其實還是給了崇禎皇帝面子,朝廷背景的背書有什麼用,信譽早就被大明通行寶鈔給敗完了。目前建立起來的信譽,還是嚴格執行紙鈔可以隨時兌換銀兩的結果。

要真說起信譽來,一些老資格的票號、錢莊比之前朝廷的信譽要好多了,他們來抵制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問鍾進衛道:“鍾師傅,那你覺得大明皇家銀行該怎麼拆比較合適?”

鍾進衛說到這裡時,心中已經隱隱有點沒底了。畢竟他以前並不是學習金融專業的,只是畢業後在銀行上班而已。對於金融方面的事情只是知道一些,但並不全面。

但他知道,這個事情必須去做,雖然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完美,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就按後世老前輩的口號,摸着石頭過河去做好了。

更何況有他在,至少知道石頭的大致位置在哪裡。

鍾進衛給崇禎皇帝說道:“陛下,各行各業都會成立各自行業的協會,選出他們的龍頭老大,來爲本行業爭取更多的利益。銀行,也就是票號、錢莊也是如此,而且更是迫切。大明皇家銀行就來做這票號、錢莊的龍頭老大。”

“就這樣?”崇禎皇帝有點疑惑,他覺得應該會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

鍾進衛聽懂了崇禎皇帝的意思,他解釋道:“意思是這個意思。具體的做法就是把大明皇家銀行的普通業務去除,不再做那些業務,只做銀兩兌換紙鈔的業務,由大明皇家銀行管理所有和貨幣有關係的行業。如此一來,要求大明的所有銀行、票號、錢莊全部都向大明皇家銀行按一定比例交準備金,也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鍾進衛至此才說出了他的最終想法,就是把大明皇家銀行作爲中央銀行來對待,從普通銀行中剝離出來,並統管監督大明的所有金融機構,把這個能左右國家的行業最終控制在朝廷的手中。

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618章 憂心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486章 徐霞客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7章 變故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9章 指點江山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314章 賭約第41章 不成熟第68章 老少合謀第648章 吐血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51章 難民營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36章 袁可立第46章 東廠第83章 喜從天降第544章 威脅信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570章 苦啊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735章 專利法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122章 溫育仁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9章 扁人第18章 算計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112章 一條龍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14章 趁機撈錢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82章 突變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81章 廢墟新棚第88章 年夜飯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67章 將爺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713章 燈下黑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47章 物價第16章 面聖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110章 鹽政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