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白杆軍歸

聽聞又是急報至,殿內衆人頓時就有種禍不單行的感覺。

果然,崇禎皇帝看完急報之後,一邊讓內侍把急報給殿內羣臣過目,一邊說道:“兵部尚書,總督雲、貴、川、湖、廣西軍務兼貴州巡撫朱燮元急報,言安氏餘孽又在串聯鼓動四川諸部土司隨他叛亂。需有良將震懾四川,免於叛亂之發生,特請旨調秦良玉部還駐石柱。”

鍾進衛聽到說是西南土司的事,就不瞭解了。畢竟在明末歷史上,這個好像從來不是熱門話題,因爲那些土司叛亂最終都被明軍剿滅了。

他不知道的是,因爲他的蝴蝶效應,大明在北部邊疆所取得的戰績比歷史上要好,但西南土司叛亂卻比歷史上要嚴重。貴州水西土司安邦彥之弟安位並沒有和歷史上一樣在一六三零年春乞降,反而派人入川鼓動其他土司響應。

因爲消息的滯後,朱燮元只知道朝廷已在京畿之戰中取得大捷,又聽聞白杆軍有調往張家口。因此才上奏朝廷,請求調回白杆軍以震懾羣小,以避免戰事再起,生靈塗炭。

溫體仁看完後把急報又給其他同僚看,自己則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以爲蜀地雖繁華,但已經歷過一次奢安之亂,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如若叛亂又起,則西南必然糜爛,再要恢復怕就不是幾年能恢復的事情了。”

兵部尚書樑廷棟此時已看完急報,聽到首輔的意見,心中並不同意,他也出列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以爲,遼東事急且近,當以遼東戰事爲先。”

一個是出於民生恢復考慮,一個是出於軍情的緊急度考慮,各有各得道理。崇禎皇帝一時也難以決斷,他看着其他臣子,等待其他人的建議。

但他沒想到得是,支持首輔和支持兵部尚書的人差不多各佔一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人多嘴雜想法多,一時之間就讓崇禎皇帝更是難以決斷了。

秦良玉只是個總兵而已,在這文華殿內沒有主動說話的份,只有被問到了纔有回答的機會。因此,她低眉順目地站那,一聲不響。

另外一個沒有說話的就是中興侯鍾進衛,他皺着眉頭也在想着這個事情。

崇禎皇帝看着底下的臣子互相爭論,忽然眼睛瞄到鍾進衛的眉頭一舒,馬上在心中冒出一個念頭,鍾進衛有想法了。

於是,他問道:“鍾師傅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殿內的其他大臣一聽崇禎皇帝的問話,才發現中興侯剛纔一直沒有發表看法,就都關注起來,看他是什麼意見。

而鍾進衛剛剛想到一些想法,就聽到崇禎皇帝問話了,他就回奏道:“陛下,臣敢請問,錦州堅固否,糧食兵員軍械火藥充足否?”

錦州這些年來一直是對虜的最前線,其城池堅固,兵員糧餉都很充足,甚至在城裡還有一個兵工廠,專鑄造火炮用於防城。

如果歷史上的大淩河之戰,改爲圍困錦州之戰,怕皇太極也未必能取得勝利。

經過無數次證明,建虜在短時間內,只要不是出現特殊情況,根本就打不下錦州。

鍾進衛的這一問,讓殿內衆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發覺自己急躁了,對於錦州的防守,都是有信心的。

崇禎皇帝面色稍緩,對鍾進衛點點頭,算是回答了他這些問題。

於是,鍾進衛又轉身對站那邊上的秦良玉道:“秦總兵,不是我對白杆軍的戰力有懷疑。我只是想問下,如果建虜主力盡出,圍攻錦州的話,白杆軍去了,就一定能解圍麼?”

白杆軍在京師的大概只有五千人左右,這建虜的主力盡出,任誰都沒有膽子敢說能把建虜打回去。

秦良玉是個不甘示落的個性,她先是搖搖頭,再又回答道:“雖是如此,但事在人爲。”

鍾進衛在得到秦良玉答覆之後,又轉回身子,面向崇禎皇帝道:“破壞容易建設難,真要等叛亂起來的話,就算很快平定,也會對蜀地造成巨大的破壞。更何況京師離蜀地甚遠,等叛亂一起再回去的話,所帶來的損失將難以估計。因此,臣以爲遼東可以少白杆軍,但蜀地不能少白杆軍。”

樑廷棟雖覺得鍾進衛說得有道理,但他卻擔心遼東戰事,問鍾進衛道:“中興侯,按你的意思,錦州之圍就不解了麼?”

這話說得有點不靠譜,鍾進衛聽了後看向他說道:“我沒說不解,只是相對而言,白杆軍回蜀地鎮守威懾其他土司所帶來的好處會更大。”

溫體仁本來就是這個意思,他向崇禎皇帝再次奏道:“陛下,臣以爲中興侯言之有理,還請陛下決斷。”

崇禎皇帝這時真是感覺到了手中強兵太少,就這麼一支白杆軍,而且還是地方上的土司部隊而已,朝廷那些軍隊都不堪重用。

想到這裡,他又想起以前鍾進衛跟自己說過要練出天下第一強軍的說法,說是要實驗新軍,練出一支和現在這些軍隊都不一樣的強軍。

在之前的時候,他覺得其他事情都很重要。因此,崇禎皇帝在鍾進衛回京之後,一直是和他在討論藩王封建海外之事還有那研究院的事情等等,想着等這些事情都告個段落後再來提這事。

但現在讓崇禎皇帝感覺到這個想法不對,書到用時方恨少,強兵也是這個理。手中不握着足夠的武力,其餘的事都將是空談而已。

他看看底下臣子,都在看着他。思緒就又轉回眼下的問題,想着兵事一起,錢糧無數,就決定道:“秦總兵。”

“臣在。”秦良玉上前兩步,抱拳待命道。

“你星夜離京,還歸蜀地,替朕震懾宵小。”崇禎皇帝命令道。

“是,陛下。”秦良玉也沒猶豫,直接領命退下,去安排白杆軍還歸石柱一事。

秦良玉雖走了,但文華殿內的軍議還在進行,商討遼東戰事。

只聽崇禎皇帝問羣臣道:“錦州雖暫時無誤,可長期下去,若無援軍,怕會有意外。諸位臣工,可有良策解圍之?”

崇禎皇帝在問的時候,忽然有了一絲明捂,如果沒有一支可遇敵野戰的隊伍,光靠據城防守之法,怕是不現實。

在這個時候,他對孫承宗在之前遞上來的方案即所謂的築城推進蠶食之法,有了一絲反對。

殿內的文臣都知道現在孫承宗手裡是些什麼兵,要是強兵的話,也不會讓建虜一直在遼東囂張,被建虜壓在家門口打。

因此,他們一時也想不出辦法來,只聽兵部尚書樑廷棟奏道:“陛下,建虜圍城不克,怕是會退走也不一定。”

正常情況下的話,打不下來自然會退走,可朝廷總不能寄希望於敵人會這麼做吧!

崇禎皇帝對樑廷棟的回答微微有點失望,他習慣性地看向鍾進衛,不知道他是否有主意。

果然,鍾進衛聽樑廷棟之話,猛然想起一事,便有了對策。

第72章 比對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486章 徐霞客第855章 僱傭兵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794章 鋼鐵廠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3章 集中供應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8章 算計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567章 煩惱第38章 兩策之論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378章 一羣豬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334章 不擺譜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357章 報應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11章 昏迷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300章 宣傳第829章 嚴打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594章 陷阱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93章 殺明軍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3章 勤王詔第72章 比對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354章 競拍第94章 一線生機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143章 《甘薯疏》第333章 驚變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1章 不成熟第31章 京師之戰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223章 贖罪銀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336章 袁可立第11章 昏迷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86章 理想第810章 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