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新軍擴編

大明朝相對其他任何朝代來說,更重視科技。不少官吏都有研究各類科技,不管是物理、化學、天文還是地理等等,都有傑出的成就,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徐光啓。

鍾進衛現在展現了誘人的前景,又有這麼好的一個基礎在,不管是崇禎皇帝還是溫體仁,亦或是王承恩,都是很贊同鍾進衛的說法。

也因此,研究院的這條線受到朝廷上下的重視,很多科技成果,並沒有鍾進衛所想的那麼久就研製出來了,當然這些也是後話。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當場都做了表態,表示全力支持和科技相關的事情。

崇禎皇帝接着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章道:“鍾師傅,本次登萊戰事中有關新軍的總結很是詳細,朕很滿意。”

他說到這裡,轉向首輔溫體仁道:“溫卿有沒有看此份奏章的副本?”

“臣已看過。”溫體仁馬上回答道。

崇禎皇帝點點頭,繼續說道:“如此溫卿以爲是否可以擴建新軍?”

新軍耗資巨大,因此崇禎皇帝纔會如此慎重,徵求內閣首輔的同意。

鍾進衛有戰績做背書,自然是有底氣的。但此時他還是稍微有點緊張,等待着溫體仁的答覆。

“臣看了戰報詳情,這次戰事如果不是新軍佔據了有利地形,又事出突然的話,應該還不可能救出那麼多登萊軍卒。究其原因確實是新軍數量太少之原因,因此臣對擴建新軍一事,並無異議。”

溫體仁的回答讓鍾進衛鬆了口氣,剛纔自己說內閣事務繁忙之事,溫體仁並沒有和自己計較,果然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和後世的一些傳說並不一致。

在原本的歷史上,溫體仁之所以要打壓政敵,是因爲大環境使然。在那個黨爭的年代,如果溫體仁不去打壓別人,那就是別人打壓他了。如此一來,什麼政治理想,統統不可能實現。

但在這個世界,因爲鍾進衛的出現,導致大明朝廷中的黨爭大大減弱。因爲鍾進衛以後世的眼光,爲他們又開拓出了另外一個大大的蛋糕,使得他們不用爲原來的蛋糕而互鬥。畢竟互斗的話,不管輸贏,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溫體仁的首輔位置在崇禎皇帝的支持下,穩如泰山。鍾進衛和他並沒有利益糾葛,相反在很多事情上,還是他的助力。剛纔鍾進衛也只是就事論事,因此,溫體仁那會與鍾進衛計較。

崇禎皇帝見溫體仁同意了,就笑着對鍾進衛道:“原本就有給你的新軍預備着錢糧,沒想又有意外進賬。因此鍾師傅儘管放心好了,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去做,朕要的是無敵虎軍。”

“是,陛下。”鍾進衛躬身答應一聲,然後擡頭看向崇禎皇帝,稍微有點皺着眉頭道,“陛下,新軍擴建,兵員倒沒問題,還是可以從京營中轉化,但錦衣衛校尉就不好找了。”

崇禎皇帝對鍾進衛所要的錦衣衛政委,自然知道其作用。這個錦衣衛政委對於他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存在於新軍中的,這也是他很放心把新軍交給鍾進衛的原因之一。

他聽鍾進衛這麼一說,沉思了下才問道:“鍾師傅,在目前的錦衣衛中挑不出來了麼?”

鍾進衛之前在錦衣衛中好不容易找到了五個合適的,但現在要再找,就是要從剩餘的錦衣衛中去找了。

他因爲已經找過一遍,對目前在京師的錦衣衛素質心裡有數,並不是很合適政委這個職位,所以就向崇禎皇帝提了出來。

現在聽崇禎皇帝一說,他就解釋道:“陛下,臣已找過一次,確實沒有很合適的了。臣不想因爲找不到而降低要求,否則就是對新軍的不負責。”

“那鍾師傅的意思是?”崇禎皇帝聽了心裡就不明白了,總不能沒有,就只好問鍾進衛了。

王承恩在一邊聽了,心中暗想,自己要不要站出來說東廠沒有挑選過,是不是可以來挑選一下?

不過他衡量再三,還是沒有說出來。因爲軍隊這塊,是歸錦衣衛監督的,東廠只是監督錦衣衛和都察院而已。如果自己站出去說出這個想法,會被人誤會自己有染指軍隊之意,到時候就說不清了。

在殿內三人的注視下,鍾進衛從容不迫地提出了他的想法:“陛下,臣建議讓錦衣衛按照這個要求去新招一些人,而後臣再進行選取。”

鍾進衛的話音落了之後,文華殿內陷入了安靜,沒有人說話。

過了一會,溫體仁先說話了:“中興侯,你對現在的錦衣衛不滿意的是他們對士卒的態度,是麼?”

溫體仁是人精,一下就猜出了那些錦衣衛的習性,即愛擺官架子這點讓中興侯選不到人。

鍾進衛看向溫體仁,點點頭道:“正是。”

聽到中興侯的答覆,溫體仁一笑道:“這點其實是會變的。在新軍中的錦衣衛校尉升遷之後,那些原本的錦衣衛看到了,自然會放低他們的態勢,做他們該做的事情。”

鍾進衛一聽,有點領悟,不由對溫體仁感激地一笑。

崇禎皇帝在上面見了,就發表意見道:“新軍以後還是會擴編,需要合適的校尉還是要不少。朕覺得鍾師傅說得也不無道理。因此朕以爲可以雙管齊下,一邊從現在的錦衣衛中再挑選一些,一邊再特招一些錦衣衛。”

“陛下英明!”鍾進衛當即送上一個馬屁。

溫體仁也沒有意見,至於王承恩,就直接被忽略了。

只是在鍾進衛準備回去安排事情的時候,溫體仁又問了:“中興侯,這擴編後的新軍準備什麼時候再去拉練下?”

拉練這詞是從鍾進衛嘴中聽到的,而且新軍的拉練打了大勝仗,比較吉祥,也透着一股藐視建虜的意思。

鍾進衛暫時只打算擴編一倍,也就是多五百人,這樣新軍雖有擴編,戰力卻能很快恢復。

他想了下,回答道:“建虜不是缺糧麼,我打算建虜要收割糧食之前,去搗亂下。”

崇禎皇帝對此沒有異議,只是關心一個問題:“鍾師傅,你是要從錦州出戰麼?”

鍾進衛一聽,搖搖頭道:“錦州那邊肯定是建虜的精銳駐紮,目前新軍的人數還不夠多,不足以和建虜主力硬碰硬。因此臣想,還是在登萊一線尋一處薄弱之所給建虜一個狠的。”

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2章 相識第576章 大灰狼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62章 義捐第45章 銀子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1章 難民營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06章 御廚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2章 反腐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855章 僱傭兵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841章 暴乳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143章 《甘薯疏》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855章 僱傭兵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16章 面聖第148章 教育部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254章 白杆軍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38章 兩策之論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79章 殺奴第88章 年夜飯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87章 漱口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806章 執着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95章 獻俘第638章 產鉗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72章 比對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573章 出發第81章 廢墟新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