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憂心

“楊卿,你是兵部尚書,在秦地統兵經驗也足。你給朕說說看,鍾師傅爲何到現在還沒有消息?”文華殿內,崇禎皇帝一臉擔憂地問楊鶴。

楊鶴一聽,暗自吃驚,原來崇禎皇帝把自己傳來只是爲了問這個事情。沒想到中興侯在皇上的心中會有如此之重,竟然讓皇上牽掛至此。

“陛下,遼東太過遙遠,中興侯的消息傳回,勢必過海路到山東,而後才能傳回京師。現在沒有消息,也是正常。”楊鶴想了一下,就安慰崇禎皇帝道。

崇禎皇帝聽完點點頭,然後埋怨道:“這個鍾師傅,膽子也太大了點!那麼少一點人馬,竟然想去打建虜的都城!”

楊鶴聽到崇禎皇帝的“抱怨”,心中暗自想道:確實,那個中興侯的膽子也太大了!這事放任何人身上,都不大可能做出來。他貴爲大明中興侯,可以說榮華富貴已經到手,卻還如此拼命,真是難以想象!

而且這個中興侯幹這事是有前科的,在京畿之戰的時候,他就已經幹出過匪夷所思的事情。

中興侯竟然帶着八百民壯,就去偷襲建虜佔領的清水明月關,還以此爲憑藉把八千建虜堵在了關內。

楊鶴一想起來,就覺得中興侯做事太瘋狂了!但他轉念一想,又有點佩服他,竟然爲了大明,可以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

因爲楊鶴已從自己的手下那裡,也就是現在接替自己位置的洪承疇那裡得知了鍾進衛的那番話。

“我來這個世上的意義,就是要讓大明百姓過上好日子,中興大明,讓大明屹立在世界中心,受萬國敬仰,讓華夏文明遍及世界!”

當時他聽到這段話時,也是久久無語。

如果是說漂亮話的話,楊鶴相信,他和其他人能說出比中興侯漂亮百倍的話也不會是難事。但真要爲自己的話而身體力行,甚至冒萬險去做,恐怕就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中興侯了。

“楊卿,楊卿...”崇禎皇帝沒想楊鶴竟然在發呆,只好連叫了幾聲,終於把他喚回了現實。

“請陛下恕罪,臣想起中興侯的一些事,竟然有些癡了。”楊鶴略微尷尬地馬上解釋道。

崇禎皇帝一聽,先放下了自己的問題,有點好奇地問道:“楊卿想起了鍾師傅的何事,竟然會如此表現?”

於是,楊鶴就把剛纔所想給崇禎皇帝說了一遍。

中興侯是皇上面前的大紅人,他這麼說一是投其所好,二是賣中興侯一份人情,至少也表達出對中興侯的善意。不管如何,都是好事來的。反正這事他也不是編出來的,因此說得很是坦蕩蕩。

崇禎皇帝其實已經從其他渠道知道了鍾進衛說得這番話,而且他比楊鶴瞭解得更多。

但現在他聽楊鶴又說起這些話來,不由得頗爲感慨。真不知道上天竟然會如此垂憐大明,在大明多災多難的時候,讓鍾師傅出現在了朕的面前。

有的時候,崇禎皇帝一度懷疑,這是不是祖宗保佑,纔會有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

崇禎皇帝自己也呆呆地想了一會,心中更是擔心起鍾進衛的安危來。他甚至想着,要是鍾進衛這次平安回來,就再也不讓他出徵了。鍾進衛的作用,對於大明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記起剛纔想問楊鶴之事,就問他道:“楊卿,你說鍾師傅這麼莽撞,會不會有危險?”

楊鶴一聽,這事還真不好說。就那麼一點兵,深入建虜腹地,要說沒有危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總不能說很危險去嚇崇禎皇帝。

因此,楊鶴斟酌了下言詞,然後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鍾師傅乃是大明的福將,看似兇險萬分的事情,他卻能安然無恙,還能屢建功勳,清水明月關之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這次也應該不會有事,陛下儘管放心好了。”

崇禎皇帝先是點點頭,但馬上又搖了下頭。他想起一句俗語,夜路走得多了,總會遇到鬼。因此,剛舒展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還是很擔心。

楊鶴一見,就再次奏道:“中興侯看似魯莽、其實很有分寸。他已得知建虜的兵力部署,又方方面面做了安排。臣以爲,建虜的僞都或許攻不下來,但全身而退卻還是可以的。”

“朕也不要鍾師傅攻下僞都,只要他能平安回來,以後大可以帶大軍前去。”崇禎皇帝聽了楊鶴的話,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楊鶴聽崇禎皇帝這樣的話,都已經聽得麻木了,他又給崇禎皇帝分析道:“孫閣老也已經讓遼東巡撫袁可立牽制建虜主力,把建虜主力吸引在寧錦一線。從這方面來講,至少中興侯也能多一份安全。”

崇禎皇帝點點頭,孫師傅這麼做,確實能對鍾師傅的安全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那奴酋手中的兵力太多了,如果他只是分一部分回去,鍾師傅應該也吃不消的。

這麼一想,崇禎皇帝還是有點擔心。

正在這個時候,孫承宗的信使又來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陛下,建虜主力全軍撤回,肯定是中興侯在建虜腹地鬧出了大事,奴酋纔不得不無功而返。”楊鶴聽完孫承宗傳來的消息後,馬上向崇禎皇帝奏道。

他有點激動,因爲他想起很可能是中興侯攻下了建虜的僞都。不過好像這不大可能,因此他纔沒有說出這個猜測。

誰知崇禎皇帝卻一點都不開心,他擔憂地道:“朕其實不關心鍾師傅鬧出了多大的事情,朕擔心的是建虜大軍回援,鍾師傅能否安然歸來!”

楊鶴一聽,心中也有點爲中興侯擔心,不過他還是以安慰爲主,對崇禎皇帝道:“陛下,遼東巡撫已勒令關寧軍拖延建虜主力的行軍速度,中興侯應該會沒事的。”

崇禎皇帝在心中暗自嘆了口氣,還是之前擔心的問題,建虜主力的兵力太過強大,哪怕是有關寧軍的騷擾,奴酋只要派出一部分兵力,也是鍾師傅吃不消的。

他在楊鶴這裡得不到實質性的說法,只能暗自祈禱,希望鍾師傅能早日平安歸來!

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354章 競拍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17章 漢奸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68章 老少合謀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790章 大賞第596章 城破第25章 拖拖拖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5章 銀子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96章 城破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7章 貨幣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143章 《甘薯疏》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28章 浩劫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138章 永平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0章 軍需官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544章 威脅信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47章 物價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章 難眠之夜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622章 全功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357章 報應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2章 傳言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279章 殺奴第574章 應對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56章 劉興祚第5章 相信(3)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