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班師回京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春暖花開時分,何可綱所負責的西路軍終於橫掃了他所負責區域的建虜,把瀋陽和大淩河城連成了一片。

與此同時,山海關孫承宗起運了一批糧草,通過海運到達了海州城,再轉由陸路往瀋陽輸送。

等到從京師押送糧草趕來的天使到達瀋陽之時,何可綱和盧象升已經返回瀋陽。唯獨祖大壽還在往北進軍,追擊那些往北逃走的建虜殘餘。

“啊呀呀,王公公,好久不見啊,你可真是我們的及時雨啊!”鍾進衛領着何可綱和盧象升出迎,一見王承恩就笑着說道。

王承恩滿面笑容,沒有一絲天使的架子,連連恭喜鍾進衛道:“該是咱家要先恭喜侯爺立此蓋世奇功!”

雙方友好地、互相吹捧着回到大堂坐下,何可綱和盧象升作陪。

“真沒想到,侯爺會這麼快把建虜給滅了。咱家一路行來,光趕路而已,都比侯爺滅一國的日子還要久。侯爺,真是神速啊!”王承恩坐定之後,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忍不住又誇起鍾進衛來。

鍾進衛聽了笑笑道:“我這是打仗,戰場上形勢訊息萬變,有的時候不得不連夜趕路,因此速度就快了不少。”

“那侯爺可是很辛苦啊!身體如何?皇上很惦記的,千萬別累壞了身子。”王承恩一聽,又連忙問道。

“多謝皇上掛念!辛苦是有一點。不過不管怎麼樣,熬一熬就熬過來了。”鍾進衛不在乎地答道。

這時,曹文詔進來大堂,向鍾進衛稟告道:“侯爺,糧草交接完畢。”

鍾進衛一聽,關心地問道:“怎麼樣,夠用麼?”

話一說出口,就知道自己問錯問題了,就又改口問道:“能堅持多久?”

曹文詔看看王承恩之後,才轉回目光回答鍾進衛道:“如果按照目前執行的配給制來估算的話,大概一共能堅持四個月。”

鍾進衛聽得出來,這一共的意思,是加上剛剛之前從山海關運來的糧草。

王承恩見中興侯聽了之後便沉默了,就解釋道:“侯爺,朝廷不知道遼東這邊具體缺糧多少,就暫時先調了這些過來。等侯爺班師回京之後,向皇上稟明,應該能再調撥一些糧食過來。”

鍾進衛一聽,知道王承恩有點誤會自己,他就笑着答道:“這個我知道,是我沒在捷報中說明。當時具體需要多少糧食,都是未知數。朝廷能調撥過來多少糧食,就是多少糧食了!”

中興侯能明白,這是最好的了。王承恩接着站起來道:“侯爺,咱家還得奉旨去拜祭一下袁中丞。”

鍾進衛一聽,這是好事。連忙站起來,領着王承恩去袁可立的靈堂。

忙碌了一番之後,鍾進衛便又領着王承恩參觀瀋陽城,走訪了建虜戰俘營,建虜的皇宮等等。

當王承恩在崇政殿看到鍾進衛在以前留下“到此一遊”的筆跡時,不由得又笑了,忍不住和鍾進衛說笑了一番。

一番盡興之後,天色已黑。鍾進衛便領着手下各級將領宴請王承恩,以便讓手下都和王承恩這個東廠提督混個臉熟。

當這個簡陋的宴席散了後,在鍾進衛的書房,只留下了王承恩說話。

王承恩見書房內沒有外人,就嚴肅了臉,對鍾進衛說道:“侯爺,咱家出京之時,皇上交代咱家,說朝中有人開始覬覦這遼東之地,皇上讓侯爺早日回京商議遼東善後之策。”

鍾進衛聽了,一點不覺得奇怪。總會有一些人看到有好處,就想跳出來佔點便宜。他先點點頭道:“那我就不等祖大壽那一路了,海參崴地區已經在前段時間佔領了,其他的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差錯。這幾天我安排好遼東事宜,就馬上出發班師回京。”

說到這裡,他見王承恩看着他,就又補充了一句道:“遼東的事情,我有個想法,涉及到大明北方軍隊和軍戶的革新。得親自去京師和皇上討論,趁着這個最好的機會,實施下去。”

王承恩聽了點點頭,贊同道:“侯爺的想法總是不錯的,皇上肯定很期待。”

鍾進衛聽了一笑,他也不和王承恩客套了。因爲崇禎皇帝非常信任自己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自己最大的秘密,王承恩是知道的。

他想了一下,問王承恩道:“對了,我在年前時和皇上還有溫大人都討論過遼東主持恢復重建工作的人選,現在有動靜麼?”

“侯爺說得可是永平代理巡撫左應選?”王承恩一聽,馬上確認道。

鍾進衛點點頭道:“正是。”

“咱家離京之時,好像朝廷已下旨讓他進京了。”王承恩要不是東廠提督,還不知道這個事情。

“那就好,人選應該沒什麼變化。”鍾進衛聽了,就發表看法道。

忽然,他到這時才發現一個尷尬情況,連忙向王承恩道:“啊呀,王公公,真是對不起,忘記給你上茶了。來人,泡壺茶來。”

王承恩和鍾進衛也已經熟了,笑着和鍾進衛開玩笑道:“咱家是知道侯爺不拘小節,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爲侯爺摳門呢!”

說完之後,兩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氣氛顯得很是融洽。

其實茶水早就已經泡好了,只是顧百川見自家老大在和侯爺密談的樣子,就沒讓人送進去而已。

第二日一早,鍾進衛就開始安排班師回京之事。

京營人馬開始從各處抽調出來,安排登萊明軍和關寧軍接手京營的任務。

最後,安排了盧象升代替他坐鎮瀋陽,掌控遼東全境的軍政大權,手下由關寧軍和登萊軍兩支邊軍組成。

原本除了鍾進衛之外,遼東巡撫和登萊巡撫在級別上次之,其次纔是各路總兵。

現在遼東巡撫袁可立病逝,由登萊巡撫來接替中興侯的位置,各路將領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等安排好了這一切,鍾進衛便領大軍回京。一起回京的,除了天使王承恩之外,還有袁可立的靈柩。

所有的將士,不止京營,還有留守遼東的登萊軍和關寧軍,都期待着朝廷的這次封賞。

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62章 義捐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767章 訣別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300章 宣傳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122章 溫育仁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34章 閻應芳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51章 難民營第179章 兵書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260章 首勝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788章 朕要了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73章 出發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656章 第一次第72章 比對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379章 李自成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48章 結賬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71章 親近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6章 汰兵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89章 睡吧乖第36章 監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