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

騎兵自上古便有,其坐騎也未必是馬,但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如同漢人選擇六畜爲主要肉食,選擇五穀爲主食一般,最終馬匹從所有動物中脫穎而出,成爲了正規騎兵的唯一夥伴,而馬騎兵也成爲了統治戰場數千年的霸主。

然而人和動物終非一體,騎馬可以,想在馬上玩出花來非得是下苦功不可,馴服是一件難事,馴服後如何讓馬如臂使指更是難上加難。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當自己做不到的時候,人就會去尋找外力,例如製作道具,於是有了馬具,這些方便人類更容易指揮馬匹的道具。

馬具的核心之物無非是兩樣,一者馬鞍,二者馬鐙。

若說廣義的馬鞍,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了,但這種馬鞍的唯一作用,或許就是在長途奔襲中減少胯部受到的傷害,可以有效提升騎馬的舒適度。

而狹義上真正用於加強騎術的馬鞍則是高橋馬鞍,前後皆翹,中陷深谷,將人固定於馬背上,大大降低了騎馬時雙腿所需要使用的力量,對於騎兵而言就是幫助他們更加持久。

這種馬鞍在數年前便已出現雛形,只是由於戰亂原因,終究沒有得到推廣,而來自後世的李澈自然知道高橋馬鞍和馬鐙的重要性,只是馬鞍還好說,馬鐙的工藝卻有點小問題,東漢僅僅有便於上馬的布馬鐙,簡單來說就是一根環狀布條,方便騎手踩踏上馬。

激烈作戰自然不能指望布制的馬鐙,金屬馬鐙折騰了小半年才讓工匠拿出可堪一用的樣品,第一批的實驗物自然就給了劉備的親信精騎,以及赴幷州作戰的冀州軍。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爲胡人沒什麼冶煉文明,他們縱然搶到了馬鐙,短時間內也難以進行仿製。

事實上還有一件重要馬具,那就是馬蹄鐵,只是這東西一則考驗冶煉鍛造,二則是需要一批熟練地釘馬掌匠人,這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達成的,冀州這批匠人還在拿駑馬做教學訓練,爭取早日出師。

冀州普通士卒看不出這些道具的重大意義,也沒細想過手中的弩對匈奴人有多大的威脅。

但生長在幷州的張遼明白這一點,他敢於以五千人衝擊一萬人的原因正在於此,一漢當五胡,從來不是在身體素質上,而是以文明的結晶進行碾壓。

事實證明張遼沒有錯,弩陣削弱了屠各胡的戰鬥意志,馬鐙和高橋馬鞍給予漢軍更勝胡人的馬術,而崩潰的萬騎長被張遼擒獲,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漢軍以損失八百人的代價,斬首四千餘人,俘虜兩千,屠各部潰逃三千餘人,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然而還不待士卒們沉浸喜悅,張遼冷聲道:“原地紮營,等等看這呼廚泉是什麼模樣!”

瘋了,張校尉瘋了。

這是士卒們的第一反應,爲了擊敗這一萬人,戰死了五分之一的精銳,受傷者還有一千餘人,戰力幾乎降低了一半。

這種情況下不回去守城,還準備結營和匈奴人硬拼。匈奴人可是騎兵,到時候跑都跑不掉!

“爾等是聽不懂軍令?膽子沒了,耳朵也沒了?”張遼的話刻薄,但士卒卻不似之前那般憤怒了。張遼已經證明了自己,他的判斷沒有錯,此時再行紮營,或許……也沒有錯?

冷靜的那名軍官倒是最先反應過來,神情略略掙扎了一番,然後厲聲喝道:“爾等聽不見張校尉之令?”

己方有領頭人“跳反”了,士卒們都鬆了口氣,那就聽唄,這位前途無限的校尉總不會想不開死在這裡吧?

全軍開始忙碌,驅使着俘虜幫助紮營,那軍官上前低聲對張遼道:“校尉,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張遼倒不意外有人能看出來,他也低聲回道:“此時有大勝之威,潰散的屠各胡足以讓匈奴人膽寒,原地結營便可讓呼廚泉逡巡不敢進,但若是撤軍回界休,我退敵進,匈奴士氣必漲,憑藉那小城牆可攔不住三萬大軍。”

“校尉不怕被呼廚泉看出端倪?”

張遼冷笑一聲:“看出來又如何?他敢冒險嗎?其他萬騎長願意讓自家兵馬打前鋒嗎?退一萬步,縱然呼廚泉舉兵進攻,我軍難道真的擋不住?界休那破城牆,和紮營的防禦相比也沒什麼優勢。原地防守尚可用大黃弩反擊,只需要守住一日,援兵自至。在這守和在界休守沒什麼區別。”

軍官心悅誠服的點頭道:“校尉高見,屬下佩服。”

……

“什麼?屠各部萬騎隊被擊潰了?”呼廚泉驚得一抖,險些從馬上掉了下去。

屠各部是南匈奴各部中最爲善戰的一部,比單于直屬的兩個萬騎隊還要強,整個屠各部也只湊出了兩支萬騎隊。

然而才一天時間,這兩萬人就沒了一半,呼廚泉固然有心將這些桀驁不馴的部下坑死,但也不是這麼個死法。

被漢人一舉擊潰,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倒是帶來了不少負面效應,單看周圍匈奴士兵那有些驚慌的臉色便已知曉。這如何讓呼廚泉不怒?

“是中了漢人的埋伏嗎?”呼廚泉還是有些僥倖心理的,雖然熟知幷州地理的他很清楚太原盆地這地方並不適合埋伏,屠各胡在軍事上的嗅覺也很敏銳,輕易不會中伏。

然而潰兵的話無情擊碎了他的幻想:“回稟大單于,漢人是……是正面擊潰了我們。”

“漢人有多少人?”

“……五……五千人。”潰兵的臉色越來越羞慚,被人以少敵多擊潰,他們讓整個屠各部蒙羞。

“五千人!”呼廚泉快瘋了,他揪着潰兵的領子問道:“你們是怎麼讓五千人擊潰的?”

“大單于明鑑啊!”潰兵大聲道:“這批漢軍手中盡是強弩,騎術還個個都不遜色於屠各勇士,還在弓箭射程之外時,我部就損失了近千人,這如何能戰?”

呼廚泉怒斥道:“胡言亂語!強弩倒也罷了,戰前本單于便警示過你們,漢軍強弩的厲害,你們倒好,自恃弓馬強勁,渾然不把本單于的話放在心上!

至於騎術……或許有少數漢人能夠超越匈奴勇士,但五千人個個都比你們強?屠各部已經廢物到這種程度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四章 吹捧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財物(第四更,求首訂)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六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