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

提到宋閎名字的是孟朗。

他在對蒲茂言說定西與魏兩國而今的形勢。

蒲茂高冠襦裙,腰圍玉帶,端正地跪坐木榻,雙手攏於膝上,傾聽孟朗的話語。

“大王,莘邇家非隴籍,乃是寓士,其家之門第也不顯,正因了他討定西域的殊功,臣料定西朝中,近月內必會出現波盪。”

“孟師的意思是?”

“想那宋、氾、張、麴諸姓,無不是隴州名閥;宋閎、氾寬、張渾、麴爽諸徒,無不是久掌重權。一邊是他們這些枝大葉茂的高門權臣,一邊是莘邇這個族低名薄的新進功臣,如無莘邇的西域之功,定西朝中的局勢也許尚能維持,於下莘邇有了這份大功,只能出現兩種後果。”

蒲茂說道:“孟師是說,要麼莘邇爭權,要麼宋閎、氾寬諸人打壓莘邇?”

“然也。”

蒲茂忖思稍頃,點頭說道:“確然如是。”

不過仍不太放心,他說道,“宋閎是定西三代的老臣。孤昔在潛邸,就曾屢聞其名,有親、友在定西的人告訴孤,說此人風德雅重,密靜有思,誠定西之賢士也。

“孟師,他會不會並不像你所料,非但不打擊莘邇,反而因爲看重莘邇的用兵之能,與之聯手,挾克定西域之威,再謀孤之冉興、隴西?”

孟朗笑了起來,語氣裡帶着輕蔑,說道:“‘風德雅重,密靜有思’是有的,但‘賢士’二字,未免高看。以臣觀之,宋閎此人,看家之犬而已。他看的這個家,且非定西,而是他宋氏。不止宋閎,定西國內的那些門閥重臣,……”

他頓了下,捎帶把江左也評議了進來,說道“包括江左那一幫所謂的‘賢臣’,無不如此!

“近三十年來,定西唯有令狐奉一人,可稱雄才,斯人如非早亡,或會成爲大王日後的一個勁敵。而令狐奉逐鹿墮馬,盛年竟逝,……大王,這說明什麼?說明‘鹿’不該由它定西得!說明天命在大王也!

“方下定西主幼,而宋閎諸輩皆守戶之犬,好有一比,定西現在就是一個孩童領着一羣家狗。試問大王,何能與我國比?我國現在是什麼?是一位聖主統帶着萬千虎狼!”

蒲茂矜持地一笑,說道:“孤臨國不到一年,既無善政表率,亦無寸土之拓,‘聖主’之譽,豈敢當之!”

孟朗熟知蒲茂的性格,心道:“大王又故作謙虛起來了。”

他捋着鬍鬚,笑道,“大王親耕籍田,天王后行先蠶禮,以身作則,推廣耕織;令後宮勤儉,大王食不兼味;崇儒興學,擴建泮宮,朝中五品官以上子弟悉數入學;輕徭薄賦,嚴明法紀,整頓豪強,國中百姓無不樂頌。凡此種種,怎能說大王無‘善政表率’?

“至於‘開疆拓土’,大王,國政已修,民間富足,將士勵氣,開疆還會難麼?”

蒲茂由衷地說道:“民安其業,國家小康,路不拾遺,孤之願也!弔民伐罪,解天下萬民之倒懸;追先聖之軌跡,,止暴制亂,興王道於海內,孤之盼也!”

他懇切地對孟朗說道,“孤才學寡陋,言德淺薄,孟師,這一切,都還得多靠你幫孤啊!”

孟朗心道:“那是自然。”笑道,“大王數以太公望期臣,臣不良之材,何足以擬古人?大王懷文武之資,具聖明之智,臣謹敢以螻蟻之誠,佐大王開千秋盛世!”

蒲茂欣慰地說道:“孟師,孤每次想到你給我講過的太公望與文王、武王,管仲與齊桓公的故事,都不由感慨。太公與周之二王、管子與齊之桓公,皆是君臣同心,臣忠於君,君不猜臣。觀遍歷代史籍,君臣之間,能如此者,罕矣!

“孟師,孤與你當然是君臣一心的,孤與你,是不是已差可能與他們相比了?”

蒲茂從四五歲起就喜歡上了唐人的儒家文化,受其影響,早有一掃當世兵亂,開創王道之治的理想;儒風彬彬之同時,亦不乏殺伐決斷,殺他從弟蒲長生時,他可是半點沒有心軟。

孟朗稱他“懷文武之資,具聖明之智”,雖是拍馬奉承,卻也不是一絲根據也無的。

客觀的說,於當今諸國的國主中,蒲茂的能力誠然可算佼佼。

但在問孟朗這句話的時候,今年已二十多歲的他,眼中卻閃爍出如孩童般的憧憬和渴望。

孟朗的嘴角依舊微笑,不過此時此刻,他的這個微笑與剛纔的笑卻有了點不同。

如果說,他剛纔的笑是臣子對主上的恭敬,他此時的笑,就更像是長輩對晚輩的喜愛。

孟朗起身下拜,說道:“臣孟朗,野澤愚儒,而爲大王不棄,顯擢寵任。如無大王,臣何以能有今日?”

蒲茂心道:“那是自然。”

孟朗說道:“士爲知己者死。臣無它以報,唯竭忠盡智,此生、此身,盡付大王驅使!”

蒲茂下榻,把他扶起,笑道:“孟師!何至如是!無緣無故的,你幹嘛忽然說這種話?快請起來,快請起來!”

扶起了孟朗。

儉樸的殿宇中,君臣相對,眼中皆是深情,臉上俱爲笑意。

蒲茂說道:“孟師,你的忠,我知;我的心,師也明。

“我猶記得孟師昔年嘗對我備述過的周之禮樂,秦之一統。我那時就心嚮往之,心思慕之。孟師,今天下之亂,猶過戰國,禮樂崩壞,衣冠委地,仁者聞之,不忍目睹,義士見之,義憤填膺。奮始皇帝之武烈,再塑華夏之乾坤,此我之夙願!孟師,咱倆同心一致,共謀大事!”

孟朗應道:“是!”

兩人重新落座。

孟朗接着說道:“定西不足慮。

“僞魏前與拓跋鮮卑聯兵十萬,輕騎雙馬,深入柔然千里,轉戰皆破,大敗溫石蘭,殺其軍將、幢帥數百,逼近柔然王庭,迫匹檀質子稱臣,虜柔然、高車各部‘大人’百餘、牧落數萬、羊馬駱駝百萬而歸。只從表面看,似乎僞魏兵強馬壯,而以臣觀之,僞魏實已日薄西山!”

“爲何?”

“臣偵聞之,僞魏的幾次大勝,多半賴的都是拓跋鮮卑之兵。僞魏竊據中原日久,中原富庶,酋大貴種奢侈腐化,部民侵凌唐人,坐以享成,由上至下,悉已漸失昔年牧馬水草時的剽悍。拓跋鮮卑稱他們‘幾類唐兒’。此一戰,實際上暴露了僞魏部隊的戰力低下。此其一。”

“其二呢?”

“秦末之世,鮮卑強盛,漸分成北、東、西三部。拓跋爲北鮮卑,段、宇文、慕容諸部爲東鮮卑。東鮮卑,即今之僞魏國人也。拓跋鮮卑與僞魏國人同種,只是因爲拓跋遠在漠北,而東鮮卑鄰近中原,故而中原爲東鮮卑竊取。

“於今僞魏勢衰,拓跋強大,臣料拓跋必會覬覦中國。拓跋與僞魏遲早會有一戰,此其二。”

“其三呢?”

“僞魏攻柔然,是爲了轉移國內矛盾,震懾淮北的氐人賀渾邪;同時,僞魏國主年邁,臣度料之,其中應亦有僞魏國主希望藉此給其僞太子一個建立軍功、豎立威望機會的考量。

“然如臣適才所說,經此一戰,暴露出了僞魏戰力的低下。戰力既然低下,又如何能夠震懾賀渾邪?又如何能夠擡高其僞太子的戰功威望?適得其反也。

“賀渾邪自稱天王時就已捏造讖緯,妄言五胡序列,有其之名,此人野心勃勃。臣斷言,最晚等到僞魏國主死後,甚而不等他死,賀渾邪就會起兵反叛!此其三。”

“其四呢?”

孟朗頓了下,說道:“大王,沒有四了。”總結說道,“外有拓跋之窺,內有賀渾邪不臣,僞魏風雨飄舟,自保不暇,也不足慮!”他再次下榻,拜倒說道,“大王,用兵朔方,正其時也!”

孟朗與蒲茂今天的這次對談,孟朗詳細地給蒲茂分析定西與魏兩國現今的形勢,不是沒來由的,他們之前,正在討論朔方的問題。

按照孟朗給蒲茂制定的藍圖,朔方,是首先要控制到手中的。

戰略已定,朔方的鐵弗匈奴畢竟久已爲蒲秦藩屬,不好出師無名,總得先禮後兵。

依此規劃,蒲茂於三個月前苟王后生日時,下旨朔方,召趙宴荔入朝進賀,趙宴荔託辭患病,拒不從旨。上個月,蒲茂又給朔方下旨,以“中元節”將至,要在咸陽舉辦盂蘭盆會,屆時高僧雲集,知趙宴荔信佛爲由,再次召趙宴荔入朝,結果趙宴荔說他病是好了,但眼皮里長了個疙瘩,看不清東西,沒法行路,仍是不肯來。

兩次下旨,兩次不來。

用兵朔方的藉口已有,並且蒲茂的國主之位是篡奪而來的,他也確是非常需要一場戰爭來夯實他統治的基礎。唯是在用兵之前,對定西與魏,他還有點憂慮,不知定西會不會趁機再攻冉興,或掠地隴西郡,以及魏國會不會來犯。

聽完了孟朗的分析,蒲茂心意定下,不再猶疑,說道:“孟師,明日朝會,孤即下旨,拜師軍師將軍,與苟雄諸將統兵討伐趙宴荔!”笑道,“以孟師管、樂之能,滅小丑趙宴荔,牛刀殺雞耳!國中鄙臣,胡言師無功於國,今日,就讓他們看一看,孟師對國究竟有無功勞!”

以孟朗爲主將,討伐趙宴荔,蒲茂這是要送給孟朗一場軍功。

孟朗下拜感謝,說道:“大王愛臣之心,臣感激涕零。”

蒲茂看出他似有話想說,笑道:“孟師,孤瞧你似有未盡之言,有何高見,儘管道來。”

孟朗說道:“蒲長生之弟魏公蒲英,臣聞其私下頗有怨忿。大王,斬草當除根!臣仍是以爲,宜誅之,以儆懷二心者!”

蒲茂笑道:“海內皆暴,我方欲倡王道,蒲英無過而誅之,無益我道。孟師,殺蒲英,不過殺一人;不殺蒲英,顯我仁德,以之感化國中,則卻可收萬民心於鄉野,不亦可乎?”

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