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

與武都、陰平接壤的蜀郡共有三個。

分別是漢中、梓潼和汶山。

漢中郡在最東邊;梓潼郡(綿陽)在中間;汶山郡在最西邊。

其中,漢中主要是與武都接壤;梓潼、汶山主要是與陰平接壤。

三郡之中,莘邇已經定下先攻漢中。

這是因爲,梓潼郡在三郡的中間,一旦有事,漢中、汶山皆能馳援,或會陷入苦戰,而且便是打下,東西兩邊都是敵人,也不利於守禦和進一步的戰事;而汶山郡的位置太過偏西,無助於改善定西秦州部隊與蒲秦天水郡等地駐兵的攻守態勢。

從地理形勢上看,三郡之中,也是漢中最爲要緊。

漢中郡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如能攻佔此地,不僅會在短期內,極大地改善秦州的境況,並且放眼長遠,也會大大地有利於定西。

漢中郡的北及東北邊是蒲秦的扶風郡、始平郡和蒲秦的都城咸陽,之間以秦嶺爲阻隔。

如果從蒲秦進攻漢中的話,首先面臨的就是山勢險要,橫亙達千餘里的秦嶺山脈,可供選擇能夠通行大軍的行軍路線寥寥可數,只有子午道、褒斜道等幾條山谷間的通道而已。

前代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蜀中也有割據勢力,當時還沒有統一南北的成朝,數次進攻蜀中,皆因道路險阻,失利而還。

後被追諡爲成武帝的,成朝實際上之開國天子,在一次攻打漢中不克以後,於很長的時間裡,每回憶起那場戰爭,就會對臣屬感嘆,說:“南鄭好比天獄,中間的斜谷道就像是五百里的石穴。”褒斜道,北口叫斜,南口叫褒,斜谷道,即褒斜道北邊的一段。天獄,是兵法中對幾種險要地形的命名,“山中之高,謂之天柱。澤中之高,謂之地柱。高中之下,謂之天獄。下中之下,謂之地獄”。可見褒斜道易守難攻到了何等程度,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至於子午道,民間諺雲:“山川險阻,黃金、子午”。黃金,說的是黃金谷,位處在漢中郡郡治南鄭的東邊百十里外;子午,講的就是子午道。

總而言之,由北邊進攻漢中郡,在漢中有備的情況下,那是難之又難。

但若從西邊的武都進攻的話,避開了秦嶺的大部分,雖也需要翻山越嶺,穿行山道,然而相比之下,卻是容易一些。

武都郡治城外的軍營,大帳。

莘邇笑對令狐曲說道:“我從隴西郡入武都郡以後,沿途觀察,注意到所經的縣、鄉里邊,被拆掉了不少塢堡,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少說也有三四十餘之數。將軍把武都治理得不錯,不負錄事氾公、郎中令陳公諸人的舉薦。待我旋師回朝,我會上書朝廷,請求給將軍表彰。”

那些被拆掉的塢堡,大多是戎人大豪所築,也有部分屬於本地的唐人豪強。

令狐曲到任秦州、武都以來,確是兢兢業業,殫精竭慮,一邊重用李亮等已經任職在其帳下的秦州大姓中人,一邊延攬當地的戎人酋豪、小率和唐人中的才勇之士,收買、分化、打擊,諸般舉措齊下,時至於今,武都郡內的冉興餘孽、不臣戎率,基本已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

令狐曲身爲建武將軍、督秦州三郡軍事、秦州刺史,領武都太守,論及官品、權勢,現在絕對算得上是定西上等的實權人物了,然在莘邇面前,卻甚是恭謹。

他謙退地答道:“曲德薄能劣,這些都不是下官的功勞,全是多虧李亮、馬輝諸君籌謀劃策,身先士卒,乃得破滅郡內塢堡總計一百三十七,斬俘奸猾反悖的戎酋、唐豪四十二。”

莘邇說道:“李亮、馬輝?”望向帳中的衆人,問道,“此二君可在坐中麼?”

帳中坐了三十多人,除了隨從莘邇至此的文武官員以外,令狐曲的府中大吏亦都在。

令狐曲答道:“在。”

便爲莘邇引薦。

兩個坐在帳中末席的軍官起身,衝莘邇行禮。

莘邇看去,見這兩人,一個身材魁梧,小眼有光,一箇中人身形,舉止矯捷,阻止了他兩人的自報姓名,笑道:“你兩位且先莫說名字,讓我來猜上一猜。”指着那身材高大之人,說道,“卿必李亮。”指那中人身形的人,說道,“卿故當是馬輝。”問他兩人,“我猜的可對麼?”

馬輝生的一張赤臉,大概是才蓄鬚沒有幾年,鬍子還不很長,頷下一部短髯,說話的聲音有點尖銳,如同利器在石面上摩擦。他說道:“下官正是馬輝。明公端得慧眼,一猜就中!”

李亮斜了他眼,心道:“沒文化就是沒文化。此處能用‘慧眼’麼?慧眼識英雄,你是在誇莘公,還是在誇你自己?”卻沒有尋詞拍莘邇的馬屁,只平平無奇地地回答莘邇說道,“下官李亮,拜見明公。”

莘邇笑道:“李君與馬君的大名,其實我已是久聞了。特別是李君,上次中尉攻滅冉興,李君功勞大焉。中尉還都,多次與我提及到過李君的功勳事蹟,我是久思與李君一見了!”又笑對馬輝說道,“君投軍中,至今還不到一年吧?而馬君驍勇的名聲,我在王城也已有聞了!”

馬輝家是武都本地,武都在冉興治下的時候,地方不寧,境內的唐、戎百姓經常發生鬥毆、火拼和互掠,他爲了自保,起先聚集族人,築塢御外,後來麴碩攻冉興,他那時就起了投定西之意,但旋即,麴碩退兵,於是隻好罷了;到了麴爽攻冉興,他這次抓住時機,果斷來奔,

唯因麴爽所用的,多是麴家的舊將,他擠不進去,沒能得到大用;再後來,麴爽率部凱旋,他就被留給了令狐曲。令狐曲求才若渴,看重馬輝的武勇,遂對他大加提拔。

李亮、馬輝沒有想到莘邇居然對他兩人的經歷這般清楚,都是不覺感動。

李亮說道:“賤名怎敢污明公耳!明公謬讚,亮,慚不敢當。”

馬輝說道:“輝,不過是個武夫而已,建武將軍不以輝愚陋,厚加親用,輝只有以奮勇殺賊作爲回報!”慨然地向莘邇請戰,“明公今伐漢中,輝敢請爲明公馬前卒!”

坐中一人咳嗽了聲,笑語溫和,說道:“馬校尉精忠赤心,可嘉可嘆。這次伐蜀,明公已有定策,以高將軍佯攻沔陽,振武將軍圍攻褒中,而明公率北宮將軍、禿髮校尉等主力,奔襲南鄭。馬校尉在振武將軍的麾下,想來定是可在褒中一戰中,爲明公立下大功!”

說話的是令狐京。

能於此時坐在帳中的,都是莘邇、令狐曲手下的高級官員,沒有一個傻的。

聽完了令狐京的這句話,唐艾瞧了他眼,嘿然心道:“令狐京此話,聽來婉轉,究其心意,卻明明是防範明公如水火,生怕他兄長令狐曲帳下的悍將馬輝被明公要走,弱了令狐曲的兵勢。嘿嘿,我雖然向來不怎麼留意政局,但令狐京、令狐曲兄弟,與氾寬、陳蓀聯手,有與明公作對之意,我卻還是知道的,如今看來,一點不假!”

轉眼看了下莘邇,只見莘邇不動聲色,如似沒有聽出令狐京的話意一般,唐艾忍不住又想道,“也是怪哉!明知令狐京、令狐曲與自己過不去,明公此番伐蜀,卻爲何還要特意上奏朝中,把令狐京闢除爲了帳下的參軍?伐蜀不克,也就罷了;如能打下漢中,令狐京身在軍中,少不了一份功勞,明公這豈不是在‘資敵’,是在平白無故地幫助令狐京獲取更高的聲望麼?”

百思不得其解。

唐艾的興趣不在政治,想不明白,也就算了。

他搖着羽扇,打斷了莘邇與馬輝、李亮的閒聊,順着令狐京的話頭,說道:“明公,我軍抵至武都的消息,應該很快就會被漢中等郡聞悉。西攻漢中,雖較北攻爲易,然亦有疊嶂爲阻,艾之愚意,不宜在武都停駐過久,歇息個三兩日,讓兵士們恢復恢復體力,就可西進急攻了!”

……

袁子喬與周楚領兵兩千先行,出了荊州地界,入到涪陵郡,郡中已經備下了爲數衆多的船舟,兩人帶着部隊改走水路,一路揚帆乘船,順着長江西行。

涪陵和涪陵西邊的巴郡、江陽郡,早年被庾哲遣兵打下,現在歸屬江左朝廷。三郡之內,皆無敵人。袁子喬、周楚卻是暢通無阻,不數日,兵至巴郡的郡治江州(重慶)。

行軍到此,進兵成都的路程已經走了大半。

從巴郡再往西,仍是順長江而行,向西北方行大約兩百里,即是江陽郡的郡治江陽縣。再從江陽,順長江繼續往西,大概三百里,則便是犍爲郡的郡治武陽縣了。

蜀中李氏的京城成都就在武陽的北邊,兩地的距離僅有百里。

袁子喬和周楚商議過後,決定在巴郡等候桓蒙。

整個荊州和屬桓蒙督下各州的唐兵總數,差不多有三四萬步騎,畢竟較以蜀中,北邊的魏國纔是江左的首要大敵,儘管袁子喬判斷,魏國不會進犯,可也不能把所有的部隊都調來攻蜀,而且不但不能把所有的部隊調來攻蜀,對魏國的防禦且仍是重中之重,是以,此回伐蜀,桓蒙總共出動的兵馬,只有萬餘人,其中還有數千乃是乙兵,精銳的戰兵實際只有萬人上下。

——江左朝廷遲遲不給桓蒙請戰的上表以答覆,除掉政治原因,放到軍事層面來講,朝中執政大臣們的顧慮有兩個,一個是蜀中險遠,另一個,就正是桓蒙能用的兵馬太少。

區區萬人,就敢伐蜀,行滅國之戰。

袁子喬對伐蜀形勢的分析雖然出色,但作爲主官,如果戰敗,就要承擔全部責任的桓蒙,其之膽色,更是了得。

桓蒙領着主力八千餘人,加上兩萬多的乙兵、役夫,共三萬餘部曲,並輜重車輛數千,浩浩蕩蕩,緣袁子喬、周楚經過的道路,從後而行,落後袁子喬、周楚了四五天的行程。

在涪陵郡上船以後,這天,將到巴郡。

兩岸高山對峙,巖壁陡峭,時入初冬,草木尚未凋零。

立於船頭,入目盡是翻卷的濁流,騰波迅疾;紅、黃、綠各色,染遍雙岸;十餘艘戰船居前開道,上千艘的大小艦艇環繞跟從,桅杆林立,白帆映日。

桓蒙裹幘大氅,手捉羽扇,狀若文士,於諸多謀佐、將校的簇擁下,四顧罷了,舉目朝向側邊的山崖,那山連綿不斷,高立百仞,彷彿天懸,從船中仰望,只感要從兩邊壓下來也似。

想到戰前謀議時遇到的層層反對意見,和籌備作戰時遇到的種種困難,再由此想到,巴郡將至,這場攻滅蜀國的戰爭即將打響,是會打贏?還是會失敗?很快就能知曉。

桓蒙心有所感。

他眺望天際,對衆人說道:“去年冬天,我乘雪欲獵,道遇王、劉諸君。劉君戲弄問我‘老賊欲持此何作?’因見我戎裝,挾弓矢故也。我當時捉弓,答以‘我若不爲此,卿輩亦哪得坐談?’諸君,清談固雅,然方今神州淪喪,北地凌遲,欲復我華夏,還是需得疆場決戰!

他辭色奮揚,遙點遠近,慨聲說道,“蜀地險絕海內,誠言不虛!然李氏不滅,我朝就不能傾力北伐。三峽再險,成都再固,爲光復神州計,伐蜀勢在必舉!”復觀羣山、江水之險,顧與羣臣,振袖揮扇,喟然嘆道,“噫籲!既爲忠臣,不得爲孝子!如何?”

要做忠臣,就不能瞻前顧後,不能貪生怕死!

滔滔江水之上,勁風撲卷衣襟。

從侍桓蒙左右的孫勝、周撫、程無忌等人,聞其言論,觀其形色,俱是心折。

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