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

令狐奉沒有接見向逵,也沒有見張金父子,而是下令把此案發給有司審查。

兩天後,底下上報,“張金父子勾結盧水胡”事,人證、物證齊全,證據確鑿。

令狐奉即令內史宋閎,叫他擬個處置的辦法上來。

本朝與前代一樣,郡縣與分封並行,郡縣的長吏稱刺史、縣令長,王國的長吏稱內史。

此位宋閎,便是定西國朝廷名義上的行政長吏。

接到令狐奉的令旨,宋閎的屬吏中有不解其意的,私下說道:“張金父子陰結胡酋,其罪固重,可他父子二人並非朝廷要臣,一個白身,一個只是區區建康主簿,縱然看在張大農的份上,檄來王都處分,亦交有司處置便可;大王何須特令明公親判?”

言外之意,讓宋閎親擬處分,有點大材小用。

宋閎接令後的動作,讓這個屬吏愈是大惑不解。

宋閎傳書郎中令、中尉、大農,以及牧府、督府、太尉府,邀請各府遣人,同來會議。

郎中令等三官是王國上卿;牧府等三者,尤其牧府、督府,是國中的實權部門。

定西國的軍政諸事,悉由此六部辦理。這六府的高官大吏,隨便拿出一個,都是顯赫朝野。

由宋閎處理此案已不合常規,宋閎大張旗鼓,召集這些部門共議,更顯古怪。

那位屬吏百思不得其解。

這就是他只能做個屬吏,而宋閎卻能爲內史的原因了。

自令狐奉下令,命莘邇把張金父子押送入都那一刻起,宋閎就大概猜出了令狐奉的心思。

令狐奉表面上說的是:“建康張氏,國中名門,大農張卿,孤之股肱,張金此案,朝野矚目,郡不宜審,着即檻送王都,付有司推覆”,而實際上,宋閎度料,這只是藉口,令狐奉恐怕是別有所圖。

宋閎是隴州宋氏這一代的族長。

宋氏與張、陰、麴、氾四家,併爲隴地的一流高門,其族中歷代二千石,對於政治和帝王權術這些東西,他耳聞目濡,從小就聽其祖、父的教導,浸染其間。

定鄉品時,既因其族望,也因其本人出衆,被郡中正評爲隴州少見的二品,十七歲出仕,歷朝中、郡縣,再回朝中,而下他年近天命,三十多年的從政經歷,又使他獲得了豐富的親身實踐經驗。

可以說,宋閎的政治敏銳性是相當優秀的。

確如他的猜測,令狐奉的確是醉翁之意。

這一點,郎中令、中尉、大農及牧府、督府和太尉府的長吏也都看了出來。

宋閎的傳書到後,除大農張渾和太尉府長史各只派了個僚屬來,其餘的全是長吏親至。

張渾和太尉長史不來,在宋閎的預料中。

張渾是爲了避嫌。

太尉長史則是因爲定西王自領的“太尉”一職不過是個擡高自家尊貴的榮銜,府中吏員並無什麼具體的職事,因是沒有必要參與到此等事中。

等各府的諸人來齊,宋閎登堂,與他們見禮。

來的各府長吏共有四人。

分別是郎中令陳蓀、中尉麴爽、牧府治中從事氾寬、督府左長史宋方。

其中,麴爽是麴碩的從弟,宋方是宋閎的從子。

他兩人與宋閎一樣,都是在令狐奉即位後,因爲功勞而得被擢任該職的。

幾人之中,目前最得令狐奉信用的是督府左長史宋方。

令狐奉的收胡之策,就是此人的建議。

宋方與令狐奉年歲相當,少小相識,兩人是“總角之交”。

令狐奉的兄長死後,令狐奉掌控朝局,無論是政軍舉措,抑或是收攬士族,皆頗得宋方的力助。令狐奉圖謀篡位的背後,亦有其攛掇的影子,乃是個不折不扣的“奉黨”,之所以當令狐奉逃亡期間,他沒被令狐邕殺掉,是因他及早得訊,棄官潛伏,藏於友人家中,由是得免。

令狐奉殺回王都日,宋方響應於內,首先說服了時任牧府別駕從事的宋閎,然後遊說朝中重臣,串聯朋黨,這纔有了羣臣降迎令狐奉的一幕出現。

令狐奉即位後,論功酬賞,擢宋閎爲王國內史,任宋方爲督府左長史。

叔侄兩人,一政一軍,端得權重朝野。

諸人見過禮。

宋方等各就獨榻落座,張渾和太尉長史派來的兩人位卑,無座,侍立堂下。

宋閎坐在主位,出示令狐奉的令旨,給大家讀了一遍,內容很簡單,兩句話而已,說“張氏名族,奈何爲賊?孤不欲治罪,唯民心不服;內史議之”;讀完,他說道:“建康太守莘君上稟張金父子潛結盧水胡酋,經有司推核,以爲事實確然。大王將此案發給我議,我識能淺陋,恐有失偏頗,倘有錯失,將損大王之明,所以請了君等來,想聽聽諸位的高見。”

宋方臉型狹長,顴骨高聳,稱不上英俊,但他少好遊俠,此時跪坐榻上,腰桿筆直,雙目有神,轉顧左右間,很有點果厲之氣。

他頭個開口,昂首說道:“勾結胡酋,圖謀作亂,死罪。國有明法,方愚陋,不知這還有什麼可議的?”

宋閎不動聲色,問陳蓀、麴爽、氾寬等人,說道:“君等以爲呢?”

氾寬即是氾丹的父親。

他結婚早,生孩子也早,所以氾丹雖已而立之齡,他今年卻還不到五十,保養得又好,麪皮紅潤,頷下無須,看起來只像三十四五的年紀。

氾寬不贊同宋方的意見,慢吞吞地說道:“長史此言謬矣。”

宋方說道:“哦?敢問氾公,謬在何處?”

“張文恭隱居不仕,清白行高,美譽傳頌,名聞四方;張家又是我國朝望族。這樣一位名族的高潔之士怎麼會作亂呢?於理不合。今只因他家一個門客的證詞,便定他死罪,未免草率。”

宋方哈哈大笑。

氾寬問道:“長史緣何發笑?我說的,有什麼可笑之處麼?”

“天下間,隱士固有,沽名釣譽的卻也不少。張金不肯入仕,無非自擡身價,由此正可見他的心思陰險。‘清白行高’,方不曾見!”

宋方言辭逼人,氾寬不以爲意,仍是慢聲慢語的,說道:“長史如何知道張文恭不肯入仕,是爲了自擡身價,而非本意呢?”

不仕是客觀,不仕的緣故是主觀。除非張金自明,否則清白行高與沽名釣譽,都只是外人的猜度,哪裡能有什麼實據?宋方啞然。

宋閎問道:“然則以公卓見,如何處之爲宜?”

“那封信是他門客的筆跡,雖有落章,確有遭盜用的可能。誅其門客,誡其大意之失,足矣。”

宋方冷笑說道:“這案子經有司再三細核,不僅有門客的口供,且那張道將亦以招供,案情明確,已經是板上釘釘,確鑿無疑。何來‘盜用’、“大意”?治中此議,實在荒謬!”

宋閎問陳蓀、麴爽兩人的意見。

陳蓀含含糊糊的,沒說出什麼。

郎中令掌宮廷宿衛、贊相威儀,通傳教令等職,類同江左朝中的門下省之長,“入侍帷幄,出擁華蓋”,是主君的近侍。於王國三卿中,與主君的關係最爲緊密。

宋閎知道,這位郎中令陳蓀今日參與會議,必是作爲令狐奉的耳目來的,他不提意見,應是爲了觀察、判斷羣臣的態度,以等會後給令狐奉彙報。

麴爽的體格與麴碩不像,麴碩枯瘦,他壯實,但兩人的長相很像,都是國字臉,濃眉大眼。

他瞥了眼模棱兩可、半天沒說出什麼實質內容的陳蓀,轉視宋閎,大聲說道:“正因張家是我國朝望族,累受國恩,故此張金父子才應重懲!不但他兩人應重懲,大農張公也應受處置!”

“大農張公”一句話出來,陪立堂下的那個張渾僚屬面色陡變,心道:“竟被張公料中!果然有人想將此案牽連到張公頭上。”

他來前,張渾對他有交代,只許聽,不許說。因是他雖心中焦急,卻也只能閉口無言,一雙眼緊緊地放在氾寬身上。張渾對他說,郎中令等諸大臣中,能夠幫忙的,估計唯獨氾寬。

氾寬仍是慢吞吞的語氣,說道:“中尉此言,使人不解。這與張公有何干系?”

“張渾、張金,同產兄弟;豈有弟行逆舉,而兄無事者?”

“張文恭居家,張公居朝;文恭之事,張公豈知?”

“謀逆亂舉,毀家滅族;如無張渾授意,張金焉敢爲之?大王應民意,還都誅暴,掃蕩逆亂日,士民雀躍,競相奔迎;令狐邕授首,宋公以降,羣臣撥亂反正,奉印璽,三拜請大王即位,而唯此張渾,當時不情不願。他定是恐懼大王追究,是以暗示張金,圖謀作亂!”

氾寬慢悠悠地問道:“大王還都日,中尉尚在遠郡,朝中情形,張公不願云云,不知中尉是由何得知的?”

麴爽在被擢任中尉前,是隴東的一個郡守,隸屬麴碩統管。麴碩領兵襄助令狐奉攻打王都的時候,把麴爽等人留在了隴東,鎮守邊疆,他沒有從軍。

麴爽說道:“公道在人心。我雖然當日不在王都,此事卻也有所聽聞。”

氾寬窮追不捨,問道:“是從誰處聽聞到的?”

麴爽怒道:“這個重要麼?”

“這個不重要麼?”

麴爽怒視氾寬,氾寬悠然回視。

“張渾不願”本是麴爽的捏造,氾寬追問源頭,他自是“無可奉告”。

宋方挺身而出,說道:“張金受張渾指使,雖然暫無實據,細思之,在情理中!”

氾寬說道:“‘情理中’恐怕不能服衆。”

在麴爽之前,宋方已於氾寬面前吃過敗仗了。宋方這會兒乾脆不再理他,對宋閎說道:“方仍是那個意見,張金父子可誅。張渾實亦可殺,然因暫缺實證,可免其職,留候發落!”

他說完這番話,衆人聽到兩聲咳嗽。

看去,是陳蓀。

宋閎問道:“陳公有話要說麼?”

陳蓀摸了摸鬍子,目光在堂上諸人的臉上轉了一圈,末了,垂目到案上的茶碗,徐徐答道:“沒有。”

麴爽等人面面相視。

宋閎心道:“早不咳,晚不咳,偏偏這時咳兩聲。看來智相所言,即是大王之意了。”

智相,是宋方的字。

衆人齊齊注目宋閎,等他說話。

宋閎心道:“張金父子此案,怎麼也該不到我來擬定處分。大王將此案給我來辦,看來確如我之所料,其意是在張家。只是,索氏已墮,張家不可再折。”

他面沉如水,諸人看不出他的心理活動。

麴爽等的不耐煩,出言喚他:“宋公?”

宋閎於是表明態度,說道:“氾公所言不錯,張公居朝,怕是難知張金之事,料應與此案無關。且張金之案,實證只有他的一個章印,也確實有被盜用的可能。至若張道將的供詞,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宋方越聽,越覺得不對,問道:“公何意也?”

“我當上書大王,備述此情,如何處置,最後還是請大王定奪罷。”

半天爭論,得出了這麼個結果。

麴爽大不滿意,甩袖離去。陳蓀默默然的,亦隨之離去。

氾寬衝宋閎深深一揖,說道:“國朝吾儕,系公一身了。”

宋閎還揖,說道:“我當秉公盡力。”

氾寬和張渾及太尉長史派來的二吏走後,宋方埋怨宋閎,說道:“張家涉逆,這是大好的機會,正該借勢把張渾拿下,阿父卻怎反而偏向張家?”

適才議事的時候,宋閎的神色一直沒有變過,當下現出怒容,斥道:“黃奴,你要滅我家麼?”

宋方的小名叫黃奴。

宋方說道:“阿父,你怎麼這麼說?”

“你爲何一力主張嚴懲張金,還把此事扯到張渾頭上?”

宋方理直氣壯,說道:“自定西開國以來,張、索、麴、氾、陰及我家,併爲貴姓,諸府長吏、軍鎮將帥,多出我數家之門。而我家一直被張、索兩族壓在下頭。

“索氏助紂爲虐,不服大王,在朝者幾被盡殺,現今所存,唯其小宗諸支,已不足慮。只此張家,子弟猶遍佈朝中、郡縣,今藉此機,拿下張渾,正可打擊張家權勢,我家取而代之。

“這是光大門第的好事,阿父,你怎說我要滅家?”

宋閎說道:“你也知開國以來,張、索諸姓與我家併爲閥族麼?如你所說,現今索氏已敗,而陰氏少有良材,近年漸衰;貴重朝野的,只有張、氾、麴與我家了。

“大王者,雄主也;麴家,大王的舅氏也。如再墮張氏,只憑我家與氾家,你以爲還能支撐朝局麼?吾恐氾與我家,將繼張家後塵!”

他教訓宋方,“剛纔氾治中別前,甚至已經說出了‘國朝吾儕’這樣的話,什麼是‘吾儕’?你難道不明白麼?主臣間的政道,你難道還沒搞清楚麼?爲政之道,不可不着眼於長久,你怎能貪戀眼前的小利,置我家於將來的危境?”頓了下,又道,“況張大農如敗,你就不可憐你的姑姑麼?”

當下士族,只與門戶匹敵的別姓聯姻。張、宋等家,作爲隴州的頭等士門,通常只在彼此間結親。張渾的妻子是宋閎的從妹,宋方的再從姑。

宋方不以爲然,雖然沒有頂撞宋閎,心中想道:“丈夫謀權,妻子尚可棄;一姑耳,何憐之有!阿父未免婦人之仁!”

……

求收藏,求推薦;感謝大佬們的打賞。

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