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舌戰金使

韓世忠走到蕭毅跟前,冷然道:“蕭毅,雖然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但你在劉大人的壽宴上出言不遜,卻是我韓世忠不能容忍的,你就此帶着你的隨從滾吧!不然休怪我等不客氣了!”

蕭毅聽罷一愣,隨即卻是哈哈大笑道:“原來是韓元帥啊!幸會幸會!不過本使卻不認爲自己說錯了。中原現在可是我們大金國的土地,汴京更是我大金重鎮。豈會讓給我大金的屬國?”

“什麼屬國?”韓世忠聽罷頓時滿臉怒色。

“韓元帥難道忘了?去年我大金和宋國已簽訂和議,宋國向我大金稱臣,每年向我大金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這可是貴國皇帝在和約上蓋玉璽確認的。如此一來,貴國豈不是我大金的屬國麼?”

蕭毅這一番話,頓時讓在座衆人皆啞口無言。因爲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紹興九年時,宋金雙方的確達成了第一次紹興和議,金國將河南、陝西等地交還宋國,但仍佔據山東、河北、山西等地。宋向金稱臣,並每年交納歲貢。

是以他們心中雖然都十分憤慨。卻也拉不下身份來矢口否認。

蕭毅見韓世忠也啞口無言,無法反駁,不禁大爲得意,驕橫地說道:“爾等勿以爲靠偷襲暗算,殺了我大金的九王爺,就可翻身了。貴國的太后和皇后尚在我大金爲奴,不知爾等有何臉面叫嚷?”

蕭毅的話讓衆人都十分憤怒,卻又不知如何反駁。因爲靖康之難時,現大宋皇帝趙構的生母韋太后和皇后邢氏的確被金人俘虜,帶往上京。據說在上京的洗衣房過着半奴半妓的生活。這蕭毅倒的確沒有說錯。

此刻,劉明成見自己好好的壽宴搞成了這般情景,更是心中火冒三丈,他這時已猜到這蕭毅必是和魏良臣或者秦熺一起進來的。不然不可能和他們坐一桌。他對秦熺原本有些好感,現下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秦熺這時心中更是焦急,他奉秦檜之命來到楚州,負有秘密使命。拉攏劉明成就是其中一項任務,眼看劉明成已經對自己大有好感,說不定就能說服其投入自己父親一黨。但被這蕭毅一攪和,一下子就前功盡棄。

更何況蕭毅此時還和自己坐在一桌,這大廳內官紳名流不少,傳揚出去,必然會稱自己暗和金使私通,讓朝中趙鼎和張浚兩黨之人抓住把柄。

就在此時,大廳內卻傳出一個懶洋洋的聲音道:“蕭毅,你當真是在大放狗屁,我大宋豈會是你們這些韃子蠻夷的屬國?”

蕭毅一聽,頓時大怒道:“是誰在這裡胡說八道?敢和蕭某出來當面對質嗎?”

衆人向那說話聲望去,只見正是剛纔向劉明成獻上寶劍的岳雲。

李雨柔見岳雲強自出頭,黛眉微蹙,芳心焦急萬分,暗道:這嶽公子可是武將出身,恐怕胸中也沒多少墨水。他怎能和這蕭毅爭辨?那蕭毅既然做到金國的戶部侍郎,還被委派爲使臣,只怕也是大有學識之人。他在這大庭廣衆之下和蕭毅脣槍舌戰,怎能說得過別人?”

岳雲這時卻不緊不慢地說道:“蕭毅,去歲的和約在下也略知一二,好象是說的我大宋向金國稱臣,每年向金國納貢,然後金國將陝西、河南之地還於我大宋,但當地官吏不得更換,是也不是?”

蕭毅見岳雲站出來罵他,原本又驚又怒。現在見他居然又承認宋國向金國稱臣一事。不禁心中大喜,連忙點頭道:“你知道就好!此和約可是我大金國皇帝和貴國的官家都簽字蓋章確認的!”

岳雲微微一笑,說道:“如果說來,那和約上所說的我大宋是金國的屬國應該就是真的了!”

“那是當然!”蕭毅現在可是心花怒放,心道這岳雲不知哪股筋發了,居然順着自己的話說。

李雨柔聽着就更是大急,心道你就算知道和約的內容也不能當面說出來啊,裝作不清楚還可以和這蕭毅胡扯一番,現在你自承有這回事,那豈不是正中他下懷?

岳雲哈哈笑道:“那就是了,不過那合約現在卻已經作廢了,我大宋就還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不是任何蠻夷的屬國。”

“作廢?那和約幾時作廢了?”蕭毅頓時大急,他都還未意識到,岳雲已經順着他的話把他繞進去了。

“去年你們說將陝西、河南之地劃給我大宋,可至今都未兌現,而且和約簽定後說兩國之間平息戰爭,和平相處,可你們又於今年再度入侵我大宋。既然你們這些韃子都不遵守和約了,我大宋又怎麼會認你那個和約中說的稱臣之事呢?”岳雲把頭一揚,昂然道。

蕭毅頓時啞然了,作爲參於了去歲和約商定的金國使臣,他自然知道那份和約是金國的主和派完顏撻懶主持下籤訂的。可這和約簽定後才半年,主戰派的兀朮就聯合完顏宗幹發動政變,殺了完顏撻懶等人,獨攬了大權。而兀朮掌權之後,認爲這份和約給宋朝的優待太多,尤其是認爲不能將陝西、河南之地還給宋國。所以就於今年再度撕毀和約發動戰爭。所以這事如果真的細究起來,那還是金國理虧了。

衆人一想也是,去歲那和約雖然其中苛刻之處不少,比如要稱臣納貢、不得更換當地原金國任命的官吏,但宋國總還拿回了陝西、河南之地,並非全無所得。誰想到僅過了半年,金人就撕毀和約入侵。這樣一來,宋人自然也就不用認那份稱臣納貢的屈辱和約了。

於是,當即就有不少人怒吼道:“對!那份和約連你們金國都沒遵守了,你這韃子使者還提它作甚?”

“哼!還說我們大宋是他們的屬國,真是癡心妄想!”

“……”

蕭毅剛纔的囂張作風激起了在場的所有宋人的反感。

魏良臣這時見蕭毅出醜,更成了衆矢之的,連忙站出來打圓場道:“諸位,在下乃是大宋負責此次和談的使臣魏良臣。金國的蕭特使正要與魏某一起到臨安面見官家,他畢竟遠來是客,咱們也不能對他失了禮數。我看此事就到此爲止吧!”

岳雲一聽,暗叫不好,眼看正把這金使說得啞口無言,就有人出來包庇維護。這魏良臣怎麼說也是宋人,他身爲宋使,在談判中理應和金使針鋒相對纔是,怎麼反倒來維護他呢?當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

只不過,岳雲知道,自己乃至岳飛,在朝中都沒什麼根基,對於這些朝中大臣,還是儘量少得罪的好。

於是,岳雲雖然明知這魏良臣是在拉偏架,也只好一作揖道:“既然魏大人爲此狂妄金人說情,那岳雲也就大人不計小人過,放他一馬算了!”

衆人一聽,頓時鬨笑起來,這“大人不計小人過”的話居然用在這種場合,倒是別有一番嘲弄的效果。

那蕭毅更是臉色鐵青,氣極道:“好一個粗魯武夫,不過僥倖殺了我大金的九王爺,就在本使面前狂妄自大,盡出無禮言語,也不知是哪個混蛋教出來的!”

岳雲原本準備息事寧人,放這蕭毅一馬算了。但聽他言語竟辱及自己父母師長,心中勃然大怒,暗道這傢伙還真是氣極敗壞,身爲一國使臣,竟然如此齷齪惡毒。

在這個時代,宋人對“孝”字看得特別重要,甚至認爲“孝”比“忠”更重要。聽到蕭毅這種辱及岳雲長輩的話語,臉上露出了憤恨之色,畢竟岳雲不但和他們一樣同爲宋人,而且更是爲守衛楚州作出了巨大貢獻的英雄。這金使不但驕橫狂妄,說話還如此刻薄惡毒。讓不少人都在想,這金國終究是韃子的國家,再怎麼宣揚自己現在對漢人一視同仁,提倡說漢話,用漢人的制度治國,但骨子裡跟蠻夷沒有什麼區別,基本的人格都不尊重,連罵人不及父母這樣的道德準則都不遵守。

其實蕭毅那番話一出口就知道錯了,這樣可是大大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格調,跟個罵街的潑皮無賴差不了多少了。只是現在他已勢成騎虎,總不可能還去給岳雲倒歉吧。

李雨柔這時卻瞪大了一雙美目望着岳雲,倒要看他如何應對,她雖然和岳雲才認識不到一個時辰,卻已經看出他的性子來了,他決不是那種打落牙齒和血吞的人。她倒是有些期待,看岳雲又能說出什麼驚人之語來對付這可惡的金國使者。

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36章 動之以情第298章 秘密換比武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249章 新的聖旨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257章 清風樓四兄弟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686章 宋金大海戰(四)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360章 掌控局勢第53章 舌戰金使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70章 人質危機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704章 西姜口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32章 一項美差第429章 皇宮立威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645章 賢內助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552章 九嶺鎮之戰(三)第16章 傳奇孝子第436章 離別前的纏綿第62章 海島驚變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416章 兀朮身亡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272章 殿試的準備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457章 潛進風波亭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706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上)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583章 万俟卨的突襲第229章 行營左護軍的覆沒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830章 收了成吉思汗的母親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88章 中原民衆請願團第57章 船上驚變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94章 秦熺見駕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83章 三返楚州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334章 終於捅破了那張紙第688章 騷擾戰第52章 不速之客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655章 遼國公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