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

德昭元年四月二十日,楚軍大敗於彭澤以東的盤溪河邊,十餘萬楚軍傷亡三萬,餘者七萬盡皆降於岳雲。劉琦、劉風皆被炮彈炸死,事後只撿回來劉琦的頭顱。而劉琦的部將徐旭和杜永投降!

與此同時,長沙、洪州、饒州盡皆被克,魏勝投降,時俊、盛新皆戰死。翻越大別山區,從隨州偷襲鄂州的陸文龍,在早已潛入鄂州的內應幫助下,也順利攻克鄂州,生擒了趙構。“楚宋”政權覆滅。

劉琦的覆沒大大震動了吳璘。之前他認爲劉琦就算再不濟,起碼也能堅守半年,但萬萬沒想到劉琦在彭澤有堅城之利,還以多打少,仍然落個戰敗身死的局面。而且他敗得如此之快,敗得如此之徹底,根本沒有留給吳璘緩衝的時間。

吳璘這時率軍纔剛過公安,就聽說岳家軍已經打進了鄂州,不禁讓他大爲光火。鄂州是荊襄一帶的統治中心,漢江和長江的交匯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岳雲佔領此城後,便可將水師逆漢江而上,直取襄陽、漢中,亦可沿長江西行,攻打宜都,甚至可以進逼號稱四川東部門戶的巴東,威脅川中安全。

他不得不立刻暫時中止了行軍,在公安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突如齊來的變化。

“諸位兄弟,沒想到這劉琦竟如此不中用,彭澤一戰以十萬士兵迎戰岳雲五萬士兵,還落個慘敗,這敗得也的確慘。不但自己的性命丟了,還全線崩潰,長沙、洪州、饒州、鄂州全被岳家軍佔領了。連‘楚宋’僞帝趙構也做了階下囚。原本我還想和他合兵一處,共抗岳雲的。眼下看來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大家可有什麼好的對策嗎?”吳璘神色有些焦急地說道。

此刻,衆蜀軍將領皆有些面色尷尬。眼下局勢風雲突變,急轉直下,之前擁兵十五萬。看似強大的劉琦軍,竟然在半個月時間內就全軍覆沒了。蜀軍雖然兵力超過二十萬,比劉琦軍要強。但卻缺少戰馬,更沒有強大的水師,如若退守巴東。只保四川一地,或許還有一線希望,想在這荊襄之地和擁有強大騎兵和水師的岳雲交戰,只怕是敗多勝少。

而且,從探馬回報的彭澤一戰經過看,岳雲的水師還擁有大量火炮,步兵中也大量配備火槍,劉琦軍在之前的遭遇戰中,就吃過火槍的苦頭。如果當真和岳家軍交手,在對方有火器之利的情形下。能否守得住川東門戶巴東都是個大問題。

吳璘先前還想順流而下,仿當年楊廣那樣,一舉佔領荊襄,再東征江南,統一天下。可如今。他才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幾乎就只是一個夢想。

吳亮這時忍不住說道:“爹,不如干脆歸順臨安朝廷吧。咱們擁立的這位欽宗陛下並無多少號召力,我看就連四川士林人士也對他不屑一顧。趙琢雖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他卻將大權盡放於嶽將軍之手。孩兒相信,在我那三弟的輔佐下,大宋中興將指日可待。我等何必逆天行事呢?”

吳亮的話頓時得到了幾個將領的贊同。但大多數將領卻是依舊默不作聲。

他們這時都將目光投向了楊政,他作爲蜀軍的頭號智囊,又極力主張出川平定天下,眼前這種窘境,正是該他出主意的時候了。

楊政乾咳了兩聲,出現眼前這種進退不得的局面,也是他之前沒有料到的,劉琦敗得太快,打亂了他之前聯劉抗嶽的計劃。不過,之前他也研究了一下局勢,認爲並沒有惡化到非要向岳雲俯首聽命的地步,仍有一戰之力。

他捻了捻頜下長鬚道:“這個……劉琦敗得如此之快,實在有些出人意料,據楊某今日佔卜推算,問題出在兩人的封號上。劉琦稱‘楚王’,而岳雲言必稱‘大漢’,當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便是敗在漢中王劉邦之手,以至最終自刎烏江。可見漢克楚乃是不可避免之事……”

衆將聽到這些玄之又玄的話,均不禁臉上露出輕蔑之色。

楊政這時清了清嗓子,方正色道:“蜀王,今日岳雲勢大,劉琦擁兵十五萬尚且一戰即潰,我軍數量雖多於劉琦軍,但皆是擅長山地作戰,平原上野戰恐怕還不及楚軍。眼下我軍東出巴東,佔了襄陽六郡及宜都等州府,正可以此爲籌碼,跟岳雲講和!”

他雖然開始估計錯誤,但畢竟是一個智計百出之人,眼見實際情況和自己之前預估的差別太大,竟也收起了死戰之心,打起了求和的主意。

張士廉皺了皺眉頭道:“楊大人,還沒打仗就求和啊?我就不信岳家軍真的比天兵天將還厲害!”

楊政這時微微一笑道:“下官其實相信,我軍如果不顧一切,破釜沉舟與岳雲一戰,縱然不勝,也必讓岳家軍損失慘重。只是大家畢竟都是大宋的軍隊,都是想着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何必內鬥消耗力量?”

他頓了一下後,接着說道:“我們完全可以和岳雲進行談判,將佔領的襄陽六郡和宜都、公安等地歸還臨安朝廷。我們仍保有四川一地,仿之前岳飛的湖北宣撫司那樣,可以擁有自主權,但可向朝廷繳納部分稅收。如果朝廷要舉行北伐,我們仍然會予以配合。這樣的條件,岳雲未必不會同意!”

他的話得到了大多數將領的贊成。他們在得知彭澤一戰的經過,以及岳家軍現在強大的戰鬥力後,均不敢再小瞧岳雲了。可要按吳亮說的,就此歸順於臨安朝廷,卻也不甘心。以所佔荊襄州府爲籌,和岳雲進行談判,取得一個類似於之前岳飛那樣的藩鎮地位,可以聽調不聽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吳璘這時摸了摸下巴,感覺如果能達成這樣的協議,也還可以接受。於是便道:“那依楊大人之意,派誰去比較合適呢?”

楊政望了一下吳亮道:“小王爺是岳雲的結拜兄弟,由他出面諒必岳雲總得賣幾分薄面。只是小王爺過於講義氣,只怕在談判時會大幅降低我方條件,因此,屬下還是毛遂自薦。親自走這一趟算了!”

吳璘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就算吳亮自己提出要去談判,他也不放心呢。於是便點了點頭道:“好!那就辛苦楊大人了!如果在談判中需要我們這邊配合的,只管遣人回報便是!”

楊政這時起身作揖道:“既是如此,談判之事宜早不宜遲,遲則岳雲幾路軍馬聚齊,說不定又會生變。屬下這就動身了!”

吳璘大喜,連忙親自將他送出大門。()

第427章 漢城危機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331章 大獲全勝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779章 遼國援軍到了第720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下)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255章 比武開始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161章 決戰小商河(二)第53章 舌戰金使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246章 藩鎮協議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204章 神秘的鞏家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70章 人質危機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5章 爲民出頭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750章 曼德勒攻防戰(一)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426章 逃出金國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261章 皇儲之爭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569章 趙構現身第738章 登基大典(上)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384章 與趙瀅兒的談判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779章 遼國援軍到了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34章 錦囊妙計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261章 皇儲之爭第204章 神秘的鞏家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7章 船上驚變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744章 出兵南洋的決定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280章 欲哭無淚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69章 翻手覆雲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508章 大宋新體制的確立第768章 德州光復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451章 形勢生變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261章 皇儲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