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逃跑無望

ps:感謝酷寶寶、繚亂風塵兩位朋友投的月票,以及光輝的憲章朋友投的評價票!今天第二更送到!

方纔衆臣雖然跪伏在殿下,卻一直在考慮如何應對眼前萬分危急的局勢。om可在這關鍵時刻,國王陛下居然倒下昏迷了,這麼一來朝中便沒有了主心骨,哪裡還談得上對局勢的應對部署,蒲甘國又沒有設丞相一職,皇子才八歲,根本無法頂起大梁,而那王后更只是一個婦道人家,整天只知搞宮鬥,想後宮干政都不夠格。

衆大臣想到這一層,均不知如何是好?可時間再多耽擱一陣,形勢可能就會更加惡化,到那時,也許就真的變得不可收拾了。

最後,王后和幾名嬪妃,在和與她們交好的幾位大臣商量之後,認爲和漢軍打,是打不過的。漢軍真的攻來,只怕這仰光便守不住了。雖然也有人提出逃往北部的大山之中打游擊。但立刻就有人提出,占城國王不就是這樣乾的嗎?結果還不是落得城破身死的下場。

於是,便又有人提出逃到大理去,不過王后想到自己丈夫的使者上門去乞求結盟,都被趕了出來,自己這一夥人逃過去,只怕別人也不會收留的。而且就算收留了,搞不好也會轉手賣給了漢國。

這樣一來,唯一的去處便是西方的天竺國了。那裡小國林立,地域遼闊,人口衆多。相信漢軍也不至於追殺到天竺來吧。

而且說不定吉人自有天象,也許國王陛下在路途中又恢復了呢?一羣大臣和皇妃們如此想到。終於讓王后做出了這個壯士斷腕的決定。

從仰光到天竺可以從海上走,也可以從陸地走。一開始,王后是打算從海上走的,可她們乘坐的大船纔開出海面沒多久,就遠遠地看到宋軍的巨型戰艦黑壓壓地開了過來。於是,不用她吩咐,船長便嚇得掉頭又逃回了仰光。

無奈之下,王后只得決定從陸上逃走。

可從仰光到天竺的英帕爾,路途遙遠。有上千里路,且路上多爲崇山峻嶺,行進艱難。於是,王后帶着仰光的守軍,只得狼狽向北方的曼德勒逃去。

而從海上偷襲仰光的陸文龍和李寶。在佔領仰光之後。從未來得及逃走的蒲甘大臣口中,得知蒲甘王后帶着八歲的皇子企圖逃往天竺後,均眉頭微皺。

他們可十分清楚,斬草不除根的巨大危害。這蒲甘王后帶着皇子、皇妃。一衆大臣和軍隊,逃到天竺後,以天竺爲基地,再圖反攻,會給漢軍清剿蒲甘殘軍。以及將蒲甘納入大漢統治帶來極大的麻煩。

畢竟天竺不比南洋的安南、占城、蒲甘等國。它的面積和大漢本土差不多,人口甚至比大漢還多。雖然國內並不團結,內戰連連,但當遇上外敵入侵時,天竺人還是會團結一致對外作戰的。

所以,就連岳雲訂的作戰計劃,也沒有要求越過邊境,進攻天竺的。甚至嚴令勿與天竺軍發生衝突,使戰爭擴大化。在岳雲看來。現階段可以把蒲甘和大理納入自己版圖就算不錯了。進攻天竺的事,說不定是自己下一代的任務了。

李寶和陸文龍商量了一下,便決定留下少部分人馬駐守仰光,大隊人馬再度上船,向西急行五百餘里。於五天后在實兌登陸,然後向北直撲與英帕爾隔河相望的霍馬林鎮,一舉堵住蒲甘王后企圖逃向天竺的退路。

由於海上航行比陸上穿越崇山峻嶺快多了,因此當一個月後。蒲甘軍的先頭部隊越過敏金山脈,抵達霍馬林鎮外時。才發現這裡已經被漢軍先行佔領了。

王后懷着一絲僥倖心理,希望這裡駐紮的漢軍不多。下令發動強攻,卻被漢軍迎頭痛擊,打得屍橫遍野。

無奈之下,她不得不率軍退回了曼德勒,再圖後計。

李寶和陸文龍這隻奇襲部隊人數不太多,只有三萬多人,且經過長途急行軍後,士卒疲累,糧食倒可以就近補給,武器彈藥就非得從斛羅境內的清邁運過來了。所以,他們也不敢追擊。

而且在陸文龍看來,反正現在蒲甘軍已經成甕中之鱉,倒也不怕跑了。

蒲甘王后率軍狼狽退回曼德勒後,一籌莫展,她也考慮過投降,於是便向蒲甘的大將吳努詢問可行性。這吳努娶了王后的妹妹爲妻,也算是王后的鐵桿親信了。

在得知王后有投降的想法後,吳努卻是反對道:“王后,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妃子,並非王后,也沒有爲陛下產下皇子,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到了這個時候,只怕漢軍便不會同意我們投降了。畢竟他們已經大佔優勢,又堵住了我們的逃跑之路。從占城的情況看,漢軍對於一開始不願意投降,經過頑抗的國家王室成員,可都是斬盡殺絕的,屆時只怕你我都難免一死!”

王后聽罷,也是嘆息道:“可惜陛下過於剛愎自用,如果在一開始,漢軍發起進攻時,就學安南國王李進那樣投降,接受那個條約,不就可讓我蒲甘免於生靈塗炭嗎?”

“不行!堅決不能籤安南那種條約,一旦簽訂,我蒲甘將徹底淪喪了!”這時,一個如洪鐘般的聲音從內廳裡傳了出來。

“大哥!”王后和吳努一陣驚喜。來人正是先前被蒲甘國王打得遍體鱗傷,險些丟了性命的蒲甘名將,王后的哥哥蒙裡奇。

現在他傷已好了,能夠下地走路了。正準備找妹妹商量事情,卻是聽到了她的話。

王后和吳努皆才能平庸,現在朝中連個願意出來承頭的人都沒有,生怕將來被漢軍清算。在這種羣龍無首的情形下,傷愈復出的蒙裡奇自然讓他們感覺有了主心骨。

蒙裡奇也是戰功赫赫,在蒲甘威望很高。可正因爲如此,讓蒲甘國王對他有些放心不下,如果不是因爲他是王后的哥哥,只怕早已被貶了。

他從王后那裡瞭解到目前蒲甘面臨的現狀後,方嘆息道:“如今再想向漢國求和,已經完了,局勢靡爛如此,只怕不管是天竺還是大理。皆不敢再救我國了。爾今之計,我們只有以戰求和,方能得保蒲甘不亡,至少也得爲我們王室成員爭取一個體面的生活。”

王后和吳努對視了一眼,暗忖體面的生活恐怕就是如安南國王李進那樣。老老實實當個傀儡吧!”

蒙裡奇這時取過桌上的地圖。指着上面已經約有三分之一塗成了紅色的蒲甘地圖道:“如今,我國約有三分之一已經淪陷,敵軍正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展開進攻,而我軍主力早在漢軍第一輪進攻時崩潰。目前根本無力防守太多要點。而前往大理不可取,逃往天竺的道路又被封死。所以我們唯有收縮兵力,在一險要堅城防守,讓前來進攻的漢軍付出慘重代價後,他們方纔會和我們和談。”

他走到窗子旁邊。望了一下窗外的景色後,方沉聲說道:“現在已經是三月了,估計中原一帶也將轉曖,大漢皇帝岳雲必將繼續北伐,就算他還想再拖一陣,他的父親岳飛也會急不可耐地向北進軍。這時,我們再順驢下坡,提出願意臣服於大漢,說不定便能爭取到一個好的和談條件。”

王后聞後。大喜道:“還是哥哥你有眼光,讓我們重新看到希望!”

而吳努卻是有些疑惑地問道:“大哥,那我們將兵力收縮到何城呢?依小弟看來,似乎北面的密支那不錯。那裡山高路遠,地勢險要。不要說漢軍的騎兵到不了,就是步兵也走起路來也很難,適合據守!”

蒙裡奇聽後,卻是笑罵道:“我們跑去那裡。估計漢軍更不會和我們談條件了!”

“啊?爲什麼呢?”這下不光是吳努,就連王后也大爲驚奇了。

因爲現在還控制在他們手中的幾座大城中。只有密支那的位置最偏遠,地勢也最險要!

“因爲密支那太偏了,處於我國最北面,而且只有向南的一條路可通往外界。如果被漢軍封住出口,就成了我們被困在裡面了,無法再對國內的其他地區有所影響。”蒙裡奇沉聲道。

“那哥哥你的意思是……”王后遲疑地問道。

“我的意思,就是留守這裡——曼德勒!”蒙裡奇說道。

“曼德勒?”吳努有些驚異道:“爲什麼是這裡呢?要知道曼德勒可是位於我國中部,是個交通要道啊!四周並無險峻之山。”

蒙裡奇點了點頭道:“是的!曼德勒地處我國中央,處於北部的密支那,西部的霍馬林、東方的臘戍和南部的仰光四座大城之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佔領了曼德勒,就相當於控制了我蒲甘的中樞,所以漢軍如果要想佔領我國全境,曼德勒是他們必攻之地。雖然這裡的地勢不如密支那險要,但卻處於欽敦江與錫當河的交匯處,三面環水,僅一面朝陸地。而且,這裡的江河地處上游,水流湍急,漢軍的戰艦根本就開不上來。江面可成爲我們的堅強屏障……”

說到這裡,他目光閃爍,頗有幾分信心道:“曼德勒的城牆可是十分堅固。我昔年也曾在此擔任過十年城守,對其城牆予以了加固整修,抗住漢軍的火炮轟擊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而城內糧草充足,人口衆多,我們可從中補充兵員,堅守兩三月問題不大!待得漢軍精疲力盡之時,我們再提出停戰和談。而岳雲和陸游等人想必也急於從這裡抽身,回國支援北伐。我們便可緩過勁來了!”

蒙裡奇的話讓王后和吳努皆是心中大喜。如果能夠在給予漢軍沉重打擊之後,再以戰求和,弄一個體面的停戰條約,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三人又商量了一下,如何佈置城內防線,籌集兵員、武器、糧草。待一切敲定之後,方纔散去。

第566章 德昭盟約第813章 大戰決開始了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354章 與李師師一起賞雪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405章 契丹人造反了第333章 楊月的心思第470章 盧容之戰(下)第148章 如何出洞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820章 漢遼合併第734章 是否稱帝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612章 絕世尤物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293章 磨刀赫赫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33章 誤導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645章 賢內助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436章 離別前的纏綿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585章 岳雲的應對之策第808章 女兒嶽念雲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363章 太宰府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148章 如何出洞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第558章 九嶺鎮之戰(九)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61章 逆轉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345章 迎戰會議第229章 行營左護軍的覆沒第395章 暗有隱情第657章 監獄裡的談判第24章 定計(下)第8章 初見張憲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16章 傳奇孝子第30章 破城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219章 又是一個上中下策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235章 葫蘆谷之戰(四)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451章 形勢生變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138章 汴京之戰(五)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597章 叛軍圍攻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488章 臨安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