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後記永曆(1)

“砰砰砰!”

“叛賊楊舫、張淮橞就在裡面,都不準退!”

“殺叛賊楊舫、張淮橞,救出陛下!”

隆武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夜,越國公楊舫、英國公張淮橞率燕山衛及吉林衛與李政之子李樾所率上直其餘兵馬於紫禁城內廷交戰。

由於玄武門失守,楊舫、張淮橞率軍掩護朱仲檢拒守內廷三大殿宮牆。

李樾令人用炸藥將宮牆炸出缺口,並命令麾下士兵進攻。

儘管李樾等一衆武官都指責楊舫、張淮橞爲叛賊,但他們手下的底層士兵卻都十分清楚,真正的叛賊到底是誰。

興許正是因爲心虛,所以他們沒能爆發應該表現出的戰鬥力。

“砰!”

一聲槍響,李樾差點被子彈擊中,他下意識往坤寧宮看去。

“李樾,你他孃的胡說八道是有一手的,有本事別叫手下的兄弟送命,老子和你單挑!”

宮牆背後響起了張淮橞的聲音,李樾氣得惱怒,乾脆擺手:“把宮牆都給我炸塌!”

在他的命令下,許多士兵開始用手榴彈進行爆破。

由於內廷三大殿的宮牆不過尺許厚,在叛賊的進攻下,很快便有多段宮牆倒塌。

楊舫、張淮橞率軍反擊,吉林衛和燕山衛手中擁有反坦克火箭筒及自動步槍等多種單兵武器,加上防彈衣及護具足夠多,一時間李樾所部死傷慘重。

“外面的弟兄臨陣倒戈興許還有一線生機,大明朝是天家和百姓的天下,而非權臣的天下,兄弟們……”

“砰!”

楊舫、張淮橞使用喇叭向外反向勸降,儘管被李樾舉槍打斷電線,可軍心動搖已成事實。

普通士兵士氣低下,外面坦克進不來,裝甲車扛不住反坦克火箭筒,加上楊舫、張淮橞他們佈置了詭雷和地雷,一時間李樾竟然攻不進去。

雙方僵持整整一夜,而楊舫也一直在明碼電報世界,將李樾強攻紫禁城的消息公佈世界。

他的幾份電報,讓潛伏在北京的各國探子收到了消息,不斷把消息往外送。

等李政反應過來,帶着鄭令堯等人趕來時,第一件事就是沉穩下令:“用電報和他們談判!”

由於不能在紫禁城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李政也沒有辦法攻入三大殿,只能與楊舫、張淮橞和談。

李政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朱仲檢必須留在北京紫禁城內,不得離開紫禁城。

李政掐準了吉林衛和燕山衛的彈藥不足,所以想要拖時間來想辦法解決楊舫和張淮橞。

然而面對他的條件,楊舫、張淮橞則是選擇了拒絕。

他們的條件很簡單,那就是李政、鄭令堯致仕。

儘管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可其它權貴未必有李政和鄭令堯的野心,天家的地位還能得到保障。

這一條件,無疑觸怒了李政和鄭令堯,二人開始下令繼續強攻三大殿。

只可惜他們估算錯了,楊舫早早就準備好了充足的彈藥,足夠吉林、燕山二衛維持現有烈度一週的戰鬥。

儘管燕山衛和吉林衛中有不少人反水,但人數也不過二百餘人,鎮壓他們過後,二衛還有六千四百多人。

經過剛纔的戰鬥,二衛還有六千人左右。

在李政不敢使用航空炸彈和火炮的情況下,他們足夠支撐到地方宗室和部分將領的勤王電報。

只要外部亂起來,他們的條件始終會被同意。

李政和鄭令堯終究無法代表所有權貴,維持現有的局面是所有權貴的想法,而李政和鄭令堯如果做不到,那他們就得下野致仕。

清晨,寧王、安王、漢王等內地二十八王先後致電李政,並整軍控制了王府所在城市,勤王軍隊隨時準備北上,地方局勢劍拔弩張。

由於光宗的開放政策,宗室們的兵力急劇增加,加上他們打着維護天家的口號,從道義上講,他們便已經佔據上風。

正午,西部的涼王、雍王等藩王也開始控制就藩之地的城市,向北京致電。

此時,響應勤王電報的宗室親王、郡王已經多達一百九十四位,兵力難以估算,但起碼不會低於三十萬。

眼看冷戰即將演變爲熱戰,加上二百多個府的控制權丟失,李政和鄭令堯也受到了其它權貴的施壓。

只有維持現狀,他們才能更好的維持現有生活,他們要的是權力和金錢,而不是戰爭。

黃昏前,所有親王、郡王響應勤王電報,由李政等勢力所控制的大明朝廷已經丟失三百二十四府,而整個大明也不過一千二百餘府。

除了宗室,地方的保皇派將領也開始表態。

南中都指揮使,南國公(王瑄)王茂恭響應勤王電報。

渤海、大寧、漠北等地都司皆響應了勤王電報。

眼看大半財政丟失,李政與鄭令堯狗急跳牆,對三大殿的廣場使用了火炮。

不過擔心傷害到朱仲檢,他們只敢使用口徑小於70mm的火炮進攻。

亥時,隨着響應勤王的電報越來越多,北京紫禁城外也聚集了數十萬計的抗議隊伍。

他們不瞎不聾,紫禁城內的槍聲和炮聲持續了多久,他們都心知肚明。

儘管平日裡他們以“反帝制”爲口號,但當作爲皇帝的朱仲檢遭遇危險時,他們卻還是站了出來,用行動來表態。

亥時三刻,迫於壓力,李政下令軍隊停止進攻,並有序撤出紫禁城。

亥時五刻,李政與楊舫、張淮橞各退一步,李政交出開城門的祝敬等七十三人,同時辭去海軍都督之職。

亥時七刻,李政向外發佈電報,宣佈自己辭去海軍都督職,並解釋了前因後果。

在他們的解釋中,這次並非叛亂,而且燕山衛百戶官祝敬等人謊稱燕山衛和吉林衛挾持皇帝,故而引發衝突,雙方死傷有限。

亥時八刻,楊舫、張淮橞等人以朱仲檢的名義發佈電報,宣佈叛亂平息,祝敬等人以造反的罪名凌遲處死……

儘管李政暫時落了下風,但這樣的結果卻是以戶部丟失大半稅源的結果。

宗室們佔據不少府縣,藉此得到了一個個穩定的稅源,地方的部分都司也是如此。

失去了大半的稅源,加上宗室和保皇派都司不斷擴充軍備,以此想要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權貴們在罷免李政海軍都督後,則是扶持鄭令堯開始擴軍。

朱仲檢被限制在了紫禁城內,楊舫和張淮橞手中二衛兵馬也僅存五千餘人,只能保護他的安全,護送他前往其他地方的想法則是成了一種奢望。

大明朝廷的權威經過這次事件而衰落,由於事情發生在壬寅日,所以也稱“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發生後,大明朝廷還能掌控一百二十萬軍隊,宗室們則是不斷招兵買馬,地方之前響應勤王的七個都司也同樣招兵買馬。

儘管從地盤、財政和軍事上依舊是朝廷佔優,但權貴們並不願意打仗,所以熱戰並沒有爆發。

時間很快從跌宕起伏的隆武二年邁入永曆元年,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大明再無心將注意力放到境外,而是都放在了境內。

元年二月,李政任兵部兵馬司侍郎職。

三月,蔣裘任海軍都督,同月法國爆發革命。

四月,世界各國跟上大明腳步,開展軍備競賽。

這一年,由於喪失大半稅源,大明軍費佔比財政收入從原本的17%上漲到34%……

隨着軍備競賽展開,大明的軍費進一步上漲到了38%,各國見狀紛紛上漲軍費。

九月,日本地區被煽動而爆發民族叛亂,海軍聯合日本都司鎮壓,死難者十數萬,北京方面遭到宗室和地方都司譴責。

十月,南中及雲南、四川爆發叛亂,很快被鎮壓,鎮壓結果不對外公佈。

二年四月,李楙拔擢爲四川布政司教諭,負責全省教育工作。

七月,胡粟被拔擢爲安西副指揮同知。

十月,東洲南國餘孽作亂,諸藩王不動兵,東洲都司僅三萬六千兵力,鎮壓叛亂吃力,朝廷調海軍大明洋三衛前往鎮壓叛亂。

十一月,北國宣佈獨立大明屬國體系外,並舉兵十二萬向北洲三司發起進攻。

由於藩王侵佔大量州府,所以此時的北洲都司僅二萬四千兵力。

儘管武器先進,有海陸空軍配合,但因爲數量較少,僅擊退北國軍隊後,便無力深入滅國。

臘月,朝廷增派東海、北海、南海等九衛兵馬前往北洲覆滅北國。

三年四月初五,寧王朱庶濠起兵,以“天子受權臣鄭令堯、蔣裘挾制”爲由,率六萬勤王軍發起勤王。安王響應勤王,率四萬勤王軍在山南地區攻城掠地。

初六,朝廷譴責寧王、安王此舉爲叛亂,並讓朱仲檢發佈譴責電報。

譴責同時,朝廷調派南軍都督李敏中爲平叛將軍,調派湖廣、河南、南直隸、四川等兵馬鎮壓寧王叛亂。

新任西軍都督張保率波斯、河中、山南等地兵馬圍剿安王。

接到調令後,四川未動兵馬,只有湖廣、河南及南直隸兵馬被調動前往鎮壓。

南陽府及四周諸府百姓出逃,寧王佔據襄陽、歸德等府,朝廷官兵將其包圍。

許多中原的資本商人,趁着戰亂將物價上漲。

初十,開封各商城糧食遭到哄搶,物價不斷上漲,一斤米甚至賣出了十文錢的高價,許多物資受到人爲阻礙,無法運進湖廣及河南地區。

許多民營工廠因爲原材料受阻而違約變賣,大量工廠被兼併收購。

被收購後的工廠爲了提升利潤,開始以戰爭成本提高爲由,將工人從每月三兩的工價降低至二兩。

鬧事的工人被兵馬司驅散,爲了生計,大部分工人只能忍受委屈,繼續工作。

由於軍費提高,朝廷開始降低各種稅收的起徵點,加上物價上漲,大量中產階級遭到朝廷和上層資本的收割而破產。

五月初二,寧王叛亂被平,寧王飲彈自盡。

朝廷俘虜叛軍三萬九千人,擊斃一萬四千人失蹤七千人,官軍死傷八千二百人。

六月,西軍都督張保率軍七萬進入山南,在山南都司三萬兵馬的帶路下,七萬西軍的鋼鐵洪流僅花費半個月時間就收復山南。

安王失蹤,四萬勤王軍被俘三萬,擊斃、失蹤一萬餘,官軍傷亡不足四千。

官軍用兩場勝利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並奪回了南陽府和山南三府的實際控制權。

九月初二,英國公張淮橞在紫禁城巡視時被燕山衛一名兵卒襲擊身亡,海軍都督蔣裘趁機率軍接管紫禁城,控制燕山衛及吉林衛兵卒。

越國公楊舫得知消息,脫甲割須並焚燬自己居住的房間,僞裝吏員逃出紫禁城。

初二夜,蔣裘以朱仲檢的名義發佈電報,稱楊舫指使兵卒襲擊張淮橞,並畏罪自焚。

彼時朝廷兵威盛,各藩王兵馬新募,武器生產緩慢,並沒有立即翻臉,而是默不作聲,都在積極發展軍備。

臘月初二,蔣裘、鄭令堯以朱仲檢名義發佈電報,令南國公王茂恭入京擔任中軍都督。

初三,王茂恭以年老爲由推辭。

四年正月十六,蔣裘與鄭令堯以王茂恭年老爲由,罷免其南中都指揮使之職,同時調西洋等六支艦隊屯兵察地港,

二十日,王茂恭迫於壓力致仕,蔣裘與鄭令堯任命王茂恭之子王德爲南中都指揮使。

四月,胡粟擢升安西都指揮使。

五月,背景薄弱的李楙難以升遷,他開始以教諭的身份來影響四周的百姓。

彼時由於全國範圍的工價降低,工作時間增加,工人們怨聲載道。

李楙的學說,很快得到了工人們的認可。

七月,鄭令堯爲解決財政問題,宣佈將農業稅徵收起點下調到戶均三十畝,地方上引起了不少騷亂,但都被鎮壓。

作爲大明七大糧倉之一的成都平原受禍害最嚴重,而20%起徵的農業稅則是令農民苦不堪言。

八月初九,李楙作爲四川布政司代表前往京城講述四川百姓壓力,但並未得到重視。

期間,李政見到了李楙,十分賞識他,並將他留下,平調禮科都給事中。

在北京期間,李楙並未宣揚自己的學說,而是改變口風,謹言慎行。

九月初二,在公衆視線中已經死去快一年的楊舫于吉林發佈電報,控訴蔣裘買兇殺人,將英國公張淮橞槍殺後嫁禍於自己。

同日正午,楊舫發佈《奉天勤王檄文》,其中以:“國家養民三百載,吾軍民世受世武帝恩澤,今國家危難,天家存亡朝夕之間,吾軍民雖死何憾。”爲由,起兵勤王。

九月初三,大寧、漠北各地軍隊響應越國公楊舫號召,起兵勤王。

九月初四,遼東都指揮使曹孟明被麾下武官所殺,遼東響應勤王!

事發突然,蔣裘與鄭令堯只能來得及封鎖山海關到居庸關沿邊軍事要地,同時調中原兵馬北上馳援。

十月初五,楊舫通電全國,宣佈勤王軍將於正月十六進攻北京,希望北直隸百姓撤離當地。

彼時北直隸百姓約三千萬,得知消息後,三千萬北直隸百姓開始大規模撤離,資本則是趁機兼併大量民營工廠,同時哄擡物價,朝廷調西部和南部官軍北上。

正月初二,朝廷在山海關到居庸關防線屯兵三十二萬,與之對壘的勤王軍則是二十四萬。

除此之外,朝廷在朝鮮鴨綠江南岸還有六萬軍隊,隨時準備渡江奇襲遼東。

期間,楊舫幾次派人營救朱仲檢……未果。

戰線上,勤王軍士氣高漲,而官軍則是因爲心知肚明而士氣低落,每日的逃兵數量多達數百人。

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雙方僵持個一兩年,官軍的陣地上恐怕就沒人了。

由於關外資源充足,所以楊舫並不着急進攻,而且在僵持中等待機會。

官軍數量一百二十萬,即便經過幾年軍備競賽而上漲到二百萬,可如今近四十萬用於東北對峙,其它地方的兵力毫無疑問會變得十分薄弱。

這樣的薄弱,對於一些意志不堅定的野心家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砰!”

三月初七,在北方對峙近半年後,廣州齊王電報全國勤王,率軍四萬開始攻掠廣東,朝廷急忙調兵平叛。

十二,涼王宣佈勤王,開始攻掠磧北。

十五日,雍王開始攻掠西海。

十六日……

十七日……

十八日……

不到半個月時間,大量宗室開始舉兵,他們以“勤王”的藉口擴張地盤,東洲、北洲、南洲、崑崙洲部分地區失控。

隨着朝廷的兵力被不斷調遣,二百萬的兵力與如此龐大的疆域相比,相形見拙。

四月十五,鄭令堯宣佈擴軍三百萬,軍費佔比財政從降低稅收起徵點後的22%,重新上漲到了40%……

五月初二,北線的勤王軍突然發動進攻,燕山防線岌岌可危。

шωш ▪ttka n ▪¢○

五月初十,李政重新被任命軍職,以兵部侍郎及中軍都督府的身份前往燕山接管防線。

李政抵達燕山後,他開始着手從三十多萬人裡挑選出貪婪之輩。

他發軍費四百萬,挑選敢於出防線作戰的士兵,最後挑選出四衛一萬兩千人。

儘管知道己方不是正義之師,但在每人三百多兩的犒賞下,所謂意志與道德不過是虛無渺茫的東西罷了。

在李政的指揮下,這一萬兩千人遊走於各個防線,給予了勤王軍猛烈的還擊。

相比較心虛而不想作戰的其餘三十萬官兵,唯利是圖的這一萬兩千人反倒是成了勤王軍最大的對手。

這一切,被李政帶來的李楙盡收眼底。

“引之,老夫這一支尖兵如何?”

坐在昔年燕山行宮的皇帝寶座上,六十多歲的李政得意似的詢問李楙。

彼時的李楙褪去了幾分土氣,眉宇間似乎有些說不完的擔憂。

面對李政這個被世人稱呼爲“國賊”的人物,李楙畢恭畢敬的行禮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天下之大豈無材勇。”

“都督之手段,下官歎爲觀止……”

李楙這般說着,可李政卻看出了他的鎮定,故此不免好奇道:“看來在你眼裡,老夫這支尖兵估計不足以令你驚訝。”

“老夫倒是很好奇,到底什麼樣的軍隊,才能令你真正刮目相看。”

通過這些日子的相處,李政愈發欣賞起了李楙,同時也瞭解了他的能力。

他不僅僅善於文章和理政,在領兵打仗上,也有自己的見解,儘管他從沒實實在在的帶過兵。

“刮目相看嗎?”李楙聽到這幾個字沉吟不語,但眼睛卻從暗淡變得逐漸明亮。

良久之後,他這才緩緩開口,語氣堅定道:“靈魂、信仰!”

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590章 後記正德(1)第129章 百廢待興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第18章 小子野望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490章 擔子難挑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375章 臥龍鳳雛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110章 佈局成功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第355章 忘恩負義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46章 爲孫補償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第131章 日出松江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370章 父子合謀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442章 環球航行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608章 地府勢單唐宗力孤漢祖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14章 常鱗凡介第5章 洪武暮色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371章 西南震怖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562章 彌天大謊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第83章 擅寡而長第82章 拓土之論第47章 東宮名錄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342章 開港招撫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97章 龍江船廠第613章 地府不裝難受朱重八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32章 採生折割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219.第219章 湘王自焚第66章 宮中密談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564章 多方唱罷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589章 後記弘治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29章 二王相猜第499章 兄友弟恭第405章 怨種父子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244.第244章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121章 除夕守歲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595章 後記隆萬天革新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565章第535章 各懷鬼胎第31章 謠言害人